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開展踝關節骨折(三踝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2021-02-12 甘肅省禮縣第一人民醫院

2020年10月30日,甘肅省禮縣第一人民醫院骨科順利為66歲的馬女士施行了左脛骨遠端骨折(pilon骨折) 左踝關節(內、外踝)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患者馬某某,女,66歲,於入院前5小時,在家中院子走路時滑倒摔傷,致左踝關節腫痛,畸形,有異常活動,可捫及骨擦感,不能站立及行走,事發後在當地未做特殊處理,急來我院就診,左踝關節正側位片後報告:左脛骨遠段後側骨折,明顯錯位,內外踝骨折,明顯錯位,故我科以「左脛骨遠端骨折(pilon骨折) 左踝關節(內、外踝)骨折」收住我科。

專科情況:左踝關節腫脹明顯,皮膚張力高,踝關節未見皮下青紫瘀血,壓痛明顯,可觸及骨擦音伴左踝關節活動受限,下肢縱向叩擊痛陽性,足背動脈可捫及搏動,左下肢端無被動牽拉疼痛,肢端血循正常。餘未見異常。

輔助檢查:左踝關節正側位片報告:左脛骨遠端後側骨折,明顯錯位,內外踝骨折,明顯錯位。

王成主治醫師於2020年10月23日20:30分收住病人,認真查體後判斷:1.患者踝關節中三踝骨折,屬關節內骨折,應行手術治療;2、入院後行左踝關節骨折跟骨骨牽引術;3、抬高患肢30°,以利於患肢消腫。

骨外科馬驥主任得知患者病情後,為確保手術效果,於2020年10月25日08:30分組織本科全體醫生,對病人的病情進行認真分析和討論。

河西學院附屬張掖人民醫院組團式幫扶專家李旭偉主治醫師指出:患者診斷明確,傷情較重。1、三踝骨折是較為嚴重的一種關節內骨折,同時累及內、外、後三踝,通常所受到的暴力比單純內、外踝骨折大,治療三踝骨折的關鍵是恢復距骨的解剖位置和踝穴完整性,保持脛骨上下關節面的平行,對踝關節進行解剖復位和堅強內固定,重建踝關節的力線和穩定。

2、三踝骨折固定的順序  一般情況下,①外踝骨折解剖復位內固定以後,②內踝骨折會自行復位或很容易復位,內踝骨折一般儘可能採用螺釘固定,如果骨折塊太小也可採用克氏針固定。③三踝骨折中,如果後踝骨折塊很小,對功能影響不大,可不做處理。如果後踝骨折塊累及脛距關節面的15%–25%,須根據術中情況決定後踝骨折塊是否固定,如果後踝骨折塊超過脛距關節面的25%,則必須復位固定。後踝的復位固定應在外踝骨折復位固定之後進行,將後踝骨折塊復位,用1–2枚螺釘自前向後固定。骨折復位固定後,拍攝X線片檢查骨折對位情況。

骨外科馬驥主任總結:了解病史,該患者左踝關節腫脹畸形,在我院行三維CT示:左側三踝骨折,骨折移位明顯,手術指徵明確,經全科醫師積極討論後,認為患者既往體健,無明顯手術禁忌症,待患肢腫脹消退後予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圍手術期應積極活血消腫,應密切觀察末梢血運感覺,預防皮膚張力過大引發的皮膚缺血壞死,預防血栓形成。

待患者左下肢腫脹消退後,於2020年10月30日在連硬外麻醉下行左脛骨遠端骨折(pilon骨折) 左踝關節(內、外踝)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經過2個多小時,由骨科王成主治醫師、李旭偉主治醫師、二助田林住院醫師與手術室主任左鳳等醫護人員密切配合,11:30分手術獲得圓滿成功。術後指導患者加強功能鍛鍊。

術後查體:左踝關節蹠屈、背伸功能正常,足背動脈搏動可觸及,末梢血運正常。

【小知識】踝關節(ankle joint),由脛骨、腓骨下端的關節面與距骨滑車構成,故又名距骨小腿關節。脛骨的下關節面及內、外踝關節面共同形成的「冂」形的關節窩,容納距骨滑車(關節頭),由於滑車關節面前寬後窄,當足背屈時,較寬的前部進入窩內,關節穩定;但在蹠屈時,如走下坡路時滑車較窄的後部進入窩內,踝關節鬆動且能作側方運動,此時踝關節容易發生扭傷,其中以內翻損傷最多見,因為外踝比內踝長而低,可阻止距骨過度外翻。

