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江蘇蘇州太倉市板橋鎮發生一起爆炸事故,事故已致2死4傷。網傳是煤氣爆炸引起的。事實並非如此。
據新聞報導死傷者家屬王先生說:「死者是我2歲的孩子和我大姐1歲的孩子,傷者有我媽媽、二姐和二姐的未婚夫,還有一個是二姐的大學同學李某,李某曾因為和二姐的感情原因到我家騷擾過我們。」王先生稱,李某和他二姐是大學同學,畢業後曾在一起工作,「二姐從來沒有對家人說過李某和她是正式男女朋友關係,我二姐和他相處也不愉快。這個男的很極端,聽二姐說,他拿家人威脅過她,說不讓她好過。爆炸後,李某也被送到了醫院。之前李某就曾到我們家騷擾過2次,被趕走了。後來,在8月中旬,他又來過一次,我們還報過警,想著這事就兩清了。」王先生認為,這一起爆炸事故系李某所為,「他現在做出這麼令人氣憤的事,兩個小孩就這樣沒了,太殘忍了。
1 當愛變質後,恨就悄然生根
李某和王二姐相識於大學校園,也相愛於大學校園。校園愛情都是純粹的,好比未熟的梅子,青青的、澀澀的,甚至沒有一點果實的味道。就像瓊瑤姐姐說的那樣——月朦朧來鳥朦朧。
任何人戀愛的時候都是幸福的,都有一種甜蜜美妙的感覺,都想著時時刻刻和心愛的人在一起。談戀愛的時候女生可能更多需要的是安全感,希望男生踏實,成熟、穩重,可以值得女孩安心依賴。而男生更多的可能是佔有欲更強烈些。
心理學家芮克如此表示:「當愛情初動,嫉妒、緊張與憤怒之情雖在,當事人想要避之而不可得,但這些情緒卻是無意識的。而現在,當愛情衰煺,那些情緒重臨,大部分卻已不是無意識,而是有意識。」
愛情是互相遷就和包容的。但那是建立在愛對方的基礎上。兩人剛在一起的時候,當兩個人在一起久了,可能就暴露的矛盾點比較多了。當時間磨沒了愛情所帶來的希冀,剩下的就只有各自安好了。當愛情走了,憤怒的情緒就來了,恨的種子就已經在心裡悄悄地生根發芽了。
2 由愛生恨,其實是一種病
愛一個人是全心全意地付出,愛一個人是希望他/她幸福。有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為對方付出了全部,且並沒有得到對方該有的回應。殊不知自己全心全意付出的愛,是不是真的是對方需要的。
求愛不成而產生的極端報復行為,是畸形的愛。只為滿足於自我,從未考慮過對方是否幸福。
當愛慢慢的都變成失望後,一方就想結束了這段感情。去尋找新的幸福。而另一個人苦苦哀求不放手,掙扎著遊走在放手於不放手的邊緣,回憶著過去的美好點滴。在兩者之間相互搏擊,最終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不願放過她,也不願意放過自己。
這種病態就像放久了的飯菜一樣,慢慢的滋生細菌,久而久之長了梅斑,產生了刺鼻的氣味,慢慢腐爛。
3 極端的背後,可能是人性的扭曲
當愛一個人到了一定程度,沒有像想像中的那樣比翼齊飛,轉而分道揚鑣。不傷心是不可能的。
有些人放不下對方的時候,傷害的是自己,而有些人放不下的時候,選擇是傷害別人。不管是哪一種其實都是不可取的,傷害自己,也不是傷害自己,任何人都不是一個個體,而是一個家庭,你傷害了自己,就是傷害了你的父母,傷害了自己的家庭。
而你傷害了別人,就是傷害了別人的家庭,同時也傷害了自己的家庭,更甚者是傷害了其他的無辜的家庭。
人的本性中決無行善或者作惡的所謂堅定不移的決心,除非在斷頭臺上。
— — 納.霍桑
人性其實都是向善的,只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慢慢的變扭曲了,扭曲了自己的價值觀,人生觀。從而一步一步,走向無法回頭的深淵。
不管怎麼樣,你愛一個人,都是希望她能幸福。既然他跟你在一起,覺得不幸福,何必強求呢。放手成全讓各自去幸福,不是兩全其美麼。
其實不管是在愛情中還是在生活中,一定學會放下,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讓心中那一抹黑暗,漸漸吞噬了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