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肩膀翹起來了是肩關節脫位?醫生說是另外一個關節!

2020-12-04 骨科王醫生說健康

今天來了一個被電動車撞倒的病人,手撐地後出現了肩部的畸形,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肩膀翹起來了,肯定是肩關節脫位了,王醫生請儘快幫我復個位」。對於這個病人,當然首先要做到肯定是查個X線,原因如下:

知道脫位是什麼樣子的才能更好的復位;需要排除是不是除了脫位還同時有周圍骨頭的骨折,有骨折的話治療就不一樣了。病人很容易就接受了我這兩個觀點,在進行了簡單的前臂懸吊以後就去拍了X線,很快就有結果了:肩鎖關節脫位。病人聽到這個名詞其實是有些詫異的,因為這個肩鎖關節並不是他以為的肩關節,而是另外一個關節。今天要闢謠的就是,老百姓都以為肩膀翹起來了一定是肩關節脫位?非也!

紅色箭頭標識的部位就是病人所述的「翹起來了」,翹起來的就是鎖骨。為了解釋清楚這個問題,我先來給大家看一下正常的鎖骨沒有翹起來是什麼樣的,也就是說正常的肩鎖關節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請看下圖:

圖上紅色箭頭標識的部位就是正常肩鎖關節,平平的,沒有受外傷不會翹起來。而上圖中盂肱關節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肩關節,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也最容易脫位,下圖就是肩關節脫位的X線片。但是,肩關節脫位的畸形並不會讓然感覺肩膀翹起來,而是感覺肩膀不能動了。

這個時候病人也理解了肩鎖關節脫位是怎麼回事,於是他接下來問我的就是最關鍵的問題:這個病到底應該怎麼處理呢?我告訴他,要知道怎麼處理,我們還需要看看肩鎖關節脫位的嚴重程度,具體來說就是肩鎖關節脫位的類型。

肩鎖關節脫位的分型一點也不複雜,其實就是根據鎖骨翹起來的程度來進行分型,最簡單的一種分型辦法就是將肩鎖關節脫位分成三度,最嚴重的就是三度的脫位。為什麼這麼分呢?我們來看看下圖的兩個韌帶:肩鎖韌帶和喙鎖韌帶。

從上圖的解剖中大家都應該都能想像出來,肩鎖韌帶損傷會造成肩鎖關節的間隙增寬,這就是一度的肩鎖關節脫位。而肩鎖韌帶合併喙鎖韌帶的損傷就會造成肩膀翹起來了,損傷越重,翹得越高,最嚴重的自然是三度脫位。我們來複習這個病人的X線:

這明顯就是一個最嚴重程度的三度肩鎖關節脫位,這種程度的肩鎖關節脫位後,肩鎖韌帶和喙鎖韌帶都已經斷裂,斷裂後造成分離,韌帶不連在一起,因此也長不起來。同時,也沒法復位,壓下去必然又抬起來,最好的辦法就只能是手術了。手術辦法也很多,可以是鋼板壓下去,也可以用鋼絲捆綁,還可以用絲線拉緊,如下圖。

這個病人同樣也接受了我的建議,進行手術治療。於是我給了他開了住院證,他最後問了我一個問題,如果是輕度的肩鎖關節脫位怎麼辦?

