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桿菌病是人畜共患病,幼犬和幼貓多發,飼養不當是問題關鍵

2020-12-09 小明寵物

養狗狗和貓咪的鏟屎官應該最怕它們生病了吧,不說生病需要花錢治療,就是看著小傢伙難受的模樣,有些鏟屎官就受不了了。但是寵物難免也會患上疾病,希望養了狗狗的鏟屎官可以對它們負責及時給它們治療,不要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釀成不好的結果。

獸醫小明經常建議鏟屎官們帶幼犬注射完疫苗再帶它們出門遛彎,這不僅是幫助狗狗預防疾病也是增強它們抵抗力的一種方式。要知道不管是狗狗還是貓咪在它們小的時候都是可能會因為抵抗力弱而生病的。今天獸醫小明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大腸桿菌病,也是幼犬、幼貓容易患的病,想了解的鏟屎官可以接著往下看哦。

什麼是大腸桿菌病?

相信鏟屎官們如果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疾病一定是一頭霧水,別著急,讓獸醫小明解釋給你們聽。大腸桿菌病是一種由大腸桿菌引起的幼犬、幼貓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以發生敗血症、腹瀉為主要特徵,並且是人畜共患病,可經口傳播給人。不過鏟屎官們不要過度緊張,這種病的致死率是不高的,而且它需要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導致幼犬、幼貓發病的。

誘發大腸桿菌病的原因有哪些?

大腸桿菌病是沒有明顯季節性的,這種病受外界環境影響比較大,一般病犬、病貓、帶菌犬和帶菌貓是主要傳染源,而且它們所排洩的糞便還會汙染周圍環境、食物和用具等。當然不是只有幼犬和幼貓才會患大腸桿菌病,各個年齡段的動物均可發生,不過幼犬和幼貓多發。剛剛也說了並不是所有的大腸桿菌都是有致病性的,需要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引起幼犬幼貓發病,那什麼樣的條件才會導致幼犬、幼貓發病呢?

誘發大腸桿菌病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種:

一、飼養不當

有些新手鏟屎官在餵養幼犬的時候,明明已經餵食過了,可是看著狗狗可憐巴巴的樣子,覺得它們沒吃飽又開始餵食。這其實是不好的,要知道幼犬都是沒什麼飽腹感的,只要鏟屎官敢餵它們就敢吃。

這對它們的腸胃有著一定的危害,所以飼養不良就可能成為誘發大腸桿菌病的關鍵。建議鏟屎官最好養成定時餵養的習慣,一般幼犬一天需要餵食三至四次,成犬一天兩次就可以,一定要把握好餵食的量不宜過多,還要保證狗狗的營養均衡。當然貓咪也是如此。

二、衛生條件差

如果患上大腸桿菌病,鏟屎官首先要看看自家的狗狗居住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如果是髒亂不堪的,包括狗狗的食盆、水盆都很髒那麼狗狗很可能就會患上大腸桿菌病了,畢竟環境這麼髒亂,吃的食物也不會太乾淨。鏟屎官要注意定期給狗狗打掃居住的地方,保持通風,也要經常把狗狗睡的被褥拿出去曬一曬。像狗狗的玩具、食盆等用品也要定期清洗消毒

三、氣候變化

天氣突然變冷或者變熱都會影響狗狗的,如果鏟屎官不注意的話狗狗很可能會感冒,導致腸胃出現問題。鏟屎官要做的就是做好狗狗的保暖工作,不要讓狗狗輕易著涼

患上大腸桿菌病的症狀

一般情況下,本病的潛伏期為3~4天。一開始患病的狗狗表現為精神沉鬱,體質衰弱,食欲不振,並且體溫升高到40~41℃,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嘔吐、腹瀉,而且糞便為綠色、黃綠色或黃白色並帶有腥臭味。到了後期,患病的狗狗經常出現脫水症狀,兩條後肢無力,鏟屎官可以觀察到狗狗在行走時還會搖晃。有病犬在臨死之前還會出現共濟失調、抽搐等神經症狀

