闢謠:寶寶走路早更聰明?你家娃幾個月會走路?不能晚於以下時間

2020-12-11 騰訊網

當媽之後,才明白寶寶對自己來說意味著什麼。從寶寶順利出生之後,漫長艱辛的帶娃之路就開始了,雖然很多時候會疲憊不堪,但是看到寶寶每天都在進步,每天學會新的技能時,心裡真的十分欣慰,寶寶就是自己的一切,只要寶寶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自己就非常滿足,對於未來的日子更是充滿信心和期待。

當寶寶開始學會蹣跚走路的時候,每一步都緊緊牽動媽媽的心,作為媽媽,想讓寶寶勇敢的踏出第一步,心裡卻又不捨得他磕到摔到,很多時候雖然明白,寶寶學走路的時候會經歷無數次的摔倒再爬起,作為父母,最不應該的就是馬上把他抱起來安慰,而是應該給他更多的鼓勵,不然寶寶非常容易對父母產生更多的依賴,膽子更小。

寶寶第一次走路會受到寶爸寶媽的關注,如果寶寶一周歲後還不敢自己嘗試走路的話,父母內心就會有點著急,心裡會忍不住胡思亂想,覺得為什麼同齡的寶寶,人家現在走路已經非常好了,自家的寶寶卻連一步都不敢走?

有人說,寶寶如果走路走得比較早,那麼這個寶寶的智商就比較高,絕對是個很聰明的孩子。

這個說法相信很多寶爸寶媽都聽說過,但是這個說法即使再怎麼廣泛流傳,這個說法也不能得到認可,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寶寶走路早晚並不能說明智商的高低,相信這個說法的成年人,智商有點不在線啊。

為什麼有的寶寶走路早,有的比較晚?

一:性格不同

八九個月的寶寶,其實對於一些東西,自己好奇的話,總是想要拿過來研究一下,特別是一些高處的東西,自己性格又屬於比較著急的,想讓大人拿,支支吾吾的比劃半天,大人還不懂的話,寶寶也會生氣,就想著自己也能像大人那樣站起來去拿。

很多寶寶在八個多月的時候就會站立得很好,然後也會自己嘗試走路,膽小也特別大,即使知道自己走不穩會摔倒,但是越摔就會想走。

而有的寶寶,性格比較穩,不管什麼事情,即使自己有很大的好奇心,自己需要什麼東西,都會讓大人拿給他,即使大人拿的不對,他也不會生氣發火,會讓大人拿到正確的為止,非常有耐心。

而當寶寶如果想要第一次嘗試走路的時候,一個不穩就摔了,膽子小的話,把自己嚇一跳的同時,心裡對於走路這件事就有點排斥了,也就不想再嘗試,反正要幹嘛大人都會幫忙弄得好好的。

二:平衡感不同

剛開始學走路的寶寶特別容易摔倒,那是因為平衡力不夠。有的寶寶對於平衡力這方面會有比較好的控制力,有的寶寶其他方面可能會比較優秀,不同寶寶的發育過程都是不同的,並不能只是從走路早晚就決定寶寶的聰明程度。

而有的寶寶如果腿部肌肉發育得比較好的話,也會比較早走路,這跟寶寶的體質和寶爸寶媽的餵養方式有很大關係。

如果寶爸寶媽發現寶寶有走路欲望的時候,一定要多加注意,不能太多心急,有些寶寶最初在學走路,寶爸寶媽的情緒過於激動緊張,特別害怕寶寶摔了,甚至前後圍著他,讓他在小範圍內進行學走路,那麼,寶寶很容易就會失去興趣,變得不想走路。

寶爸寶媽應該這麼做

一:保證地面沒有沒有可以讓寶寶摔倒的東西,一些比較尖銳的桌角椅腳必須包起來,別抱著僥倖心理,安全十分重要。

二:寶寶走路的時候儘量地方選擇寬敞一點的,寶爸寶媽可以用一些寶寶比較喜歡的食物或者玩具來引誘寶寶。

三:當寶寶走幾步就不走的話,寶爸寶媽也不能強迫寶寶繼續練習,每個寶寶的成長速度是不可能一樣的,太心急只會嚇到寶寶。十五個月才會走的寶寶也很多,長大之後依舊聰明伶俐,並不比十個月就會走路的寶寶來得差。

而如果寶寶已經18個月了,對於走路沒有欲望或者根本不會走,那麼家長就不能再粗心大意,一定要帶寶寶上醫院最檢查,有問題的話才能及時治療。

你家寶寶幾個月就會走路呢?

