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如何保護骨關節 專家推薦這些招

2020-12-04 瀟湘晨報

湖北省中醫院骨傷診療中心主任何承建作客荊楚網《名醫話健康》欄目 記者 黃濤 攝影

湖北省中醫院骨傷診療中心主任何承建 記者 黃濤 攝影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 黃濤 通訊員 胡夢 )冬季來臨,許多中老年人會感到風溼骨痛,一些上班族也常常因頸腰椎不適叫苦不迭。如何在這個冬季保護好你的骨關節?11月27日,湖北省中醫院骨傷診療中心主任何承建作客荊楚網《名醫話健康》欄目,給網友們分享了一份冬季「護骨秘籍」。

武漢冬季最常見的骨關節疾病,有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肩周炎、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滑膜炎等。「90%的骨與關節病患者對氣候變化敏感,尤其是遇見陰天、下雨、寒冷天氣的時候,便會出現身體筋骨疼痛、關節酸脹不適,或者出現症狀加重。」何承建說,生活中常見的頸肩腰腿痛、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滑膜炎、以及肩周炎等骨與關節疾病都屬於一種退行性骨關節病,是由於年齡的增長、身體肥胖、關節勞損、創傷、關節畸形等諸多因素引起的關節軟骨磨損、退變、損傷,導致關節邊緣的骨質增生、椎間盤退變髓核突出而產生的臨床症狀。

何承建建議,一旦出現骨關節退行性變或炎症的臨床症狀,首先要保護好骨關節,減少磨損;其次要注意保暖,切忌受風寒,應儘量穿長褲、高腰襪子、短靴等;做家務時也要儘量用溫水,避免直接接觸冷水,尤其是頸椎、膝關節、踝關節等處,更是重點「保護對象」;最後就是靠鍛鍊,一定要適度鍛鍊,既要愛護關節,也不能不鍛鍊,「我們提倡功能鍛鍊,而不是加大負荷的鍛鍊,可選擇散步、慢跑、遊泳、騎車以及太極拳等運動」。

創建於上世紀六十年代的湖北省中醫院骨傷科,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專科、湖北省重點專科和重點學科。該院的骨傷診療中心擁有國家名老中醫藥傳承工作室3間、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指導老師3名、湖北中醫大師1名、湖北中醫名師1名、湖北中醫名醫2名,博士導師3名,碩士導師10餘名。

「我們醫院骨傷診療中心採取的是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既有微創治療腰椎病、微創治療膝骨關節病、微創治療創傷四肢骨折這三個微創品牌,也有李氏武當傷科流派和筋傷正骨學科兩個中醫品牌。」何承建提醒,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負責人,小病可不能拖,遇見骨關節疾病最好去專業的醫療機構。