預防少不了

1.保持環境衛生,定期給狗狗的食盆等用具清洗消毒

2.鏟屎官注意合理餵養,保證狗狗的營養均衡

3.注意天氣變化,不要讓狗狗受涼感冒

4.如果是幼犬,建議還是要去注射疫苗,增強狗狗的免疫力

最後獸醫小明還是要說,既然養了狗狗就要好好照顧它們,畢竟狗狗生病心疼的還是鏟屎官呀。平時也要多注意觀察狗狗的身體狀況,也能及時發現問題送醫治療。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如何預防人畜共患病
    本報記者 王少華  禽流感、狂犬病、結核病、布氏桿菌病、口蹄疫,都是我們生活中出現的人畜共患病。尤其是H7N9的出現,更為我們敲響了預防人畜共患病的警鐘。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在過去十年中,危害人類健康的新型疾病約有75%是由動物或動物製品所攜帶的病原體引起。
  • 冬季預防大腸桿菌病
    大腸桿菌是人畜腸道內的正常棲居菌,其中的某些致病菌株,可引起畜、禽,特別是幼畜、幼禽的大腸桿菌病,使患病動物發生嚴重腹瀉或敗血症,使患病動物生長停滯或死亡。病原:病原為某些血清型的致病性大腸桿菌,革蘭氏染色陰性,與非致病性大腸桿菌在培養特性和生化反應等方面沒有區別,但抗原構造不同。根據大腸桿菌O抗原、K抗原和H抗原組合的不同,可將本菌分成不同的血清型。致病性大腸桿菌具有多種毒力因子,主要產生內毒素、外毒素(腸毒素)、大腸桿菌素等。本病對外界環境因素抵抗力不強,50℃經30分鐘、60℃經15分鐘即可死亡,常用的消毒劑均可將其殺滅。
  • 幼貓幼犬接種疫苗的建議(幼犬為例)
    幼貓犬接種疫苗是保證小狗小貓健康快樂成長的關鍵步驟。一隻新生幼貓犬不會天生對疾病有免疫力。幼貓幼犬應該什麼時候接種疫苗?易感期的時間點和周期長短不一,不同窩崽之間,甚至同一窩之間的不同個體,時間點都不一樣。一個研究表明,幼貓犬能夠應對疫苗成功免疫的年齡覆蓋了很寬的一段時間。在六周的年齡,25%的小狗可以免疫。在9周的年齡,40%的小狗能夠應對疫苗。16周齡時概率增加到60%,18周,95%的小狗可以被疫苗有效保護。
  • 引起兔大腸桿菌病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發展較快在兔大腸桿菌病發生初期,兔肛門處出現黃色黏液,並粘有幾粒生米大小的硬臭黑色糞便,此時增加飼料中的粗纖維並使用少量抗生素治療即可。在前期症狀發生1~2天並出現黏膩惡臭糞便時,為患病中期,此時要停止飼料飼喂,改餵青乾草,使用敏感抗生素進行治療,能夠部分搶救成功。
  • 預大於治|人貓共患疾病匯總
    人畜共患傳染病是由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造成的疾病。日常生活中,人們關注較多的是人犬共患疾病,談到貓,首先會想到「弓形蟲」,其實貓與犬一樣會通過細菌、真菌、寄生蟲等傳播疾病,還有可能經過蜱蟲或者蚊子等,進行間接傳播。
  • 鵝大腸桿菌病的症狀及治療方法
    急性敗血型:各種年齡的鵝都可以發生,佰以7 45日齡的幼鵝易感。患病鵝精神沉鬱,羽毛松亂,怕冷,常擠成一堆,不斷尖叫,體溫升高,比正常鵝超過1 2°C。糞便稀薄而惡臭,混有血絲、血塊和氣泡,肛門周圍汙穢,沾滿糞便,食慾廢絕,渴欲增加,呼吸困難,最後衰竭窒息死亡,死亡率較高。
  • 家兔有大腸桿菌病該如何預防和治療?
    大腸桿菌病對與養兔的人應該不陌生,爆發性比較強,死亡率也比較高,那麼我們日常生活中,該如何診斷,預防,以及治療這種病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關於大腸桿菌疾病診斷,預防,以及治療!2)斷奶前後仔、幼兔多發,同籠仔、幼兔相繼發生。3)從肛門排出黏膠狀物。4)有明顯的黏液性腸炎病變。5)病原菌及其毒素檢測可以確診。
