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視頻|複雜踝關節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2021-02-12 醫棧

這裡介紹的是一個複雜踝關節骨折的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視頻,作者 Von Keudell 教授來自美國波士頓貝斯以色列醫療中心。他從手術時機、體位、切口、入路,內固定物選擇,腓骨固定,脛腓聯合韌帶穩定性的判定與手術固定,內踝固定及術後功能康復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演示。

踝關節骨折包括踝、雙踝、三踝骨折、踝上骨折和脛骨下關節面前緣骨折等。這些骨折都可以合併內、外側副韌帶、脛腓聯合韌帶斷裂,還可以合併脛腓下關節分離,或距骨脫位。踝關節骨折除踝上骨折外,均有關節內骨折,此外,踝關節的關節面比髖關節和膝關節小,但負重則大於髖、膝關節。因此,踝關節骨折如治療不當,極易引起損傷性關節炎。由於上述原因,踝關節骨折的治療要求儘量達到解剖復位,並儘早進行功能鍛鍊,使骨折部位能經常受距骨體的模造,則骨折癒合後能更符合關節活動的要求。因此,手法復位、小夾板固定較能滿足上述要求,可作為踝關節骨折治療的首選方法。但手法復位石板和陳舊性骨折等仍需手術治療。

1. 內踝骨折,兩骨折端之間有軟組織嵌入者。

2. 雙踝骨折手法復位失敗者。  

3. 單踝或雙踝骨折合併脛腓下關節分離,閉合復位未成功者。  

4. 三踝骨折,其後踝骨折超過脛骨下關節面的1/3者。

5. 有移動的陳舊性骨折。

1. 骨折部位有明顯腫脹者,應抬高患肢促腫脹消退。

2. 骨折部位有擦傷或水泡者,應當用注射器將水泡抽癟,待擦傷完全癒合,水泡乾癟,表皮脫落後,方可手術。

3. 踝關節骨折多用螺釘作內固定,術前應根據X線片選妥長短合適的螺釘。

麻醉: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內踝骨折  

1. 體位:仰臥位,患肢外旋;或側臥於患側,兩膝間墊以軟枕,雙足分開,使傷側內踝向上。

 2. 切口、顯露:沿內踝前外側作弧形切口,長約4~5cm,下行向後繞過內踝遠端。切開皮下組織時,注意勿損傷大隱靜脈及隱神經。向後翻開皮瓣,即可顯露骨折,骨折遠端經常向前移位。分離內踝後側時注意勿傷及脛後肌肉及其腱鞘。  

3. 復位:復位前,先用巾鉗夾住骨折塊稍加牽引,顯露關節腔,清除腔內血腫和碎骨屑,仔細探查骨折端間有無軟組織嵌入,如有軟組織嵌入,應作分離後取出。復位時,助手牽引,術者用巾鉗夾住骨折塊幫助復位,並縱向夾住骨折兩端保持復位。

4. 內固定:較大的骨折塊多用螺釘固定,小骨折塊只可用克氏針內固定。在骨折塊中心先鑽一孔,然後與脛骨縱軸成45度角,斜向對側鑽孔和擰入螺釘(或鑽入克氏針);陳舊性骨折應作骨釘移植,以促進癒合。


