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養血活血,6味中藥是它的好搭檔,可讓藥效翻倍

2021-02-12 在線中之醫

當歸,是日常最常使用的一味中藥,它既具有養血的作用,又具有活血的作用,對於血虛和血瘀的問題都能夠解決。由於很多人既有血虛,又有血瘀,所以適用面廣,在最早的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中品。明代名醫張景嶽,對於當歸的藥效做了總結:「味甘辛,氣溫,氣清味重,可升可降,陰中有陽,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氣清而辛,故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誠血中之氣藥,亦血中之聖藥也。頭止血上行,身養血中守,尾破血下流。」

其實,當歸如果巧妙搭配,可以讓其發揮比單獨應用更好的療效,比如這6味中藥,就是當歸的好搭檔,能夠讓當歸充分發揮自己的藥效:

配伍川芎

川芎,具有理氣活血的作用,由於理氣的作用較強,被稱之為血中之氣藥。當歸雖然也有活血的作用,但是藥效較弱,與當歸配伍之後,就可以使活血的效果增強。

這二者配伍,最常使用與肝氣鬱滯,氣血流通不暢導致的各種婦科疾病。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當歸川芎搭配,具有調節血液黏稠度,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廣泛應用於治療妊娠傷胎難產、胎死腹中、血下疼痛等婦科病證。在內科方面用於心悸、胸痺、中風後遺症等,腦病科主要用於血虛血瘀引起的偏頭痛,出血性腦血管病等。

配伍芍藥

這裡說的芍藥,指的是芍藥根。二者搭配,最早的記載是東漢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的當歸芍藥散,原文稱「婦人懷妊,腹中疞痛,當歸芍藥散主之」具有養血調肝,健脾利溼的功效。臨床上當歸芍藥散主要應用於婦科和內科治療。如慢性盆腔炎、痛經、子宮肌瘤、妊娠期高血壓、老年痴呆、偏頭痛和胸痺等。

配伍黃芪

黃芪味甘長於補氣,氣足則血生,當歸味重養血,其氣輕而辛,故又可行血。二者配伍,可補氣養血,尤其養血作用較好。現代研究發現,當歸黃芪能提高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引起低血壓,增強心肌的功能,加快血管的生成。臨床上用於減輕心肌缺血,缺氧損傷,改善微循環及減輕慢性疲勞症患者的症狀。

配伍苦參

目前當歸苦參配伍製成的當歸苦參丸具有涼血、祛溼的功效。用於脂溢性皮炎,輕中度痤瘡等的治療。能夠養血,還能夠涼血、燥溼、止癢等。

配伍丹參

丹參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當歸補血行血,兩者一溫一涼,相須配伍,具有活血化瘀、通脈止痛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胸痺、血虛血瘀證型者的治療。現代研究證明,當歸和丹參均具有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血小板聚集、降脂及抗血栓的作用。

配伍人參

人參當歸相配,是臨床上常用的氣血雙補藥對,兩者配伍,人參大補元氣為主,少佐當歸引經入血,達到益氣攝血的功效。適用於驟然出血而致的自汗頻頻,氣短脈微的重危病症,而且在抗憂鬱方面療效較好。

當歸和這6味中藥的搭配,又被稱之為「藥對」,藥對是連接單味中藥與方劑的橋梁,是理解中醫藥配方原理的基礎。現代研究更是將藥對配伍作為中醫藥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