  • 合理用藥,防治畜禽大腸桿菌病
    鄭州牧專藥物工程系 張春輝  致病性大腸桿菌是一類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豬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仔豬腸道傳染病,是豬場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臨床上常引起仔豬黃、白痢和仔豬水腫病的發生,給養豬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雞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條件性傳染病。
  • 雞大腸桿菌發病症狀有哪些,雞大腸桿菌怎麼治,雞的大腸桿菌是怎麼引起的
    因而應充分加強對雞病的防治,避免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看雞鴨鵝病 點這裡或上面頭像 免費諮詢縱觀雞病中常見的傳染性支氣管炎以及大腸桿菌病等,其傳染快,發病重,提高了雞的病死率,給養雞業帶來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大腸桿菌病是一種存在雞群中的多發性疾病,主要是由致病性大腸肝菌引起的,當雞的抵抗力下降時容易發現出來。
  • 65名學生布魯氏菌病檢測陽性,人畜共患病流行風險增大
    這種由動物傳染給人的疾病在《傳染病防治法》裡被列為「乙類傳染病」,作為一種人畜共患疾病,布魯氏菌病的疫情近年來在國內有加重的趨勢。布魯氏菌病的名字聽起來新鮮,其實它卻是一個古老的疾病。2009年,農業部公布了我國最新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名錄」,名列其中的除了牛海綿狀腦病(狂牛症)、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這些人們聽說過的病外,布魯氏菌病、弓形蟲病、棘球蚴病、鉤端螺旋體病、豬鏈球菌病、李氏桿菌病、利什曼病等「冷門」的疾病也赫然在列。實際上,全世界目前已證實的人畜共患傳染病有250多種,中國已證實的人畜共患疾病也有約130種。
  • 什麼是人畜共患疾病?
    人畜共患疾病是由動物和人之間傳播的細菌引起的疾病。紐約卡裡生態系統研究所的疾病生態學家芭芭拉·漢(Barbara Han)說:「簡單地說,人畜共患病是一種起源於動物並可能導致人類疾病的疾病。」蚊子和跳蚤也是人畜共患疾病的常見媒介,如寨卡病毒(由蚊子傳播)和鼠疫細菌(由跳蚤傳播)。人們也可能通過食用受汙染的食物而感染人畜共患病。食用未煮熟的肉類或雞蛋,或食用被動物糞便汙染的未清洗過的農產品,都可能導致動物攜帶的細菌致病。飲用未經高溫消毒的生牛奶或受汙染的水也會導致人畜共患病傳播給人類。
  • 雞大腸桿菌病如何識別和治療
    概述  雞大腸桿菌病(avian colibacillosios)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的一種常見多發病。其主要的病型有胚胎和幼雛的死亡、敗血症、氣囊炎、心包炎、輸卵管炎、腸炎、腹膜炎和大腸桿菌性肉芽腫等。
  • 如何防治孔雀大腸桿菌病
    孔雀大腸桿菌病是由大腸埃希氏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的一種傳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在自然條件下各種年齡的禽都可發病。但多發生於雛孔雀,特別是3周齡~6周齡雛孔雀最易感,發病率一般在30%~70%,死亡率不等,隨飼養條件不同差異很大。