相關焦點

  • 骨科開展踝關節骨折(三踝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2020年10月30日,甘肅省禮縣第一人民醫院骨科順利為66歲的馬女士施行了左脛骨遠端骨折(pilon骨折) 左踝關節(內、外踝)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1、三踝骨折是較為嚴重的一種關節內骨折,同時累及內、外、後三踝,通常所受到的暴力比單純內、外踝骨折大,治療三踝骨折的關鍵是恢復距骨的解剖位置和踝穴完整性,保持脛骨上下關節面的平行,對踝關節進行解剖復位和堅強內固定,重建踝關節的力線和穩定。
  • 『8分鐘創傷』pilon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點擊開始定製絕大多數pilon骨折患者需行手術治療,在手術最終固定方式的選擇中,切開復位內固定
  • 肱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脛骨中上段壓痛,縱向叩擊痛,骨折徵陽性,捫及骨擦音及骨擦感,患肢末端血運感覺可,捫及足背動脈搏動,患肢自主運動受限。正常心電圖。腹部彩超:未見異常。手術記錄單:麻醉奏效後,常規消毒鋪巾,貼皮膚保護膜,開始手術,取右小腿外側平臺縱行切口長約12CM, 逐層切開皮下組織及筋膜層。
  • 股骨頸骨折的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保髖手術主要包括閉合復位經皮螺釘固定和切開復位內固定,本視頻中,Firoozabadi教授對這兩種手術方式進行了介紹,其中重點介紹了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手術要點,並在最後,通過典型病例展示了更多的治療細節。 1.適應人群——對於骨折移位較小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推薦採用閉合復位經皮空心螺釘固定技術。
  • 脛骨幹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脛骨幹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適應證]脛骨中1/3較細弱,骨折多發生在這部位。脛骨中、下段交界外血運欠佳,術後容易發生延遲癒合或不癒合。脛骨位置表淺,多數骨折適於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只有少數閉合復位失敗或不能復位的骨折,或復位後再移位的骨折(如就醫晚的骨折、螺旋骨折或長斜面骨折)及神經、血管有損傷的骨折,才需要手術處理。[術前準備]同骨折切開復位術和內固定術。[麻醉]腰麻或局麻。[手術步驟]1.體位 仰臥位。2.切口 用小腿前側切口。
  • 掌、指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掌、指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一)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脫位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Bennett骨折)是一種不穩定性骨折。解剖上第一掌骨與大多角骨構成鞍狀關節,靈活而穩定,當暴力沿拇指縱軸作用於鞍狀結節時,可於第一掌骨基底部形成自內上至外下的斜形骨折。近側骨折塊由於韌帶及關節囊的附著,能保持與大多角骨的解剖關係,遠側骨折段則因外展拇長肌的牽拉,而向橈側和背側移位[圖1 ⑴]。Bennett骨折復位較易,維持對位則較困難,復位後易再移位而畸形癒合,因此,這種骨折常需切開復位。
  • 肱骨髁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肱骨髁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兒童時期的肱骨下端有4~5個骨化中心及骨骺線,出現於不同年齡[圖44-40]。而且前有冠狀窩,後有鷹嘴窩,髁部的骨支架比較薄弱,易發生骨折。圖1 肱骨下端骨骺⑴肘外側切口⑵顯露骨折塊⑶復位後鋼針內固定圖2 右肱骨外髁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⑴肘內側切口,骨折塊嵌入關節腔內⑵從關節腔內挑出骨折塊⑶鋼針內固定,尺神經移位至肘內前方圖3 右肱骨內上髁骨折及骺分離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適應證]1.新鮮肱骨髁骨折有移位
  • 髕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髕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適應證]   髕骨骨折比較常見,多見於青壯年,常因股四頭肌猛烈收縮或直接撞擊所引起,髕骨骨折累及關節面,常伴有股四頭肌擴張部撕裂和關節內血腫,易發生膝關節功能障礙及損傷性關節炎,髕骨骨折的治療要求解剖復位
  • 尺骨鷹嘴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尺骨鷹嘴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適應證]   尺骨鷹嘴骨折的治療有兩個目的;首先是半月狀切跡關節面的解剖復位,並有堅強的內固定,以便早期進行鍛鍊,恢復功能;其次是恢復肱三頭肌的正常伸肘力量。
  • 橈骨頸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橈骨頸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適應證]   橈骨頭除與肱骨小頭構成肱橈關節,還與尺骨構成上尺、橈關節,兩者具有旋轉功能。如橈骨頸骨折導致成角移位,不但可以引起旋轉功能障礙,而且可以引起損傷性關節炎。
