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琳‖說說灶王爺(隨筆)

2020-12-13 今日作家

說說灶王爺(隨筆)

劉國琳

聯曰:聰明正直善司火,大矣哉一家之主;方寸無私可達天,神聖乎五祀之尊。說得是灶王爺。今天,咱們就叨咕叨咕灶王爺的那些事兒。

一、祭灶習俗的由來

「臘月二十三,灶王爺要上天」,直接向玉皇稟報寄主一家人一年來的所作所為,即民間的辭灶、祭灶、謝灶。戶戶「送灶神」,為得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謝灶分階級,漢族民間「官辭三」、「民辭四」、「鄧家辭五」。「鄧家」指水上人家。另有習俗,忘辭五,莫辭六,如果臘月二十三、四沒辭,就辭五,千萬別辭六。後來,漢族百姓也選擇年廿三謝灶,希望沾點官家貴氣,圖吉利,其實好事壓根刮連不上的。

古時祭灶不分貴賤、高低,對灶神畢恭畢敬。資料記載:每年臘月二十三,清朝皇帝例行在坤寧宮大祭灶神,設供案,安神牌,供香燭,擺奉品,殿廷設燎爐、拜褥,皇帝、皇后依次在神位前拈香行禮,以迎新年福禧。也用粘糖封灶君嘴,怕他在玉帝面前洩露秘密。

每年臘月二十三日夜一更左右,灶王爺出發前,每家每戶的男主人擺供品主祭灶君上天,女主人則用淨泥塗抹爐灶「掛袍」。有的地方祭灶分葷素,臘月二十三「祭葷灶」,供雞鴨魚肉美味佳餚;二十四「祭素灶」,擺水果瓜子點心。無論皇宮、平民,葷素,祭灶時都必不可少糖瓜。

「糖瓜」用黃米和麥芽熬成,粘性大,把它拉為長條型的糖棍稱「關東糖」,拉製成扁圓型就叫 「糖瓜」。晉代《荊楚歲時記》稱「膠牙餳」。白居易有詩:「歲盞後推蘭尾酒,春盤先勸膠牙餳」。和美酒一道,是唐朝春節期間必備的佳品。明清時代,人們把麥芽糖糖稀抹在灶口,或把一塊糖扔進灶裡「粘灶」,等於灶君收受好處不敢上天說實話哩。吳人祭灶時,「以酒沃門、謂之醉司命」,把酒塗抹灶門,叫「醉司令」,讓灶王爺醉酒不能說話。估計這習俗跟酒鬼有關,你想,凡人醉酒尚且胡說八道,灶神醉酒了,萬一酒後吐真言呢!

灶王咋上天?一縷清風飄飄去,滿天仙樂嫋嫋行?那是高級別的神仙。這灶王爺不享受專車專機的待遇,得百姓提供交通工具,這麼一想,皇家百姓用不著動糖呀酒呀的小心思,不提供交通工具,灶王爺就走不成了。奇怪得是,沒人動這心眼兒。官紳富豪家「闊祭灶」,燒豪車、駿馬等紙活,供多樣素點心,備一碟黃豆和乾草,給灶王和坐騎準備長途所需的乾糧、草料。平民百姓「窮祭灶」想得卻細緻,考慮灶王上天庭八成不讓直達靈宵殿,提前N公裡下馬,估計還得走一截子天路,就把松柏枝、芝麻秸交叉一燒,給灶王爺準備登天雲梯,再在灶臺上放一碗清水,燒三柱香,磕三個素頭後,灶王碼一燒亦算禮成,心誠則靈了。

