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陰曆、農曆、陽曆怎麼來的?二十四節氣與其三者的關係?

2020-12-11 連三易國學

中國是文化大國,中國的曆法有陰曆、農曆、陽曆。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三者是怎麼來的?

還有多數人認為,農曆就是陰曆。其實這個是不全面的。為什麼呢?

我們先了解一下陰曆,知道陰曆是怎麼來的?

陰曆:陰曆其實也叫(夏曆)是純按月亮的月相周期而來的曆法,以月球繞行地球一周(以太陽為參照物,實際月球運行超過一周。)為一月,即以朔望月作為確定歷月的基礎,一年為十二個歷月的一種曆法(與太陽無關)

陰曆與月相有關

了解陽曆,陽曆是怎麼來的?

陽曆就叫公曆,這種曆法與主要是通過地球環繞太陽的周年運動而來,與月亮無關

很多人以為二十四節氣和陰曆有關。其實二十四節是根據陽曆劃定的。即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劃分為24個彼此相等的段落。也就是把黃道分成24個等份,每等份各佔黃經15°。由於太陽通過每等份所需的時間幾乎相等,二十四節氣的陽曆日期每年大致相同:上半年在6日、21日前後,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

陽曆來自於太陽

了解農曆,農曆是怎麼來的?

農曆屬於一種陰陽合曆:農曆是以陰曆(夏曆)為基礎,融合陽曆成分而成的一種曆法。所以我國的農曆從嚴格意義上說不應該叫陰曆,而是陰陽合曆。其年份分為平年和閏年。平年為十二個月;閏年為十三個月。月份分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歷月等於一個朔望月。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由計算決定。

農曆是兼顧太陽、月亮與地球關係的一種曆法。陰曆不考慮地球繞太陽的運行,因而使得四季的變化在陰曆上就沒有固定的時間,不能反映季節。與陽曆年固定在365天或366天不同的是,陰曆年相比陽曆年在天數上有時會相差一個月;為了協調陰曆年與陽曆年之間的天數,於是便通過「置閏法」進行調整使陰曆月相總天數與陽曆回歸年總天數相適應。

地球與太陽

二十四節氣是來自於陽曆。

很多人一看24節氣就覺得暈。覺得很難記住,其實很簡單,

怎麼記這二十四節氣的時間點呢?讓你馬上記住二十四節氣的時間。

兩句口訣: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來八、廿三。

二十四節氣時間表

總結說明:

