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人在太空中,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何大腦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傷?

2020-12-06 小茹聊科學

太空人在太空中,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何大腦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傷?

你還記得自己最初的夢想嗎?相信很多人在小時候,都被問過一個問題,那就是你長大後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有的回答自己想成為老師;有的回答自己想成為醫生;有的回答自己想成為畫家等等,在眾多的答案中,被提及最多的便是太空人。幾乎每個小朋友對太空人,有著與生俱來的好奇,總是會幻想自己會遨遊在外太空中。那麼太空人在太空中,真的是我們想像中的那種樣子嗎?

人類探索道路曲折漫長

對萬事萬物的了解,必須要親自接觸,或者身臨其境,人類對外太空的探索也是如此。如果沒有細緻的研究,很多結論根本無法立足。多年以來,科研人員一直在對外太空的環境進行探索。從一開始了解外太空的外貌,到尋找外星文明,這條道路一走就是近百年。

為了更好地探索地外領域,各國陸續向外太空發射探測器,它們從出現的那一刻,就被賦予了特殊的意義。每個探測器被分配的任務,也是大不相同。除此之外,人們並不滿足於這種現狀,太空人們開始進入太空,進行深入接觸。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成功,可謂是人類探索外太空的裡程碑。太空人進入太空,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的信息,只不過如今他們卻消失於大眾的視野中,難道這就是功成身退嗎?

事實上,太空環境對於生命而言,是巨大的考驗。太空中強大的輻射和微重力,對於人體機能的正常運作是致命的考驗。我們不難發現太空人在著陸時,大多都會坐在椅子上,身體並不會直接踏在地面上。對此,科研人員表示,太空人在太空作業,需要面臨很多的考驗,如果受到微重力的影響,大腦會出現不可逆的損傷。

如今,地球的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各國都希望,在地球出事之前,儘快地移居到別的星球。只不過在對太空人身體的檢測中,卻發現太空人的大腦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問題,這些疾病的出現根本無法治癒,這是一開始科研人員並未預測到的結果。

大腦出現變形所受的因素

在進一步的演技祖紅,醫學專家認為地球的引力,可以幫助我們體內的血液正常流動,避免會突然集中到大腦中的情況。然而在外太空中,失去引力的影響後,血液就會在體內隨意亂竄,大多數情況下會集中到大腦中,從而讓大腦出現變形的情況。除此之外,大腦內部的腦白質也會有所作用。在太空環境中,太空人的腦垂體會縮小,從而變得畸形。可見太空人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你認為太空人進入太空,還會受到哪些影響呢?歡迎在評論區互動留言。