人們對灶王爺恭恭敬敬,祈福禳災忌諱繁多。比如不得用灶火燒香,不得擊灶,不得將刀斧置於灶上,不得在灶前講怪話、發牢騷、哭泣、呼喊、唱歌,不得將汙髒之物送入灶內燃燒等等。祭灶時,男主人要念誦《祭灶謠》,為自家浪費糧食,不衛生的過錯辯護,祈求原諒,許以好處。其謠曰:「灶王爺爺你聽著,廚房裡你見天瞄著過。我頓頓省吃又儉喝,拋米撒面是一時錯。爐窩裡骯髒是娃哩多,你老人家可得擔待著。這糖瓜吃不了全拿著,捎給玉皇大帝嘗一嘗。我這裡與你把頭磕,上天去可要與我把好話說。初一你早點回來別耽擱,到咱家吃我蒸的棗山饃。」

禱告完畢,主婦將灶君像慢慢揭下來用火燒掉,表示灶君已經上天。除夕夜(一說正月初四)「接灶神」。在灶臺上貼一張新的灶君像,就算另年的開始。至於灶王爺上天說了啥,新年是吉是福,自己揣摩吧,灶王爺不會跟家主反饋的。禮成之後,糖果供品由合家人享用了,心到神知,上供人吃。

二、灶王究竟何許神

在我國本土籍貫諸神裡,灶王爺接地氣,任勞任怨,吃苦耐勞。每日經受煙燻火燎,霧霾繁蒸,塵土籠罩,鍋盆山響,汙水潛降,油泥纏身,且不享廟宇,難聞香火,每日堅守一隅,記錄寄主善惡,積累詳實材料,成為漢族民間信仰最普遍的神祇,幾乎各民族都有供奉。

宋朝詩人範成大《祭灶祀》詩云:

「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

豬頭爛熟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圓。

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

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觸穢君莫嗔。

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

入情入理、淋漓盡致刻畫了漢族民間灶神的習俗。在老百姓眼中,灶王爺是通情達理、圓滑世故、寬容大度,稍加「賄賂」就替人消災免禍的好好先生,祈求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靈驗。

歷代書籍把灶神分四種「流派」,即正宗說:

(一)、上古帝王或後裔說

《事物原會》稱,黃帝作灶,死為灶神。《淮南子泛論篇》「帝作火而死為灶。」高誘註:炎帝以火德為管理天下,死後以灶神的身份享受祭祀。《周禮》「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國語鄭語》 「夫黎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呂氏春秋孟秋》「其神祝融。」高誘註:「祝融,顓頊氏後,老童之子,吳回也,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官之神。」有人據此認為灶神就是火神,是這一自然力崇拜的產物進入人類居住空間後的變體。

(二)、鬼神或精變說

《禮記禮器》「奧者,老婦之祭也。」鄭玄註:「老婦,先炊者也。」《儀禮特牲饋食禮》「卒食而祭爨、雍爨」孔穎達疏:「爨者,老婦之祭也。……此祭先炊,非祭火神。」說灶神既非火神,亦非灶的發明者,而是一位主司廚房烹調事務的女神(廚師)——先炊,因為烹調須在灶上操作,所以對她的祭祀表現為祭灶。《文獻通考郊社一九》釋灶神的「司命」名號:「司命則司命星下食人間,司譴過小神。」《莊子達生篇》齊桓公問皇子告敖:「到底有沒有鬼?」皇子告敖答曰:「有。水下有鬼叫『履』,灶中有鬼叫『髻』。」西晉司馬彪註:「灶神,其狀如美女,著赤衣,名髻也。」

也有稱灶神為火精宋無忌的。《三國志魏志管輅傳》:王基家小妾生一子,墮地便走人灶中。輅曰:「直宋無忌之妖,將其入灶也。」

灶神是一對夫婦(灶公灶母)的俗信,也有所本。《荊楚歲時記》:「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姓王名摶頰。」《駁五經異義》 「祝融為灶,姓蘇名吉利,婦姓王名摶頰。」《灶王經》說天下灶君,以種火老母為尊。有人認為,這是俗信「灶君奶奶」的由來。

(三)、人死變神說

《酉陽雜俎諾皋記》雲,灶神姓張名單,又名隗,字子郭,貌如美女。其妻小字卿忌。生有六女,都取名察洽。傳說張單是個負情浪子,因羞見休妻而鑽入灶內憋死了,因為他是玉帝的張姓本家,所以玉皇封他為灶王。另說,古時候有一貪官,生性最饞,每天須找美味食用,百姓不堪其擾。後一位神仙變做民女將他摑到鍋臺上,變成「灶王」,只能看人家吃美食。

