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關節功能紊亂

2020-11-13 李明威運動康復

骶髂關節功能紊亂又稱骶髂關節半脫位,骶髂關節錯動,是引起腰痛的原因之一,但在臨床診斷和治療中常被忽視。發病原因多與急性扭傷或長時間在不利姿勢下勞動有關,常見病因如女性月經期,孕產婦由於激素變化,骨盆韌帶鬆弛等。骶髂關節功能紊亂多為傷後負重痛、彎腰痛,婦女月經期疼痛加重。疼痛部位主要是腰、臀及大腿前、後部。患者多表現患側骶髂關節處疼痛,髂骨分離試驗、 Gaenslen 試驗多呈陽性表現。另外,骶髂關節半脫位患者,手法整修後疼痛立即減輕或消失,為最好的診斷依據。急性骶髂關節紊亂ⅹ線攝片常無異常表現。慢性扭傷或勞損者可有骨性關節炎改變,關節邊緣骨質密度增加。(見圖一)

相關焦點

  • 骶髂關節功能紊亂-簡介與檢查
    15~30%的下腰痛及臀部疼痛來源於骶髂關節功能紊亂。
  • 中英文字幕:骶髂關節功能紊亂(Sacroiliac Joint Dysfunction)
    正常骶髂關節連接緊密,活動範圍極小。妊娠後期因體內激素水平的變化,使韌帶鬆弛,骶髂關節活動度增大,便於分娩。因外傷或炎症等因素導致骶髂關節活動異常,產生局部疼痛或向臀部或下肢放射,稱為骶髂關節功能紊亂。警告:請在有WIFI的場所觀看視頻,土豪請隨意。
  • 產後屁股痛,原來是骶髂關節紊亂
    文章導讀1、產後對骶髂關節骨骼運動學的影響2、產後骶髂關節紊亂症狀的表現及評估3、產後骶髂關節紊亂常見的幾種方式及調整產後骶髂關節紊亂症狀的表現及評估Ⅰ 常見表現一般髂骨錯位的表現如果產生一側下背部疼痛,常提示骶髂關節功能障礙。1.患者仰臥與檢查床上2.一隻腿呈外旋置於對側膝上3.一手放在對側髂前上棘位置,另一手放在屈腿膝關節上,輕輕按壓2~3次3.如患者表示疼痛,即FABER試驗陽性4.腹股溝區疼痛提示髖關節問題5.骶髂區疼痛提示骶髂關節問題
  • 青壯年的腰痛可能是骶髂關節紊亂症,請青壯年注意查收
    什麼是骶髂關節紊亂症骶髂關節在哪裡?骶髂關節紊亂症即骶髂關節損傷與錯位,引起坐骨神經 盆腔臟器功能紊亂,骶髂關節炎症等多種臨床表現的病症,多發於青壯年女性,是引起腰腿痛常見病因之一。本病屬中醫傷筋範疇。
  • 腰骶痛,長短腿,常常被忽略的骶髂關節紊亂該如何應對?
    腰痛真的是我們總也繞不開的話題今天我們主要了解的是與腰痛有關的骶髂關節紊亂,又稱骶髂關節錯位/半脫位。其實在腰椎間盤突出導致腰腿痛被發現以前,骶髂關節紊亂一直被認為是腰腿痛的主要來源。骶髂關節紊亂與腰椎間盤突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前邊我們已經說了,腰椎間盤突出被發現之後骶髂關節紊亂淡出大家視野,但其實兩者關係微妙。一方面兩者可單獨存在,互不幹擾;另一方面兩者經常同時存在,相互影響,互為因果。
  • 骶髂關節知多少——骶髂關節的穩定與穩定性
    >髂骨的耳狀面與骶骨的耳狀面兩個不對稱的兩個關節面組成了骶髂關節前部有關節軟骨和滑膜,關節間隙寬度一致,關節面清楚銳利;後部是韌帶性的,關節間隙稍寬而不規則,關節面薄而不銳利它們的組合非常緊密,所以嚴格上講它是微動關節甚至隨著年齡的發展,骶髂關節關節面會逐漸融合,骶髂關節活動會逐漸消失,但是能消失的功能並不代表著是不重要的功能,而是功能的序列劃分
  • 骶髂關節檢查的正確方式
    骶髂關節紊亂到底怎麼樣檢查哈嘍,大家好,我是夏大慢,現在就讀於雪梨大學MPT一年級,我開這個公眾號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國內更多的治療師能夠跟我一起學習澳洲這邊的物理治療
  • 分享:一例「腰椎間盤突出,骶髂關節紊亂」患者治療經驗
    經觸診檢查,第三腰椎橫突和第五腰椎,骶髂關節有陽性反應點,經詢問得知工作原因長時間彎腰,既往腰椎間盤突出病史,之後腰疼經常出現。觸診:第五腰椎小關節紊亂,骶髂關節錯位,骨盆旋轉後傾。一診治療:一、第五腰椎用側扳復位法復位二、調整骨盆後傾,外加手法進行骶髂關節復位。
  • 新書推薦:骨盆和骶髂關節功能解剖——手法操作指南
    作者在本書中對骨盆和骶髂關節進行了逐步評估,探索了身體這一關鍵部位的各個方面,以及它是如何在運動鏈中連接的。本書為如何識別由骨盆帶和相關損傷引起的疼痛和異常模式提供了詳細信息,以及一些識別和糾正異常模式的技術,同時提供促進恢復的功能鍛鍊,為相關從業者、學生和任何想要了解骨盆疼痛的讀者提供了大量實用信息。
