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對人類有致命威脅的大型生物,大多都滅絕了?答案出乎意料

2020-12-25 鍾銘聊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如果你對人類歷史感興趣,你會發現人類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動物的滅絕史。地球上很多生物因為人類的出現,都直接、或直接地滅絕了。

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

能量原因

在研究為什麼對人類有威脅的大型生物為什麼會滅絕,我們先看一下自然界的食物鏈。

大自然中的生物存在著三種角色:分解者,消費者,生產者。

生產者是指能夠通過光合作用儲蓄能量的生物,比如各種植物。

消費者是指:自身不能合成能量,需要依靠捕食其他物種來提供能量。比如:牛通過吃草補充能量;老虎通過捕食牛補充能量。

分解者是指:把有機物分解成簡單的無機物,直到重新被生物利用。

由於咱們人類和其他大型動物都是消費者,因此我們重點來講一下消費者。

消費者其實是有等級的,一般分為:初級消費者,次級消費者,三級消費者,以及頂級消費者。

人類和其他對人類有致命威脅的大型動物基本上是頂級消費者。

這裡補充一句:消費者之間的等級界限並不分明,有些物種會跨層級捕殺其他消費者,比如:牛的飼料中也有肉製品。

之所以消費者等級中存在著頂級消費者,是因為能量在流動過程中會損耗大部分能量。

比如:100畝土地的玉米可以養活10隻牛,而10隻牛可以養活1個人活1年;但是如果人類直接吃100畝土地的玉米,可能能存活好多年。

科學家研究發現,能量在每一次傳遞中,僅僅能傳遞自身的10%-20%。如果有一種動物,以老虎為食,那麼這種物種很可能因為捕獵不到足夠的食物而滅絕。

這也註定了為什麼大多數物種是食草性物種的原因。

之所以對人類有致命威脅的大型生物很多都滅絕了,其實是因為能量在傳遞中有損耗,這註定了一片土地能夠供養的頂級消費者數量是有限的,因此在食物競爭中處於下風的大型食肉動物被滅絕了。

比如:洞熊;洞獅等。

環境變化的影響

我們知道,地球環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在45億年中的歷史中,地球溫度以及氧氣含量等因素發生過重大改變,一些不適應這些變化的物種,便在演化過程中滅絕了。

比如:猛獁象。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溫度受與黃赤交角的位置、大氣層成分、以及各種因素的印象,會有大冰期和間冰期之分。

科學家研究發現,大冰期每隔1.5億年左右輪迴一次, 在兩個大冰期之間便是間冰期。我們目前就生活在間冰期。其實,在間冰期內又會有小冰期和溫暖期之分,地球上一次小冰期發生在我國明清時期,也被稱為明清小冰期。

在小冰期時,溫度雖然不會像大冰期那樣寒冷,但溫度降低會導致高緯度也就是靠近南北兩極的地方植被減少,植被減少則會造成動物向食物更豐富的地方遷移,而那些沒來得及遷移的物種則會因為食物減少,而導致物種數量急劇減少。

比如:猛獁象,科學家研究,它們可能因為小冰期的到來,導致當地食物減少而滅絕。

還有尼安德特人,也很有可能是因為小冰期到來後,尼人善於捕獲的鹿群、牛群減少而導致尼人數量減少,從而導致滅亡。

人類的捕殺

其實,很多物種滅絕的原因並不是單方面的,而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人類直接捕殺導致滅絕的因素,也是許多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

科學家研究發現,智人大概在6萬―4.5萬年前抵達澳大利亞,而這個時期,也是澳大利亞當地大型物種滅絕頻繁的時期。

曾經澳大利亞地區生活著許多大型動物,比如巨型袋鼠,巨型鳥類。但人類到來後,為了佔據當地生物鏈,直接或者間接捕殺了一大批當地物種,導致許多大型動物滅絕。

總結

其實,人類能夠佔據食物鏈頂端,並且發展到如今的規模,很多時候並不是人類做對了什麼,而是其他對人類有影響的物種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而滅絕了。

