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小夥睡覺翻身穿衣肩關節都會脫位,就因為兩年前幹了這件事

2020-11-13 騰訊網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最不穩定的關節,也是最常脫位的關節之一,約佔全部關節脫位的50%。

由於常見,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肩關節脫位後只要採取手法復位,疼痛消失,能正常活動就沒事了。

殊不知,肩關節脫位如果不重視就會埋下「禍根」,導致習慣性脫位。湖南株洲18歲男生1年內肩關節反覆脫位多達30餘次,嚴重影響他備戰高考。

術前CT顯示:肩胛前下方陳舊性肩盂骨折。

小朱是湖南株洲一名高三學生,兩年前打籃球與人發生碰撞,導致左側肩關節脫位,自己採用手法將其復位,以為就沒事了。

誰知打這以後,小朱變成了「瓷娃娃」,左肩關節時不時就會脫位,不僅上體育課、打籃球時脫位頻繁,就連睡覺翻身、穿衣服等不小心都會引發,嚴重時一天可以脫位兩三次,一年多時間裡肩關節反覆脫位多達30餘次。

肩關節脫位頻繁複髮帶來的活動受限、抬舉胳膊疼痛等不適,給備戰高考的小朱的生活和學習帶來極大不便。

今年高考結束後,他下定決心一定要解決這個大麻煩。

湖南省人民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王靖教授團隊為小朱施行肩關節鏡手術。

8月5日,小朱經人介紹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肩痛門診王靖主任醫師處就診,診斷為「復發性左肩關節脫位、左肩胛盂前下陳舊性骨折、左肩Hill-Sachs損傷」,隨即住進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病房。

入院後,由王靖主任、賈真副主任醫師組成的手術團隊完善相關檢查後,於8月7日為其實施「左肩關節鏡檢查、左肩胛骨陳舊性骨折復位錨釘單排內固定+Remplissage術」。術後,小朱恢復良好,於8月10日出院。

術後CT顯示:肩胛下方陳舊性肩盂骨折復位良好。

醫生指導小朱進行術後康復鍛鍊。

「肩關節反覆脫位主要是因為第一次脫位導致關節囊韌帶和盂唇撕裂,復位後沒有得到有效固定,撕裂未癒合;或者是第一次脫位時肩胛盂出現骨折沒有癒合,肩關節前下不穩導致關節脫位成為『習慣』」。

王靖醫生提醒:復發性肩關節脫位如果長期不治療,容易引起肩胛盂及肱骨頭進一步骨缺損等嚴重併發症。而手法復位後極易引起再脫位,甚至造成習慣性肩關節脫位,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在進行甩魚竿、晾衣服、換燈泡等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動作時都可能脫位;嚴重時連走路、睡覺、穿衣都會「掉膀子」。

因此,當肩部外傷懷疑有關節脫位時,應及時去醫院相關專科檢查治療,儘早手術,並在醫生及康復師的指導下進行康復訓練。

切不可盲目自行復位,或在粗暴的手法復位後繼續活動,否則極有可能發展為習慣性脫位。

(編輯ZS。)

湖南醫聊特約作者:湖南省人民醫院 梁輝 蔣浩

關注@湖南醫聊,獲取更多健康科普資訊!