(四)、窮蟬演變說

蟑螂是灶神。此說是當代學者袁珂的見解。他從前引《莊子達生篇》「灶有髻」入手分析。「髻」是「蛣」的異體字或假借字,《廣雅釋蟲》:「蛣,蟬也。」《大戴禮帝系篇》:「顓頊產窮蟬。」這就說到點子上了:顓頊之子名窮蟬,蟬又是『灶有髻(蛣)』的『髻(蛣)』,而『髻(蛣)』又說是灶神,是「窮蟬」與灶神之間有了一定的「聯繫」。但此「蟬」並非「知了」,而是灶上常見的一種蟬狀的小生物,俗稱蟑螂,有的地方稱為「灶馬」。這種常見於灶上的小生物,古人以為是神(或鬼)物,祀為灶神。殷周鼎彝,多以蟬紋為飾,所刻繪的就是這種東西。《史記五帝本紀》「顓頊生子曰窮蟬。」司馬貞索隱:「《系(世)本》,作窮系。」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十三「灶神」條引《許慎異義》:「灶神,古《周禮》說,顓頊有子曰犁,為祝融,祀以為灶神。」犁、系、髻(蛣)音皆相近,而窮系又作窮蟬,是窮蟬即犁,也就是古代傳說中的灶神。

《後漢書陰識傳》「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李賢注引《雜五行書》:「灶神名禪,字子郭。」可見,「單」或「禪」都是「窮蟬」一名的演變。推測,「蘇吉利」該是「宋無忌」的音,而「吉」、「忌」的聲音又都近於髻(蛣)。至此「豁然貫通」:窮蟬既然又名窮系,而系、髻(蛣)、吉、忌的聲音又如此相近,則後世傳說的灶神,無論名叫「禪」的,「單」的,「宋無忌」的,「蘇吉利」的,都是顓頊的兒子「窮蟬(窮系)」一名的演變。而窮蟬,就是灶上常見的那種蟬樣的紅殼蟲——蟑螂。

此外,漢族民間傳說的灶神還有多種「版本」。

1、河南傳說張奎是灶神。說其鍋臺壘得好,故死後作了灶神。關東農村供奉的灶神卻演化成玉帝之弟,玉帝賜給他灶王的封號,讓他作天地間的耳目、使者。他每年臘月二十三回天宮,與哥哥團聚,並匯報寄主家一年的作為,玉帝哥哥根據灶神弟弟奏報的情況,對這家人獎善懲惡。

2、北京順義區流傳故事平民化,人性化。一對張姓農民夫妻恩愛,因遭天災而流離失所,在逃荒中張單昏死,張妻郭丁香為救他而外出找藥,回來後不見張單,夫妻失散。郭丁香在遍尋張單無著的情況下,改嫁當地另一善良的張姓農民。張單昏死後被春雷擊醒,醒來不見郭氏,於是到處尋找。後來張單討飯到郭氏新家,郭氏熱情招待,未料張單因長期飢餓飽食過度而亡。郭氏第二任丈夫將張單畫像放在灶臺上,每天飯菜供奉,從此家業興旺。鄉鄰仿效,奉為家庭保護神。

3、冀中平原家家敬灶王,貼灶王、送灶王、迎灶王的習俗。這裡傳說灶王爺、灶王奶奶是《封神演義》中,姜太公所封的張奎和其夫人高蘭英。並演繹出很多美好傳說。

三、灶王爺有何神通

灶王是家庭幸福的保護神,兼管人間善惡,執掌家人壽命,是天地間無所不管的「欽差大臣」。早在商朝始就在漢族民間供奉,秦漢以前被列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門神、井神、廁神和中溜神五位神靈共同負責一家人的平安。

