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養生——夏至

2020-06-22 北京小湯山康復醫院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曆6月21日或22日,表示炎熱的夏天來臨。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夏至氣溫多以悶熱、多雨為主,從中醫學上講也是人體陽氣最盛而陰氣滋生、陰陽交替的一個時節。在這個節氣裡,很多人都會出現身體不適、胸悶氣短的現象,因此在夏至做好各方面的養生工作至關重要。那麼,夏至該如何養生?

二十四節氣養生——夏至

1.晚睡早起睡午覺

夏至節氣是白晝最長的時候,人體陽氣也最盛。中醫養生講究順應四時規律,此時宜晚睡早起,而老弱者則應早睡早起,儘量保持每天7小時左右睡眠時間。從夏至這天開始,一定要睡午覺。夏至陰生,在中醫理論中,午覺是以陽養陰,子覺是以陰養陽。中午只要能閉上眼睛一會兒,就能達到很好的養陰效果。

2.清淡飲食多雜糧

夏至時節,氣候炎熱,人的消化功能相對較弱,因此飲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以免化熱生風;要多食雜糧以寒其體,不可過食熱性食物,以免助熱激發疔瘡之疾。夏季暑熱重,多吃一些具有清暑功效的水果和蔬菜比較好,如苦瓜,味苦性寒,可清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西瓜,味甘性寒,可清熱解暑、生津止渴、利尿除煩;蓮藕,味甘性平寒,能清熱生津、潤肺、涼血;綠豆,甘寒,有清心利尿、消暑止渴、清熱解毒之效。但是,具有清熱解暑作用的食物大都是寒性的,因此脾胃功能較弱的人不宜吃太多。

3.冬至餃子夏至面

民間流傳這樣一句話叫「冬至餃子夏至面」。為什麼同樣是麵食,卻有冬至吃和夏至吃之分呢?專家稱,麵食是高熱量的,餃子用面包裹起來,這也就意味著把熱量也包裹了起來,這就符合冬至主藏的意思。而夏至節氣,與冬至正相反,要把陽氣放出來。同樣是麵食,可將面切成條後,就意味著把熱適當地放出來了。另外,麵湯最好要放鹽,吃麵要學會喝麵湯。

4.補充水分防中暑

夏季炎熱,故不要穿得太厚,很多年輕人喜歡牛仔服飾,夏季就不適合穿這種衣服。儘量以透氣性好、吸汗能力強的亞麻或純棉質地的服裝為宜。衣服顏色也儘量以淺色為主,這樣才能少吸熱。居室宜清涼,早晚開窗通風換氣,中午室外溫度高,宜閉門窗,拉好窗簾。陰涼的環境會使人心靜神安。如果外出,應做好防曬措施,室外工作、運動防止中暑。

夏季出汗多,要注意補充水分。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喝冰水、冰飲料,其實在天氣炎熱的夏天喝這些是有可能使寒氣入侵身體的,還會加重腸胃的負擔。因此,夏天補水,溫開水才是很好的補水方法。另外,還可以飲用菊花茶、綠茶,可以降暑解暑。如果是運動後,汗出較多,應該適當補充人體丟失的電解質,如淡的糖鹽水。