比如:尼安德特人,智人第一次走出非洲後,就被尼安德特人打了回來。但等到第二次智人走出非洲,尼安德特人卻無法招架智人的攻擊。

研究發現,尼人的滅絕可能是多種因素影響的後果,如果尼人在當時沒有被滅絕,可能現在統一地球的就可能不是智人。

正是因為其他物種的滅絕,才讓人類有機會佔據地球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地球上對人類最致命的生物,是小小的蚊子?
    在地球上,如果是還有什麼生物對人類產生威脅,那就只有蚊子,作為對人類最致命的生物,目前人類依然對蚊子無可奈何。 2.31億年前,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之後,地球發生了湖泊革命,當時很多生態類群出現了「空白」,全變態昆蟲和水生昆蟲通過大輻射事件,填補了空白。
  • 為什麼體型越大的生物越容易滅絕?有什麼科學依據?
    在生物進化史上,出現過多次生物體型龐大的時期,比如石炭紀的「巨蟲時代」,在這一時期昆蟲是整個地球生命史上最大的,還有恐龍時代,這個時期的動物平均體型也是生命史上最大的。即使到了早期人類出現的年代,也有體型龐大的猛獁象、劍齒虎、大地懶等大型的動物。但是,這些動物清一色的都已經滅絕。因此,有人說:體型越大的動物越容易滅絕。
  • 未來100年近20%大型海洋生物或將陸續滅絕!
    來源:新浪科技1、英國科學家稱,海洋大型生物受氣候變化的威脅最大,預計到2120年全球20%大型海洋生物將滅絕消失。據悉,大型海洋生物包括:鯊魚、鯨魚、北極熊、海龜、帝企鵝等。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最新一項研究表明,未來100年可能世界20%大型海洋生物將走向滅絕。英國科學家稱,海洋大型生物受氣候變化的威脅最大,預計到2120年全球20%大型海洋生物將滅絕消失。
  • 是什麼驅使人類走向滅絕?人類面臨的最大生存風險是什麼?
    這似乎是一個聳人聽聞的問題,但事實上,世界各地的幾十名研究人員每天都在努力避免這種可能性,以及我們該如何避免這種可能性。科學家們的確偉大,而且又有遠瞻性,但他們的研究任務不簡單、也不容易。關於最終導致人類滅絕的原因有很多種理論,從外星入侵到災難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等等,理論層出不窮,數不勝數。
  • 人類的出現造成了巨型哺乳動物的滅絕?
    然而,自12.5萬年前,這些巨型哺乳動物一個個都走向了滅絕,如今,我們只能通過書本、博物館的化石等來了解它們。雖然這些巨型哺乳動物的輝煌時代早已落幕,但是長久以來,科學家們都在探索一個問題:是誰將它們趕下了歷史的舞臺?然而,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統一的答案。近年來,科學家們利用各種方法對這個問題進行了研究,讓我們來看看他們的結果。
  • 地球上對人類最致命的生物,不是食肉動物,而是小小的蚊子!
    我們大家都知道,在地球上面人類是最強大的了,如果是還有什麼生物能夠對我們人類造成威脅的話,那只有是蚊子了,蚊子是對我們人類最致命的生物了,現在人類對蚊子是沒有辦法的。
  • 人類為什麼不是無性生殖,而是有性生殖?答案出乎意料
    然後在自然選擇下,那些適應性強的種群就會被留下來,而人類之所以是有性生殖是因為繼承了前輩們的特徵罷了,而這個特徵又很好地適應目前的環境。其實很奇怪,如果我們仔細想一想,性對於生物來說並非是什麼好事。我們看現在「單身」已經成為了一個社會問題,也大致能猜到。
  • 每年造成72萬人死亡,蚊子可以說是地球上對人類最致命的生物
    在地球上,如果是還有什麼生物對人類產生威脅,那就只有蚊子,作為對人類最致命的生物,目前人類依然對蚊子無可奈何。2.31億年前,二疊紀生物大滅絕之後,地球發生了湖泊革命,當時很多生態類群出現了「空白」,全變態昆蟲和水生昆蟲通過大輻射事件,填補了空白。儘管當時環境惡劣,空氣中瀰漫著毒氣,但由於水有保溫和隔離的作用,讓水生昆蟲得到了良好發展。同時,全變態昆蟲的幼蟲和成蟲生活在不同環境,很好地避免了自相殘殺的局面。這其中就包括了蚊子。
  • 如果森林全部被毀掉了,人類會因此而滅絕嗎?
    許多人腦海裡都會有這樣的一個想法,如果人類還是按照以往的發展方式去發展,肆無忌憚的開採資源,砍伐樹木,將來有一天,所有的森林數目都被毀掉了,那麼人類會不會走到滅絕的地步呢?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能夠如此肯定人類會走到滅絕地步呢?
  • 生物大滅絕,人類是否有一天會把自己推向深淵?
    你可能想像不到,地球的歷史有多麼的豐富多彩,物種的豐饒程度簡直是無與倫比。很難有一個準確的比喻或者說明。以我們現有的化石等證據,能夠統計的,粗略估計有將近百分之八十的物種在兩萬年內滅絕了。這可以稱之為生物大滅絕。這樣慘烈的物種滅絕速度,簡直可以跟小行星撞擊地球有的一拼了。兩萬年和二十年對與地球的歷史來說,看上去都差不多。
