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絕大多數腰椎滑脫症可告別開放手術

2021-02-12 強骨護脊健康大講堂

目前,當保守治療效果不明顯的情況下,手術治療是治療腰椎滑脫症的主要方法之一,實現徹底減壓受累神經,恢復椎間隙高度,維持脊柱的穩定。自上世紀40年代開展的自體棘突骨植入成功實施的後路腰椎椎間融合術(PLIF),逐步增多的病例研究證實其較好的臨床效果。

儘管開放腰椎後路融合和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普遍應用於腰椎退變性疾病治療,然而椎旁肌肉的廣泛剝離和牽拉可導致肌肉失神經營養和萎縮,使部分患者術後殘留腰背部疼痛,可能影響康復結果。隨著脊柱外科技術的發展,「微創」手術理念及技術不斷更新,更深入了患者內心,後路微創經關節突減壓腰椎融合術(MISTILF)也相繼出現並已在各大醫院成熟開展。而現階段,微創側方腰椎融合術(LLIF/OLIF/XLIF)技術的成熟開展標誌著腰椎微創融合手術增加了一個更加微創的階梯。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脊柱骨科江曉兵副教授,在科室主任梁德教授的指導下,現已成熟開展OLIF手術近300例,積累了豐富的側路融合手術經驗。據統計,2019年江曉兵副教授手術治療腰椎滑脫症有90%使用了OLIF手術,可以說,OLIF手術已經是江教授治療腰椎滑脫症的主要手段。與後路的腰椎融合技術相比,OLIF術式通過微創肌肉間隙手術入路,經腹壁肌肉間隙、經腰大肌與前方血管的天然間隙完成腰椎間盤切除減壓及椎間融合術,無需剝離腰背部肌群,無需破壞穩定的後方骨性結構,無需侵襲椎管,具有創傷小和術中出血量小的特點,真正詮釋了「微創融合」理念。而且術者可以放入較大支撐面積的椎間融合器,植骨量充足,融合率高,融合效率更高,配合經皮椎弓根螺釘,穩定性優良。此外, OLIF手術無需放置引流管,術後當天即可起床活動,恢復快,第二天即可出院,可顯著縮短住院時間。

江教授團隊OLIF治療腰椎滑脫症的適應證:3度以內滑脫;術前如果有下肢神經症狀,需在休息後能夠緩解75%以上。

以下是部分OLIF手術治療腰椎滑脫症的病例展示:

① 姚某,女性,67歲,反覆腰痛半年。診斷:1.腰椎滑脫症(L4椎體III°前滑脫,L4/5椎間關節不穩) 2. L4/5終板炎。行L4/5 OLIF + L5/S1 Mis-TLIF+L4-S1經皮固定術。

② 高某,男性,80歲,左下肢麻木疼痛5年餘,加重2天。診斷:1.腰椎滑脫症(L4椎體Ⅰ°前滑脫);2. 腰椎管狹窄症(L4/5)。行L4/5OLIF+L4/5經皮固定。

③陳某,女性,63歲,反覆腰痛伴雙下肢麻木、疼痛10年,加重1月。診斷:1. 腰椎滑脫症(L4椎體 II°前滑脫並L4/5椎間關節不穩);2.腰椎管狹窄症(L4/5);3. 骨質疏鬆症。行L4/5 OLIF+L4/5經皮固定及釘道強化術。

④鄭某,女性,47歲,腰痛20餘年,加重伴雙下肢麻木疼痛1周。診斷:1.腰椎滑脫症(L4 II°前滑脫並L4/5椎間關節不穩) 2.腰椎管狹窄症(L4/5椎間盤突出並黃韌帶肥厚、相應節段狹窄)。行L4/5 OLIF+L4/5經皮固定術。

⑤張某,男性,47歲,反覆腰痛半年餘,進行性加重伴活動受限2月餘。診斷:腰椎滑脫症(L4 Ⅱ°前滑脫並L4/5椎間關節不穩)。行L4/5 OLIF+L4/5經皮固定術。

