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狗狗和貓咪的鏟屎官應該最怕它們生病了吧,不說生病需要花錢治療,就是看著小傢伙難受的模樣,有些鏟屎官就受不了了。但是寵物難免也會患上疾病,希望養了狗狗的鏟屎官可以對它們負責及時給它們治療,不要因為自己的粗心大意釀成不好的結果。
獸醫小明經常建議鏟屎官們帶幼犬注射完疫苗再帶它們出門遛彎,這不僅是幫助狗狗預防疾病也是增強它們抵抗力的一種方式。要知道不管是狗狗還是貓咪在它們小的時候都是可能會因為抵抗力弱而生病的。今天獸醫小明要給大家介紹的是大腸桿菌病,也是幼犬、幼貓容易患的病,想了解的鏟屎官可以接著往下看哦。
什麼是大腸桿菌病?
相信鏟屎官們如果是第一次看到這種疾病一定是一頭霧水,別著急,讓獸醫小明解釋給你們聽。大腸桿菌病是一種由大腸桿菌引起的幼犬、幼貓的急性腸道傳染病,以發生敗血症、腹瀉為主要特徵,並且是人畜共患病,可經口傳播給人。不過鏟屎官們不要過度緊張,這種病的致死率是不高的,而且它需要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導致幼犬、幼貓發病的。
誘發大腸桿菌病的原因有哪些?
大腸桿菌病是沒有明顯季節性的,這種病受外界環境影響比較大,一般病犬、病貓、帶菌犬和帶菌貓是主要傳染源,而且它們所排洩的糞便還會汙染周圍環境、食物和用具等。當然不是只有幼犬和幼貓才會患大腸桿菌病,各個年齡段的動物均可發生,不過幼犬和幼貓多發。剛剛也說了並不是所有的大腸桿菌都是有致病性的,需要在一定條件下才能引起幼犬幼貓發病,那什麼樣的條件才會導致幼犬、幼貓發病呢?
誘發大腸桿菌病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三種:
一、飼養不當
有些新手鏟屎官在餵養幼犬的時候,明明已經餵食過了,可是看著狗狗可憐巴巴的樣子,覺得它們沒吃飽又開始餵食。這其實是不好的,要知道幼犬都是沒什麼飽腹感的,只要鏟屎官敢餵它們就敢吃。
這對它們的腸胃有著一定的危害,所以飼養不良就可能成為誘發大腸桿菌病的關鍵。建議鏟屎官最好養成定時餵養的習慣,一般幼犬一天需要餵食三至四次,成犬一天兩次就可以,一定要把握好餵食的量不宜過多,還要保證狗狗的營養均衡。當然貓咪也是如此。
二、衛生條件差
如果患上大腸桿菌病,鏟屎官首先要看看自家的狗狗居住在什麼樣的環境裡,如果是髒亂不堪的,包括狗狗的食盆、水盆都很髒那麼狗狗很可能就會患上大腸桿菌病了,畢竟環境這麼髒亂,吃的食物也不會太乾淨。鏟屎官要注意定期給狗狗打掃居住的地方,保持通風,也要經常把狗狗睡的被褥拿出去曬一曬。像狗狗的玩具、食盆等用品也要定期清洗消毒。
三、氣候變化
天氣突然變冷或者變熱都會影響狗狗的,如果鏟屎官不注意的話狗狗很可能會感冒,導致腸胃出現問題。鏟屎官要做的就是做好狗狗的保暖工作,不要讓狗狗輕易著涼。
患上大腸桿菌病的症狀
一般情況下,本病的潛伏期為3~4天。一開始患病的狗狗表現為精神沉鬱,體質衰弱,食欲不振,並且體溫升高到40~41℃,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嘔吐、腹瀉,而且糞便為綠色、黃綠色或黃白色並帶有腥臭味。到了後期,患病的狗狗經常出現脫水症狀,兩條後肢無力,鏟屎官可以觀察到狗狗在行走時還會搖晃。有病犬在臨死之前還會出現共濟失調、抽搐等神經症狀。
預防少不了
1.保持環境衛生,定期給狗狗的食盆等用具清洗消毒。
2.鏟屎官注意合理餵養,保證狗狗的營養均衡。
3.注意天氣變化,不要讓狗狗受涼感冒。
4.如果是幼犬,建議還是要去注射疫苗,增強狗狗的免疫力。
最後獸醫小明還是要說,既然養了狗狗就要好好照顧它們,畢竟狗狗生病心疼的還是鏟屎官呀。平時也要多注意觀察狗狗的身體狀況,也能及時發現問題送醫治療。
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