灶神七月二十四生日。全銜是「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俗稱「灶君」,「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煙主」、「護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稱「灶王爺」,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即一家之主,家裡大事小情都歸他管。灶神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錄存於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後向玉帝報告。愚私忖,數以N億計的灶神同時段上天匯報,天路不春運般交通擁堵麼?玉帝如何分身,聽得完這多匯報?即便每家限時二分鐘,N天也聽不完,咋能就定得了新年吉祥福澤呢。因而,灶王爺歸程大概也難統一,順延幾日也正常,或者灶王在天上會會哥們,「跑部錢進」活動點辦公經費,要點空調、空氣淨化器、排油煙機等電器改善改善工作條件也說不定的。

春秋時期,流傳著「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的俗諺。孔子釋因:「不然。獲罪於天,無所禱也。」這樣不對。如果犯了錯誤,即使向上天禱告也沒有用。但人們認為,灶神是人與天帝溝通的壟斷行業,灶神說好說壞,玉帝就會給你定下相應獎罰,不禱咋辦?另外,葛洪《抱樸子微旨》說:「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大者奪紀。紀者,三百日也。小者奪算。算者,一百日也」。誰要得罪了灶神,重者少活三百天,輕者少活一百天。想想,誰不後怕呢!

民間灶神辦公地點多在廚房後牆或西牆,或大灶,或者現今新樓房的爐灶和蓄水池上,表儲財丁旺之意。灶神畫多為朱仙鎮木版印製。畫之正中為灶君夫婦,頭上為玉宇天宮,下面印有當年曆法和農曆二十四節氣表,並標有幾龍治水,幾日得辛。底部中間是一聚寶盆,外有八仙,左右待立金童玉女,兩側還有雞犬六畜,俗稱「老灶爺牌位」。

灶王信仰是農業社會的產物,與當代人民的科學知識和審美追求以及精神慰籍方式不符了,但那種要進行道德自我約束、與人為善的精神要求是不過時的。祭灶的禮儀,是整個灶神傳說及祭祀風俗中最為精彩的部分,它充分體現出了中國人的神怪觀念。神仙不僅是可以溝通和控制的,甚至是可以戲弄的。神仙在年節當前的時候不再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一個影子,而是與我們一同歡慶佳節的血脈相通的家人。祭祀活動在敬神行為的背後,是以強化家族觀及民族觀為目的,也許這就是中華民族星火相傳、團結進取、生生不息的奧秘所在。

善善惡惡,均在修為;是是非非,必恭記錄。人呀,切記:只須積德行善,不必賄賂神靈。大行德廣,善走天下!

作者簡介:雜九十八(劉國琳),內蒙古、赤峰市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作品5000多篇,出版文學集《良民英雄》等。