  • 橈、尺骨骨幹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橈、尺骨骨幹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適應證]   尺、橈骨除提供前臂長度外,還構成肱橈關節、肱尺關節、腕關節及上、下尺、橈關節。由於尺、橈骨的功能複雜而重要,骨折的治療方針應當是解剖復位、堅強固定,防止併發症,儘早恢復功能,因此,尺、橈骨幹骨折切開復位的適應證是:   1.閉合復位失敗或手法復位外固定後再移位者。   2.骨折已1~2周,仍有嚴重移位者。   [術前準備]   同骨折切開復位術和內固定術。如需植骨,應準備髂部皮膚。
  • 股骨幹骨折切開復位內因固定術
    股骨幹骨折切開復位內因固定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適應證]   股骨幹骨折多數可以用持續牽引復位及小夾板固定治療,並取得滿意的結果。只是在股骨幹骨折復位不良,或就診較晚,難以閉合復位者;或骨折不癒合者;或並發血管、神經損傷者,才需要切開復位內固定。   [術前準備]   1.同切開復位術和內固定術。   2.股骨周圍肌肉豐富,骨折後移位明顯,出血較多,易引起休克。術前應輸液、輸血、或配血待用,以防休克。
  • 我院成功開展髖臼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骨盆骨折是臨床上較為嚴重的骨折損傷類型,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擠壓所致。骨盆在人體結構中「承上啟下」,重要性不言而喻。骨盆的創傷修復,與一般的骨關節創傷的修復相比,相對來說難度要更大一些,手術也更為複雜。近日,我院主任醫師王巖帶領骨科團隊成功實施一例「右側髖臼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目前患者各項生命體徵平穩,恢復良好。
  • 骨科各種手術記錄系列(2)---髕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真誠建議您,報一個合理的網校視頻輔導,讓你在工作中也能輕鬆複習應對考試,通過率是全國平均水平的幾倍。早一年通過,萬事大吉!大家可以加龍哥微信號諮詢15002348088(長按複製)還能有優惠!髕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1.麻醉平穩後,患者仰臥位,常規消毒鋪單,取右膝前正中長約8釐米縱行切口,切開皮膚淺深筋膜,分離顯露骨折處。
  • 肱骨外科頸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其他的適應證如下:1.移位明顯的內收型骨折,關節囊或肱二頭肌腱夾在兩折端之間,阻礙手法復位者。2.有移位的外展型骨折,並發大結節骨折,並有碎骨片嵌於肩峰之下,影響外展功能者。3.有移位的內收型骨折,外展型骨折或骨骺骨折,手法復位失敗者。4.骨折已2~4周,但復位不滿意者。5.肱骨外科頸骨折合併肱骨頭脫位者。
  • 手術案例|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骨折發生在橈骨遠端2~3cm範圍內。常伴橈腕關節及下尺橈關節的損壞。(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近日,濰坊高新尊一骨科醫院骨外科成功為一位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實施了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橈骨遠端粉碎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據了解,來自奎文的許女士,75歲,因右腕摔傷後腫痛,不敢活動4小時,於2019-10-23, 15:32
  • 人民醫院完成首例下頜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11月3日上午,在山西省人民醫院口腔外科副主任醫師李俊憲的幫扶指導下,河津市人民醫院五官科成功完成首例下頜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該手術的開展標誌著該院口腔科技術水平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患者張某,男,35歲,因發生交通事故入住院,腦挫裂傷伴顱面骨多處骨折、下頜骨骨折、上頜骨粉碎性骨折。考慮到病人病情複雜,該院五官科主任任民志、主管醫生黃俊傑多次與省人民醫院口腔外科專家李俊憲討論、分析病情,並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制定出周詳的手術計劃。當日上午,在李俊憲副主任醫師的指導下,麻醉科嶽慶雲主任的配合下,經過三個小時手術取得圓滿成功,術後患者在病房優質的護理下病情保持平穩。
  • 股骨頸骨折閉合/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二) 手術時機對於似行閉合復位內固定的患者,應儘快完成術前評估,急診手術。國外不同文獻報導的手術時機6~24h以內不等,我院的經驗是在24h內,及早安排手術。對於似行關節置換的患者,應儘快完成術前評估,儘早安排手術治療。有文獻表明,術前臥床時間的延長,併發症率有所增加。
  • 重磅 || 帶你見識骨折「零切開復位」固定術
    事情發生在2020年3月11日,小暢(化名)在家騎滑板車時不慎滑倒,導致右肘腫脹、疼痛、不能活動,孩子哭鬧不止,在家人的陪同下,小暢到縣醫院骨科就診,醫生檢查後,診斷為「右肱骨髁上骨折」,需要立即手術復位,和家人溝通病情後,選擇在急診小兒全麻下行「右肱骨髁上骨折零切開復位
  • ​骨科完成一例嚴重粉碎性 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近日,仁濟醫院骨科專家積極採用目前國內先進的治療手段,成功完成一例嚴重粉碎性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