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100年近20%大型海洋生物或將陸續滅絕!

2020-12-15 新浪科技

來源:新浪科技

1、英國科學家稱,海洋大型生物受氣候變化的威脅最大,預計到2120年全球20%大型海洋生物將滅絕消失。據悉,大型海洋生物包括:鯊魚、鯨魚、北極熊、海龜、帝企鵝等。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4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最新一項研究表明,未來100年可能世界20%大型海洋生物將走向滅絕。

英國科學家稱,海洋大型生物受氣候變化的威脅最大,預計到2120年全球20%大型海洋生物將滅絕消失。據悉,大型海洋生物包括:鯊魚、鯨魚、北極熊、海龜、帝企鵝等,它們在海洋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主要捕食較小的生物,通過排洩糞便和屍體食化過程向海洋生態系統傳輸營養物質,同時一些大型海洋生物會遠程遷徙,對於均衡海域生態系統發揮一定作用。

通常海洋大型生物是指體重超過45公斤,它們受到人類活動和氣候變化的直接威脅。受到威脅的大型海洋生物會逐漸走向滅絕,失去功能多樣性作用,它們將影響海洋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英國斯旺西大學約翰·格裡芬(John Griffin)博士稱,如果大型海洋生物陸續消失,地球環境就失去了獨特的生態功能,這項最新研究是一個警告,告誡我們現在就需要採取相關行動,減少人類對大型海洋生物日益增長的壓力,其中包括:氣候變化,同時促進生物種群復甦。

為了更好地理解即將發生的大型海洋生物滅絕事件,研究人員收集了一個基於所有已知大型海洋生物特徵的數據集,一共包含334個物種。之後他們模擬了兩種生物滅絕情景:一種是分析每支物種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物種瀕危情況,推測該物種在100年內滅絕的概率;另一種是假設所有受到威脅的瀕危物種將滅絕。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紅色名單是世界上最全面的全球生物物種保護狀況清單,如果按照當前的趨勢發展下去,相信在未來100年,人類可能失去接近20%的大型海洋物種。這相當於地球損失11%的「生態龕位」,生態龕位是指物種在種群中發揮的生態功能範圍。

如果當前所有瀕危滅絕物種都消失,我們將最終失去40%大型海洋物種和48%的生態龕位。分析表明,鯊魚可能是遭受影響最嚴重的海洋生物,它們對海洋生態龕位的影響,是其他物種無法填補的。

由於目前僅有少量大型海洋生物滅絕,當前人類仍有時間拯救瀕危滅絕的物種和脆弱的海洋生態系統。研究報告首席研究員、斯旺西大學的卡塔琳娜·皮米恩託(Catalina Pimiento)博士說:「之前研究表明,數百萬年前隨著海平面的波動,大型海洋生物經歷了一段不同尋常的滅絕時期,而現今它們的獨特多樣性生態角色正在面臨著來自人類的更大威脅。」

對於物種滅絕,研究人員希望解決的問題是——是否還有其他物種可以扮演類似的生態角色。因此,該研究小組還提出一個新的指標來衡量受到威脅的大型海洋生物對於生態功能多樣性的重要性。

首先,他們對所有已知大型海洋生物編制了一個數據集,從而了解它們在海洋系統中生態功能的範圍,例如:它們吃什麼食物,會遷徙多遠等。之後他們模擬了未來物種滅絕場景,以及物種消失對生物功能多樣性的潛在影響,得出的指數被稱為「FUSE(獨特功能、特殊性和衍生性)」,目的是提供生物保護優先級信息。

最高等級FUSE生物包括:綠海龜、儒艮、海獺,以及巨型蛤蜊和朱利安錦鋰,重新關注這些高得分FUSE生物將有助於確保維持大型海洋生物的生態功能。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葉傾城)