相關焦點

  • 美研究稱長期太空任務會使太空人大腦受損
    新華社華盛頓11月1日電(記者林小春)美國一項新研究說,長期在太空執行任務會導致太空人的大腦發生「明顯變化」,出現顱內壓力升高和視力受損問題。這個問題被稱為視力障礙和顱內壓症候群,但其確切原因一直不清楚。
  • 太空人血流不受控制,大腦膨脹增大,太空移民究竟可不可行?
    科學家認為人類想要真正實現太空移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容易,看看太空人就明白了。太空人進入宇宙前要接受嚴格訓練太空人在進入太空前,是要經歷嚴格的層層篩選的。當入選後,就要接受夜以繼日的訓練。工作人員不僅要記錄體徵變化,而且還要檢測心理承受能力,當各項指標達到一定標準後,就可以準備登入太空了。
  • 太空人身體出現不可逆損傷,或是關鍵證據
    「自生說」認為,太空人們進入太空後,往往會出現很多不適應的地方,雖然回到地球後經過一定的訓練還是會恢復原本的狀態。但是根據某些研究數據顯示,這些太空人的大腦已經出現了不可逆的損傷。
  • 神奇發現:太空人的身體會發生「不可逆」變化,或會落下5種病
    會不會染上奇怪的疾病? 回到地球會發生什麼? 關於那些星空中神秘的疾病 上過太空的太空人們 給了我們答案 太空環境會改變什麼 太空與地球 最明顯的不同 除了不在外賣配送範圍之外
  • 太空人為什麼能狂吃還不胖
    狂吃不運動還能減肥? 這可能是絕大多數人的夢想了; 然而現在有人實現了這個夢想; 但是一點也高興不起來,這些人就是太空中的太空人; 而太空裡的太空人是怎麼做到的呢?
  • 最新研究:零重力下太空人大腦液體會「重新分布」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0月2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針對11名抵達國際空間站的太空人進行深入研究,發現太空人太空飛行時大腦周圍的液體在頭骨中重新分布。該研究是由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平衡研究和航空航天實驗室(LEIA)博士生史蒂文·尤靈斯負責的,證實了之前關於微重力對人腦影響的發現。
  • 為何獨愛尼康?太空人在太空用什麼相機
    NASA的照片都是用什麼器材拍攝的?太空人們上空會攜帶什麼相機?人類歷史上有哪些相機實現了太空旅行?中國太空人帶的相機和美國太空人一樣嗎?太空中的相機和地球上的有什麼區別?太空中淘汰的相機都去了哪裡?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詳細的解答這些問題。
  • 長期暴露在低劑量的太空輻射下會損害太空人的大腦
    科學家們對美國宇航局未來的載人火星任務和其他任務表示擔憂,稱長期暴露在太空輻射中會造成許多神經方面的危險。太空人在火星之旅中暴露在低劑量的輻射下,有可能患上大腦疾病、失憶和焦慮。8月5日發表在公共期刊eNeuro上的一項研究強調了加強太空保護的必要性。
  • 長期太空飛行會改變太空人大腦形狀:各腦區灰質有所增減
    據國外媒體報導,研究人員發現,太空人的大腦形狀在太空中會發生改變。密西根大學的科學家們對近期在國際空間站工作過的太空人大腦進行了功能性磁共振掃描(fMRI),結果發現部分腦區的灰質減少,其它部分則灰質增多。該研究將有助於治療其它影響大腦的疾病,如長期臥床病人易患的腦水腫等。
  • 太空人在太空停留一年,基因突變7%,10年後還會是人類嗎?
    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將越來越多的目光放在了太空之中,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人類的好奇心是非常重的,渴望解開太空中的各種奧秘,二是因為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希望能夠開採外天空的資源,甚至是進行移民。太空當中的環境和地球上的環境是相差非常大的,太空是處在真空環境當中,既沒有空氣的存在,也沒有重力的存在,所以人類就建造了國際空間站。國際空間站的主要任務有兩個,一是作為探索太空的中轉站,二是為了實驗人類在太空中能否生存,會對人類的身體產生什麼影響。
  • 休眠病毒復甦,DNA鏈被修改,太空人去趟太空就是遭罪
    長期太空生活的太空人,情況更嚴重。那為什麼原本陷入沉睡的病毒,會在進入太空後復活?首先太空是一個無重力的環境,它不像地球,這就使得太空人的身體組織出現萎縮的狀態。生活一個月,肌肉組織就能萎縮一小半。免疫系統也受到了影響,不再像以前那樣規律,免疫細胞出現急性萎縮或者休眠。
  • 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太空人,為何落地後銷聲匿跡?事實讓人心疼
