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房俗語:「牆上牆、樹通軒」,重點在下半句,古人的講究有理嗎

2021-01-09 歷史芷天

蓋房俗語:「牆上牆,樹通軒」,重點在下半句,古人的講究有理嗎

越講究的事情,規矩就越多,自古以來,蓋房子是很多家庭的頭等大事,古代關於蓋房有眾多的俗語,其中有些已經沒有借鑑意義了,有些還一直被人們奉為真理,現在我們來看看「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特別是它的下半句是否有道理。

我們來看下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牆上牆」指的是在原先一層的房屋基礎上再往上蓋一層,而「樹通軒」指的是種在院子裡的樹木過於高大,已經超過了房子原有的高度,可這兩種情況為什麼會使得家敗人亡呢?我們來看看裡面的原因。

以前人們由於基建水平較低,建設材料有限,大部分房子都是平房,這些房子不是用木頭蓋起來的,就是用土砌起來的,房屋自身缺乏圈梁等承重結構,若是硬在其上面在累加一層的話,可能會造成整座房子的倒塌,特別是在大風大雨等自然災害面前,這樣的房子更是脆弱無比。而人住在裡面,倒塌可能就會引發生命危險。

接下來再來說說「樹通軒」,以前農村都是獨門獨院,再加上夏天沒有製冷的設備,所以人們喜歡在自家院子裡種上一棵大樹,這樣在夏天好乘涼,可是這種超過房屋的大樹其實是危險重重,原因如下:

第一,樹遮住了陽光,會讓整個房屋顯得暗淡無光。我們在建設房子的時候很注重向陽性,若是家裡一整天黑漆漆的,那麼人住在裡面就會很不舒服,長久下去很容易生病。

第二,樹木越大,由於陰涼的面積較大,所以蛇蟲鼠蟻就特別多,這些對我們的健康都是有害的,萬一在夏天不小心被蛇咬到,可能會致命,大家想想,在自己家裡面竟然有蛇出沒,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另外樹下蚊子又特別多,家裡有小孩的話,這也是一件非常困擾的事情。

第三,樹和人一樣也是一個不斷成長的過程,我們人體每天都在代謝,而樹木也是一樣,特別是在秋天到來之際,樹上的葉子就會枯掉,甚至還有一些枝幹也會枯掉,若是遇到狂風暴雨,樹枝掉下來砸在房屋上的話,危險係數是很高的,對於生活在屋裡的人來說,相當於是在自家裝了一個定時炸彈。特別是在有雷和閃電的惡劣天氣就尤為危險了,被擊中的話,直接會砸傷家裡人。

第四,樹下正常都是比較潮溼的,而潮溼的環境容易長青苔,對於家裡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而言,這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很容易因為這些青苔而滑倒。

