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教程丨尺骨莖突骨折空心釘固定術

2021-02-12 玖玖骨科

↑ 點擊上方「玖玖骨科」關注我們

玖玖骨科:專注於傳播骨科學術,提供骨科信息技術專項交流,促進骨科診療技術真正提升。歡迎您就學術會議、學術論著、學術人文、手術視頻、病例研討等內容來稿。

投稿郵箱:lrj@jiujiumed.org

微信號:rui99A4


尺骨莖突骨折可以從很遠端的尖延伸到莖突基底,並且可能伴有遠側尺橈關節不穩定。


▼ 入路

尺骨幹和尺骨莖突下方骨折間隙通常很容易捫及。在尺側腕伸肌腱和尺側腕屈肌腱間的尺骨遠端做2-3cm縱行直切口。切斷伸肌支持帶暴露骨折。尺神經背側感覺支常常在手術野以外。

▼ 做加強縫合

如果莖突折塊太小,不能用Weber鉗復位及克氏針臨時固定。那麼就可以在尺骨莖突尖周圍做加強縫合,類似於做張力帶縫合。向近端牽拉縫線,尺骨莖突復位。


▼ 初步復位

用齒科鉤直接手法復位可以完成骨折部位精確解剖復位。尺骨莖突不能過度復位以避免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張力過度,導致前臂旋轉限制。



▼ 固定尺骨莖突

牽拉縫合線,以及用齒科鉤加壓,從莖突尖向尺骨幹外側皮質打入一枚2.0mm螺釘固定莖突。


▼ 固定-評估下尺橈關節

通過這枚螺釘可以達到尺骨莖突穩定固定和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正確的張力。置入螺釘後檢測尺橈關節的穩定性。拆除縫線。