    我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女太空人劉洋,為何在落地後就「銷聲匿跡」,事實讓人心疼不已。人類對於太空一直抱有極大幻想,探索太空也不止是某個國家的特權。我國雖然航天事業起步較晚,但也從未放棄過對未知徵途的探索。在不斷進步的過程中,中國湧現出了許多優秀的科學家還有太空人,正是他們的奉獻,才能讓我國獲得如今這樣的成就。是什麼激發了我國探索宇宙的決心?還記得第一位登上太空的太空人嗎?加加林在宇宙中邁出的「一小步」激發了全人類對宇宙探索的欲望,我國也因此堅定了探索的決心。
  • 「太空的味道」太空中是什麼氣味?來聽聽太空人是怎麼說的吧!
    其實對於一些想像力比較豐富的朋友們,都會有這種疑惑「太空中是什麼味道」?其實對於這個問題,可能會有人說了:人類在太空中是不可能生存的,而在太空中生存必須利用航天服或者太空飛行器才能生活。而如果對於「太空中是什麼味道」!顯然,太空人是不可能,直接去聞的。
  • 研究表明:人類長期待在太空中會改變大腦影響視力!
    許多人嚮往太空中的無重力生活,但是你知道嗎?太空旅行實際上會嚴重改變你的大腦!事實證明,在太空中呆上一段時間確實會改變你的大腦研究人員發現,微重力會導致大腦膨脹,並使腦垂體變形,除非你需要不停地旋轉才能避免這種情況。
  • 我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太空人,為何返回地面就消失,事實讓人心疼
    我國首位登上太空的女太空人——劉洋,為何返回地面後就「銷聲匿跡」,原因讓人淚目。 現如今,探索外太空已經不是某個國家的特權。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起源於1956年,在經濟建設、國家安全和社會進步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神舟系列、嫦娥系列的發射就是最好的證明。
  • 太空人為何不能在太空大聲講話?科學家:想要活命,就閉嘴!
    太空人為何不能在太空大聲講話?科學家:想要活命,就閉嘴!如果我們把自己的目標放到地球與自己來比的話,地球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我們再把目光放到宇宙和地球來比,那我們的地球簡直要比人類還要渺小。即便是我們現在能夠去太空觀察自己地球之外的事情,但是我們對太空的了解太少太少了,而且太空中的文明也是非常悠久的。從古至今,我們人類都有去太空的想法,雖然說現在已經實現了,但是我們去太空還是非常困難的,那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下太空中的一些略微的知識。首先就是太空中太空人是不能夠大聲說話的,這是為什麼呢?
  • 太空人在太空為何嚴禁大聲說話?專家:要想活著,那就閉嘴!
    太空人在太空為何嚴禁大聲說話?專家:要想活著,那就閉嘴!雖然說在太空旅行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但是實際上去太空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因為在太空當中不僅是充滿了很多的危險,而且還存在著很多的禁忌,比如說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聊到了這件事情,就是太空人在太空當中執行任務的時候,不能夠大聲說話,因為這很有可能會威脅到自己的生命,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太空人在太空中,為何不能隨便「放屁」?科學家:會很危險
    當今時代,我們可以看到我們的科學領域方面也是跨出了很大的領域,起初就先研究我們現在生活的這個地方,其中也是經過了漫長的歲月之後才出現了答案,首先是製造出火箭來對宇宙外太空來探索,其中是艱難險阻的,並且火箭也是需要有人來操控火箭才能行駛啟動,為此就需要一個挑選出一個太空人才行,並且在外太空中的環境跟我們地球是截然不同的。
  • 太空人在太空待久了,身體會發生可怕的變化
    近日,嫦娥五號完成探月任務,攜帶月壤返回地球的信息刷爆了朋友圈,證明我國探索月球又邁出了嶄新的一步,探索宇宙是世界各國科學家的夢想,也是我們人類發展太空文明的夢想,宇宙是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地方,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接觸太空的。
  • 專訪在太空生活了879天的俄羅斯太空人,看看有哪些難忘的經歷!
    Gennady Padalka曾做過軍事飛行員,還是俄羅斯獲得勳章最多的太空人之一,我沒有預料到遲到會發生在他身上。為了消磨時間,我翻譯著周圍牆壁上用斯拉夫字母書寫的名字:Venera、Lunokhod、RadioAstron——這些都是俄羅斯人在漫長的太空探索歷史中曾經進行過的太空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