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5種零食其實是中藥 並不是人人都能吃

2020-11-25 中國網絡電視臺

這5種零食其實是中藥 並不是人人都能吃

原標題:

  生活中,我們常吃的一些「零食」,其實含有中藥成分,並不是人人都能吃。

  龜苓膏。龜苓膏是用烏龜除去內臟,加入生地黃、土茯苓、金銀花、甘草、火麻仁等製成,具有清熱解毒、祛溼等保健功效。但土茯苓、金銀花、生地黃等均為清熱解毒或清熱利溼的藥物,用於陰虛血熱所致痤瘡、口咽乾燥等,不應將其當作食品甚至零食吃。

  阿膠棗。阿膠棗中添加了桂花、陳皮,阿膠具有滋陰、養血、補血等作用。通常情況下,多數人是可以服食的。但每次也不宜吃過多,更不宜長期吃。一般情況,尤其對於消化不良的人,最好別超過10顆。而痰溼咳嗽、感冒發燒、腹脹腹滿、牙齒疼痛等患者不宜食用。

  茯苓餅。茯苓餅由茯苓加大米、白糖製作而成。具有健脾和胃、利水除溼、寧心安神等功效。但出現溼熱壅盛引起的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膩等症狀和腎陽虛衰而滑精的人應慎用,感冒發熱、血糖過高的患者也不宜吃。

  酸梅湯。酸梅湯中烏梅可生津止渴,山楂能健胃消食,甘草可補脾益氣、清熱解毒。但烏梅含酸性成分較多,故胃酸過多的人不宜多飲;手腳冰涼、胃寒、大便經常偏稀的人應當慎用。