相關焦點

  • 寶寶走路早說話就晚,以後更聰明?你家娃多大會走路?
    前幾天,突然就撒手開始自己走路了。本來看到孩子慢慢長大,當媽的心裡是很高興的。但大院裡一個阿姨說寶寶走路早,說話就會晚。而她家寶寶確實只會叫爸爸、媽媽,想吃東西的時候會說喝,還會發奶奶的音。但是刻意地去教他的話,根本就不學,一門心思地調皮搗蛋。整天咿咿呀呀地嘴裡不知叨叨些什麼。大概是看出朋友比較焦急,這位阿姨又安慰她「你也別擔心,不是有句話叫貴人語遲嗎?
  • 走路早的娃更聰明,謠言真是害人不淺,你家孩子是幾個月會走的?
    自從寶寶出生以後,媽媽最關心的問題,就是寶寶的成長,寶寶的進步,就是媽媽最大的欣慰,雖然只會一天比一天更疲憊,可是看著孩子一天天健康的長大,當媽的就能忘記所有煩惱。早走路的孩子更聰明?可是這媽媽說,孩子還不會走,另一個媽媽表示很驚訝,還跟她說,讓她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看看,她聽說孩子走路早晚和智商是成正比的,早早會走路的孩子,都比較聰明。
  • 走路早的寶寶和走路晚的寶寶,哪個聰明?答案已揭曉
    小麗的女兒囡囡十個月就學會走路了,小麗覺得囡囡很聰明,所以很開心,但是卻聽到有人說起如果寶寶走太早,腿骨頭可能會變形,以後會出現八字腿等等!小雲家情況相反,兒子超超比別的孩子先學會爬,但是都12個月了,其他寶寶早已經能走幾步了,而超超卻還不會走?小雲很擔心這是不是說明寶寶不聰明?走路的早晚和孩子智商有關嗎?孩子走路的早晚,其實和智商聰明是沒有什麼太大關係的。
  • 嬰兒幾個月會翻身 寶寶多大年齡走路最好
    嬰兒剛生下來是還不會翻身的,而這種事也不能著急,那大家知道嬰兒幾個月會翻身嗎?
  • 為啥有的寶寶走路早,有的寶寶走路晚?差別大是因為這3點
    寶寶什麼時候會走路,永遠是帶娃家長關心的一個問題。在小區裡見不少老人帶著寶寶學走路,中間還不忘打招呼「你們幾個月了,都已經快會走了?」「還沒到11個月呢!」「哎呀那真是聰明,我家的都一歲兩個月了還不會走呢!同樣是孩子,差別咋這麼大呢?是不是我家的笨啊?」
  • 孩子1歲半還不會走路,與這3點有關,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
    孩子還不會走路,但是已經會支支吾吾的說話了。萱萱把寶寶抱在懷裡,給孩子指著周圍的東西讓孩子跟著念,這是一顆梧桐樹,這是無花果樹。小區幾個媽媽輩的阿姨坐在旁邊的圓桌上在聊天,看樣子是剛跳完廣場舞回來,手上還拿著跳舞的扇子。萱萱正在教孩子呢,有個阿姨就出生問了,姑娘你家娃多大了,萱萱都友好的回答了。
  • 寶寶走路時間早晚,能判斷孩子智商高低?你家寶寶多大開始走路?
    「你的孩子才幾個月,就學會走路了,將來一定會很聰明。」各位是不是有聽到這些話呢?有的家長或者老一輩喜歡講孩子走路與孩子的智商聯繫起來。他們認為孩子學會走路越早,就越聰明。甚至有的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儘早學會走路,讓自己的寶寶在別人眼中看起來「不遜色」,在孩子剛學會爬行的時候,已經「幫助」孩子製作出走路訓練表了。
  • 懷孕後,準媽媽多走路寶寶會更聰明?好處其實不止這一點
    最近麗麗覺得每天走路太多了,身體有些吃不消,回家就跟老公說想辭職在家,不想工作了。沒想到婆婆竟然說孕期多走路胎兒會更聰明,讓麗麗再堅持幾個月。麗麗當時就無語了,孕期走路難道真的是越多越好嗎?一.孕期走路越多,孩子就越聰明嗎?懷孕期間多活動身體能舒緩準媽媽的心情,可以刺激胎寶寶大腦皮層的發育,還有利於胎寶寶內臟器官的發育。
  • 寶寶走路早就更聰明嗎?太片面,其實寶寶聰不聰明還要看這些
    有個大媽說:「我孫子10個月就會走路了,根本不讓人扶,還走的很穩當,我孫女之前學走路的時候就沒他快,沒他聰明。」這大媽的孫女幸虧沒在旁邊,要不她孫女就該傷心了。不過寶寶走路早真的就更聰明嗎?其實單從寶寶走路早晚判斷寶寶聰不聰明有些片面,因為每個寶寶走路的時間不一樣,有些寶寶8個月便會走路了,而有些寶寶15個月才會走路。
  • 寶寶走路早晚與智商有關?如果這個時候還不能走路,真的有問題了
    在一些老一輩人的嘴裡流傳著一句話:越說話早,走路早的孩子智商越高。所以有些家長把這句話奉為至理名言,從而演變成父母之間的競賽。誰家孩子7、8個月會說話,會走路,父母就沾沾自喜,覺得自家孩子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街坊鄰居也羨慕,羨慕這家生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
  • 寶寶越早走路智商越高?那最晚應該什麼時候會走路?