對於城市生活的人而言,這句俗語已沒有任何科學道理了,因為大家住的都是商品房,不存在「牆上牆,樹通軒」的情況。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老話還在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老話「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
    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想要正確理解這句俗語的意思,我們先要了解一下俗語產生的年代,這些俗語都是在過去形成的,然後一代一代傳下來,一直流傳到今天。能夠流傳下來的俗語,一定有它的道理。
  • 俗語「院中樹通軒、屋內牆上牆」,什麼意思?老祖宗的善意提醒
    古人建造房子的時候都非常講究,方位、朝向、布局等都要有章法。一般情況下北方人蓋房子的時候,一定會按照坐北朝南的規矩,將房子的正門朝向南方。因為這樣不僅採光好,而且還可以讓屋子更明亮。現代人在購買樓房的時候,也希望買到格局特別規整的房子。俗語「院中樹通軒,屋內牆上牆」,就是古人蓋房子時的一種禁忌,實為老祖宗的善意提醒。
  • 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啥原因?農村蓋房的講究!
    文/農田紀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啥原因?蓋房的講究!時值初夏,氣溫陡升,農村閒聊打牌的人群又多了起來,由於距離夏收還有一段時間,大家也消磨著這僅剩的「悠閒」!當然,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還是「俗語」,剛剛過去的立夏,村裡老人關於「立夏不下,鋤頭高掛」的討論還在繼續,而村裡劉大哥正在打圈梁、蓋房子,不少老人就開始討論蓋房子的「規矩」了!尤其是提及的這句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有道理嗎?在北方的農村,房屋的建築雖然歷經了社會的發展以及新材料的運用,但是老一輩留下的很多規矩,仍然備受老人們遵從!
  • 農村老話「牆上牆,樹通軒,家破人又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是老輩傳下來的一句話,到現在仍有一定的教育意義。「牆上牆」的意思是:在農村要翻蓋房子的時候,一定不要在原來地基上蓋房,要重新打地基。為了追求利益,想法百計「牆上加牆」,以至於造成地基無法承受,倒塌事故 屢有發生,住戶家破人亡。這都是血淋淋的教訓,所以古人告訴我們,「牆上牆」的做法是很危險的。「樹通軒」的意思是:這裡的「軒」指的是寬大的房子。
  • 建築俗語:牆上牆、樹通軒,下半句才是重點,老祖宗說的啥講究?
    建築俗語:牆上牆,樹通軒,下半句才是重點,老祖宗說的啥講究?房價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可以說現在的房價已經無法用我們的工資來衡量了,很多年輕人身上都背負著重重的按揭壓力,可以說現在的高房價壓倒了一大片年輕人。
  • 俗語:「院中樹通軒,屋內牆上牆」,下半句才是重點,有道理嗎?
    俗語:「院中樹通軒,屋內牆上牆」,下半句才是重點,有道理嗎?房子對於人類有一種特殊的意義,它是人類的依靠,是人們休息的住宿,它能為人們遮風避雨,他能在你失落不如意的時候,給你最後一絲溫暖。修建房子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從外形設計到內部構造都是有十分的講究的,在我們中國就有許多傳統的修房講究。古人們把這些特殊的習俗,用一種簡短的俗語總結出來了,在後人學習的時候就十分方便,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句與之相關的俗語。這句話就是「院中樹通軒,屋內牆上牆,不敗也得亡」。今天這句俗語,還是有一點文言文也在裡面的,並不是我們經常使用的大白話。
  • 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老話很在理
    導讀: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敗人又亡」,啥意思?老話很在理在農村的俗語可謂是包羅萬象,無所不知,大小事務事無巨細的都有描述,關於天氣的、農業的當然最多的還是生活的。在農村一直以來都講究「一命二運三風水」」,尤其是對於房屋的修建說法頗多,房屋的建築走勢結構包括高低,不但能夠改變房屋的審美,而且還關乎到家庭的運勢,所以對於此類的俗語是不在少數,有的俗語確實屬於封禁迷xin的糟粕,隨著時代的進程,已經失去了應有的價值,但也有一些此類的俗語,直到現在,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
  • 農村蓋房講究「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蓋房子都比較講究,有些農民朋友對建房造屋之事頗為慎重。在建房造屋時,除了對建房的材料嚴格把關外,還要確定建房的時間、方向、高低等等,反正,規矩很多。在一些農村,流行著這麼一些蓋房規矩,那就是「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
  • 農村有句俗語,「牆上加牆,家破人亡」,蓋房子的講究這麼多?
    農村老一輩的人雖然說沒有什麼文化,平時的時間大都是在地裡勞作,但是他們卻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並且能夠將這些經驗總結成通俗易懂的俗語,對後世的人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雖然說現在時代已經變遷,但是有很多俗語拿到現在依然適用。