  薄荷糖。薄荷可發散風熱,用於風熱感冒等,但出現盜汗、乾咳等症狀時應謹慎食用,以免加重症狀。

相關焦點

  • 這5種零食其實是中藥
    原標題:這5種零食其實是中藥,並不是人人都能吃   生活中,我們常吃的一些「零食」,其實含有中藥成分,並不是人人都能吃。      龜苓膏。龜苓膏是用烏龜除去內臟,加入生地黃、土茯苓、金銀花、甘草、火麻仁等製成,具有清熱解毒、祛溼等保健功效。
  • 這5種零食,並不是人人都能吃
    生活中我們常吃的一些零食其實含有中藥成分你知道嗎?這些零食並不是人人都能吃龜苓膏龜苓膏是用烏龜除去內臟,加入生地黃、土茯苓、金銀花、甘草、火麻仁等製成,具有清熱解毒、祛溼等保健功效。但土茯苓、金銀花、生地黃等均為清熱解毒或清熱利溼的藥物,用於陰虛血熱所致痤瘡、口咽乾燥等,不應將其當作零食吃。阿膠棗阿膠棗中添加了桂花、陳皮,阿膠具有滋陰、養血、補血等作用。通常情況下,多數人是可以服食的。但每次也不宜吃過多,更不宜長期吃。一般情況,尤其對於消化不良的人,最好別超過10顆。
  • 中藥零食不是人人能吃
    原標題:中藥零食不是人人能吃   受訪專家: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中醫專家 朱欣佚 本報特約記者 劉敏   薄荷糖、龜苓膏、茯苓餅……日常生活中,含有中藥食材的零食廣受歡迎。
  • 中藥零食不是人人能吃 體弱別吃薄荷上火別吃薑糖
    原標題:中藥零食不是人人能吃 體弱別吃薄荷上火別吃薑糖   薄荷糖、龜苓膏、茯苓餅……日常生活中,含有中藥食材的零食廣受歡迎。但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中醫專家朱欣佚提醒大家,中藥零食雖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並非人人適合。   薄荷糖。
  • 龜苓膏、潤喉片 這些「零食」不是人人都能吃
    原標題:這些「零食」含中藥不是人人都能吃 大連市友誼醫院臨床藥師王妍說,以下這些「零食」含中藥,不是人人都能吃。   潤喉片   中藥潤喉片的成分以一些有清熱解毒消腫作用的中草藥為主,如金銀花、黃芩、板藍根、冰片及清咽利喉的胖大海、蟬蛻、桔梗、羅漢果等,大部分藥物性偏寒涼。脾胃虛寒者若長期服用,非常容易引起腹瀉。孕婦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為改善口感,輔料中常加入甜味劑如蔗糖等物質,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隨意服用。
  • 龜苓膏不是人人適合 吃中藥零食要看體質選擇
    中藥零食,通常是指含有中藥成分的零食,其中的中藥成分是經衛生部門規定的藥食同源範圍內的可添加物品。中藥零食不等同於傳統意義上的民間偏方,嚴格來說還是一種食品。最常見的此類食品主要有龜苓膏、阿膠棗、黑芝麻糊、茯苓餅、薄荷糖、酸梅汁、涼茶等。
  • 中藥零食不是人人能吃 體弱別吃薄荷上火別吃阿膠蜜棗
    對吃貨來說,這世上唯一不能吃的就是虧!即便不餓,也總得吃點什麼才踏實。食用建議經常口乾心煩、面部痤瘡、習慣性便秘的人,龜苓膏比較適合,能緩解症狀。龜苓膏不適合所有人當零食吃,而且不宜多吃,這是因為龜苓膏有清熱排毒的作用,偏於寒涼,胃寒和脾胃虛弱的人還是少吃為好。也有專家說龜板還有興奮子宮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從這個角度來說,孕婦和月經期的人群也不宜多吃。
  • 連吃15顆大棗八旬老太險送命 「中藥零食」非人人皆宜
    水母網8月16日訊( YMG記者 李俊玲 通訊員 李成修)大棗吃多了也能導致暈倒心臟驟停?沒錯。日前,網上一則《八旬婆婆在家吃紅棗,竟然暈倒甚至心臟驟停》的新聞讓不少平日裡喜歡吃棗的人驚出一身冷汗。     大棗吃多了,8旬老太險送命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中藥零食不是人人能吃!看看你是否中招了?
    對吃貨來說這世上唯一不能吃的就是虧即便不餓也總得吃點什麼才踏實不過吃貨們可要注意了以下這些我們常見的食物有一定的食療功效因此並不能隨便當零食吃龜苓膏正宗的龜苓膏主要以鷹嘴龜和土茯苓為原料,再配以生地黃、蒲公英、金銀花、菊花等藥物製成,可起到清熱解毒
  • 阿膠膏、紅棗、涼茶,這些「中藥零食」,人人都在吃,小心傷身
    現在市面上有不少養生的「中藥零食」,比如說:阿膠蜜棗、龜苓膏、茯苓餅、雪蛤膏......由於其中或多或少有一些中藥成分,會給人一種健康感,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歡。但是這些「中藥零食」稍不注意可能更傷身哦~一、膏類