⑥楊某,男性,57歲,右大腿酸脹不適7年餘,加重2天。診斷:腰椎滑脫(L4椎弓峽部裂並椎體Ⅰ°滑脫)。行L4/5OLIF+L4/5經皮固定術。

⑦劉某,女性,63歲,腰痛伴左下肢麻痛反覆1年餘。患者半月前因跌倒致背痛。結合症狀及影像學檢查,診斷:1. 腰椎滑脫症(L5椎體II°前滑脫);2. 腰椎管狹窄症(L4-S1);3. 骨質疏鬆性椎體壓縮骨折(L1);4. 骨質疏鬆症。行L4/5/S1OLIF+L4/5/S1經皮固定釘道強化術+L1椎體成形術。

⑧ 肖某,男性,70歲,腰部疼痛伴左下肢麻木痺痛2年,加重1月餘。結合症狀及影像學檢查,診斷:1. 腰椎滑脫症(L5椎體I°後滑脫);2. 腰椎管狹窄症(L4/5、L5/S1椎間盤突出、黃韌帶增厚並相應節段椎管狹窄);3. 骨質疏鬆症。行L4/5/S1 OLIF+L4-S1經皮固定釘道強化術。

目前,相關文獻報導OLIF手術僅限於治療Ⅰ、Ⅱ度腰椎滑脫,Ⅲ度以上滑脫在工作套管建立的有限通道上很難為嚴重滑脫復位提供充足的操作空間。但綜合以上案例能看到Ⅲ度腰椎滑脫症也可以通過OLIF來治療。同時,大多數同行認為腰5骶1是側路融合的禁區,事實上,一部分患者在腰5骶1間隙能夠為側路融合提供足夠的腰大肌血管間隙,同樣可以進行側路融合,術前進行仔細分析即可獲知是否該患者的腰5骶1是否可以完成微創側路融合。

綜合以上案例可以看出,OLIF手術已成為我科梁德教授、江曉兵副教授團隊治療腰椎滑脫症的常規術式。OLIF手術使腰椎滑脫症的微創手術治療達到一個嶄新的階段,在我們的隨訪中發現,在我科接受OLIF手術治療的腰椎滑脫症患者的手術體驗很好,能較早投入正常生活和工作,滿意度高。

脊柱專題第7期學術線上課堂將於明天下午16點(2020年2月20日)針對微創側路融合專題有系列精彩交流。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脊柱外科江曉兵副教授準備詳細介紹微創側路融合的新技術解析及細節要點,歡迎大家參會!

授課概要:

1. 怎樣評估側路融合的最佳適應證

2. 微創側路融合手術的拓展適應證

3. 微創側路融合技術的安全要點

4. 微創側路融合能夠完成腹側減壓嗎?

5. D/XLIF(直)還是OLIF(斜)好?

6. 如何真正做到斜入路直操作?