相關焦點

  • 當歸被譽為「婦科聖藥」,6味中藥是它的好搭檔,可讓藥效翻倍
    當歸,是日常最常使用的一味中藥,它既具有養血的作用,又具有活血的作用,對於血虛和血瘀的問題都能夠解決。
  • 一味常被誤以為養血的中藥,能活血通經祛瘀,但不能養血
    有一味中藥材常被誤以為是養血的中藥,其實很多的「養血活血」方劑中也常用到它,但是它的作用是「活血、通經、祛瘀」,能養血的是方劑中其它藥材的作用,單用這味藥並沒有養血的作用,它就是中藥材紅花。紅花常用於痛經、閉經等經期疾病以及胸痺、跌打損傷等血瘀證,大致可分為3類。1.紅花活血通經調理經產問題。紅花既能活血又能通經,用於調理女性因為氣血瘀滯引起的痛經、閉經等症狀,一般單用紅花既可有效,也常用紅花配伍桃仁、當歸、川芎、赤芍等補血、活血的藥材。
  • 補血活血第一的中藥當歸,你真的了解當歸這味中藥的功效和作用嗎
    去年,廣州中醫藥大學別出心裁,制了一方印,在印中留有四味中藥,寓意深刻。這四味藥就是肉蓯蓉、遠志、熟地黃、當歸,取的是從容淡定,志存高遠,遠行千裡,莫忘校園之意。我愛這方印,可惜我早已畢業數年。我們今天就細說一下當歸。當歸以出產於甘肅省東南部岷縣者為最佳,稱為岷縣的「道地藥材」。
  • 補血活血第一的中藥當歸,你真的了解當歸這味中藥的功效和作用嗎
    傳統用藥經驗認為:當歸頭能補血止血,藥性上行,凡治便血、尿血、崩漏淋滯等症多用歸頭;當歸身補血養血,多用於補益方中;歸尾活血行血,藥性下行,常用於通閉、逐瘀的方藥中。女性朋友對當歸可能並不陌生,當歸既可以補血,又可以活血,是治療婦科疾病的一味良好,因此在婦科中用到當歸的機率很高。但當歸是一味作用非常廣泛的藥物,絕不止補血活血可以概括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當歸這味中藥有什麼樣的功效。
  • 當歸四逆湯 養血調經效果好
    當歸大家都制動啊,是一種很常見的中藥材,那麼當歸四逆湯大家知道是什麼嗎?今天藥材君就跟大家介紹介紹當歸四逆湯,它的養血調經效果特別好。【組成】當歸9克桂枝9克(去皮)芍藥9克細辛3克甘草6克(炙)通草6克大棗5枚【用法】上藥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溫服。【功用】養血散寒,溫經通脈。
  • 黃芪的「搭檔」被找到,女性冬季泡水喝一喝,補氣養血,美容養顏!
    隨著冬季的到來,天氣轉涼,很多女性會出現手腳冰涼的現象,而想要緩解手腳冰涼的表現,那就是補氣養血,說到補氣養血最好的中藥就是黃芪了。 黃芪的「搭檔」被找到,女性冬季泡水喝一喝,補氣養血,美容養顏!
  • 當歸和川穹 養血行經兩相宜
    對比當歸,川芎知道的人可能就比較少了,川芎也是一種中藥植物,常用於活血行氣和祛風止痛,作用與當歸差不多,當歸川芎也經常會配伍使用,今天的中藥CP,我們來說說當歸和川芎。當歸是古人最愛用的藥材之一,有「十方九歸」之說,著名的四物湯、當歸補血湯等許多名方都離不開當歸,中成藥烏雞白鳳丸、四物益母丸、八珍益母丸都有當歸。
  • 【一味·中藥】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
    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不見歸。  《本草新編》卷之一(宮集)    當歸:味甘辛,氣溫,可升可降,陽中之陰,無毒。雖有上下之分,而補血則一。東垣謂尾破血者,誤。又何論於可君而不可臣,可臣而不可佐使哉。    當歸既能養血又能活血,歷代本草醫籍多有論述。    如《神農本草經》中所述:「主婦人漏下,絕子,諸惡瘡瘍,金瘡。」
  • 氣血足生命才有活力,6味中藥冬季常吃,可補氣養血,增強免疫力
    ,可用這6味中藥1、人參人參可大補元氣,可讓心肝脾肺腎都元氣滿滿,是大補身體的一味中藥。2.黃芪黃芪也是補氣作用非常好的中藥當歸是很好的補血藥,而且還可以活血,不用擔心因為滋補而引發血瘀的問題。一般來說,黃芪與當歸搭配,是補氣養血的名方當歸補血湯,對於氣血不足具有較好的調理作用。
  • 當歸的黃金搭檔非它莫屬,補氣補血方法簡單效果最佳
    我國醫學認為,當歸味甘而重,故專能補血,其氣輕而辛,故又能行血,補中有動,行中有補,為血中之要藥。因而,它既能補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經,又能活絡。凡婦女月經不調,痛經,血虛閉經,面色萎黃,衰弱貧血,子宮出血,產後瘀血等婦女的常見病,都可以用當歸治療。當歸是中醫中的最常用藥,多用於煲湯,特別對貧血患者是最好的,被古人稱為「婦科聖藥」。
  • 養血「聖藥」:當歸,當歸,當歸呦!
    「堪堪來到五月中」,這味藥是半夏,因為五六月正好是夏天過了一半的時候。「家人買紙糊窗稜」這藥打的是指防風,「丈夫出門三年整」指當歸,而「一封書信半字空」指的則是白芷。當歸自古被稱為「女科之聖藥」。古人娶妻為生兒育女,當歸調血是治療女性疾病的要藥 ,其取名,有人認為是「當歸因能調氣養血,使氣血各有所歸,故名當歸。」
