臘月祭灶,拜灶王爺,起初這位灶王爺,卻是一位穿紅衣漂亮女郎

2020-12-13 蔡駟問好

民間習俗,每年臘月祭灶,達官顯貴家二十三祭灶,平頭百姓戶二十四祭灶,水上人家二十五祭灶,所用的供品一樣,都是糖瓜一類的甜食,專門用來對付灶王爺夫婦的。本意是用糖瓜糊住灶王爺夫婦的嘴,不讓他們說三道四,要開口就說甜的,中聽的好話。起初這灶王爺,不是夫婦倆,而是一位穿紅衣漂亮女郎,後來是老奶奶,再後來才是灶王爺夫婦。

上古時代,受人崇拜之物或自然現象,往往被人格化,爾後升級,往高處去就是神了。灶神,民間又稱灶君、灶王、灶王爺、灶君菩薩。

火的使用,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先民們點燃一堆火,永續長明,用來取暖,照明,烤熟食物,燒制器皿,順便驅趕野獸,這就是最原始的平地大火灶。那會兒是母系社會,婦女當家作主,說一不二的,這火灶可是寶貝,因此均由威望最高的婦女掌管和值守。

這位掌管火灶的女性,就是最初的灶神,什麼模樣呢!《莊子》說她「著赤衣,狀如美女」,就是穿紅衣的漂亮女郎。後來在道家書中則把灶神描繪成了昆倉山上的一位老母,叫做「種火老母元君」,她手下有五方五帝灶君,曾灶祖灶、灶子灶孫、運火將軍、進火神母等三十六神。她專門管理人間住宅,記下每家人的善惡,夜半上奏天庭。人們大概嫌紅衣女郎不大穩重,便將這位灶神從小姑娘升至奶奶級,並常與灶王公公並肩而坐,共享人間糖瓜。

漢代以後,灶神才出現了男性。當時,灶神頗受人們敬重,祭品的規格與社稷神同等,擔當灶王爺的人也非同凡響,都是一些大人物。《淮南子》說:「黃帝作灶,死為灶神。」又說:「炎帝於火,死而為灶。」《五經異議》則認為「火正祝融為灶神」。黃帝、炎帝和火神祝融才有資格充當灶神,體現了「民以食為天」地位,在頌揚灶神功德的同時,也傳遞了人們通過祭灶所表達的感恩之心。

這以後,有關灶神的傳說越來越多,出現了不同姓名的諸多灶王爺,其中流傳比較廣的是張單。張單,字子郭。這個傢伙將灶王爺的好名聲帶入了歧途,他的太太一屁股給他給他生了六個女兒,自己總覺得老天不公,不讓他生兒子。時間長了,這傢伙就心裡變態,行為怪異,專門搜集一家一戶的隱私,然後向玉皇大帝打小報告,敗壞人間名聲。玉帝偏心,同凡間官兒一個德性,喜歡聽這個卑鄙小人的。慢慢的就縱容了人間歪風,好事看不見,專愛扒門縫,瞧人家不好,「望人壞」的陰鬼。於是,張單這類人間陰鬼,人們對他也沒有好辦法,就只得用糖瓜糊他的嘴。這實在是天大的滑稽事,誤了我們灶王爺的神聖使命。

灶王「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惡,奏一家功過」,被舉告者,大錯則減壽三百天,小錯也要損壽一百日。好厲害的灶王爺,人們既然惹不起,又躲不掉,那家不生火做飯過日子,於是只好供著。這就有了每年臘祭灶的習俗,達官顯貴家二十三日、平頭百姓戶二十四、水上人家二十五祭灶,供品都是糖瓜等甜食,每年烘他一次,也叫送灶王爺上天。