我告訴他,那就只需要用前臂吊帶吊一段時間著就行了,因為韌帶沒完全斷裂,是可以慢慢癒合的。

相關焦點

  • 闢謠!肩膀翹起來了是肩關節脫位?醫生說是另外一個關節
    今天來了一個被電動車撞倒的病人,手撐地後出現了肩部的畸形,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肩膀翹起來了,肯定是肩關節脫位了,王醫生請儘快幫我復個位」。病人很容易就接受了我這兩個觀點,在進行了簡單的前臂懸吊以後就去拍了X線,很快就有結果了:肩鎖關節脫位。病人聽到這個名詞其實是有些詫異的,因為這個肩鎖關節並不是他以為的肩關節,而是另外一個關節。
  • 肩膀疼?一個動作,自測是否有肩關節脫位
    ,根據暴力的大小,力作用的方向以及肌肉的牽拉,前脫位時,根據肱骨頭的位置,又分為鎖骨下脫位、喙突下脫位以及關節盂下脫位三型。而對於習慣性肩關節脫位的治療呢,我們先了解習慣性肩關節脫位的成因。習慣性肩關節前脫位多見於青壯年,是由於首次外傷脫位後造成損傷,雖然復位成功,但沒有得到適當有效的固定和休息。
  • 肩關節脫位後可以自己復位嗎?
    「在馬路上」孫大哥今天35歲,是一名事業有成的白領,今天通勤路上,被電瓶車撞倒在地,感覺肩膀脫臼了,猶豫要不要去醫院看看,同事在一旁說——「孫兄,以前我也摔倒脫臼過,這個簡單,我幫你!」肩關節脫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肩膀脫臼,指的是「頭」離開「託盤」。肩關節解剖示意肩關節容易脫位與兩點有關:1.肩關節的解剖:肱骨頭大,關節盂淺而小,就像放在球託上的高爾夫球一樣,活動範圍大,但也很不穩定。
  • 肩關節脫位怎麼辦?及時治療是關鍵,醫生告訴你好辦法
    肩關節脫位是關節脫位中病發率比較高的一種疾病,如果患者出現過一次關節脫位的症狀很有可能引起多次反覆發作的情況,一般來說肩關節脫位的症狀主要是由於外傷暴力等因素引起的,比如說參加了一些對抗性比較強的運動肩關節脫位會有幾種症狀類型,患者的症狀並不是完全一致的,可能會出現肩關節疼痛、肩膀部位的腫脹以及肩關節部位的活動受限等症狀表現,嚴重的患者還有可能會並發肩部的骨折以及神經的損傷等。肩關節脫位的患者應該做哪些檢查呢?
  • 肩膀上有「琴鍵」?凸起的小包是什麼!琴鍵徵——肩鎖關節脫位!
    最近,有患者來我門診很害怕地詢問道,肩膀上平白無故的出現一個小包?這麼怎麼回事呢?其實那是肩鎖關節「琴鍵徵」!那什麼又是「琴鍵徵」呢?琴鍵徵是肩鎖關節脫位的一種典型體徵。因此,肩鎖關節損傷是運動員最常見的肩胛帶損傷之一。正常側琴鍵徵陰性,肩鎖關節脫位側琴鍵徵陽性 。肩鎖關節脫位並非少見,局部伴有疼痛、腫脹及壓痛,肩關節功能障礙。
  • 【小黃醫生說】治療復發性肩關節前脫位,我們有妙招
    【小黃醫生說】治療復發性肩關節前脫位,我們有妙招 2020-05-09 0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肩關節脫位成「習慣」?請遠離這些危險因素
    東北網雙鴨山7月4日訊 大中學生暑假高發,中老年脫位後疼痛,需防「肩袖損傷」  運動後肩膀疼痛難忍、胳膊不聽使喚?當心,您可能發生了肩關節脫位。記者從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運動醫學專科獲悉,肩關節習慣性脫位是非常常見的,佔全部關節脫位的近一半,尤其是年輕人,一旦發生了第一次的肩關節脫位,即使復位後也很容易發生第二次、第三次,進而轉變為習慣性肩關節脫位,也就是復發性肩關節脫位。專家提醒,暑假在即,大中學生運動較多,在不注意運動保護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肩關節脫位。
  • 睡個覺肩膀就脫位了 專家提醒:習慣性關節脫位應重視,可選手術治療
    睡覺前伸個懶腰,或是起床時拿著梳子梳了下頭髮,肩膀就脫位了;平常生活不敢拎一點重物,否則就會脫臼。這樣的場景看似有些誇張,其實在不少人身上發生過。近日,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骨科專家魏利成博士,就關節習慣性脫位等的防治,對廣大市民做出提醒。
  • 老人跌倒手掌撐地,致肩關節脫位!骨科醫生一招即復位
    82歲的劉奶奶凌晨起床上廁所時不慎身體側位跌倒,當跌落時習慣性用右手手掌撐地,立刻感到右邊肩膀疼痛,無法自行活動,於凌晨來到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骨關節就診。
  • 抬手伸個懶腰 肩關節竟然脫位
    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通訊員/肖盛世株洲日報訊 抬手伸個懶腰,也會造成肩關節脫位。這樣的煩心事,市民沈師傅已經歷了十多次。近日,在市中心醫院關節外科,醫生為他進行了手術,解決了困擾他多年的頑疾。沈師傅愛好打籃球,5年前,在一次打球時,他的肩膀意外受傷。
