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醫師執業資格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階段,甘肅中公教育根據往年的醫師執業資格考試規律整理了2020年醫師執業資格考試筆試備考資料,望考生們及時複習查看。
【診斷】
1.一般症狀
(1)疼痛 活動患肢時加重。
(2)腫脹 因出血、水腫使關節明顯腫脹。
(3)功能障礙 關節脫位後關節結構失常,關節失去正常活動功能。
2.特殊表現
(1)畸形 關節脫位後肢體出現旋轉、內收、外展、變長、縮短等畸形,與健側不對稱。關節的正常骨性標誌發生改變。
(2)彈性固定 關節脫位後,未撕裂的肌肉和韌帶可將脫位的肢體保持在特殊的位置,被動活動時有一種抵抗和彈性的感覺。
(3)關節盂空虛 較初的關節盂空虛較易被觸知,但腫脹嚴重時則難以觸知。
3.關節正側位片 可確定有無脫位及脫位的類型。
【鑑別診斷】
主要與骨折、關節畸形等相鑑別。
【進一步檢查】
1.全身檢查 排除其他部位合併傷。
2.X線檢查 確定有無合併骨折,防止漏診和誤診。
3.膝關節損傷時可做關節腔內鏡檢查,了解是否合併關節軟骨和內韌帶損傷。
【治療原則】
1.閉合性關節脫位後早手法復位,適當固定。復位後及時正確的固定是軟組織損傷修復和防止再脫位的重要措施。一般固定3周後,早期活動,以利功能恢復。
2.開放性關節脫位應在徹底清創後,將脫位整復,縫合關節囊,修復軟組織,縫合皮膚,橡皮條引流48h,外用石膏固定於功能位3~4周,並選用適當抗生素以防感染。
【典型例題及得分要點】
例題1
主訴:男性,38歲,右髖外傷後疼痛、不能行走3h。
病史:患者於3h前乘公共汽車,左下肢搭於右下肢上,突然急剎車,右膝頂撞於前坐椅背上,即感右髖部劇痛,不能行走。遂來院診治。
檢查:心肺腹未見異常。仰臥位,右下肢短縮,右髖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各方面活動均受限。右大粗隆上移。右膝踝及足部關節主動、被動活動均可,右下肢感覺正常。
得分要點:
1.診斷及診斷依據(8分)
(1)診斷 右髖關節後脫位。
(2)診斷依據
①典型的受傷機制。
②右下肢短縮,右大粗隆上移。
③右髖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表現。
2.鑑別診斷(5分)
股骨頸骨折和轉子間骨折。
3.進一步檢查(4分)
右髖正側位X線片。
4.治療原則(3分)
(1)無骨折或只有小片骨折的單純性後脫位,應手法復位,皮膚牽引固定。
(2)如髖臼後緣有大塊骨折或粉碎性骨折或股骨頭骨折,早期手術治療,切開復位與內固定。
例題2
病史:女性,5歲。2h前向前跌倒,手掌著地,隨後患兒哭鬧不止。訴右肘部痛,不敢活動右上肢。遂來院就診。
查體:右肘向後突出,處於半屈曲位。肘部腫脹,有皮下瘀斑。局部壓痛明顯,有軸心擠壓痛。肘前方可及骨折近端,肘後三角關係正常。右橈動脈搏動稍弱。右手感覺運動正常。
得分要點:
1.診斷及診斷依據(8分)
(1)診斷 右肱骨髁上骨折(伸直型)。
(2)診斷依據
①有典型受傷機制。
②有局部壓痛及軸向擠壓痛,並觸及骨折近端。
③肘部腫脹,肘後三角關係正常。
2.鑑別診斷(5分)
肘關節後脫位。
3.進一步檢查(4分)
右肘正側位X線片。
4.治療原則(3分)
手法復位,石膏固定4~5周。
以上是為大家帶來的執業醫師考試相關備考內容,希望備考的夥伴們各有收穫,相信「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加油!如果需要比較多醫學考試備考資料,請持續關注甘肅中公教育醫學考試執業醫師頻道。
註:本站稿件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轉載請保留出處及源文件地址。
(責任編輯:周濤)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