圖示病例伴有大面積軟組織缺失。X線片中可見,在覆蓋缺損的游離組織移植中,使用了微血管夾。

本文由作者整理於網絡,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下載APP 

相關焦點

  • 尺骨莖突骨折的治療進展
    本文原載於《中華創傷骨科雜誌》2016年第3期隨著當前社會人口老齡化以及交通事故頻發,由骨質疏鬆和外傷導致的橈骨遠端骨折的發病率大大增加。一、尺骨莖突骨折是否影響DRUJ穩定性的爭議(一)尺骨莖突骨折不影響DRUJ穩定性Kim等[7]前瞻性研究了138例橈骨遠端骨折採用掌側鋼板內固定治療的患者,其中76例伴有尺骨莖突骨折,尺骨莖突骨折均未處理,結果顯示橈骨遠端骨折穩定內固定後伴發的尺骨莖突骨折對DRUJ無不利影響,尺骨莖突有無骨折、骨折移位程度與DRUJ穩定性均無直接聯繫。
  • 傷腦筋 移位明顯的尺骨莖突骨折是否進行固定?
    患者骨折類型為AO分型的C1型骨折,合併尺骨莖突骨折。患者同時合併有骨質疏鬆,分析採取的治療方案為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患者入院完善相關術前檢查,無明顯手術禁忌,遂於入院後在臂叢麻醉下行左橈骨遠端骨折切開復位LCP鋼板內固定、尺骨莖突骨折螺釘內固定術。麻醉成功後患者取仰臥位,左上肢外展位。常規用碘酒、酒精消毒,鋪單。
  • 尺骨莖突骨折未處理--醫院承擔次要責任
    當天被告以「右橈骨遠端骨折」將原告收治入院。10月26日被告行「橈骨遠端骨折切復內固定術」。出院診斷為右橈骨遠端骨折。2015年3月8日,原告因術後屈伸功能差,再次入住被告處。被告診斷為:右側橈骨遠端骨折術後改變、右側尺骨莖突骨折。3月15日,被告行「去內固定術」,3月17日,原告出院。2015年5月13日,原告因右腕疼痛伴旋轉受限,第3次入住被告處。
  • 小骨大問題:尺骨莖突基底骨折何時固定?
    小小的尺骨莖突骨折,如果處理不好,將造成下尺橈關節不穩定,並且可能引起患者持久的嚴重的疼痛。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來自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劉濤醫師的心得分享。下尺橈關節有其固有的不穩定性,取決於橈骨遠端的尺切跡和尺骨頭的曲率,以及相互之間的比例。如果尺骨頭比較大,則下尺橈關節固有的穩定性提高,反之,則穩定性較差。而更多的穩定裝置來源於骨周圍的軟組織。
  • 尺骨莖突骨折:手術早做要比晚做強
    參考文獻:Early and late fixation of ulnar styloid base fractures yields different outcomes.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2018) 13:193 尺骨莖突骨折通常與橈骨遠端骨折同時發生,但也有單純尺骨莖突骨折的病例。
  • 夾板固定治療尺骨莖突骨折的三維有限元分析
    :根據尺骨莖突解剖特點及影像學表現,尺骨莖突骨折在臨床上被分為 2 型:Ⅰ型為尺骨莖突尖端骨折;Ⅱ型為尺骨莖突基底部骨折。Ⅰ型骨折多由於腕尺側副韌帶牽拉,張力增高、撕裂而引起尺骨莖突尖端骨折;Ⅱ型骨折為橈骨遠端骨折合併三角纖維軟骨損傷,三角軟骨盤及其邊緣掌側或背側橈尺韌帶的牽拉而導致尺骨莖突基底部骨折。尺骨莖突發生骨折後必然合併有附著的韌帶或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後者在維持下尺橈關節穩定性方面具有關鍵性作用。
  • 夾板固定治療尺骨莖突骨折的三維有限元分析-ansys
    :根據尺骨莖突解剖特點及影像學表現,尺骨莖突骨折在臨床上被分為 2 型:Ⅰ型為尺骨莖突尖端骨折;Ⅱ型為尺骨莖突基底部骨折。Ⅰ型骨折多由於腕尺側副韌帶牽拉,張力增高、撕裂而引起尺骨莖突尖端骨折;Ⅱ型骨折為橈骨遠端骨折合併三角纖維軟骨損傷,三角軟骨盤及其邊緣掌側或背側橈尺韌帶的牽拉而導致尺骨莖突基底部骨折。尺骨莖突發生骨折後必然合併有附著的韌帶或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損傷,後者在維持下尺橈關節穩定性方面具有關鍵性作用。
  • 尺骨莖突骨折是否癒合對橈骨遠端骨折術後關節功能的影響
    背景:橈骨遠端骨折合併尺骨莖突骨折臨床中比較常見,對於有手術適應證的橈骨遠端骨折一般選擇切開復位鋼板內固定手術,但對於尺骨莖突骨折的治療一直存在爭議。目的:觀察尺骨莖突骨折癒合與否對橈骨遠端骨折內固定術後腕關節功能恢復的影響。
  • 骨科機器人輔助,微創完成股骨頸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術
    7月14日,我院創傷骨科又成功完成一例在骨科機器人輔助下股骨頸骨折閉合復位空心加壓螺釘內固定術。創傷骨科副主任任海東表示,股骨頸骨折是骨科常見病、多發病,而閉合復位內固定術是股骨頸骨折的有效治療方式。患者年紀尚輕,股骨頸移位明顯,斷端嵌插,手術小組首選考慮的是機器人輔助下閉合復位空心螺釘內固定術,手術創傷小,術中出血少,更利於患者術後恢復。
  • 空心釘系列
    無頭加壓空心釘 Headless Screw
  • 『漲知識』王秋根--尺骨莖突骨折的處理