識別二維碼可諮詢江曉兵醫生


相關焦點

  • 絕大多數腰椎滑脫的患者通過這樣的方法可告別開放手術#原創
    人體正常的腰椎排列順序是有正常的生理曲度,但排列比較整齊;有些人由於先天的峽部不連、畸形或者後天的發育不良,退變等各種原因引起其中的一個腰椎相對於下一個椎體向前滑移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腰椎滑脫」如下圖所示正常的腰椎正側位圖:
  • 峽部裂性腰椎滑脫症的手術治療進展
    目前,峽部裂性腰椎滑脫症的手術指徵主要為(1)頑固性腰背疼痛保守治療3~6個月無效的患者,影響患者正常活動和生活。(2)影像學檢查提示病變節段存在神經壓迫且與臨床症狀、體徵相一致。(3)Ⅲ度以上的嚴重滑脫。(4)X線片證實滑脫進展。
  • 腰椎滑脫症
    當這些纖維組織尚堅固,使椎體正常活動時,無症狀出現,但如果由於外傷、慢性勞損(負重、扭轉用力不當),致使峽部不連之椎體向前移位,稱為腰椎滑脫症。多發生於第4或第5腰椎,稱為腰椎滑脫症。滑脫嚴重者,腰部前凸後凹增加,腰骶部棘突有壓痛,向左右推動棘突有異常活動,有時在腹部可摸到前移的椎體。患者腰部缺乏支撐力,常用雙手叉腰減輕疼痛,行走困難或間歇性跛行。
  • 健康科普:腰椎滑脫症
    腰椎滑脫症腰椎是一個完全一致的S形,但滑脫扭曲了這一形狀。在腰椎滑脫症中,腰椎椎體向前或向後滑動。一、滑脫分類1、腰椎退化性滑脫:最常見的退化性疾病引起的。它通常存在於老年人。3、發育不良性滑脫:也稱為先天性腰椎滑脫症,是一種先天性出生缺陷的結果。4、致病性滑脫:這種形式的腰椎滑脫是由疾病引起,如腫瘤或感染。5、創傷(外傷的)滑脫:創傷性事件中導致的骨折二、「腰椎滑脫等級」滑脫的嚴重性由滑脫的程度判定,也就是一個椎體的與另一個椎體滑脫的百分進行判定。
  • 煙臺女子跛行3年 醫院採用「三雙慧眼」完成腰椎滑脫症微創手術
    ,在這「三雙慧眼」的輔助下,成功完成了腰椎滑脫症的微創手術治療,實現了微創手術綜合應用的突破。慕名來到煙臺山醫院脊柱外科,經王磊升副主任醫師檢查,確診為腰椎滑脫症。為加快患者康復速度,王磊升採用Quadrant微創通道技術、機器人導航技術和顯微手術技術結合的新技術,順利完成腰椎管減壓椎間融合經皮螺釘內固定(MIS-PLIF)的微創手術治療。孫女士術後第三天便可下地行走,下肢麻木疼痛消失,終於不跛行了。
  • 退變性腰椎滑脫症尚無統一手術方法
    退變性腰椎滑脫症最早由Junghanns提出,後由Newman進一步描述。有學者認為,椎間盤退變可能是導致腰椎滑脫症發生的主要因素,其次,髂腰韌帶和椎間小關節也是腰椎滑脫症發生的危險因素。 腰椎滑脫症的發病機理是複雜的,截止到目前,腰椎滑脫症的治療方案仍存在爭議。於是,瑞士學者Steiger等對1990年1月1日至2011年11月16日期間發表的研究進行了歸納總結,該研究結果已在近期的Eur Spine雜誌上發表。
  • ——劉海春|腰椎滑脫症|腰椎管狹窄|馬尾神經|...
    主要從事骨外科各種疾病的診治,擅長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頸椎間盤突出、頸椎管狹窄、胸椎管狹窄、脊柱畸形等疾病的手術治療,尤其擅長脊柱微創手術治療,並多次出國學習交流脊柱外科技術。腰椎滑脫也被稱為腰椎不穩,是由於先天性發育不良、創傷、勞損等原因造成相鄰椎體骨性連接異常而發生的上位椎體與下位椎體部分或全部滑移,表現為腰骶部疼痛、坐骨神經受累、間歇性跛行等症狀的疾病。
  • 腰椎滑脫要做手術嗎?
    腰椎滑脫患者症狀主要表現為慢性腰痛和酸睏乏力。此外,滑脫時,如果神經根受牽拉,則可表現為下肢放射痛和麻木;如果神經受壓或合併腰椎管狹窄,則症狀可表現為間歇性跛行;馬尾神經受累時,則可出現下肢乏力、鞍區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礙等症狀。患者症狀會在站立、彎腰時加重,臥床休息後減輕或消失。
  • 朝陽脊柱科普 | 腰椎滑脫症是什麼?
    所謂腰椎滑脫症就是指腰椎的某個椎體相對於下方椎體向前或向後滑動產生症狀,是臨床上常見的骨科疾病,是慢性腰痛的常見原因,發病率約為5%。我們可以把腰椎想像成兩個摞在一起的滑塊,上面的滑塊滑到了下面滑塊的前方,就是滑脫。在滑塊後面還有一條縱行的管道,隨著滑塊之間的位移,這條管道也產生相應的形變,其中的條索必然會受到影響。這條管道就是椎管,條索就是神經。
  • 《腰椎滑脫的手術體會》
    腰椎滑脫的手術體會陳良龍 鄭久生 易仁豐 鄭陽 康忠山 楊靜海