  • 貓沙門氏菌病是什麼病?如何診斷、治療和預防?是人畜共患病嗎?
    注意:沙門氏菌病是一種人畜共患性傳染病。 貓沙門氏菌病的主要病原是沙門氏菌屬中的鼠傷寒沙門氏菌(S. typhimurium),是兼性厭氧菌,本菌具有毒力較強的內毒素,可引發患貓機體發熱、黏膜出血,中毒性休克甚至死亡,對貓及多種動物包括人類均有致病性。
  • 【技術】認識大腸桿菌病!
    我們一線獸醫對大腸桿菌病的認識更多的是停留在仔豬黃白痢、水腫病,其實這個細菌在農場引發的豬病問題還很多,需要我們在診斷及用藥的時候多加重視。在世界各地,大腸桿菌是豬群中很多疾病,包括新生仔豬腹瀉、斷奶仔豬腹瀉(PWD)—斷奶仔豬腸型大腸桿菌病、水腫病(ED)—腸水腫、內臟水腫、敗血症、多發性漿膜炎、大腸菌性乳房炎(CM)和尿路感染(UTI)的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在豬身上發現了一個更為厲害的大腸桿菌感染,主要表現為斷奶後2-3周發生突然死亡或嚴重腹瀉。分離到的大腸桿菌通常能抵抗多種抗菌素。
  • 盤點4類人貓共患病,預防只要做好這6步!
    人畜共患病是由同一種病原體引起,流行病學上互相關聯,在動物和人之間自然傳播的疾病。貓與人的共患病,可通過人與受感染的貓直接接觸、或通過與被汙染的食物或水接觸、以及媒介和共享的環境,發生感染。接下來小藍就分別從這幾方面,來梳理一下貓咪和人可能共患的疾病,看看都有哪些症狀,以及該如何預防?
  • 大腸桿菌是養雞的常見病,控制好大腸桿菌養好雞!
    我們要想提高雞群的成活率和產蛋率,提高養殖水平,必須下大功夫把雞大腸桿菌病控制好。其中包括大腸桿菌性腹膜炎、輸卵管炎、臍炎、滑膜炎、氣囊炎、肉芽腫、眼炎等多種疾病,對養雞業危害較大。雞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引起雞的急性或慢性細菌性傳染病。由大腸桿菌和其他細菌混合感染引起。主要發生在出殼初期,染病後多數在出殼後2-3天內死亡。
  • 寵物疾病高發季到,人畜共患病才更可怕
    「寵物的寄生蟲具有多樣性,而且部分是人畜共患,春季做好寄生蟲疾病的預防工作很重要。」近日,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獸醫外科學分會副理事長、揚州大學獸醫學院李建基教授說,目前已知,寵物和人的共患病多達幾十種,如狂犬病、弓形體病、鉤端螺旋體、結核病、布氏桿菌病及多種寄生蟲病。很多寵物飼養者未給寵物進行必要的檢免疫接種和驅蟲等,給社會衛生安全帶來隱患。
  • 鵝大腸桿菌症狀及治療 鵝大腸桿菌的死亡率 鵝大腸桿菌感染解剖圖 雛鵝大腸桿菌感染的症狀
    詳情諮詢:17768276005鵝大腸桿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腸桿菌引起的不同類型疾病的總稱,可出現敗血症、肉芽腫、氣囊炎等疾病,雞、鴨、鵝和鴿均可感染,佔據細菌疾病的首位。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對養殖業造成重大的威脅和經濟損失,據不完全統計,家禽每年因大腸桿菌病導致的經濟損失達3億元以上。
  • 【疾病】一例大腸桿菌病的治療
    筆者通過一典型病例的診斷,談談如何有效防控肉雞的大腸桿菌病。   8月21日,彭山縣某雞場來我公司就診,稱其飼養的9000隻34日齡的肉雞出現拉黃白稀便,輕微呼吸道症狀,發病已有1周左右,曾用過治療大腸桿菌的藥物,抗病毒藥物,效果不明顯,平均每天死亡10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