  • 腰痛反覆發作 不要只考慮骶髂關節紊亂 這個原因最容易忽視!
    憑著專業知識,我確定腰痛是因骶髂關節紊亂引起的,但予以治療後並未見效。顯然除了骶髂關節紊亂,還有我沒有考慮到的因素。那麼,這一因素是什麼?文章導讀1、什麼是骶髂關節紊亂?2、骶髂關節紊亂的評估思路與處理方法3、功能性長短腿導致的骶髂關節紊亂
  • 骶髂關節疼痛,容易有哪些治療誤區?
    經陸醫生評估和檢查後發現:廖女士的症狀與骶髂關節功能紊亂有關,經過幾次治療,疼痛症狀較以前緩解了很多,但由於患者腹部肌肉較弱,故叮囑其回去堅持做內收肌訓練,以維持單側髂骨的穩定。3、診斷結果和診斷依據1)診斷結果(1)脊椎病;(2)骶髂關節功能紊亂
  • 骶髂關節是什麼 為什麼引起膝蓋疼痛呢
    在分娩的時候,也會導致腹直肌、腹外斜肌的強力收縮,也可能導致骶髂關節紊亂。 3.年齡的增長: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關節、肌肉組織等開始出現各種症狀,引起骶髂關節紊亂的因素就更多了:慢性勞損、老化、蛻變……同時,上了年紀的人容易出現的內分泌失調、韌帶鬆弛都可能使骶髂關節失去正常的穩定性,引發紊亂。
  • 骶髂關節之髂骨整骨手法(一)
    骶髂關節紊亂或骶髂關節錯位,是指在外力和其他致病因素作用下,骶骨與髂骨耳狀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肉損傷, 關節活動超出生理範圍,並使耳狀關節面產生微小移動不能自行復位,導致該關節內外力學環境失衡及相關軟組織損傷, 並出現臨床症狀的一種疾病。
  • 骶髂關節是什麼?為什麼會引起膝蓋疼痛
    1.外力作用:突然的旋轉力、牽引力、側向傳導力這種急性外力,很容易使股四頭肌、股後肌收到牽拉作用,引發骶骨或髂骨的紊亂。   2.女性經期、懷孕、分娩和產後:這時內分泌發生了變化,骶髂關節周圍的韌帶鬆弛,關節的穩定性就大不如以前了。在分娩的時候,也會導致腹直肌、腹外斜肌的強力收縮,也可能導致骶髂關節紊亂。
  • 衝擊波臨床治療系列——產後骶髂關節疼痛
    這種變化主要是要增加骨盆周圍韌帶的鬆弛度,包括盆底肌和骶髂關節周圍的一些韌帶,在妊娠過程中、分娩過程中或產後頻繁保持某種體位或久坐、深彎腰、重體力勞動等使得負荷超過韌帶的承受能力後,造成骶髂關節不能恢復其原來的力學性能,導致骶髂關節紊亂、半脫位或關節錯位等。骶髂關節不穩定,會引起局部疼痛,或一側腿疼痛腿麻等類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症狀。
  • 骶髂關節那些事,你知道多少?
    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性關節炎、骶髂關節緻密性骨炎等都可累及骶髂關節。
  • 骶髂關節疼痛:怎麼微創治療? | 骨科基礎
    本文為作者原創整理,未經允許禁止轉載骶髂關節疼痛患者佔腰痛患者的比例為25%,而25%~39%的骶髂關節疼痛患者同時伴有腰痛。骶髂關節病變可能引起腰背部、臀部、腹部、腹股溝區以及下肢疼痛等症狀。骶髂關節主要的功能是維持骨盆和下肢的穩定性,上半部身體的所有應力通過骶髂關節傳遞到骨盆,並通過骶髂關節傳遞至下肢。
  • 屁股疼,當心骶髂關節有問題
    骶髂關節損傷是骶髂關節受到外力作用或婦女產後關節面對合不良所引起的關節或韌帶損傷。3.分娩損傷:分娩後骶髂關節對合不佳,或者胎兒過大,分娩時骨盆過度擴張,引起骶髂關節損傷。骶髂周邊的軟組織肌肉不夠強大,就會在疲勞受累時或負重太多、奔跑踩空、摔倒、跳躍,甚至不經意的扭傷時對該關節衝擊較大,使耳狀關節面產生細微位移而不能自主進行歸位,即骶髂關節面的對應關係發生解剖位置的微小變動,導致內外力學環境失衡並出現局部軟組織損傷疼痛與功能障礙。
  • 骶髂關節疼痛的原因及康復手法
    近年研究顯示,約有 15% 至 25% 的中軸腰背痛是由骶髂關節疼痛引起。而骶髂關節疼痛,又稱骶髂關節功能紊亂。
  • 骶髂關節在腰痛處理中的重要作用
    腰痛是臨床很常見的症狀,這裡所說的腰痛,單純是由腰肌、筋膜或是關節紊亂造成的。目前疼痛科治療這一類疾病主要是採用體外衝擊波或是銀質針,具體採取哪一種是根據患者的疼痛情況決定的。對於腰痛大多數醫生都有他特徵的處置手段,效果應該說還都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