  • OLIF 與TLIF 手術治療腰椎滑脫症的近期療效比較
    摘要:目的  比較斜向腰椎間融合術(OLIF)與經椎間孔入路腰椎間融合術(TLIF)治療腰椎滑脫症的近期臨床療效。方法   納入自2017-03—2018-03 分別採用OLIF 與TLIF 手術治療的50 例單節段腰椎滑脫症,TLIF 組26 例,OLIF 組24例。
  • 【微創腰椎椎間融合術】微創經椎間孔椎間融合術治療腰椎滑脫症的療效分析
    結論微創TLIF手術較開放TLIF手術術中出血量更少,術後住院時間更短,臨床療效相當,是治療Ⅱ度及以下腰椎滑脫症安全、有效的術式。腰椎滑脫症是脊柱外科的常見疾病,其發生率約為5.9%~11.5%[1,2],以L4,5、L5S1節段最為常見。
  • 腰椎滑脫症的臨床診治策略及要點
    鑑於椎弓峽部不連性及退變性腰椎滑脫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腰椎滑脫,因此本文重點討論這兩種類型的病理變化。椎弓峽部不連性腰椎滑脫症椎弓崩裂被認為是椎體滑脫的前期病變,主要發生在上下關節突間的峽部,90%累及L5,但椎弓斷裂不一定都伴有滑脫,其中以青少年發病伴滑脫症居多。
  • 早讀 | 腰椎滑脫症的臨床診治策略及要點
    鑑於椎弓峽部不連性及退變性腰椎滑脫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腰椎滑脫,因此本文重點討論這兩種類型的病理變化。椎弓峽部不連性腰椎滑脫症椎弓崩裂被認為是椎體滑脫的前期病變,主要發生在上下關節突間的峽部,90%累及L5,但椎弓斷裂不一定都伴有滑脫,其中以青少年發病伴滑脫症居多。
  • 煙臺山醫院結合三項微創技術治癒腰椎滑脫
    Quadrant微創通道技術、機器人導航技術和顯微手術三種微創技術相結合,在這「三雙慧眼」的輔助下,成功完成了腰椎滑脫症的微創手術治療,實現了微創手術綜合應用的突破。此手術的成功標誌著煙臺山醫院脊柱外科骨科的微創和精準醫療實現新飛躍。  萊陽的孫女士3年前出現腰疼,兩條腿也疼痛、麻木,右腿疼得特別厲害,走路一瘸一拐,而且步行300米就疼得走不動了。孫女士曾在當地推拿、針灸,但症狀反覆加重,後慕名來到煙臺山醫院脊柱外科,經王磊升副主任醫師檢查,確診為腰椎滑脫症。
  • 腰椎滑脫症的中醫藥治療及保健
    一般可僅有腰痛,嚴重者引起腰椎管狹窄症者則會出現最典型的表現——「間歇性跛行」,指患者從開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程以後(一般為數百米左右),出現單側或雙側腰酸腿痛,下肢麻木無力,以至跛行,但稍許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後,症狀可以很快緩解或消失,病人仍可繼續行走,再走一段時間後,上述症狀再度出現。因為在這一過程中,跛行呈間歇性出現,故稱為間歇性跛行。
  • 腰椎滑脫如何治療及手術原則?
    峽部崩裂性腰椎滑脫伴有反覆腰痛的,僅有少數年輕的患者需要採用手術治療。退行性腰椎滑脫是腰椎管狹窄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一種進行性病變,一般不會自行穩定,多數病人保守治療無效,需要手術才能有效地緩解上述症狀。
  • 腰椎滑脫,手術?不手術?
    腰椎滑脫,手術?不手術?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腰椎滑脫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 【微創腰椎椎間融合術】側前方腰椎椎間自鎖式融合技術治療退行性腰椎滑脫症
    結論應用自鎖式ALLIF治療退變性腰椎滑脫症具有滑脫復位效果良好,能有效地恢復椎間隙高度及腰椎前凸角,明顯增加椎管矢狀徑及橫截面積、椎管孔高度及面積,減壓效果明顯等優點,為退變性腰椎滑脫症的治療提供了新的術式。
  • 腰椎不穩、滑脫不容忽視
    最後,來到河南省直第三人民醫院椎間盤病診療中心,他被確診腰椎滑脫。腰椎滑脫,很多人非常陌生,而該病早期可能並沒有明顯的症狀,以至於常常被忽略。    腰椎滑脫易被忽略    正常情況下,腰椎從前面看是直的,從側面看則呈現一個向前和諧的弧度。但是,由於先天性發育不良、創傷、勞損等原因,會造成相鄰椎體骨性連接異常而發生上位椎體與下位椎體部分或全部滑移,這就是腰椎滑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