  • 養血聖物:當歸,還是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的能手
    養血聖物當歸,還是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的能手!  當歸為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當歸的根。主要產於甘肅、四川、雲南、陝西等地,秋末採挖,除盡蘆頭、鬚根,待水分稍行蒸發後按大小粗細分別據成小把,用微火烘乾或用硫黃煙燻,防蛙防黴切片生用,或經酒拌、酒炒用。
  • 吃當歸上火怎麼辦 當歸煮蛋活血祛斑
    3、如若吃當歸上火治療應該是疏肝健脾,清熱化痰,滋養腎陰為調理,中藥治療可以用丹梔逍遙散適當加減來治療,中成藥可以用丹梔逍遙丸和知柏地黃丸一起治療。最好能吃中藥調理下。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用於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清代《本草經百種錄》所說:「當歸為血家必用之藥……實為養血之要品。」若分用,當歸身長於補血、潤腸,當歸尾長於活血止痛。
  • 冬季滋補養生,這6味藥可堪大用,健脾、安神、補血、補氣還止咳
    但是滋補並不是千篇一律的,每個人體質不同,所適合的滋補中藥也不相同,其中健脾、養心安神、補氣、養血、養肺等,是冬季滋補的的要點,這6味中藥,可作為冬季滋補的首選。它補脾養胃的效果很好,而且還具有補腎、養肺的效果。所以,山藥可作為冬季滋補的首選中藥。
  • 一味中藥,活血補血,美容養顏,號稱「婦女之友」!
    大家好,我是當歸。說我是「婦女之友」這一點我毫不謙虛。因為我是實至名歸,所以必須當仁不讓。我有很好的調經補血作用,特別適合婦女食用。《中國藥典》裡可是有我的名號的,「當歸入心、肝、脾、經,善補血活血,潤腸通便,調經止痛。
  • 黃芪益氣當歸活血,7味中藥冬季「養精蓄銳」少不了!
    除了以上的小偏方,還可以搭配一下中藥膳食,正所謂「秋冬進補,來年打虎」,身體更是由內而外的暖洋洋。今天給大家介紹這7種常見的中藥,只要搭配得當,冬進補一點都不難。黃芪的藥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其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和較廣泛的抗菌作用。
  • 黃芪和它是「黃金搭檔」,一起泡水喝,補氣養血,降脂降糖!
    關於黃芪大家應該不陌生,黃芪是一味中藥,不單單是中醫在開藥方的時候作為藥材服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對於健康養生也是有好處的,在我國黃芪已經作為中藥被使用了2000餘年,並且還流傳著「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的順口溜。
  • 羅大倫:養血的「聖藥」當歸
    意思是人的血液正常是在我們的經脈裡運行的,如果運行不暢,或者其他原因出現了淤血,那麼這個時候就要用當歸來活血,使血液回到它應當回到的地方,所以說叫當歸。而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古人娶妻要嗣續也,當歸調血為女人要藥,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意思是婦女想念丈夫之意,因此有當歸之名,這層意思,在唐詩「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又不歸」有所體現。
  • 當歸,女性調理氣血的「首選」,有三點需要注意
    歸身:顧名思義,所謂「歸身」,也就是當歸去掉頭部後,根須稍微粗大些的那一段。相對於「歸頭」來說,「歸身」的氣味稍微淡薄一些,質地也疏鬆一些,味道上已經開始有點「甘」味。「歸身」主要偏重於「養血」。養血和補血是有所區別的。「補血」是補不足,「養血」則主要是養不寧,比如血燥,就應該用養血。
  • 當歸是補血活血良藥
    為什麼一味中藥,卻叫當歸呢?據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的說法是:「當歸調血,為女人要藥,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可見,其解釋與上述詩詞不謀而合。此外,當歸還有另一種意義,即宋代陳承《本草別說》云:「使氣血各有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