  • 揭秘人類滅絕的10種可能是什麼?2032年人類滅絕是真的嗎?
    對於人類滅絕一直有很多的說法,其實不只是人類,其他的生物也在面臨著滅絕,之前傳言人類會在2012年面臨世界末日,可是人類依然存在,現在又傳出了2032年人類滅絕的傳聞,難道人類真的會滅絕嗎?人類滅絕的10種可能是什麼?
  • 為什麼說人類滅絕了老鼠也不會滅絕?
    但搞了這麼多年的滅鼠運動,城裡的老鼠似乎並沒有減少(據稱紐約市內的老鼠數量已大致與該市居民人數一致),人類不免生出「恐怕人類滅絕了老鼠也不會滅絕」的感嘆。鼠年之際,筆者結合自己所學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如此強大的人類也打不敗老鼠。鼠非鼠?豬非豬?漢語中的「老鼠」可以大致對應生物學裡「齧齒動物」這個概念。
  • 為什麼說人類滅絕了4次,人類經歷了4次超恐怖災難至滅絕
    相信普遍人都不會相信人類被滅絕4次的事實,2012人類其實已經死了,在很早前人類殺死了地球的原住民,這些都是事實。但是為什麼說人類滅絕了4次呢?其實人類早前經歷了4次超恐怖災難,一起來看看為什麼說人類滅絕了4次。 4次超恐怖災難
  • 進化無法跟上人類,造成的滅絕危機
    在地球五次大規模滅絕之後,進化使地球的動物種群得以再生和多樣化,填補了已滅絕物種的空白。地球的第六次大規模滅絕正在進行中,但人類已經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害-這種損害不會很快消除。根據周二公布的最新研究發表在「國家科學院學報」上,進化需要5到700萬年的時間才能將哺乳動物的多樣性恢復到人類之前的水平。
  • 奇特的滅絕生物:人類或許會慶幸已經滅絕的7個可怕生物
    動物界有時也可能是一個充滿著神秘色彩的恐怖之地,因為有許多未知的恐怖動物存在著。當你出現在了野外的時候,你可能會害怕有一些野生動物傷害到你。但要知道,比起地球的年齡,人類在地球上存在的時間其實並不長。也就是說,這個地球上有許多可怕生物的歷史比我們要長得多,有一些一直生存至今,有一些則已經滅絕。
  • 演化還是滅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開始了?
    人類給野生動物的定義的背後是蘊涵著一定的社會價值、科學價值和重要生態價值的,所以大家稱它為「三有動物」。「三有動物」曾經還有一個定義,是指它們都是有益的。這些詞彙其實都有些模糊。因為不同的評價體系裡,有益、社會價值、科學價值和重要生態價值的定義都是不一樣的。大家在水塘裡看到的小蝌蚪,大多是中華大蟾蜍的蝌蚪,這也屬於「三有動物」。抓蝌蚪拿回家養實際上已經觸犯了法律,這說明在執法上,難度是比較大的。
  • 和人類有60%相同DNA的它,快滅絕了……
    更令吃貨欣喜的是,它含水量較少,易於保存,有種美味時時相伴的安全感。聽上去,大米七香蕉方方面面都很完美,理應是極優良的品種,那麼,為什麼我們現在極少見到它的身影呢?因為它在數年前遭遇了一場大災難,幾乎滅絕。這個故事要追溯到上個世紀。那時,全世界大部分香蕉從中美洲出口,種植公司過度關注產品的生產量,而忽略了生態學上的考量。
  • 人類第六次滅絕因為蜜蜂?蜜蜂滅絕引發多米諾效應
    如果蜜蜂滅絕了,它們的消失將引發滅絕多米諾效應,因為無論是蘋果還是西蘭花,無數的植物都依賴這些昆蟲進行傳粉。如今,許多其他生物類群也受到滅絕的威脅,據統計,全球超過三分之一的兩棲動物都處於瀕危狀態。威爾遜估計,世界每年有約27000種生物滅絕。 我們是否正處在新的大滅絕事件的先聲階段?而在這場大滅絕中,數以百萬計的動植物都將從世界上消失,那我們人類呢?對於那些支持「第六次大滅絕」理論的人來說,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 在人類之前,地球共經歷了五次大規模的滅絕事件。恐龍的滅絕是離現在最近的一次,當時有76%的物種消失,但這並不是最嚴重的一次。
  • 人類有沒有天敵?此動物曾以人類先祖為食,如今卻都愛養其後代
    前幾年在網上有個十分火爆的話題,為什麼人類文明各個地方的神話故事中都出現了超級大洪水?關於這個問題,人們的觀點分成了好幾種不同的派系。有人說是上古時期地球上出現了全球範圍的超大洪災;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是人類自從掌握了基礎的石制工具後就消滅了所有生物類天敵,唯一能威脅到人類社會的就只剩天災了。
  • ...生態環境,滅絕,人類,生物,大氣汙染,地球,英國,瀕危,哺乳動物...
    倘若把「憂天」移為「憂人」——驚悚人類為了自身的生存和發展而危及其他生物物種,令地球陷於萬劫不復的危機,那它就不是一種「杞慮」,而是令人堪憂的預警。  地球上的生物物種林林總總,似難以精確統計,因為有些尚未被人類發現或認識,有些還隨著生態環境的變異而「新陳代謝」。但有一點是肯定的,即人類出現在地球上遠遲於其他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