  • 這6種零食竟是中藥 亂吃會危害健康
    生活中,我們常吃的一些「零食」,其實含有中藥成分,並不是人人都能吃。那麼這些中藥零食,哪些人不適合吃呢?但土茯苓、金銀花、生地黃等均為清熱解毒或清熱利溼的藥物,用於陰虛血熱所致痤瘡、口咽乾燥等,不應將其當作食品甚至零食吃。同時龜板屬寒性,脾胃虛弱、腹瀉、痛經等的患者不宜吃,否則可能會加重症狀。
  • 阿膠糕、紅棗、涼茶,這些「中藥零食」,並非人人能吃,小心傷身
    現在市面上有不少養生的「中藥零食」,比如說:阿膠蜜棗、龜苓膏、茯苓餅、雪蛤膏......由於其中或多或少有一些中藥成分,會給人一種健康感,因此深受大家的喜歡。但是這些「中藥零食」稍不注意可能更傷身哦~一、膏類1、固元膏也叫阿膠糕,由阿膠、黑芝麻、紅棗、核桃仁、桂圓肉等多味中藥組成。
  • 藥食同源的中藥,並不是人人都能吃
    對於一些食物來說,既可以當食物,也可以當中藥。市場上不難看到中藥零食,但是這些食物,並不適合每個人吃。有些中藥可以作為食材日常使用,但是這些「中藥零食」也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吃的。即使是藥食兩用的中藥,也需要對症食用,這樣才能在滿足口感的同時起到調理身體的作用;但如果是沒有症狀的人吃多了,反而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你知道吃「中藥零食」有哪些講究嗎?
  • 法牛的5大缺點,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你能接受嗎?
    法國鬥牛犬目前最受歡迎的犬種之一,雖然喜歡法牛的人很多,但是飼養的人並不是很多,那麼為什麼大家都不想養法牛了,其實法牛的這5大缺點,並不是人人都能接受的,下面看看你能接受幾條吧!建議主人平時給法牛吃得清淡一些,狗糧最好也選清淡低鹽的,狗窩一定要定期清洗,睡墊要曬曬太陽!3、法牛愛打呼嚕如果你有飼養過法牛的話,那麼肯定知道它是一隻很愛打呼嚕的狗狗,而且那呼嚕聲絕對像家裡有個孔武有力的大漢。
  • 阿膠糕≠阿膠膏 「中藥零食」不是藥
    既然是藥,就不是人人都適用的,必須對症才可用。阿膠滋膩礙胃,再加上熬膠時也並不是只用驢皮,還可能添加人參、黃芪等偏溫熱的藥物,因此體質熱、愛上火、舌苔厚膩、消化功能不好、感冒發燒的人都不適合吃。此外,子宮肌瘤、乳腺增生的患者,更會越吃越「補」,促進增生肌瘤的生長。 阿膠的主要功效是滋陰養血,特別適合氣血虧虛的人,男女皆可。
  • 這些零食其實是「藥」,吃多了危險!
    中藥類零食,首先它屬於「藥」,然後才是「零食」,因此並不是人人都適合,也不是吃多少都隨便的~無聊了、看劇時、工作時……嘴巴閒著了,就想吃點東西,而嗑瓜子熱量高,吃薯片、辣條等不健康,因而注重保健的人群就將目光投向了「中藥零食」——龜苓膏、茯苓餅、阿膠棗……
  • 方便美味的"中藥零食"別隨便亂吃 對健康不利-零食 中藥成分 阿膠...
    每每到下午茶時間,寫字樓的人都愛弄點零食吃吃。然而,隨著常吃的那些零食逐漸被扣上「垃圾食物」帽子,大家越來越擔心,吃多了會對健康不利。  於是,根據中醫「藥食同源」原理,商家們折騰出一款款所謂「中藥零食」,餵饞蟲同時,還能吃點中藥進補。
  • 中藥零食不是人人能吃 體弱別吃薄荷 上火別吃阿膠蜜棗
    對吃貨來說, 這世上唯一不能吃的就是虧! 即便不餓, 也總得吃點什麼才踏實。 食用建議 經常口乾心煩、面部痤瘡、習慣性便秘的人,龜苓膏比較適合,能緩解症狀。 龜苓膏不適合所有人當零食吃,而且不宜多吃,這是因為龜苓膏有清熱排毒的作用,偏於寒涼,胃寒和脾胃虛弱的人還是少吃為好。
  • 網評難以下咽的5種零食,龜苓膏上榜,能一口氣全吃完算你「牛」
    網評難以下咽的5種零食,龜苓膏上榜,能一口氣全吃完算你「牛」!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每個地方都有著不同特色的飲食和文化,除了美食之外,在生活當中零食的種類也是非常多的,而且現在零食也是做出了很多花樣,不得不說現在的吃貨也是越來越多,所以零食也是隨機變多了,在我們國家美食都是各有各的特點,而且也是一個比一個經典,在生活當中我們也是會吃上一些零食小吃,但並不是所有的零食小吃都是非常美味的,畢竟每個人的口味是不一樣的,有一些零食你覺得非常好吃,但是對於別人來說可能會覺得難以下咽
  • 中藥零食要看情況吃 上火吃龜苓膏拉了肚子
    進入冬季後,茯苓餅、龜苓膏這些中藥零食火了起來。不過,可不是人人都能吃的,有的人甚至一吃龜苓膏就拉肚子了。南京市中醫院內科主任醫師謝英彪說,很多中藥是「藥食同源」,確實可以當零食吃,但有的則有適應人群,比如龜苓膏,冬天怕冷的人吃這個,確實容易敏感拉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