相關焦點

  • 全球變暖致海洋氧氣含量減少 大型魚類陷滅絕危機
    中新網6月19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18日報導,英國科學家指出,隨著全球變暖加劇,海水的溫度不斷升高導致海水中氧氣含量減少,包括鱈魚等大型魚類的生存將更加艱難,甚至出現滅絕危機。資料圖:條紋海豚躍出海洋。
  • 2.52億年前,導致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元兇是誰?
    二疊紀末大滅絕4月26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科研團隊與美國學者合作,對地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海洋生物滅絕展開研究。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一次史無前例的生物大滅絕,讓超過80%的海洋生物和大部分陸地生物滅亡。
  • 人類將面臨災難?科學家表示地球處於臨界點,海洋生物是受害者
    這部電影是關於瑪雅人預言2012年將是地球的盡頭,在電影中,世界將被海嘯、火山爆發、地震等一系列自然災害摧毀。當然,在2020年的深處,我們知道這是假的。但在電影上映期間,甚至有一些美國人在看完電影後選擇自殺,可見電影表達的張力有多大。但看完電影後,我們難免會有一個問題:世界真的會結束嗎?如果是,什麼時候?
  • 地球最恐怖大滅絕:火山爆發殺光生命
    但就在近期,測年技術方面取得的進展,再加上新出現的地質學證據正將我們引向更加接近事情真相的位置上。現在,大多數地球科學家都相信,作為地球歷史上五次最大規模生命大滅絕事件中最嚴重的一次,二疊紀生命大滅絕事件極有可能是由持續超過100萬年的強烈火山噴發活動造成的。
  • 用廢棄塑料吸管挑戰製作世界上最大的海洋生物拼圖
    4月20日世界地球日前夕,由浙江電視臺少兒頻道和杭州遠洋樂堤港創意發起的大型環保公益活動「遠洋樂堤港千園幼兒拼圖世界紀錄挑戰賽」啟動儀式在杭州拱墅區蓓蕾學前教育集團京杭幼兒園舉行。浙江少兒頻道副總監程程女士、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紀委書記 科普作家王小波先生和杭州拱墅區蓓蕾學前教育集團總園長金環女士及京杭幼兒園全園300多名小朋友一起參加了現場活動。
  • 陸地動物或每2700萬年大滅絕一次,與小行星、火山等有關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發表於《歷史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最新分析顯示,包括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和鳥類在內的陸棲動物,每2700萬年就會發生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且這一周期與此前科學家所稱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周期相吻合。
  • 陸地動物或每兩千七百萬年大滅絕一次
    ,且這一周期與此前科學家所稱海洋生物大滅絕的周期相吻合。這項新研究還發現,這些大滅絕事件與小行星撞擊地球和毀滅性的火山噴發——洪流玄武巖(大規模玄武巖漿在短時間內噴出到地表上來,100萬年內噴出10萬立方公裡以上)發生的周期一致,後者為物種滅絕的發生提供了潛在原因。
  • 未來地球生物長啥樣?哺乳動物要麼變小,要麼滅絕!
    哺乳動物:我認為大型哺乳動物(從鹿至大象的所有哺乳動物)未來將面臨著兩種選擇:要麼滅絕,要麼體型變小。未來沒有足夠的植物來維持它們龐大的體型發育,它們將變得越來越小。魚類:魚類是很難進行判斷的,水需要較長的時間吸收達到新的溫度等級,我認為海洋魚類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將保持相對穩定,然而,由於食物來源的原因,一些較大的魚類將處於生存邊緣。藍鯨將很難維持其龐大的體型,逆戟鯨、鯊魚等吞食海豹的大型海洋生物也將面臨著生存危機,我猜測未來海豹數量將減少,因此逆戟鯨和鯊魚數量也會減少。
  • 哺乳動物接連消失,地球恐迎來第六次大滅絕,人類是該買單了!
    哺乳動物接連消失,地球恐迎來第六次大滅絕,人類是該買單了!地球的壽命與人類相比,算得上是一位滄桑的老人,歷經了風霜。在人類文明誕生之前,地球上共經歷過5次生物大滅絕,每一次物種滅絕的場景觸目驚心,引發眾人的猜測。
  • 地球共出現過5次物種大滅絕,人類離第6次物種大滅絕,還有多遠?
    正所謂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不得不說人類對前5次物種大滅絕的研討將有助於預測第6次物種大滅絕,令人詫異的是這一研討竟擁有了難以置信的發現,或者說人類對地球的每一次物種大滅絕研討都將變得異常重要,此前不少人認為每一次物種大滅絕除了與彗星、小行星撞擊有關,就是與地球冰河時代結束有關,不同的是一份新研討的結果指出在距今2.5億年前的二疊紀時期的第3次物種大滅絕原因,往往令你大跌眼鏡,相關研討人員指出距今