  • 因運動導致的肩關節脫位如何防治?
    在全身關節脫位中,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約佔50%,其中在衝撞性運動導致關節脫位中發病率較高。   肩膀一聽就不服氣了,為什麼我這麼容易掉呢?其他關節憑啥比我牢固?這就與肩關節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有關了。
  • 肩關節脫位急救應該怎麼做,如何避免復發?
    肩關節脫位急救應該怎麼做?肩關節脫位的現象在年輕人群體中出現得比較多。一般年輕人在打球的時候,尤其是外展、外旋的位置時,一個暴力動作能就使肱骨頭從肩關節和盂肱關節中掉出來,當肱骨頭掉到前面時就屬於肩關節脫位。
  • 肩關節脫位後會造成腋神經損傷嗎?肩關節脫位復位後表現有哪些?
    這種損傷多是由於間接的暴力引起的,也有的是因為一些疾病引起肌肉萎縮進而出現了肩關節脫位的現象。患者肩關節脫位的程度不同,症狀的嚴重程度也是不一樣的。臨床上需要結合檢查的結果,再結合患者的身體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緩解症狀,減輕患者的痛苦,爭取更好更快地康復。那關於肩關節脫位後會造成腋神經損傷嗎?肩關節脫位復位後表現有哪些?肩關節脫位後會造成腋神經損傷嗎?肩關節脫位以後有可能會造成腋神經損傷,但是不多見,患者需要去醫院檢查確認。
  • 肩關節脫位怎麼辦?醫生教你怎麼辦,不妨試一試
    ,這時候我們要第一時間去醫院就診檢查,讓醫生來檢查關節裡面損傷的情況,也好能及時的對症處理,以免耽誤病情。肩關節脫位合併有韌帶損傷說明受到力的損傷還是比較大,除了脫位還有周圍的韌帶順帶的撕裂,這種情況恢復起來的時間是比單純的脫位時間可能要稍微長一些。
  • 睡個覺 肩膀就脫位了
    睡覺前伸個懶腰,或是起床時拿著梳子梳了下頭髮,肩膀就脫位了;平常生活不敢拎一點重物,否則就會脫臼。這樣的場景看似有些誇張,其實在不少人身上發生過。近日,長沙市中醫醫院(長沙市第八醫院)骨科專家魏利成博士,就關節習慣性脫位等的防治,對廣大市民做出提醒。
  • 睡覺翻個身胳膊就脫臼了,反覆肩關節脫位應重視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最不穩定的關節,也是最容易脫位的關節之一,約佔全部關節脫位現象的50%。患者施阿姨說:「本來就一點點痛,摔了跤後更痛了,昨天手也抬不起來,晚上根本睡不著。」戚醫師告訴記者,前段時間還有一個68歲的沈阿姨,也是因為肩關節脫位,短時間內來了醫院兩次。蕭山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戚飛成說:「幫助關節復位以後,她自己感覺就輕微疼痛以外,活動都可以就回去了。回去以後有一天晚上睡覺的時候,自己不小心胳膊別了一下就又痛了。」
  • 因外傷肩關節反覆脫位十年 微創手術成功復位
    醫生特別提醒,平時加強肩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訓練與協調,避免外傷等,可以預防或減少肩關節的復發性脫位。  肩關節反覆脫位,十年深陷煩惱  十年前,劉女士因外傷導致右肩關節脫位。此後,肩關節遭受輕微的外力,哪怕是輕度外展或者外旋都會導致脫位,十年間反覆脫位達10多次,這讓如今72歲的劉奶奶十分苦惱。
  • 肩關節習慣性脫位
    肩關節脫位是骨科常見病、多發病之一, 在全身關節脫位中發病率最高。肩關節屬球窩關節, 其特點是活動範圍大而穩定性差, 故較容易脫位, 約佔全身四大關節脫位的40%。第一次脫位的原因可能是一個強的外力向外拉肩關節或者通過一個極端的旋轉將關節(肱骨頭)拽出了關節。肩關節在第一次脫位時有可能出現局部錯位,即肩關節半脫位。
  • 復發性肩關節脫位做手術後竟然要比不做手術的一側狀態還要好?
    今天介紹一個復發性肩關節脫位的患友。她自己講述病情的時候說是習慣性錯位,但實際上是復發性脫位。復發性脫位就是在運動過程中做特定動作時或外力下會反覆脫位,甚至特別嚴重的時候脫個衣服、提個褲子、抓一下公交車的扶手都有可能會脫位。
  • 肩關節脫位莫大意反覆發作危害骨結構
    很多人有肩關節脫位的經歷,復位後絕大部分人都沒事了,但有極少數人以後又反覆出現脫位,輕者運動時發生,重者晚上睡覺抬手時也會脫出來,這種情況稱為習慣性脫位,骨科醫生稱之為肩關節不穩定。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關節外科楊梁主任提示,肩關節脫位如在初期治療不當,可發生習慣性脫位。反覆發作會帶來一系列骨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