相關焦點

  • 臘月廿三是祭祀「灶王爺」的節日,說說他的來歷和習俗
    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春節」即將到來,處處充滿濃濃的年味;又逢農曆十二月二十三日是小年夜,是傳統的祭祀「灶王爺」升天告白的節日。那麼讓我們說說:「灶王爺」的來歷和習俗。」民以食為天,毎戶人家都要炒菜做飯。
  • 灶王爺的來歷是什麼?為何臘月二十四要祭祀灶王爺,有何典故?
    灶神又稱灶王爺,灶君,灶君司命,是古代神仙等級中最低的地仙,也就是玄幻小說中修煉成仙后,一開始的檔次。古代的神靈中,灶王爺是信徒最多的神仙之一,但同時他也是身份最多的幾個神之一,甚至連性別都極為模糊,有人說他是男,有人說他是女。
  • 祭灶節:灶王爺的年度述職報告
    在這篇隨筆裡,魯迅提到灶君先生會向玉皇大帝說東家的壞話,然後又說應該沒講過壞話,不然老百姓會更加倒黴。魯迅提到的「灶君先生」,就是俗話說的灶神、灶王爺。即使在今天的部分邊遠農村地區,也還有很多人家的灶臺上貼著灶王爺。更不用說在古代中國,幾乎每家每戶都會供奉這尊神明。灶王爺,可以說是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距離最近、也影響最大的神明了。
  • 江南百景圖灶王爺怎麼擺放 灶王爺擺放攻略
    18183首頁 江南百景圖 江南百景圖灶王爺怎麼擺放 灶王爺擺放攻略 江南百景圖灶王爺怎麼擺放 灶王爺擺放攻略 來源
  • 民俗「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民間說的灶王爺姓什麼嗎?
    民俗「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你知道民間說的灶王爺姓什麼嗎?二十三也是小年是灶王爺上天的日子,灶王爺要在今天去天庭回報工作,玉皇大帝張友仁會將全年工作報告聽取後,做一個總結,並且將新的任務發放給灶王爺,灶王爺會在天庭逗留很久,處理我們一年的日常表現,灶王爺會在大年初一上班後回來我們家中繼續工作。我們熟知的灶王爺姓什麼呢?對於灶王爺姓什麼?
  • 舌尖上的灶王爺:全國各地小年祭灶供品大盤點,灶王爺都吃什麼?
    所謂的灶神,也就是咱們民間俗稱的「灶王爺」啦,各地還有「灶老爺」、「司命灶君」等等不同的稱呼。據說呢,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民間,管理各家灶火的神官,同時呢也肩負著監察人間善惡的任務,所以在過去幾乎是家家都供奉著灶王爺,可以說是老百姓的「一家之主」了。
  • 臘月二十三,家家祭拜灶王爺,他卻被灶王爺去捉到了陰曹地府
    到了臘月二十三這天,家家戶戶都祭拜灶王爺,可李新年家太窮了,實在拿不出錢財給灶王爺買點貢品和香燭。灶王爺非常生氣,一張狀紙把窮書生告到閻王爺那裡,說李新年身為書生,不敬孔子,不信鬼神,狂放不羈,口出狂言……。閻王一聽,這還了得,立即讓判官拿來他的生死簿,只見上面記載到:李新年,官至狀元,卒於八十八歲。看到這些,閻王露出為難的神色。
  • 哪天過小年不是關鍵,關鍵是灶王爺地位很獨特,祭灶王爺要有糖
    先來說說小年是怎麼誕生的?這一幕恰好被玉帝看到,認為他有愧疚之心,還有救,於是發了善心,封他為灶王爺,既有讓他「吃飽」的意思,也讓他時刻記住自己的灶王爺是怎麼來的。灶王爺在每家每戶都有,玉帝規定每年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老百姓覺得對灶王一定要尊重,於是,民間就有了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小年是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宋朝、明朝祭灶都是在臘月二十四,據範石湖《臘月村田樂府》記載:臘月二十四夜祀灶。
  • 臘月祭灶,拜灶王爺,起初這位灶王爺,卻是一位穿紅衣漂亮女郎
    民間習俗,每年臘月祭灶,達官顯貴家二十三祭灶,平頭百姓戶二十四祭灶,水上人家二十五祭灶,所用的供品一樣,都是糖瓜一類的甜食,專門用來對付灶王爺夫婦的。本意是用糖瓜糊住灶王爺夫婦的嘴,不讓他們說三道四,要開口就說甜的,中聽的好話。
  • 民間灶王爺的傳說
    民間灶王爺的傳說每年春節前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會祭灶神,《紅樓夢》第五十三回中,談到榮國府除夕供灶王的景像時說:「那晚,各處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內設著天地紙馬香供。大觀園正門上挑著角燈,兩旁高照,各處皆有路燈。上下人等,打扮的花團錦簇。
  • 迎新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