【糾錯】編輯:黃濤

【來源:荊楚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冬季這兩種骨關節疾病高發!專家推薦這些招兒
    關節痛和骨折,冬季這兩種骨關節疾病高發。12月23日,瀋陽市第九人民醫院急診外科副主任夏寧給大家推薦一些方法來預防這幾種骨病。當日溫度變化在3℃以上易發作夏寧稱,冬季氣候寒冷,較強的冷空氣能引發關節病痛的發作。
  • 健康科普堂 | 冬季請保護好您的關節
    隨著冬季寒冷天氣的到來,骨關節炎也到了高發期,請大家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關節。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種類非常的多,其中最為常見的的是骨關節炎。骨關節炎主要累及的是活動較多的關節,比如膝關節、肘部關節,是因為骨關節老化與磨損導致,雖然被稱作關節炎,但它並不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或者只能算是無菌性炎症。因此關節炎既是慢性病,也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所以這種疾病會隨著年齡的不斷增大,患病率迅速上升。
  • 骨關節炎治療——要止痛,也要保護關節
    3.局部注射治療  糖皮質激素  賈園強調,對OA患者肯定不推薦全身使用激素,激素只用於急性炎症期時關節腔內的局部注射用,注射也多推薦在大關節,如膝關節。之所以不推薦全身用激素,一方面是考慮激素的不良反應問題;另一方面,OA與類風溼關節炎不同,並非全身性免疫病,病變僅限於局部,因此不適合全身用藥。
  • 骨關節病人,冬天應怎麼防護?
    隨著天氣變冷,越來越多的人受到骨關節炎的困擾。冬季是關節炎的高發季節,當出現膝蓋疼痛、酸脹,上下樓腿疼,或天氣變化時關節不舒服等症狀,應引起重視,這些都是關節疾病初期的信號。那麼,如何保護骨關節?骨關節炎患者如何安然過冬呢?
  • 保護骨關節應從軟骨營養開始
    原標題:保護骨關節應從軟骨營養開始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關節病診療研究中心完成的1項對北京城區老年人的膝、髖及手部骨關節炎發病的隨機抽樣調查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骨關節炎患病率達50%以上,75歲以上人群中,這一患病率達80%左右。
  • 保護骨關節從軟骨營養開始(醫說新語)
    醫學專家研究發現,關節軟骨的自然蛻變是引發骨關節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關節軟骨是人體內一種十分嬌嫩的組織。隨著年齡的增長,軟骨的營養、代謝能力逐漸下降,軟骨會出現自然蛻變,表現為潤滑能力下降,軟骨組織變薄等。在近日舉行的「開關節的金鑰匙——關愛國民骨關節健康」活動上,北京積水潭醫院骨科研究所研究員、北大基礎醫學院骨質疏鬆與骨關節疾病專家委員會副主任薛延強調,骨關節病是一種常見病,保護骨關節應從軟骨營養開始。
  • 健康科普堂 | 冬季膝關節骨關節炎的那些事兒
    2.肥胖:大多數肥胖者膝骨關節病變的常見部位集中於內側軟骨。3.遺傳、雌激素因素。4.關節損傷及過度使用:十字韌帶和半月板損傷可使關節軟骨面局部的負荷和磨損增加,嚴重創傷特別是骨折可能導致骨關節炎。在關節炎的急性期,應該充分的休息,醫生指導下服用鎮痛藥物,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緩解輕至中度的疼痛。使用氨基葡萄糖和/或硫酸軟骨素,對關節具有結構保護作用。關節腔內注射透明質酸鹽用於治療膝關節骨關節炎可能有效。
  • 【摘要】骨關節炎患者應該如何在秋季護好關節呢?
    骨關節炎怎麼辦?骨關節炎怎麼辦?秋季做好預防,適當補充氨糖遠離病痛5、補充骨骼關節營養對於骨關節疾病,很多人認為補充鈣就能夠防治,其實,骨健康需要的營養素中,不僅僅是鈣與維生素D,還有重要的軟骨營養素氨糖等。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骨關節疾病,就必須先修復關節軟骨。氨糖是關節軟骨合成的最核心的物質。
  • 冬天一到骨關節病又犯了?醫生的骨關節保養攻略
    天氣日漸轉涼,近期到醫院就診的骨關節疼痛患者開始增多。尤其是老年人,本來就存在骨關節退行性變化,加上氣血不足、缺鈣等因素,一到天涼時節,很容易出現關節腫脹、疼痛加重等症狀。醫生說,保護關節要從日常生活做起,而且,只有長期堅持,才能得到良好效果。
  • 居家辦公期間如何保護關節?試試這些方法和氨糖軟骨素
