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裝電梯如何合理均攤費用?大學教授的「陳氏公式」讓大家心服口服

2020-12-18 瀟湘晨報

楚天都市報記者 詹鈃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輝

「有了電梯,以後終於不用再爬六樓了。」

今天上午,在武昌區楊園街的理工大社區,舉行了一場交接儀式。

儀式上,在該小區居住的5棟單元樓共60戶居民拿到開啟新電梯的鑰匙。

在加裝電梯的過程中,作為樓棟居民,該校教授陳定方運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建立起費用分攤計算的數學模型,成功解決了「如何合理均攤加裝費用」的難題。

同時,採用有別於之前錯層入戶的加裝方案,這5棟樓使用平層設計,讓居民一出電梯就可以入戶,擺脫了加裝電梯還要上下半層樓梯的尷尬,極大方便了居民出行。

電梯平層入戶太方便

「走走走,我們一起進去觀摩一下。」

上午,交接儀式結束後,看到這六層樓外豎起的嶄新電梯,不少前來觀摩的居民想進去一探究竟。

居民代表傅德生拿著剛到手的鑰匙,刷開了樓棟電梯廳的門,帶著大家進入電梯,一路上行。行駛至三樓,電梯門緩緩打開。一眾人前腳剛跨出電梯,經過一個小小的連廊,後腳就已經到達了左右兩邊住戶的大門前。

「我們之前看的項目出電梯都得再上或者下半層,這個真好。」從湖北大學職工小區前來參觀的林先生說,這個平層設計,坐輪椅的人也不用擔心了。

樓棟居民告訴記者,在加裝電梯之前,因為老舊樓棟的結構限制,武漢市申報的加裝電梯設計方案一般都是錯層設計,電梯在步行樓梯中間平臺停靠,出電梯後再走半層臺階入戶。這對輪椅使用者還是不夠友好。

而在這5棟樓裡,其中有一棟就有5人需乘坐輪椅出行。

經過居民代表多次協商,最終決定借鑑外地經驗,採用平層設計來加裝電梯,雖然成本較高,但能夠從根本上解決出行問題。

「後來我們就一起到北京去考查,最終確定了設計方案。」電梯施工方武漢三鑫電梯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仁鋒介紹,最終的設計方案是,通過在電梯井道與單元樓之間加建連廊,並向兩邊樓層外牆延展,破牆改門,實現出電梯平地進入住宅。

「陳氏公式」讓費用分攤「心服口服」

在陳定方5樓的家裡,茶几上擺滿了各種資料。

其中包括電梯安裝合同、修改了多個版本的施工圖紙、尚未使用的電梯門禁、遙控器等物件。

從2017年開始,這位年過70的老人就開始考慮鄰居的訴求,帶領樓棟居民,辦理加裝電梯的相關手續。

在這個過程當中,陳定方發現,最難解決和平衡的問題,是加裝費用如何分攤?

「加裝電梯的費用,以及後面的使用費都是沒有收取標準的。」陳定方說,之前加裝電梯的小區,有的各層平攤,1層減半;有的從上至下逐級遞減,但遞減多少,卻沒有統一標準。

於是,作為武漢理工大學退休教授,以及曾經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陳定方建立起了一個費用分攤計算的數學模型。

在這個數學模型中,總費用被分為購置及安裝電梯費用分攤、電梯入戶增加面積費用分攤、各樓層施工費用分攤、以及結構設計費用分攤等四項費用。

其中,電梯入戶增加面積費用和結構設計費用每戶均攤,另外兩項費用則根據樓層的高低來分別進行計算。

經過模型計算,陳定方樓棟出錢最多的六樓費用接近7萬元,之後每下一層大概相差8000元左右。

「階梯數量,運行次數、多少人使用、大人還是小孩使用,這些都可以作為變量來代入模型進行計算。」陳定方告訴記者,因為計算精確,這個用數學模式計算的方式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目前,該數學模型已經在武漢理工大學餘家頭校區17個單元樓推廣。

這個數學模型也被街坊鄰居親切的稱為「陳氏公式」。

武昌區已完成160部電梯加裝

「目前,武昌區累計建成投用的加裝電梯已經有160多部。」武漢市武昌區增設電梯辦公室工作人員餘穎介紹,該區在建的加裝電梯項目有29個,正在申請相關手續的也有數十部在進行。