相關焦點

  • 18歲男生1年肩關節脫位30餘次!睡覺、穿衣都會「掉膀子」
    湖南株洲18歲男生1年內肩關節反覆脫位30餘次,就連睡覺翻身、穿衣服等不小心都會引發。11日,湖南省人民醫院骨關節與運動醫學科王靖教授提醒,復發性肩關節脫位如果長期不治療,容易引起肩胛盂及肱骨頭進一步骨缺損等嚴重併發症,給日常生活帶來極大不便,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 18歲男生1年肩關節脫位30餘次,睡覺、穿衣都會「掉膀子」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8月11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梁輝 蔣浩)湖南株洲18歲男生1年內肩關節反覆脫位30餘次,就連睡覺翻身、穿衣服等不小心都會引發。殊不知,肩關節脫位如果不重視就會埋下「禍根」,導致習慣性脫位。小朱今年18歲,是湖南株洲一名高考生,兩年前打籃球與人發生碰撞,導致左側肩關節脫位,自己採用手法將其復位,以為就沒事了。
  • 湖南18歲男生1年肩關節脫位30餘次,睡覺翻身都會「脫膀子」
    圖文無關小朱是湖南株洲一名高三學生,兩年前打籃球與人發生碰撞,導致左側肩關節脫位,自己採用手法將其復位,以為就沒事了。可誰知打這以後,小朱變成了 " 瓷娃娃 ",左肩關節時不時就會脫位,不僅上體育課、打籃球時脫位頻繁,就連睡覺翻身、穿衣服等不小心都會引發,嚴重時一天可以脫位兩三次,一年多時間裡肩關節反覆脫位多達 30 餘次。
  • 18歲男生1年肩關節脫位30餘次 高考結束他首先幹了這件事
    紅網時刻8月11日訊(通訊員 梁輝 蔣浩)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最不穩定的關節,也是最常脫位的關節之一,約佔全部關節脫位的50%。由於常見,很多人不以為然,認為肩關節脫位後只要採取手法復位,疼痛消失,能正常活動就沒事了。殊不知,肩關節脫位如果不重視就會埋下「禍根」,導致習慣性脫位。湖南株洲18歲男生1年內肩關節反覆脫位多達30餘次,嚴重影響他備戰高考。
  • 穿衣、翻身都會「掉膀子」,18歲男生4年肩關節脫位5次不得不手術
    湖南衡陽18歲的陳同學4年前摔跤後導致左側肩關節脫位,在當地醫院予以手法復位。打這以後,他的肩關節就像自行車鏈條,一不留神就容易「掉鏈子」——打籃球和同學碰撞肩關節脫位,做伏地挺身脫位,就連穿衣服或者晚上睡覺翻身不小心都會脫位。
  • 男子睡覺成玻璃人 一不小心就會引發肩關節脫位
    男子睡覺成玻璃人 一不小心就會引發肩關節脫位時間:2016-08-01 16: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只因睡覺翻下床 長沙男子11年間脫臼10餘次-----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沙8月1日電(通訊員 梁輝)睡覺翻身,脫臼了;伸手穿衣,脫臼了;抱孩子,脫臼了肩關節隨時毫無徵兆地脫臼
  • 肩關節脫位是怎麼造成的? 肩關節脫位的救治方法
    原標題:肩關節脫位是怎麼造成的? 肩關節脫位的救治方法   在關節脫位中,肩關節脫位最常見,約佔全身關節脫位的50%,這與肩關節的解剖和生理特點有關,如肱骨頭大,關節盂淺而小,關節囊鬆弛,其前下方組織薄弱,關節活動範圍大,遭受外力的機會多等。
  • 睡覺翻個身胳膊就脫臼了,反覆肩關節脫位應重視
    睡覺翻個身胳膊就脫臼了,反覆肩關節脫位應重視 2020-12-14 18:09:00
  • 肩關節脫位與肩關節半脫位的鑑別診斷與治療(下)
    習慣性肩關節前脫位多見於青壯年,究其原因,一般認為首次外傷脫位後造成損傷,雖經復位,但未得到適當有效的固定和休息。用手術治療,目的在於增強關節囊前壁,防止過分外旋外展活動,穩定關節,以避免再脫位。手術方法較多,較常用的有肩胛下肌關節囊重疊縫合術(Putti-Platt氏法)和肩胛下肌止點外移術(Magnuson氏法)。
  • 【小黃醫生說】治療復發性肩關節前脫位,我們有妙招
    有一個問題想問問,最近我肩關節特別容易脫節,這可怎麼辦?別著急,治療復發性肩關節前脫位我們有妙招小黃醫生「今天,小黃醫生就帶大家走進復發性肩關節前脫位,聊聊遇到這種運動損傷該如何治療?首先,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肩關節前脫位......
  • 肩關節前脫位
