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令| 今日中伏,天津人都要吃口這個!

2020-12-18 澎湃新聞

時令 | 今日中伏,天津人都要吃口這個!

2019-07-22 06: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在經歷過昨天的高溫蒸煮之後

我們終於迎來了

今夏火氣十足的

中伏!!

初伏時間7月12日至7月21日,共10天

中伏時間7月22日至8月10日,共20天

末伏時間8月11日至8月20日,共10天

今年中伏長達20天

可謂是豪華加長版「中伏」plus

俗話說

「頭伏的餃子二伏的面」

所以今天就應該吃麵

那麼問題來了

中伏為嘛要吃麵呢?

可不是因為頭伏吃了餃子

二伏就得換一個這麼簡單啊~

這可是有科學道理的

為什麼伏日吃麵

伏日吃麵,這一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魏氏春秋》上說,何晏在「伏日食湯餅,取巾拭汗,面色皎然」,人們才知何晏肌膚潔白不是塗粉掩飾,而是自然白。這裡的「湯餅」就是熱湯麵。

為什麼在熱天裡吃熱面?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闢惡。」五月是惡月,六月亦沾惡月的邊兒,故也應「闢惡」。這是迷信說法。用新小麥磨成麵粉煮湯吃,吃後出一身汗,新糧營養豐富,發汗可以驅病,六月食湯餅是有科學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熱湯麵,還可以吃過水麵。將煮好的麵條用涼水過出,拌上蒜泥,澆上滷子,不僅刺激食慾,而且「敗心火」。

伏裡還可以吃「炒麵」。所謂炒麵,是用鍋將麵粉炒幹、炒熟,然後用水加糖拌著吃。這種吃法漢代已有,唐宋時更為普遍,不過那時是先炒熟麥粒,然後再磨麵食之。唐代醫學家蘇恭說,炒麵可「解煩熱,止洩,實大腸」。

天津人中伏講究吃撈麵

同樣是吃麵

在天津咱們就講就吃撈麵

所以說今天吃不吃撈麵

就能檢驗出你

是不是地道的天津人~

天津有吃撈麵的傳統,有人說這是因為天津人懶,而吃麵省時、省事,作為一名喝海河水兒長大的天津娃娃,廣播君可以很負責任地說,這是瞎白虎!

在天津,吃一頓像模像樣的,撈麵不僅費時,而且費事,僅家常滷、西紅柿雞蛋滷和肉丁炸醬,就夠人忙乎一陣的,當然,這還不算菜碼,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在中國一頓撈麵能成席的城市,除了天津,可能就找不出第二個了。

吃撈麵天津人是認真的

在天津,撈麵代表著吉祥喜慶

一般逢喜事,

就要吃撈麵

撈麵可以成席

講究四碟炒菜、八種菜碼

面滷也是五花八門

各家都有自己的秘方

用料選材則講究與時令配合

早年的撈麵席分為傳統面席和高級面席,傳統面席包含四冷葷、四炒菜、四面菜、四面碼、紅白兩面滷;如果是喜壽麵席,面碼還要帶紅粉皮以示吉利喜慶;高級面席則包括四冷葷、頭菜、四炒菜、四面菜、四面碼、紅白兩面滷等。你永遠也猜不到,天津人為了一碗撈麵,能準備多少種配菜。

撈麵麵條

天津人覺得從切面鋪買的切面才真正好

切面主要分圓棍兒形和扁片形兩種

面可以過水,也可以不過水。

吃麵的時候,準備個大碗,麵條只放三分之一

等放完菜碼、配菜、面滷,就是滿滿一大碗了

撈麵菜碼

天津人吃撈麵時

少不了的便是時鮮蔬菜

綠豆芽、胡蘿蔔絲、白菜絲、黃瓜絲、豆角絲...

要「搶鮮」吃,還要配上

煮青豆、煮黃豆……如遇喜事

吃撈麵時不僅要各色菜碼齊全

還一定要配上紅粉皮

撈麵面滷

撈麵滷也豐富多樣:

三鮮滷,炸醬滷,麻醬滷,花椒油滷

還有西紅柿雞蛋滷,茄子滷等。。。

就來細數一下,夏天必備的那些

老天津衛的「過水撈麵」

麻醬麵

麻醬用涼白開加鹽調稀

還有一味非常重要的配料就是花椒油

麻麻的,香香的,特別提味兒

麻醬麵的菜碼不用太多,有黃瓜絲兒即可

煮好的面用涼水過一遍

澆上麻醬和鮮炸的花椒油~爽口!

炸醬麵

天津炸醬要將肉丁和各種提味兒的

食材搭配甜麵醬一起炒

甘甜馨香,這樣的面醬除了拌麵

沾小香蔥就小春餅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三鮮打滷面

普通天津打滷,俗稱結婚滷兒~

以食材豐富,口味鹹香而聞名

肉片、雞蛋、蝦仁、木耳、冬筍黃花菜、

香菇等營養食材按順序放入

調味勾芡,色澤和香味勾人食慾

大概因為食材如此講究和豐富

舊時的老天津人才把吃一頓三鮮打滷

當成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吧~

西紅柿雞蛋滷

西紅柿要切成小塊,炒時要大火快炒

出湯汁後用澱粉勾芡,這樣的滷汁更濃稠

夏天裡,一碗過水麵拌上清新爽口的西紅柿滷兒

一吸溜兒,滿口的清香!