  • 農村建房火熱,農村俗語「牆上牆,樹通軒,家中無人煙」啥意思?
    而在農村關於建房,老人們常說「牆上牆,樹通軒,家中無人煙」,這是什麼意思?在以前人們在農村建設房子的時候都是經過艱難困苦才把它建設好。而隨著往後生活的逐漸富足,一些人就會在原來房子的基礎上再加一層或者兩層甚至三四層的房子。而這樣中途加建的情況就是人們所說的「牆上牆」,對老一輩看來,這樣的建房方式是不好的。
  • 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是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有句俗語叫:「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這句話說的是在農村蓋房子的一些講究,其實在農村蓋房子有很多講究,下面就來看一下這句話該如何理解?有沒有道理呢?
  • 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農村的蓋房經驗,至今都有借鑑價值
    我們知道農村蓋房是非常講究的,尤其是老一輩,要蓋房都會提前一年選址,找人看地方,挑日子,就連下腳、蓋頂等都要看好時間。不僅如此,在房屋的朝向、內部設計上,農村也有自己的一些講究和經驗。今天就來和大家說說一個農俗蓋房經驗:「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
  • 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啥意思?看完明白了
    農村蓋房子的講究頗多,這也無可厚非,房屋作為長久居住使用。對於各項指標的要都是很高的,一座堅固耐用的房屋能夠承受風吹雨打。房屋的走向和布局,在農村也是講究很多,農村素來有一命二運三風水的說法,所以對於住宅的講究很多也就很容易理解。
  • 農村俗語「牆加牆樹通廊,家破人亡」,什麼意思,蓋房有何講究?
    在農村,老人常說「蓋房如娶妻」馬虎不得,因而,在房屋的建造中不僅要做到盡善盡美,不僅要堅固結實,還要有美好的寓意!在過去,老農蓋房子要挑好日子,放鞭炮,祈求一切順意!在房屋的布局與朝向中,講究甚多,尤其是老農說的以下二則俗語,讓我記憶深刻,你知道其中的含義嗎?
  • 「門對門,牆上牆,不敗也得亡」,到底什麼意思?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
  • 俗語:「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古人說的是否有道理?
    而田間地頭的勞動人民,同樣將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編出短小精悍的俗語,在這片古老的沃土上世代傳頌,讓我們後世之人,在心靈上給予啟迪。我們下面要說的這句俗語,就是關於古代蓋房搭屋,以及喬遷之喜的習俗講究,它就是「五月不蓋房,六月不搬家」。那這句話說的是否有道理?
  • 農村俗語「牆上加牆,家敗人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最近這幾年農村外出打工的農民工越來越多,但是由於城市的房價實在是太高,很多農民工在外打拼好幾年依然買不起房子,所以很多農民工選擇回到農村蓋房。蓋房子對農民來說是人生中十分重要的事情之一,在農村中關於蓋房子的忌諱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牆上加牆,家敗人亡」,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俗語「牆上加牆,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呢?其中有什麼道理?
    俗語「牆上加牆,家破人亡」是什麼意思呢?其中有什麼道理?雖然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科技越來越進步,但是卻還是有很多人相信迷信和風水,在購買住宅的時候,會對住宅的位置有所講究。特別是在古代,古時候人們對封建文化深信不疑,也因此流傳出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俗語,比如「牆上加牆,家破人亡」,就足以看出來古代時人們對於建造房子時的封建思想和講究,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你們聽過這句俗語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解釋一下。
  • 農村俗語「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說農村房子的,啥意思
    在農村,蓋房子講究「門朝南,子不寒,樹通軒,人丁散」,這是什麼意思?對大多數人來說,一生中最重要的幾件事莫過於娶妻,生子,蓋房子。當然了現在很多人都都是去城裡買房子了。所以以前蓋房子是很有講究的,什麼時候開工,什麼時候上梁,都是要選好日子的。那麼這句俗語講的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下面詳細說一下。「門朝南,子不寒」的意思。現在蓋房子沒有以前這麼講究了,只要有一塊宅基地,就算不是方方正正,可能門只能朝東或者朝西,這些沒關係,只要能蓋房子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