人們還會在灶王爺夫婦像旁貼上,這樣一副對聯: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

對灶王爺的感覺是:感恩+敬畏,喜歡+討厭。每家每戶離不開的家神,拜一拜,求個好兆頭,讓希望有一種溫暖的儀式感。祝灶王爺夫婦好人一生平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降人間歲歲平安,萬事如意,幸福永遠!(文/蔡駟讀歷史 圖/源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小年二十三祭灶王爺,你知道關於灶王爺的故事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這一天是小年,小年要吃灶糖,因為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在有些地方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還要在廚房擺放灶王爺的神像。但是大家知道灶王爺到底是誰嗎,祭奠灶王爺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典故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 舌尖上的灶王爺:全國各地小年祭灶供品大盤點,灶王爺都吃什麼?
    既然是給灶王爺上供,那供品當然是少不了的。而且呢,咱們中國幅員非常遼闊啊,雖然小年祭灶是個全國性的習俗,但其實具體上什麼供,全國各地的差異還是非常大的。所以今天,咱就來跟大家盤點一下:全國各地孝敬灶王爺的,都有哪些供品呢?
  • 哪天過小年不是關鍵,關鍵是灶王爺地位很獨特,祭灶王爺要有糖
    灶王爺在每家每戶都有,玉帝規定每年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老百姓覺得對灶王一定要尊重,於是,民間就有了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宋朝、明朝祭灶都是在臘月二十四,據範石湖《臘月村田樂府》記載:臘月二十四夜祀灶。
  • 灶王爺的來歷是什麼?為何臘月二十四要祭祀灶王爺,有何典故?
    灶神又稱灶王爺,灶君,灶君司命,是古代神仙等級中最低的地仙,也就是玄幻小說中修煉成仙后,一開始的檔次。古代的神靈中,灶王爺是信徒最多的神仙之一,但同時他也是身份最多的幾個神之一,甚至連性別都極為模糊,有人說他是男,有人說他是女。
  • 以前家家戶戶都會祭拜「灶王爺」,現今的人卻對灶王爺知之甚少了
    說到「祭灶」,可能許多年輕的朋友對此知之甚少。其實,中國人過的「小年」就是「祭灶節」。古人敬畏鬼神,舊社會的老百姓都覺得陰曆臘月二十三是各路天神返回天宮述職的日子,守護著老百姓灶臺的灶王爺自然也不例外。灶王爺在匯報了凡間百姓一年的飲食情況後,還會說些家長裡短、善惡是非,玉皇大帝往往會根據這些作為賞罰的依據。
  • 祭灶節:灶王爺的年度述職報告
    雖然種種說法不一,但這些灶王爺的原型都是「帝級」大人物,可見分量極為重要。接著來看下灶王爺的家當。我們經常可以在「紙馬」上看到灶王爺。「紙馬」就是繪製神像的紙,祭灶時會用來焚燒。在紙馬上,原來灶王爺也有老婆,就是灶王奶奶,又叫灶神奶。兩邊分別站著侍奉的童子,前方有灶火燒著,有時還有白馬趴著。
  • 小年來啦 拜灶王爺 迎春開運指南
    小年通常被視為忙年的開始,意味著人們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過個好年,表達了人們一種辭舊迎新、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由於各地風俗不同,被稱為「小年」的日子也不盡相同。其實,傳統上的小年是在臘月二十四,因清朝中後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拜灶王爺,北方地區百姓隨之效仿,也提前一天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小年習俗祭灶祭灶,是小年這一天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
  • 除了小年,還有哪次拜灶王爺的好時機?拜灶神安家宅有哪些講究?
    每年臘月,「二十三糖瓜粘」,說的就是祭灶,用灶糖糊住灶神的嘴,送灶王爺上天,讓他在玉帝面前言好事的民俗。從這一天起,就開始了熱熱鬧鬧的新年。灶王爺,是民間普及度很高的家神。這是故宮中的灶神位藏品除了過小年的「祭灶」和過大年的「接灶」,一年中,還有一個日子,很適合祭拜灶神。就是在農曆的八月二十三日,這一天,是灶王爺的生日。
  • 今日小年,灶王爺上天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關於小年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古老的故事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還沒壞到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這便是小年的由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