陽曆:陽曆就叫公曆,主要是通過地球環繞太陽的周年運動而來,與月亮無關。

陰曆:陰曆其實也叫(夏曆)是純按月亮的月相周期而來,與太陽無關

農曆:農曆是以陰曆為基礎,融合陽曆成分而成的一種曆法。也叫陰陽合曆

相關焦點

  • 農曆是陰曆嗎?為何二十四節氣不按陰曆?公曆有什麼缺點?
    今天有網友提問:農曆二十四節氣為什麼不和農曆相關,而和公曆相關呢?夏至對此,六甲番人認為正確的提法應修改為:農曆二十四節氣為什麼不和陰曆相關而和陽曆相關呢?為了讓大家更清楚理解農曆和陰曆、陽曆的關係,我們可以分解成幾個小問題:1、什麼是陰曆?陰曆是指依據月亮的月相周期來安排的曆法,也就說是根據月圓月缺來安排周期,月球繞行地球一周為一月,一年為十二個歷月。
  • 陰曆和陽曆的區別是什麼 陰曆和陽曆是什麼意思陰曆和陽曆是怎麼來的
    我國的傳統節日一般都是用農曆計時的。不知道朋友們對一個節日的兩種不同表示時間能分得清楚嗎?公曆和農曆是什麼意思?公裡和農曆的區別在哪裡?接下來為你講述。公厲和農曆是什麼意思公曆稱為「陽曆」陽曆是以地球環繞太陽一周的時間算作一年。
  • 二十四節氣是陽曆還是陰曆
    【科普】  二十四節氣是怎麼產生的?    11月30日下午,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全世界火了一把。不過這不是它第一次徵服國際友人,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這一體系一直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對二十四節氣,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對於它是怎麼產生的、有多少含義,卻未必清楚。
  • 二十四節氣是陽曆,不是陰曆
    二十四節氣是陽曆,不是陰曆制定的。陽曆又叫太陽曆,是參照太陽的運行規律制定的,歷史上很多種陽曆,如漢族的幹支歷、十二氣歷、天曆和彝族太陽曆、古埃及曆、羅馬曆(演變為現行公曆)、瑪雅歷等。公曆只是陽曆的一種。現行的陽曆又一般只有公曆。
  • 二十四節氣是按陽曆制定的?可老祖宗過的明明是陰曆啊!
    小學把二十四節氣歌背得滾瓜爛熟,可上了高中地理是這麼說:每年的夏至 ,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上,晝最長,夜最短,此後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歸線,晝最短,夜最長……每年?!可是老祖宗發明二十四節氣的時候,過得不是陰曆麼??為什麼節氣跟公曆的日子每年都能對上呢?
  • 二十四節氣遵從公曆還是農曆——和農業生產無關的農曆
    以立春日為例,基本上是以陽曆的2月4日為中心,上下浮動不超過1天!其它的節氣日呢?一樣!這二十四節氣都有各自對應的陽曆日期,而且上下浮動絕不超過1天!其實,知道這一點很重要,因為中國是農業大國,自古對天氣、季節等的變化格外重視。二十四節氣,自然對我國的農業生產影響極大。不過,令人困惑的是,不知何時我國搞出一個名義上是為了農業為計的「農曆」。
  • 如何區分陰曆、陽曆和農曆?看完你就明白了!
    回復您的屬相,如"鼠"查看您的運勢詳解 大部分人都知道,陰曆和陽曆是不同的,那麼你知道陰曆和農曆其實並不是同一回事情嗎?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呢?今天我們就共同來探索一下吧。
  • 陰曆、陽曆、農曆、公曆它們是什麼關係,原來我們一直都錯了!
    有人說陽曆就是公曆,陰曆就是農曆。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陰曆,陽曆,農曆,公曆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我們先說2點結論,第一:公曆屬於陽曆,但陽曆不一定是公曆。第二:農曆不是陰曆而是陰陽曆,準確來說是以陰曆為主,陽曆為輔,那麼下面我們就依次來解釋一下,首先要解釋陰曆和陽曆。其實很簡單,陰曆就是根據月亮周期制定的曆法,由陰轉晴,再由晴轉陰就是一個月。那麼換算下來一個月就合成29天,12小時44分2秒8接近30天。
  • 「百科雜談」農曆等同於陰曆麼?閏月是怎麼來的?
    古代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曆法,無外乎都是通過觀測太陽或月亮的運行周期來制定的。陽曆、陰曆、陰陽合曆陽曆又叫「太陽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周期為基礎的一種曆法。陰曆又叫「太陰曆」或「月亮歷」,是以月亮圍繞地球的運動周期為基礎的一種曆法。
  •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的陽曆
    2007年5月29日《文匯報·筆會》發專版「文學與物理學對話」,讀來甚覺有趣,也很受啟發。物理學家冼鼎昌院士的藝術修養與美學觀念,更是叫人欽敬有加。      但文中談到杜牧《清明》詩時,王蒙先生說,「實際是按照地球和月亮之間的相互關係確定的二十四節氣」,這卻是個疏忽。