  • 新研究揭示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樣性演化
    記者從南京大學獲悉,該校與中國科學院聯合團隊在「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支持下,以化石記錄重現生物演化歷史,改變了當前對古生代(約5.4億年—2.4億年,相當於寒武紀至三疊紀早期)海洋生物多樣性演化的認知。相關成果1月17日在線發表於《科學》。
  • 第六次物種大滅絕:速度前所未有,20年內將有500多種動物消失!
    來自國際研究團隊的一項新研究發現,在未來二十年內,將有500多種陸生動物瀕臨滅絕。來自墨西哥大學和史丹福大學的學者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報告稱,野生動物貿易和其他人類活動的影響已經導致上百種動物滅絕,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將數百種物種推到滅絕的邊緣。在整個20世紀,至少有543種陸地脊椎動物滅絕了。
  • 一條不起眼的化學線索,或將改寫大滅絕的故事
    一條不起眼的化學線索,或將改寫大滅絕的故事 2020-11-30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科學家揭秘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樣性演化
    本報南京1月20日電(記者蘇雁 通訊員高雅)日前,南京大學教授樊雋軒,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教授沈樹忠等在《科學》雜誌發表了題為《寒武紀至早三疊世高解析度海洋生物多樣性演化》的論文。該研究利用古生物大數據、超算和遺傳算法等全新的方法和手段,基於化石記錄重現了生命演化歷史,改變了當前對古生代海洋生物多樣性演化的認知。 生命起源與演化是世界十大科學之謎,也是《科學》雜誌列出的125個重大科學問題之一。了解地球上生命的演化歷程,是人類了解自身由來,以及未來演化的重要手段。
  • 中國科學家發現生物大滅絕真相 成果登《科學》
    陳孝政 朱姝  大滅絕的幾點新發現  開始時間 化石研究首次將時間精確至2.5228億年前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就開始著手二疊紀末生物大滅絕的研究,帶頭領導這個項目的負責人是已故古生物專家金玉玕,接著好幾位研究人員也相繼加入
  • 地球上的十大生物滅絕事件
    寒武紀-奧陶紀滅絕事件(4.88億年前)你可能對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很熟悉,這是大約5億年前化石記錄中出現的大量奇異生物,其中大多數屬於節肢動物家族。但你可能不太熟悉寒武紀-奧陶紀大滅絕事件,那次事件見證了大量海洋生物的消失,包括三葉蟲和腕足類動物。
  • 有兩次生物大滅絕就發生在富氧時代
    距今21億年前,這一夥古細菌演化出了核膜,將細胞核和細胞質分開,成為最原始的真核生物。那個時代真的是植物發展的黃金時期,在泥盆紀之初,陸地植物最高只有30釐米,到泥盆紀結束之際,大型蕨類已經可以長到30米,增高了100倍。植物在泥盆紀迅速蔓延到陸地的每一個角落,形成了世界性的原始森林。
  • 海洋生物有哪些,海洋生物的分類
    海洋生物有哪些,海洋生物的分類海洋生物學是研究在海洋性生存空間(即大海以及大洋)中棲息的生物及其生活歷程的科學。 海洋生物的實地考察主要是由海洋考察隊實行的。此外漁業也提供了一定的供科學研究的材料。對於上層海域還可以通過潛行進行開發研究。對於更深層的海域則需要利用潛艇以及潛水遙控機械裝置。
  • 為什麼對人類有致命威脅的大型生物,大多都滅絕了?答案出乎意料
    地球上很多生物因為人類的出現,都直接、或直接地滅絕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能量原因在研究為什麼對人類有威脅的大型生物為什麼會滅絕,我們先看一下自然界的食物鏈。比如:100畝土地的玉米可以養活10隻牛,而10隻牛可以養活1個人活1年;但是如果人類直接吃100畝土地的玉米,可能能存活好多年。科學家研究發現,能量在每一次傳遞中,僅僅能傳遞自身的10%-20%。如果有一種動物,以老虎為食,那麼這種物種很可能因為捕獵不到足夠的食物而滅絕。
  • 科學家發現,珊瑚表現出一些大滅絕的特徵,地球和人類危險了?
    當然不是,事實上,地球在近5億年的生命歲月裡,共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而在5億年前相信也有大型滅絕滅絕的發生。只不過年代太過久遠,我們已經很難通過地質結構有所發現。通過地質結構發現的,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發生於4.4億年前的奧陶紀末期,又稱奧陶紀生物大滅絕,此次災難曾導致大約85%的物種絕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