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東陽女孩小蘭(化名)15歲,已出落得亭亭玉立。可她有個毛病,走路時用力過猛,或者一跑步,就會摔倒。這些年來,在學校裡,對於一切跟運動有關的東西,比如打球、跑步等等,她統統是拒絕的。
大部分時間,她只能坐在教室裡,做個安靜的美少女。看著別人打鬧嬉戲,小蘭心裡別提多難過了。
這是什麼毛病?
最近,謎題終於解開了。原來,是因為她膝蓋上的骨頭脫位了,一用力就會摔跤。
經過手術,很快,小蘭就能像正常人一樣走路、跑步了。
15歲姑娘
在學校從不參加體育活動
小蘭一家是東陽人。小蘭父母說,女兒剛學會走路時,似乎就跟同齡的孩子不太一樣。1歲多的時候,其他孩子已經走得蠻穩,還能四處跑來跑去,可小蘭老是腿軟摔倒。
他們估摸著,每個孩子發育情況不同,就沒放在心上。
沒想到,一直到5歲,這愛摔跤的毛病不但沒改,還越來越嚴重。
走路久一點,特別是轉彎或上下坡會摔,跑步也摔,打鬧嬉戲一不留神就跪在了地上,有時還弄得鼻青臉腫的。
為此,小蘭變得越來越沉默。她害怕出門,只能躲在家裡,羨慕地看著別人靈活的身影。
到7歲時,要上小學了,小蘭父母害怕再拖下去可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於是帶她去四處求醫。有的說孩子缺鈣,有的說是孩子個子長太快了,還有些說是神經方面出現了問題,影響了小腦平衡。
吃藥、補鈣,什麼法子都試了,就是沒有任何效果,該摔的時候還是照摔。
因為這毛病,上學後,小蘭從來不參加體育活動,生怕一不小心就在同學面前出醜,性子變得越來越安靜,朋友也越來越少。
每天,父母接送她放學直達教室。她的運動量,頂多就是從教室走到廁所。
就這麼一直到了15歲。
由於長期不太動,身高1米62的她,已經有135斤了。
小蘭爸媽越來越著急,如果就這麼一直下去,人真的要被毀了。
膝蓋骨習慣性脫位
一用力就摔跤
一周前,趁著放暑假,小蘭爸媽帶她到東陽市人民醫院運動醫學門診就診。
「摔跤時是什麼症狀?」運動醫學科王維凱醫師開始詳細詢問小蘭的病發情況。
「摔倒時,我能感覺到膝蓋上的骨頭往外移了位置,爬起來後骨頭就恢復原狀。有時隨便一推,骨頭就會跑走。」小蘭努力地描述自己感受。
「是這個位置嗎?」王維凱試著活動小蘭的膝蓋。「可能是髕骨出了問題。」
X光片、CT、磁共振的檢查結果證實了。最後,王醫生作出了明確診斷,小蘭患的是雙膝髕骨習慣性脫位,這種病的主要症狀是髕骨會向外側脫位,雙腿一用力,就更加容易脫位,脫位後就會摔跤。
醫生給她做了髕骨三聯手術手術,說得通俗點,就是重建內側髕骨股骨韌帶。
醫生說,她這情況,只要康復訓練做得好,很快就可以跟正常人一樣了。
昨天,小蘭順利出院了。
王醫生說,這種病的發病率很低,主要跟骨線發育不好有關,如果發現得越早,康復的機率越大,對生活的影響也越小。
醫生提醒,如果家裡的孩子走路時有外八,或者打軟腿,家長們就要引起注意了。儘早到醫院來做個檢查。返回騰訊·大浙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