  • 灶王爺的小八卦,爆竹和對聯的由來《小年》,祭灶、吃灶糖和餃子
    北方臘月二十三,南方臘月二十四,沒關係,想一想,北方就比南方早!過小年,要祭灶,這習俗千萬別急躁,灶王爺爺得匯報。灶王爺爺管什麼?不光是、你家的灶!小年剛剛過了,灶王爺要上天,新春就要來了!歡天喜地過新年!古時候的春節具體指哪幾天?中國人過春節至少已有4000年以上的歷史。在民間,舊時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日。
  • 臘月廿三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說說他的來歷和習俗
    文/張華泰臘月,天寒地凍,然而人們的心情似乎熱氣騰騰。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即將到來,處處充滿濃濃的年味;又逢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小年夜,是傳統的祭祀「灶王爺」升天告白的節日。那麼讓我們說說:「灶王爺」的來歷和習俗。」
  • 春節之前,灶王爺什麼時候上天,什麼時候請回來呢?
    而當大掃除完了之後,則要洗乾淨雙手,開始祭祀家裡最為特殊的一位神仙,那就是灶王爺。灶王爺,全名為「九天東廚司命主」、俗稱「灶君公」,「司命真君」等。相傳,灶王爺姓張,名單,長得很漂亮,他和妻子共生了六個女兒。但是,張單是個負情浪子。有一次,他無意中看到了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便回家把節儉持家的妻子休掉,另取新歡。
  • 劉國琳‖說說灶王爺(隨筆)
    後來,漢族百姓也選擇年廿三謝灶,希望沾點官家貴氣,圖吉利,其實好事壓根刮連不上的。古時祭灶不分貴賤、高低,對灶神畢恭畢敬。資料記載:每年臘月二十三,清朝皇帝例行在坤寧宮大祭灶神,設供案,安神牌,供香燭,擺奉品,殿廷設燎爐、拜褥,皇帝、皇后依次在神位前拈香行禮,以迎新年福禧。也用粘糖封灶君嘴,怕他在玉帝面前洩露秘密。
  • 二十三祭灶官,河南的灶王爺原來是個「負心漢」
    古人認為,灶王爺是唯一常年宅在家裡的神,就像玉帝派駐每家每戶的紀委組長,所謂人在做,天在看,就是灶王爺替著老天爺見天兒地盯著你呢。到了小年晚上,灶王爺就要上天做工作匯報了,賞善罰惡。所以,按照河南習俗,小年的黃昏,家家戶戶都要祭灶,為灶王爺送行,求他多說好話。
  • 迎新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
    比如臘月初八就講臘八的禁忌和傳說,臘月二十三就是灶王爺的傳說。哪怕是到了七月七,奶奶才想起來牛郎織女的故事。奶奶平日裡,杷鍋燎灶的,不會有過多時間的。到了臘月二十三,奶奶早早的就準備好糖瓜,給灶王爺從廚房神位上揭下來。一年的時間,灶王爺像是家裡的一口人,給我們守著灶臺,享受煙燻火燎,享受我們的煙火。
  • 灶王爺竟然是北京人?順義灶王文化節今日開幕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灶王爺本姓張,家住京東張各莊」,這一句順口溜在北京順義流傳很廣,在順義人的觀念中,灶王爺是當地張鎮人。自2017年至今,順義區張鎮每年都會在臘月二十三舉辦灶王文化節,今年的文化節也在今天(17日)下午開幕,將持續至1月19日。
  • 民間灶王爺的傳說
    灶王何許人也? 且聽我細細道來。祭灶神習俗是怎麼來的?灶王爺真身又是誰呢?且聽小編細細道來。灶王爺是誰?我國古代神話中主管飲食之神灶王又稱「灶神」、「灶君」、「灶君老爺」、「老灶爺」等,是我國古代神話中主管飲食之神。舊時民間灶王信仰頗為廣泛,多將灶君像供奉於灶頭。古代文獻中,對灶王是誰,有六說,灶神皆非同一人,但都承認只有一位灶神。
  • 灶王爺是誰?浪子回頭雙殉難,玉皇大帝很感動
    今天是臘月二十二,明、後天,北方、南方先後過祭灶節 祭灶傳統從春秋戰國時代就有了,只不過祭灶的日子在立夏。只不過,祭灶在官方和民間是完全不同的,在官方一般是立夏祭灶,北宋以逐漸改在臘月二十四。北方朋友們過的臘月二十三,是清朝中後期的新傳統。
  • 民間故事 灶王爺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
    小年 灶王爺 上天言好事 下界降吉祥《祭灶詞》:古傳臘月二十三,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為了讓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在祭灶的時候,需要口中禱告:「灶王爺,你聽著:廚房裡你見天都看著,俺頓頓省吃又儉用,拋撒米麵是一時錯。你老人家多擔待,鍋碗腌臢是小孩多。這糖瓜,吃不了了你拿著,捎給玉帝可把好話說,俺這裡給你把頭磕。初一早回白耽擱,來俺家吃元寶餃子,金條面。」
  • 專司打小報告的神們:灶王爺、俱生神與三屍神
    臘月二十四是傳統祭灶的時間,現在主要是南方朋友在過。中國之大,各個地區的風俗有所差別,這個很正常。其實,無論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只是在時間上略有差別,但總體上的節日內涵差別並不大。那麼,在灶王節這一天,我們要做什麼事情呢?讓灶王爺的嘴更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