四碟撈麵

天津的撈麵有什麼特色?

那就是除了菜碼,還得準備四碟配菜

所以傳統的天津撈麵被稱為「四碟撈麵」

和菜碼一樣,四碟同樣講究時令

春季撈麵席

四面碼:幹窩面一桌三鮮滷及原湯一碗

四炒菜:炒晃蝦仁 桂花乾貝溜蟹黃蒜籽燒魚丁

夏季撈麵席

四面碼:紅白滷雙上燒海雜拌奶汁燴全丁炒伊府麵清湯汆三片

四炒菜:鮮豌豆炒蝦仁炒龍鳳絲紅燒乾貝白崩梭魚丁

秋季撈麵席

四面碼:伊府麵三鮮滷三鮮湯一碗

四炒菜:炒青蝦仁黃瓜炒河蟹肉軟溜魚扇銀針麵筋絲

冬季撈麵席

四面碼:抻條面代汆滷火鍋銀魚

四炒菜:炒玉帶蝦仁韭黃銀針麵筋絲溜紫蟹桂花魚骨

家常標配四碟

蝦仁兒、韭黃雞蛋、麵筋絲兒、炒香乾。

一碗麵條,承載了太多

由儉入奢,可以是一桌筵席

也可以只是一碗麵條

天津的撈麵,你可以不懂

但是你知道好吃,就行了~

今日話題

天津的小夥伴們

今天你吃的什麼面?

打的是什麼滷?