                                                    

相關焦點

  • 手術視頻|複雜踝關節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這裡介紹的是一個複雜踝關節骨折的切開復位內固定手術視頻,作者 Von Keudell 教授來自美國波士頓貝斯以色列醫療中心。
  • 三踝骨折
    併發症      骨折不癒合、骨折畸形癒合、創傷性關節炎就醫若患者出現踝關節腫脹、疼痛,要及時就醫,優先就診於骨科做相應檢查,如X線片、CT、MRI等,根據臨床表現和檢查結果明確診斷三踝骨折,還應注意與踝關節軟組織損傷相鑑別。
  • 肱骨髁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肱骨髁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兒童時期的肱骨下端有4~5個骨化中心及骨骺線,出現於不同年齡[圖44-40]。而且前有冠狀窩,後有鷹嘴窩,髁部的骨支架比較薄弱,易發生骨折。圖1 肱骨下端骨骺⑴肘外側切口⑵顯露骨折塊⑶復位後鋼針內固定圖2 右肱骨外髁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⑴肘內側切口,骨折塊嵌入關節腔內⑵從關節腔內挑出骨折塊⑶鋼針內固定,尺神經移位至肘內前方圖3 右肱骨內上髁骨折及骺分離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適應證]1.新鮮肱骨髁骨折有移位
  • 脛骨幹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脛骨幹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適應證]脛骨中1/3較細弱,骨折多發生在這部位。脛骨中、下段交界外血運欠佳,術後容易發生延遲癒合或不癒合。脛骨位置表淺,多數骨折適於手法復位外固定治療;只有少數閉合復位失敗或不能復位的骨折,或復位後再移位的骨折(如就醫晚的骨折、螺旋骨折或長斜面骨折)及神經、血管有損傷的骨折,才需要手術處理。[術前準備]同骨折切開復位術和內固定術。[麻醉]腰麻或局麻。[手術步驟]1.體位 仰臥位。2.切口 用小腿前側切口。
  • 『8分鐘創傷』漂浮體位切開復位內固定三踝骨折
    ▲ 踝關節正側位X線片顯示踝關節骨折脫位▲ 手法整復後踝關節正側位X線片顯示內、外、後踝均骨折Ⅹ線片顯示左側踝關節骨折,內、外踝骨折,粉碎,後踝骨折,有移位。▲ 切口標誌▲ 切開皮膚,皮下組織、深筋膜後顯露腓骨肌,將腓骨肌向後牽開顯露外踝骨折,將腓骨肌向後前牽開可直視顯露後踝骨折將腓骨肌向後牽開,處理外踝骨折。
  • 我院成功開展髖臼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骨盆骨折是臨床上較為嚴重的骨折損傷類型,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擠壓所致。骨盆在人體結構中「承上啟下」,重要性不言而喻。骨盆的創傷修復,與一般的骨關節創傷的修復相比,相對來說難度要更大一些,手術也更為複雜。近日,我院主任醫師王巖帶領骨科團隊成功實施一例「右側髖臼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目前患者各項生命體徵平穩,恢復良好。
  • 肱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脛骨中上段壓痛,縱向叩擊痛,骨折徵陽性,捫及骨擦音及骨擦感,患肢末端血運感覺可,捫及足背動脈搏動,患肢自主運動受限。正常心電圖。腹部彩超:未見異常。手術記錄單:麻醉奏效後,常規消毒鋪巾,貼皮膚保護膜,開始手術,取右小腿外側平臺縱行切口長約12CM, 逐層切開皮下組織及筋膜層。
  • 尺骨鷹嘴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尺骨鷹嘴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適應證]   尺骨鷹嘴骨折的治療有兩個目的;首先是半月狀切跡關節面的解剖復位,並有堅強的內固定,以便早期進行鍛鍊,恢復功能;其次是恢復肱三頭肌的正常伸肘力量。
  • ​骨科完成一例嚴重粉碎性 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近日,仁濟醫院骨科專家積極採用目前國內先進的治療手段,成功完成一例嚴重粉碎性脛骨平臺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 骨科成功開展一例右髕骨陳舊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內、外側支持帶損傷修復術
    近日,我院骨科成功開展一例右髕骨陳舊性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內、外側支持帶損傷修復術。患者羅某某,男,65歲,六個月前因摔傷右膝關節致右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該患者入院後,骨科積極完善右膝關節CT、右膝關節MRI等相關檢查,診斷為右側髕骨陳舊性粉碎性骨折、右髕內外側支持帶撕裂傷、右膝關節腔積液。
  • 重磅 || 帶你見識骨折「零切開復位」固定術