    原標題:居家辦公期間如何保護關節?試試這些方法和氨糖軟骨素特殊時期,不少人一直延續著居家辦公模式,對於居家辦公者而言,關節健康問題必須要重視起來。想知道居家辦公期間如何保護關節健康?氨糖軟骨素對關節有什麼好處?請繼續往下看。
  • 夏天如何保護關節?注意這幾點搭配氨糖軟骨素鈣片!
    大多數人都知道,冬季由於血管收縮、活動量減少,容易出現一些關節不適的情況。但到了夏季,如果一味貪涼,久居空調室內,同樣也會出現關節疼痛、僵硬等情況。因此在夏季也應該養護關節,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下面這幾點。其一,不要過度貪涼。
  • 冷風一吹骨關節就痛?寒冷易引發關節疼痛,保暖是首位
    原本就患有骨關節疾病的中老年群體更難熬,冷風一吹,骨關節就隱隱作痛。  據湖南省人民醫院關節與運動醫學科專家告訴記者,近日,因氣溫驟降引發關節疼痛而前來醫院就診的患者明顯增多。專家提醒,寒潮來襲,為避免關節受涼而引發疼痛,市民一定要做好保暖工作,同時中老年人群體應避免意外摔傷引起骨折。
  • 骨關節疾病——病在關節 根在軟骨
    很多中老年人都有這種感受:上下樓梯時腿發軟,伴有膝關節疼痛,尤其是半蹲位時疼痛難以忍受,這很可能是骨關節炎在作怪。一定程度上講,骨關節炎雖然痛在關節,病根卻出在軟骨上。正常的膝關節有一層薄薄的軟骨,軟骨就像骨頭與骨頭間的"潤滑劑",如果沒有它的保護,走路時就會骨頭磨骨頭,由於骨膜上神經和血管豐富,因而會非常痛。
  • 最新膝骨關節炎循證國際指南縱覽
    巴西指南指出臨床運用X線進行診斷膝骨關節炎結果是不確定的,因為X線檢查只有當患者局部軟骨組織出現不可逆轉的損傷時才會出現變化。AWMF也指出在骨關節炎早期無症狀階段進行確診以及骨關節炎的強度和進展仍然是有待解決問題。而不論是在歐洲還是美國均無軟骨保護活性藥物被批准,可能存在的原因就是骨關節炎診斷較晚,當已經存在軟骨損傷時,藥物所提供的軟骨保護都會被組織破壞抵消。
  • 杜鵬院長詳說:「如何自我保護,風溼病,防止關節變形呢?」
    可一旦患上風溼疾病後就要預防風溼寒邪容易侵入人體,留於肌肉關節,刺激周圍神經、血管、肌肉等組織,從而引發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肌肉關節疼痛、酸麻、沉重等臨床表現,最終誘致風溼病的病發、加重。 在這個漫漫冬季裡,風溼疾病病期漫長而反覆復發,患者在配合治療之外,在生活中該做哪些自我保護呢?
  • 《YO請名醫》聚焦骨關節炎,開啟「關節保衛戰」
    骨關節炎和骨質疏鬆又有何差別?得了骨關節炎吃鈣片有效麼?如何科學預防骨關節疾病?今天中午12點湖南IPTV情景式健康養生微綜藝《YO請名醫》同步上線芒果TV、湖南IPTV本期節目邀請知名專家深度解析骨關節炎的自測及預防並現場教學膝蓋按摩操開啟「關節保衛戰」~01 本期專家名片
  • 骨關節養護,你做對了嗎
    早晨起床,或關節處於某一位置過久時,會感覺僵硬疼痛,適當活動後減輕,而活動過多,站立行走過久後,關節腫脹疼痛又會加劇。膝關節伸屈時,會聽到「喀嚓、喀嚓」的響聲……「不通則痛」是被廣泛認識的一句中醫術語,人之所以產生身體病痛,主要是因為外邪侵襲、或體內濁氣堆積,導致經絡不通,局部氣血瘀滯。
  • 「10.12.世界關節炎日」關節「炎」,你了解多少?日常生活中該如何保護好自己的關節
    所以專家提醒,對關節炎要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防止致殘。常見的關節炎有四種:骨關節炎、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痛風。這四種關節炎各有不同的特點。骨關節炎是一種退行性骨關節病,多見於50歲以上者,因此被稱作「中老年人致殘殺手」。骨關節炎主要累及膝、脊柱等負重關節。
  • 專家提醒謹防過度運動引發骨關節疾病
    新華社長沙7月28日電(記者帥才)夏日,運動健身是很多人的習慣,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過度運動會引發骨關節疾病。專家提醒,很多人長期超負荷運動,造成肌腱和周邊軟組織慢性炎症,一般的運動損傷可以恢復良好,但如果受傷了還繼續運動,最終會加重炎症病情。
  • 掰手指、膝蓋響,這些情況對關節有害嗎?關節健康如何保護?
    彈響能夠刺激關節周圍的毛細血管以及末梢神經等,從而加速關節處的血液循環。所以,偶爾掰掰手指,並不會導致關節損傷,也不會引發關節炎。另外,偶爾掰掰手指和關節粗大也無直接關係。關節粗大的本質是關節損傷後的骨質增生,既然偶爾掰手指不會導致關節損傷,那自然也不會導致關節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