  • 農曆就是陰曆嗎?二十四節氣又是怎麼來的?李永樂老師為你解答
    在1500多年的時間裡,儒略曆與實際的回歸周期已經相差了十來天,如果紀年數能被4整除而不能被100整除,或者能被400整除,這一年才是閏年。中國傳統農曆我們經常說的二十四節氣是明顯的陽曆特徵,而初一、十五等說法則是陰曆的特徵。
  • 二十四節氣是陽曆還是陰曆 很多人搞不清
    【科普】二十四節氣是怎麼產生的?11月30日下午,二十四節氣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全世界火了一把。不過這不是它第一次徵服國際友人,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這一體系一直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對二十四節氣,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對於它是怎麼產生的、有多少含義,卻未必清楚。
  • 陰曆、陽曆、農曆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除了通過政策法令限制或廢止陰曆,還試圖從名稱上對陰曆進行重構。而這種重構則是在參照陽曆名稱下進行的,並與陽曆、新曆等名稱形成了一種區隔對立的關係。在明末清初西洋曆法進入中國後,當時人們為了區分西洋曆法,將中國傳統曆法稱為「中歷」。
  • 樊志民:因為農業,西方選擇了陽曆,東方選擇了陰曆。
    2、陽曆與陰曆農業的自然再生產特點,決定了它與天地日月的密切關係。但東西方走了不同路徑,西方選擇了陽曆,東方選擇了陰曆。古埃及人因計算尼羅河泛濫周期的需要產生了太陽曆,陽曆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運動周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曆法。它的優點是,可以比較準確地反映回歸年的長度;缺點是,以太陽視運動為依據設置的曆法,不易於觀測與把握。
  • 陰曆、陽曆、公曆和農曆有什麼不同?
    農曆和陽曆作為現代人主要的曆法方式在生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人將農曆稱為陰曆,但其實我們所用的農曆和陰曆有著較大的不同,今天來說一說陰曆和農曆有什麼不同。然而我們都知道一個回歸年有365天多,顯然這種曆法在精確性上有所欠缺。為了糾正誤差,蘇美爾地區人便開始每隔幾年就設置一個閏月,以此來改進曆法的不足。古巴比倫王國最早在處理閏月的問題時並沒有嚴格的周期,什麼時候施行閏月由國家臨時頒布。
  • 小科普:農事二十四節氣為何是以陽曆計算?
    今天是小雪,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第二十個節氣,通常在每年的11月22日到23日來臨,《群芳譜》:「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在小雪節氣,由於地寒未甚,雪量並不太大,從小雪節氣開始,降水逐漸由「水」變「雪」,華北地區將會開始下雪,降雪地區的氣溫逐漸下降到零度以下。唐朝詩人元稹的《小雪十月中》十分精闢的解釋了在小雪節氣當中出現的情景。
  • 二十四節氣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係
    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對我們今天來說作用並不太大了,不像是在古代農耕社會時期,農耕一定要根據二十四節氣的時間來進行,才不會錯過最佳的種植時期,讓農作物正常的生長。除了二十四節氣之外,我們現代常見的曆法有陽曆、陰曆、農曆、幹支歷,在我國古時就有商曆,夏曆,周曆,等等很多種曆法。
  • 陰曆和陽曆分別是怎麼來的? 農曆和陽曆有什麼區別?
    陰曆和陽曆分別是怎麼來的? 農曆和陽曆有什麼區別?時間:2016-08-03 13:37   來源:新華網-科技創新裡程碑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陰曆和陽曆分別是怎麼來的? 農曆和陽曆有什麼區別?
  • 農曆= 陰曆?你可能對曆法有什麼誤解
    由於月亮的盈虧和潮汐之間也有關係,所以古人常常根據陰曆來預測潮汐,這對於航海和漁業有很大的幫助。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問題了,陰曆一年354天或355天,這和陽曆中一年的時間365天或366天差了11天左右。每年差11天,過3年就能差出1個多月,過16年左右就能差出半年。
  • 陰曆、陽曆、陰陽曆
    它只是根據回歸年的時間來分配一年12個月中每個月的天數,設7個大月,每月31天;4個小月,每月30天;另外規定二月為28天。這樣,每年總共365天。但回歸年的實際天數是365.2425天,每年還有將近0.25天沒有安排,所以陽曆每隔4年要增加1天,加在二月的後面,稱為閏年。今天世界各國普遍實行的曆法是公曆,也就是陽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