    事情發生在2020年3月11日,小暢(化名)在家騎滑板車時不慎滑倒,導致右肘腫脹、疼痛、不能活動,孩子哭鬧不止,在家人的陪同下,小暢到縣醫院骨科就診,醫生檢查後,診斷為「右肱骨髁上骨折」,需要立即手術復位,和家人溝通病情後,選擇在急診小兒全麻下行「右肱骨髁上骨折零切開復位
  • 掌、指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掌、指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一)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脫位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Bennett骨折)是一種不穩定性骨折。解剖上第一掌骨與大多角骨構成鞍狀關節,靈活而穩定,當暴力沿拇指縱軸作用於鞍狀結節時,可於第一掌骨基底部形成自內上至外下的斜形骨折。近側骨折塊由於韌帶及關節囊的附著,能保持與大多角骨的解剖關係,遠側骨折段則因外展拇長肌的牽拉,而向橈側和背側移位[圖1 ⑴]。Bennett骨折復位較易,維持對位則較困難,復位後易再移位而畸形癒合,因此,這種骨折常需切開復位。
  • 肱骨外科頸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其他的適應證如下:1.移位明顯的內收型骨折,關節囊或肱二頭肌腱夾在兩折端之間,阻礙手法復位者。2.有移位的外展型骨折,並發大結節骨折,並有碎骨片嵌於肩峰之下,影響外展功能者。3.有移位的內收型骨折,外展型骨折或骨骺骨折,手法復位失敗者。4.骨折已2~4周,但復位不滿意者。5.肱骨外科頸骨折合併肱骨頭脫位者。
  • 髕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髕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適應證]   髕骨骨折比較常見,多見於青壯年,常因股四頭肌猛烈收縮或直接撞擊所引起,髕骨骨折累及關節面,常伴有股四頭肌擴張部撕裂和關節內血腫,易發生膝關節功能障礙及損傷性關節炎,髕骨骨折的治療要求解剖復位
  • 『8分鐘創傷』pilon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點擊開始定製絕大多數pilon骨折患者需行手術治療,在手術最終固定方式的選擇中,切開復位內固定
  • 橈骨頸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橈骨頸部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適應證]   橈骨頭除與肱骨小頭構成肱橈關節,還與尺骨構成上尺、橈關節,兩者具有旋轉功能。如橈骨頸骨折導致成角移位,不但可以引起旋轉功能障礙,而且可以引起損傷性關節炎。
  • 骨科機器人輔助,微創完成股骨頸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術
    7月14日,我院創傷骨科又成功完成一例在骨科機器人輔助下股骨頸骨折閉合復位空心加壓螺釘內固定術。創傷骨科副主任任海東表示,股骨頸骨折是骨科常見病、多發病,而閉合復位內固定術是股骨頸骨折的有效治療方式。機器人輔助,微創復位股骨頸骨折
  • 股骨頸骨折的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保髖手術主要包括閉合復位經皮螺釘固定和切開復位內固定,本視頻中,Firoozabadi教授對這兩種手術方式進行了介紹,其中重點介紹了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手術要點,並在最後,通過典型病例展示了更多的治療細節。 1.適應人群——對於骨折移位較小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推薦採用閉合復位經皮空心螺釘固定技術。
  • 甘肅省禮縣第一人民醫院骨科業務報導——左側肱骨外科頸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2020年11月16日,甘肅省禮縣第一人民醫院骨科順利為75歲的趙先生施行了左側肱骨外科頸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術中採用使用肱骨近端鎖定鋼板治療肱骨外科頸粉碎性骨折,手術療效良好。患者趙某某,男,75歲,於入院前6小時,坐摩託車行駛時跌倒,致左肩部畸形、腫脹、疼痛、活動功能障礙。
  • 橈、尺骨骨幹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橈、尺骨骨幹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 轉自37度醫學網   [適應證]   尺、橈骨除提供前臂長度外,還構成肱橈關節、肱尺關節、腕關節及上、下尺、橈關節。由於尺、橈骨的功能複雜而重要,骨折的治療方針應當是解剖復位、堅強固定,防止併發症,儘早恢復功能,因此,尺、橈骨幹骨折切開復位的適應證是:   1.閉合復位失敗或手法復位外固定後再移位者。   2.骨折已1~2周,仍有嚴重移位者。   [術前準備]   同骨折切開復位術和內固定術。如需植骨,應準備髂部皮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