    比如臘月初八就講臘八的禁忌和傳說,臘月二十三就是灶王爺的傳說。哪怕是到了七月七,奶奶才想起來牛郎織女的故事。奶奶平日裡,杷鍋燎灶的,不會有過多時間的。到了臘月二十三,奶奶早早的就準備好糖瓜,給灶王爺從廚房神位上揭下來。一年的時間,灶王爺像是家裡的一口人,給我們守著灶臺,享受煙燻火燎,享受我們的煙火。
  • 小年二十三祭灶王爺,你知道關於灶王爺的故事嗎?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而每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三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這一天是小年,小年要吃灶糖,因為臘月二十三這一天灶王爺要上天。在有些地方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還要在廚房擺放灶王爺的神像。但是大家知道灶王爺到底是誰嗎,祭奠灶王爺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典故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 灶王爺的故事
    北方農村或者南方農村比較多見,灶王爺神像旁邊有幅對聯,上聯寫著:上天言好事。下聯寫的是:下地保平安。非常的工整。上天一定是言好事嗎?這只是我們的一個期望,一個美好的願望。好與壞全看你一年的行為造作,好就是好,惡就是惡,由不得任何人隨意更改。我們的灶王爺也是非常公正的。
  • 以前家家戶戶都會祭拜「灶王爺」,現今的人卻對灶王爺知之甚少了
    古人敬畏鬼神,舊社會的老百姓都覺得陰曆臘月二十三是各路天神返回天宮述職的日子,守護著老百姓灶臺的灶王爺自然也不例外。灶王爺在匯報了凡間百姓一年的飲食情況後,還會說些家長裡短、善惡是非,玉皇大帝往往會根據這些作為賞罰的依據。所以,每年臘月二十三這天,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恭送灶王爺。
  • 「灶王爺」是什麼來歷?為什麼還要祭祀?
    圖一首先,灶王爺的身份有點迷離,因為有著很多的說法,並且意見不一,比如在《淮南子》裡面說灶王爺是炎帝死了以後化成的,而《呂氏春秋》裡面說的是吳回回祿之神,託付給了灶臺,所以就成了灶王爺《酉陽雜俎》裡面的描述:「灶君名魂,狀如美女」這兩位都是把灶王爺的形象比作為「美女」。
  • 遂平民間故事:灶王爺和灶王奶奶的傳說
    相傳,灶王爺姓張,名臘月,年輕時生得一表人才,頗有幾分才學。妻子郭氏丁香,貌美賢惠,勤謹持家。可惜這張臘月平日裡玩樂放蕩,不理生業,郭氏苦苦勸誡,反遭臘月討厭。丁香不好意思說出實情,只好說是「灶王爺」,供了「灶王爺」,家裡人不生病,日子過得好。大家信以為真,也學著供起灶王爺來。後來大概是當時的丫環透出了口風,人們又以訛傳訛,居然把郭丁香也供上了,成了灶王奶奶。
  • 今日小年,灶王爺上天
    >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關於小年的來歷有這樣一個古老的故事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還沒壞到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這便是小年的由來「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
  • 灶王爺竟然是北京人?順義灶王文化節今日開幕
    新京報訊(記者 楊亦靜)「灶王爺本姓張,家住京東張各莊」,這一句順口溜在北京順義流傳很廣,在順義人的觀念中,灶王爺是當地張鎮人。自2017年至今,順義區張鎮每年都會在臘月二十三舉辦灶王文化節,今年的文化節也在今天(17日)下午開幕,將持續至1月19日。
  • 經典傳說|灶王爺的由來
    小年馬上又到小年了,南北的小年不一樣,北方是臘月二十三,南方是臘月二十四,也就是民間的通俗說法,灶王爺升天日。那麼灶王爺是怎麼個來歷呢?下面就和大家掰扯掰扯。傳說,灶王爺本名叫張郎,娶了個媳婦兒叫葛丁香。
  • 農曆八月初三,恭迎灶王爺聖誕!
    農曆八月初三,灶王爺聖誕!俗話說:灶王老爺本姓張,一年一碗雜麵湯。八月初三,灶王老爺生日這天,許多人家裡也會祭拜灶王爺,祝他生日快樂,以祈求灶王爺的保佑!01灶神崇拜灶王爺,即灶神,起源很早,商朝開始已經在民間供奉,秦漢以前被列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門神、井神、廁神和中溜神五位神靈共同負責一家人的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