編輯|韓振

綜合|奏耐天津、每日新報、天津廣播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時令|中伏來了!天津人必須吃這口!
    中伏飲食俗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這口面天津人必須得吃!1為什麼中伏要吃麵伏日吃麵,這一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2中伏吃麵的好處這個時候吃麵最好吃點熱湯麵,熱湯麵有以下好處:麵條吃法雖簡單,其營養價值卻並不簡單。
  • 時令| 今日末伏!天津人記得吃這口兒!
    為嘛要吃烙餅攤雞蛋?三伏在立秋之後,天氣開始轉涼,這個時節再大汗淋漓地吃「熱湯麵」就容易著涼了,主婦們完全可站在爐前為家人烙餅。餅攤雞蛋的做法也很簡單,把麵糊在餅鐺中攤成餅,受熱均勻快成型時,將攤好的雞蛋迅速倒在餅上就可以了。
  • 為什麼天津人對「高沫」情有獨鍾?
    喝茶對於天津人來說可不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它是生活的一部分,天津人喝到的第一口茶,恐怕就是小時候爸爸的大茶缸子裡的那一口高沫。 「高沫」是天津人的最愛,一壺熱茶下肚,喝滋潤了,吃套煎餅餜子,要麼來二兩包子,再衝碗茶湯或來碗熱豆漿,然後才開始這一天的安排。
  • 中伏服不服
    中伏若不服,時令不可違。上火又中署,逆時大不為。中伏就得服,酷署讓人躁。身清神自爽,清涼自營造。中伏必須服,喝茶又納涼。吃瓜飲綠豆,心靜比它強。
  • 中伏吃點這些 舒服度過苦夏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三伏」中以「中伏」最熱,而且是「溼熱」。進入中伏,就到了每年最熱的時候。天天熱得汗如雨下,哪裡有胃口。是不是不想吃就少吃點?當然不是,這個時候也能食補,吃對了不僅度夏更輕鬆,冬天也會更舒服喲。很多人知道「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這一流傳已久的諺語,那麼你知道三伏天也是需要進補嗎?
  • 今日末伏!天津人記得吃這口兒!
    三伏在立秋之後,天氣開始轉涼,這個時節再大汗淋漓地吃「熱湯麵」就容易著涼了,主婦們完全可站在爐前為家人烙餅。餅攤雞蛋的做法也很簡單,把麵糊在餅鐺中攤成餅,受熱均勻快成型時,將攤好的雞蛋迅速倒在餅上就可以了。
  • 「頭伏餃子二伏面」,中伏吃麵,寓意著家庭越來越興旺
    今日將打開中伏階段,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中伏是全年度最火的時間範圍。降暑也變成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一件事,避開最高溫的時間交通出行,多喝點熱水少吃冰涼的食材,培養優良的作息時間習慣性,早起早睡,讓身體強壯起來,才可以輕輕鬆鬆的渡過這一難忍的三伏天。
  • 中伏涼麵就吃它,大廚分享五彩涼麵做法,解鎖萬能涼麵汁秘方
    01給中伏涼麵點顏色看看我國一直就有不同時節吃不同美食的傳統,從老輩就流傳下來形形色色的各種時令美食如果說起來,三伏天吃什麼?估計連三歲的小孩都知道:頭伏餃子中伏面,末伏烙餅卷雞蛋。這進入中伏都好幾天了,中伏的涼麵不知道朋友們吃了沒有,還沒有吃涼麵的朋友們要抓緊了。今天,就給朋友們分享一款純素版的涼麵,中伏吃涼麵,大廚分享五彩涼麵做法,更有萬能涼麵汁調配秘方。中伏的涼麵可不能馬虎,今年,咱們就給中伏涼麵點顏色看看。
  • 今日中伏,吃三樣,喝三樣,三大禁忌千萬別犯,小心落下病根!
    初伏防中暑,中伏除病根,末伏躲老虎。常言道:「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今日中伏,是一年中最熱之時,同時是養生的好時節,更是除病根的好時機。老話常說:冬病夏治,事半功倍。
  • 天津人的春天,都是茶缸子裡!
    家家戶戶都離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人們的日常除了最重要的吃,就是那一口兒醇香濃鬱的花茶啦!圖片來自:@今晚報還記得這個嗎?當年家大人,人手一個的搪瓷茶缸子!什麼,你問我這跟陶瓷有啥不同?圖片來自:@今晚報數百年的碼頭文化、略帶澀意的海河水造就了天津人熱情開朗、豪爽利落的性格特質,也衍生出天津人鹹鮮厚重的獨特口味。體現在茶葉上,就是過去老人們所說的「香儼口兒」。
  • 天津人最耐的老味兒點心,你都吃過哪個?
    天津人,奏耐吃點心 天津人對吃點心有多執著 老一輩天津人一定吃過「點心糊」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 點心成為了奢飾品 每逢過年之際都會去點心鋪換點點心渣
  • 中伏閒話健康
    今日公曆2020年7月26日,農曆鼠年6月初五,按時令季節已進入中伏。中伏介於頭伏和未伏之間一段時間,一般為10__20天(潤伏);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同時也是最應注重健康的時候。中國地大物博,各地入中伏都有適應本區域的習俗。
  • 天津人吃「餡兒」的功力,世界第一!
    帶「餡兒」的食物,有點像是一份驚喜禮物——直到你咬到那口「餡兒」,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味兒的。 黑芝麻花生餡兒▲ @機智勇敢的唯醬喜歡放假耶哈 是不是感覺天津人把什麼都能做成餡兒
  • 最正宗的天津煎餅果子,吃的是豆面,老天津人:放生菜的都是胡鬧
    最正宗的天津煎餅果子,吃的是豆面,老天津人:放生菜的都是胡鬧說起天津的特色美食,相信大家第一個都會想到煎餅果子吧,因為煎餅果子不僅流行於天津地區,如今已經是遍布全國各地了,不論在哪裡都能吃到,而且這煎餅果子也深受人們的喜歡,吃起來酥香脆真美味
  • 今日大暑,酷熱難當,盤點大暑季節特點,時令飲食保健康
    今日(2020年7月22日)大暑。具體時間:7月22日16時37分。 大暑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太陽位於黃經120度。大暑節氣正值三伏天的中伏前後,是一年中最熱的時期,氣溫最高,雨水最多。民間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諺語。大暑相對小暑,更加炎熱。古書說:「大暑,乃炎熱之極也。」
  • 老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那中伏以後還會熱多久呢?
    不清楚別的地區是否那樣,在小編的故鄉湖南衡陽這裡,這一段時間的平均氣溫顯著高了許多,而且連到好幾天都收到了高溫黃色預警。今日翻了一下日曆表,發覺在26日就需要進到三伏天的中伏了,而且2020年還是「雙中伏」,也就是有兩個中伏,足有20天。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中伏」,那中伏之後還會熱多長時間呢?看了心中有數了。
  • 節氣| 今日立秋!還會熱嗎?
    劃分季節要看「溫度」,即當地連續5日的平均溫度在22度以下,才算真正到了秋天。我們常說「熱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 從7月16日開始,到8月24日結束,共40天,而今年立秋的時間為8月7日,也就是說立秋處於中伏期間,中伏期間的溫度可想而知,高溫正當時,因此,從上述時間上分析,立秋過後,熱天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今日入伏,記得吃餃子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今日入伏,記得吃餃子。今天入伏了,在我們國家有入伏吃餃子的習俗,伏天分為三個階段,初伏,中伏和末伏,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今天是頭伏的第一天,一定要記得吃以下幾種美食。
  • 天津人講規矩從小就有說法,「媽媽例兒」也是一種哏兒都傳承
    大家都吃餃子了吧?什麼「秋天第一杯奶茶」「冬至鍋挑兒的餃子」如今都成了商家的噱頭,這個系列天津人還能給添上很多——臘八最雜的粥、小年兒最黏的糖、窗上最紅的吊錢兒……並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天津人出了名的「講究」。
  • 立秋恰逢中伏,如何做才能安然度過?
    今日立秋!雖說名字帶個「秋」,但立秋處在中伏,熱度只增不減!常言道「冷在三九,熱在中伏。」「初伏防中暑,中伏除病根,末伏躲老虎。」這些諺語都提醒大家:中伏很重要!中伏才是最熱的時候,而今年三伏共40天,中伏長達20天,比一般年份多10天,我們叫「雙中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