    2. 下尺橈穩定依靠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TFCC)、掌背側橈尺韌帶、尺月韌帶、尺三角韌帶、尺側腕伸肌腱鞘、關節盤同系物和尺側副韌帶。3.5. 目前文獻對於是否固定尺骨莖突骨折存在爭議,爭議的焦點在於尺骨莖突骨折是否會影響下尺橈穩定性。如果尺骨莖突骨折後下尺橈關節穩定,則無需處理尺骨莖突骨折;反之建議手術固定尺骨莖突骨折。6. 生物力學試驗證實深層止點撕脫是下尺橈不穩定的主要原因;尺骨莖突基底部骨折發生下尺橈不穩定可能性大。這一點提示我們所有合併尺骨莖突骨折的患者應該進行下尺橈穩定性檢查,尤其對於尺骨莖突基底部骨折患者。
  • 尺骨莖突骨折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與力學分析
    [摘要]目的:模擬尺骨莖突骨折的機制,構建包括主要骨骼和韌帶的尺骨莖突骨折的有限元模型,為尺骨莖突骨折的基礎及臨床研究提供可靠的工具。方法:基於正常人體腕關節的CT影像及各組織解剖特點、材料參數,建立筋骨結構完整的腕關節三維有限元模型;然後根據尺骨莖突骨折的相關特點,進行截骨造模,建立筋骨結構完整的尺骨莖突骨折有限元模型,計算和分析下尺橈關節的應力分布、相對位移變化及尺骨莖突骨折端位移變化情況。
  • 橈骨、尺骨莖突骨折的治療與飲食
    摔倒時手掌著地,衝擊力經舟狀骨作用於橈骨下端而引起橈骨莖突的橫骨折。亦有被直接撞擊,如汽車搖把反擊而致傷者。另外腕關節強力尺偏,橈側副韌帶強力牽拉,使橈骨莖突造成撕脫骨折。骨折塊小,向遠側移位。尺骨莖突骨折常與韌帶牽拉有關,往往與Colles骨折伴發,亦有單發骨折。如果不幸患了橈骨、尺骨莖突骨折的話,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多選擇如下這幾樣食材:雞血營養豐富,是食補佳品。
  • 懷化市中醫院骨科機器人導航完成兩例股骨頸骨折空心螺釘內固定術
    避免了手術的大切口,大大減少了複雜的輸血,開通了禁區高難度手術,降低了抗生素使用,減少了醫患的輻射,縮短了住院時間,減輕了患者負擔,近日該科再次完成兩臺經機器人導航股骨頸骨折空心螺釘內固定術。傳統的骨科手術要先藉助X線診斷設備,經過反覆透視,然後依靠醫生的空間想像和徒手操作確定螺釘置入路徑,由於徒手操作無法實現精確的定位,螺釘置入的位置往往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有可能出現神經血管損傷、術後內固定失效、骨折移位、骨折不癒合等併發症。而骨科機器人則實現了「指哪兒打哪兒」,做到了最精準的定位,最小的創傷,讓手術更加精細、精準。
  • 我院成功開展 DAA入路開放復位+空心釘結合內側支撐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股骨頸頭下型骨折
    股骨頸頭下型骨折是目前骨科治療的難題,其主要原因是骨折不癒合,股骨頭容易壞死。近日,我院骨二科在科主任、主任醫師王道生帶領下,成功開展了全縣首例股骨頸頭下型骨折DAA入路開放復位+空心釘結合內側支撐鋼板內固定術。
  • 橈骨遠端骨折患者尺骨莖突骨不連並不影響手腕功能
    急診科每六個骨折患者就有一個是橈骨遠端骨折,其中有44–65%的患者同時合併尺骨莖突骨折。橈骨遠端骨折移位可使尺骨莖突撕裂骨折,進而使三角纖維軟骨斷裂,導致橈骨遠端關節不穩定。
  • 尺骨鷹嘴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尺骨鷹嘴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適應證]   尺骨鷹嘴骨折的治療有兩個目的;首先是半月狀切跡關節面的解剖復位,並有堅強的內固定,以便早期進行鍛鍊,恢復功能;其次是恢復肱三頭肌的正常伸肘力量。
  • 【六周年】清華長庚骨科運用機器人完成頸椎骨折固定術
    近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運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為一位因車禍導致上頸椎不穩定性骨折的患者完成微創下樞椎骨折復位空心釘內固定術
  • 「六周年」清華長庚骨科運用機器人完成頸椎骨折固定術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11月17日電 (通訊員 實習生於悅超)近日,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骨科運用「天璣」骨科手術機器人,為一位因車禍導致上頸椎不穩定性骨折的患者完成微創下樞椎骨折復位空心釘內固定術。患者剛過知天命之年,車禍導致其第二頸椎(樞椎)多發骨折,骨科肖嵩華主任醫師評估患者情況後,認為該骨折累及樞椎的椎弓根、椎板及附件,屬於不穩定性骨折,具備內固定的手術指徵,然而該患者損傷部位較高,緊鄰生命中樞,且骨折塊細小,對螺釘置入的精度要求極高(誤差容錯小於1mm),手術難度較大。「如果採用傳統的手術方式,手術需要從頸後部位開大口子,創傷較大,對患者的恢復不利。」胡冬醫師說道。
  • 橈骨遠端骨折的外固定架固定術
    對於橈骨莖突骨折的患者,可以結合橈骨莖突克氏針固定。維持復位的情況下,連接外固定支架,將外固定架旋轉中心同腕關節旋轉中心置於同一軸線上。正側位透視,檢查橈骨長度、掌傾角和尺偏角是否恢復,調整固定角度直至骨折復位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