5.忌食生冷莫貪涼

夏季雖熱,但年事稍長之人,或體質稍弱者,腹中常冷,不易消化飲食,故應少吃生菜、瓜類這些性涼的食物,更不能直接吃從冰箱裡拿出的食物。若開空調,應將室溫保持在26℃為宜,防止室內外溫差太大,引起熱傷風。人在睡眠時,抵禦外邪的能力就會下降,故睡覺時不宜直吹電扇,不宜將空調溫度調得過低,應以薄單蓋住肚子、關節等部位,防止著涼。另外,洗澡以溫水為宜,既可洗掉汗水、汙垢,使皮膚清潔涼爽,又能使神經系統興奮性降低,體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改善肌膚和組織的營養,降低肌肉張力,消除疲勞,改善睡眠,增強抵抗力。切忌不能洗冷水澡,尤其是老年人及患有高血壓、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疾病的患者,容易加重病情,甚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文/中西醫結合康復科 陳婷婷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詩書——夏至
    夏至 6月21日卯時(5-7點)  夏至是我國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夏至日最長,從夏至始日逐漸短,到冬至日最短。有「夏至一陰生」的說法。夏至不是最熱的時候,到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進入「三伏」,是一年最熱的時候。  夏至氣候特點: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時有雷陣雨。唐代劉禹錫有「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的名句。物候為: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  夏至陽極陰生,一直到「三伏」陽氣盛於外。《黃帝內經》主冬病夏治,通過溫補陽氣,散寒驅邪,吸收陽光,多食苦菜,治療秋冬疾病。
  • 二十四節氣與養生·夏至丨一款養生茶幫您解暑還養心!
    &nbsp&nbsp&nbsp&nbsp編者按: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二十四節氣,周而復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大家應該懂得如何來適應氣候的變化,有效地保養身體,防禦疾病的侵害。中醫講「治未病」,就是養生。那麼,怎麼才能真正做到既知養生之意,又得養生之法呢?
  • 【二十四節氣】夏至東風搖,避暑就清涼
    21 六月 星期日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夏至 夏至是夏天的第四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個節氣。夏至這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先確定的節氣之一,最先確定的四個節氣分別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這個很容易理解,古人靠影子的長短來判斷時間,夏至這一天是一年中影子最短的時候,冬至最長,春分、秋分在中間。
  • 二十四節氣夏至是什麼意思 這也是一個祭祀的節日
    2018年夏至在6月21日這一天,進入夏至也就進入了炎夏,那麼關於二十四節氣的夏至你了解多少呢?夏至又是什麼意思呢?   夏至節氣是什麼意思?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2020-06-20 21:25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夏至詩句古詩大全 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代表的寓意是炎熱將至,開始有暴雨、梅雨、高溫桑拿天氣。
  • 《跟著二十四節氣》了解夏至知識,讓這個夏天更健康
    夏至,是古代24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沒有之一。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 傳統二十四節氣第十個節氣,夏至以及應候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個節氣,此時太陽到達黃經90°,也是古時候「四時八節」之一夏至這天太陽幾乎直射地球的北回歸線,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最初以北鬥七星確定二十四節氣,勺口連線雖然指向北極星
  • 2020年夏至丨無論夏至,或二十四節氣,30字的標題不足以描述
    2020年06月21日,則二十四節氣之「夏至」。夏至為二十四個節氣中一個重要節氣,民間有句俗語:「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日長長到夏至」,則夏至當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日照時間為全年最長。
  • 夏至用英文怎麼說?二十四節氣原來很簡單!
    今日夏至,夏至這一天白晝最長,夜晚最短,夏至養生,要多多多吃苦味食物,調養好精神哦
  • 二十四節氣養生【夏至】養生方
    夏至養生方  夏至這個節氣要能夠潛陽歸根,滋陰養腎,冬至一陽生、夏至一陰生,夏至之日白天最長、夜晚最短,剛好跟冬至是相反、相對的,就表示陽氣旺盛,天地的陽氣旺盛到極點了,然後就開始衰退  夏至的時候,我們養陽、潛陽,引陽歸根的方法是要用一些沉降的中藥,所以在夏至這一天,幾乎所有的人都可以吃一副,就是藥師法門裡面養陽氣、然後讓陽氣能夠潛陽歸根的一個方法,也就是用「四逆湯」,這是張仲景的一個常用方。
  • 夏至是什麼意思含義 夏至節氣含義介紹與立夏有什麼區別不同
    夏至是什麼意思?立夏與夏至的區別是什麼?2019年6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夏至,你知道夏至是什麼意思嗎?夏至意味著炎熱將至,需要吃什麼來降暑養生呢?今天,就來整理立夏與夏至的區別,以及夏至的氣候變化吧!夏至是什麼意思?  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夏至,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這天,白天最長,夜間最短。
  • 夏至—中國人才有的節氣
    「五月芒種和小滿,六月芒種夏至連」。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古時又稱為「夏至節」,它是一年裡太陽最偏北的一天,也是太陽的轉折點在這一天,這一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陽氣至極,陰氣潛生,先民每逢此時會祭神祀祖,消夏避伏。
  • 夏至養生與導引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古時民間「四時八節」中的一個節日,在這個節令時有「拜神祭祖」、「消夏避伏」、「清補」和「吃麵」等習俗。《二十四節氣導引養生術》是古人根據二十四節氣創編的一套導引法,它根據每個節氣所屬經絡及相關易發病症,創編而成,是導引術在養生應用上的一大發展。本套導引養生法具體產生年代已不可考,明代養生圖書《保生心鑑》、《萬壽仙書》、《遵生八箋》等都有收錄,但各書收錄時,名稱有別,推測其應為明人所創編,該書後又在清末被鄭官應收入《中外衛生要旨》一書中。
  • 二十四節氣-夏至·陽曆6月21日-22日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夏季的第四個節氣。一般在公曆/陽曆6月21~22日交節。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敲黑板·必考知識點: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回歸線)。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晝長夜短、陽消陰生
    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太陽運行至黃經90°時為夏至交節點,一般在公曆6月21-22日交節。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 夏至節氣如何養生?
    夏至如何養生?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每年的6月至7月之間,夏至的節氣,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一天。
  • 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夏至,古時又稱「夏節」、「夏至節」。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夏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古時民間「四時八節」中的一個節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
  • 【節氣詩詞】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節氣詩詞】二十四節氣之夏至 夏至·詩詞 夏至 (宋)範成大 李核垂腰祝饐,粽絲系臂扶羸。
  •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時間:2020-06-21 09:1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至餃子夏至面 你知道夏至怎麼養生嗎 夏至,是古代24節氣中,最早確定的一個節氣,沒有之一。 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
  • 【二十四節氣】冬至丨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二十四節氣】冬至丨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數九 2020-12-20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