    文|秘籍君在一些老一輩人的嘴裡流傳著一句話:越說話早,走路早的孩子智商越高。所以有些家長把這句話奉為至理名言,從而演變成父母之間的競賽。誰家孩子7、8個月會說話,會走路,父母就沾沾自喜,覺得自家孩子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街坊鄰居也羨慕,羨慕這家生了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同樣的如果孩子到了2歲還不能完整的說話,路也走不利索,家長就開始憂心忡忡,害怕自家寶寶會是個笨小孩,就開始想法設法的幹預孩子。
  • 寶寶學走路的表現和時間:不晚於這個月份都正常,7個建議要重視
    寶寶學走路的表現和時間:不晚於這個月份都正常,7個建議要重視寶寶學走路的時間表根據過去的嬰兒發展研究文獻,以及粗動作發展專書「MotorAssessmentoftheDevelopinginfant」,絕大多數學者專家同意:約50%寶寶在11、5個月可以放手走,而90%可以在14個月大獨自行走,而100%都可以在18個月大自行走路。
  • 寶寶走路越早智商越高?兒科醫生:早於此月,四種危害可能在等著
    大部分人認為有關係,是因為大腦中的運動神經控制著寶寶的肢體動作,如果寶寶腦細胞受到的刺激越多,腦神經就發育的越好,也就意味著腦容量越大,從而使智力能夠更好地發展。這句話雖然沒錯,但是決定寶寶走路早晚的並不是智力因素,排除先天性腦部疾病外,嬰兒期(0~1歲)大部分寶寶的智力發育程度都是差不多的,因此不能說明走路早的寶寶智商就高,走路晚的智商就低。
  • 孩子走路早說明頭腦聰明?看看兒科醫生是怎麼說的吧
    在寶寶出生後,全家人都會把關注點聚焦到寶寶身上,寶寶的一舉一動都會牽掛孩子的心。而家長最關心的就是孩子的發育了,所有家長都希望孩子頭腦聰明,從而會從孩子的各種表現中尋找聰明的跡象。有人說孩子走路早說明頭腦聰明,這是真的嗎?
  • 孩子走路早就是聰明?其實不然,走路早晚跟智商無關跟這些事有關
    看著抱在懷裡的小孩子,老人們都在說,這孩子透著股聰明勁兒。老人們都相信一種傳統的說法,如果孩子走路早的話,以後肯定聰明伶俐。我們真的可以根據孩子走路的早晚,來判斷孩子智商的高低嗎?很多寶媽也很擔心這個問題,但是這個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不可信!
  • 寶寶走路姿態形似「奶醉」,學步宜晚不宜早,這個時間剛剛好
    走路容易摔倒正常情況下寶寶在學步之前會「爬夠」,有人經過研究發現:寶寶爬滿500個小時對寶寶學步更有利。也就是說寶寶在學步之前家長要先讓寶寶爬行一段時間,而且爬得越久,寶寶將來走路更穩。這是因為過早學步會導致腿部肌肉力量不夠,還不足以承受身體的重量,造成腿型發育異常的現象。影響寶寶的身體、手眼協調性在學步之前,寶寶理應經歷一段很長時間的爬行。爬行時寶寶充分鍛鍊了身體的各個部位的肌肉,讓寶寶在學步期更有力量鍛鍊行走。
  • 寶寶幾個月開始學走路?如何訓練寶寶學走路?
    由扶著東西能夠站起來到能夠扶著東西走路的過渡比較快,大多數嬰兒在9-12個月開始邁出人生的第一步,1周歲後基本能單獨行走。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孩子1歲3個月還不能行走也沒有問題,但是1歲6個月還不能單獨行走,就需要接受診查,以及早確定原因。
  • 寶寶多大學走路最合適?兒科醫生:不晚於這個時間都正常
    昨天媽媽群裡有位寶媽興奮的說,自己家寶寶才11個月就會走路了,而另一個寶媽說自家娃都14個月了還不會走,懷疑會不會影響智力,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她的焦慮。其實寶寶學走路早晚和智商沒有直接聯繫,因為決定人體平衡力的是小腦,和大腦的發育並沒有關係,對此醫生也給出了解釋。
  • 寶寶幾歲會走路才算正常?晚於這個時間段,家長就要注意了
    有了孩子以後,寶寶的每一個"第一次"對家長來說都是很珍貴的,第一次開口說話,第一次走路。最近我去朋友小琪家做客的時候,小琪的孩子快滿一周歲了,看到我以後就一直往我這邊爬過來,我問小琪:"寶寶,快1歲了還不會走路嗎?"小琪說:"孩子現在就只會爬,讓他起來走,他不願意走。"
  • 不是寶寶越早走路就越聰明,坐、爬、站、走的月齡表,爸媽請收好
    文|叮麻育兒你家孩子幾個月學會走路的?有的10個月,有的12個月,還有不少14-15個月的。差距這麼大,是不是寶寶的發育有問題?嬰幼兒時期,很多人把寶寶的大動作發育作為智力高低的依據,如果發育的快一些,走在同齡人前面,就會被長輩稱讚很聰明、有本事。事實上,並不是寶寶越早走路就越聰明,不管是坐立、爬行、站立還是走路,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只要不超出標準範圍,就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