    病因:肩關節脫位通常指的是構成盂肱關節的肱骨頭和肩胛骨的關節盂分離開。日常生活中肩關節前脫位較常見。客觀因素包括外力,如跌倒時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手部著地;主觀因素主要包括肩關節盂肱韌帶薄弱、關節囊薄弱、肩關節前下方的肌肉少、周圍肌肉力量弱。
  • 偏癱患者肩關節半脫位的治療
    肩關節半脫位(Glenohumeralsubluxation,簡稱GHS),又稱不整齊肩(Malalignedshoulder),肩關節半脫位是偏癱患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肩關節半脫位本身無疼痛,但易受損傷發展成為主動或被動活動受限的疼痛肩。
  • 肩關節脫位後可以自己復位嗎?
    原創 陳疾忤 陳疾忤醫生引言三個脫臼的場景「在跑道上」小孫今年18歲,是一名優秀的100米運動員,今天訓練中,起步擺臂突然脫臼了,教練想讓他去醫院看看,小孫連忙拒絕——
  • 肩關節脫位莫大意反覆發作危害骨結構
    很多人有肩關節脫位的經歷,復位後絕大部分人都沒事了,但有極少數人以後又反覆出現脫位,輕者運動時發生,重者晚上睡覺抬手時也會脫出來,這種情況稱為習慣性脫位,骨科醫生稱之為肩關節不穩定。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關節外科楊梁主任提示,肩關節脫位如在初期治療不當,可發生習慣性脫位。反覆發作會帶來一系列骨損傷。
  • 肩關節脫位的臨床診治
    例如,十幾歲時第一次發生肩關節脫位的患者,有90%以上的機會發展為復發性肩關節不穩。40歲以上時發生第一次肩脫位的患者發展為慢性肩關節不穩的可能性低於10%。肩關節由關節盂和肱骨頭以及周圍的肩關節囊和韌帶組成,正常情況下肱骨頭在關節盂內,當外傷造成肱骨頭脫出關節盂即為肩關節脫位,根據肱骨頭脫位的方向分為肩關節前脫位和後脫位。
  • 康復治療師小漫畫~肩關節半脫位篇
    未 完 待 續康復乾貨:半脫位必須知道的五件事肩關節半脫位於偏癱患者中很常見,而針對它最主要的是做好早期預防。大多數造成患者脫位的原因都是護理者為了轉移省力而直接拉動患者的患側手臂,以及患者平時不注意自己的手臂的擺放。所以早期康復宣教異常重要。然而,治療師在治療中要注意這五點一、矯正肩胛骨位置。
  • 肩關節前向脫位及合併損傷的手術治療進展
    肩關節反覆脫位不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而且脫位過程中肱骨頭與前下方關節盂撞擊可導致前下關節囊韌帶複合體損傷(Bankart損傷),甚至關節盂骨缺損(骨性Bankart損傷)。同時,反覆脫位過程中,部分患者肱骨頭後外側與肩胛盂撞擊會產生對應的骨性損傷(Hill-Sachs損傷),進一步增大了肩關節再脫位的風險。
  • 腦卒中後的「垂肩」——肩關節半脫位
    「卒中」後的病人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功能障礙,最常見的就是我們說的「偏癱」,這類病人往往一側肢體出現無力的症狀,這就導致他們翻身、坐起、站立都會出現困難。一旦碰到某些性格比較急躁的家屬,拉著患者的偏癱側手讓他坐或站起來,這樣就很容易導致他們的患側出現「肩關節半脫位」。
  • Hill-Sachs損傷的診療現狀_Hill-Sachs損傷_復發性肩關節前脫位...
    但是,有40%~90%肩關節前脫位的患者中存在Hill-Sachs損傷。而有報導認為復發性肩關節前脫位的患者中Hill-Sachs損傷的發生率可達到90%~100%。由於Hill-Sachs損傷可以反覆引起復發性肩關節前脫位,故對Hill-Sachs損傷是單發還是其他損傷伴發的判斷尤為重要,可惜的是目前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
  • 遊泳賽上小夥肩關節脫位,巧了,參賽選手有兩名骨科...
    一位年輕小夥在上岸後突發肩關節脫位,疼痛難忍,巧的是,比賽現場正好有兩名來自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骨科的醫生,最快速度幫他復位,堪稱「最快出診」。醫生幫小夥復位後合影6日上午10點左右,比賽正在進行,突然,遊泳池旁邊傳來一聲呼救。「哎呦!痛死了。」只見一名年輕的參賽選手上岸後突然發出驚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