由於區域內需求量大,2018年3月,武昌區政府下發了《2018年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實現在行政審批局一個窗口辦理,多部門並聯審批。

當年,武漢理工大學餘家頭校區的12個單元樓增設電梯項目,被納入到武昌區首批試點範圍。

2018年5月17日,武昌區政府出臺「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指南」,並開啟「助老上樓」工程,為加裝電梯提供高效服務。

「電梯現在已經交付使用了,那麼後期的管理問題一定要跟上。」武昌區市場監管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科副科長黎家華介紹,在電梯加裝過程中,特種設備監管部門對其安全施工進行監管。

電梯開始使用後,需要做好定期維保、檢驗,「這些都需要籌措資金請專人來進行管理。」黎家華提醒,隨著加裝電梯的數量越來越龐大,「電梯內的緊急報警電話由誰來接聽?」「多年後電梯的維修費用由誰來承擔?」用戶都需要提前考慮這些問題。以確保電梯裝起來之後,用的舒心。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老樓加裝電梯各戶如何出錢才合理 教授創「數學公式」解費用分攤難題
    27日上午,武昌區楊園街的理工大社區舉行了一場交接儀式,新裝的電梯正式移交5棟單元樓的60戶居民。在加裝電梯的過程中,每家如何合理分攤加裝費用,一直困擾著大家。樓棟居民陳定方教授運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建立起費用分攤計算的數學模型,成功解決了這一難題。電梯平層入戶太方便「走走走,我們一起進去觀摩一下。」
  • 舊改ing,老小區加裝電梯,7樓業主硬是不買帳!
    ,*東小區6棟2單元一位熱心的業主牽頭,多次召集單元業主開會,最開始大家積極性都很高,畢竟安裝電梯能得到政策支持有補貼。 第二個真實案例:**大學*林村教師樓,20+房齡。 小區一共7層樓,裡面住著大學的高級知識分子。 關於加裝電梯這件事,溝通很快有了結果。二樓的兩位教授高瞻遠矚,考慮到整體單元更好出租,更好發揮價值,欣然同意。
  • 為東北三省老舊小區打樣兒 瀋陽首個加裝電梯老舊小區電梯試運行
    比如小西小區的一、二、三、四單元的加裝電梯,是半透明的,即電梯的一面是玻璃,其餘兩面是鋼的。而另一棟的5-10單元,就是全透明的,即三面都是玻璃的。  好樣兒!各個難點逐一解決  12月2日,記者曾走進小西小區加裝電梯的施工現場,當天,電力部門負責人正在現場辦公,和電梯安裝廠家探討電梯運行所需高壓電的接電方式和費用分攤的問題。
  • 「破冰」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難題 南京玄武區有辦法
    新華社南京4月11日電題:「破冰」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難題 南京玄武區有辦法新華社記者朱筱老舊小區老年居民居多。老齡化來襲,上下樓難成了新的民生難題。加裝電梯這件民生「關鍵小事」自提出起就受到廣泛歡迎,但實現起來並非易事。老舊小區老年人收入偏低,居民住房多為私產,政府如何服務?
  • 老樓裝電梯出資參考費用公布:樓層越高、面積越大,分攤金額越多
    對於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鄭州市金水區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金水區建設局副局長王華傑如是說。他介紹,在實際操作中,大部分戶主對政策還都一知半解,而且在金額分攤上不同樓層的業主也有分歧,這樣的情況下,加裝電梯成了他們可望而不可即的心願。如何讓政策儘快照進現實?
  • 松江區首臺老房加裝電梯開工
    居委幹部既要了解加裝電梯工程中的設計、施工問題,方便向居民普及,又要隨時調解居民之間的舊有矛盾、安裝費用分配,還要會同業委會進行項目評估,更要與區房管局、鎮房管所對接溝通,了解政府補貼相關政策……用國亭居委會書記朱苗的話說,「硬是把自己逼成了半個專家」。九亭鎮政府也積極行動。加裝電梯工程的承接公司是上海永大電梯,也是九亭鎮的「明星企業」。
  • 加裝電梯低層用戶不配合咋辦?所在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應組織調解
    維修資金是按照小區、樓幢、單元和分戶四級核算的,每個業主交存的維修資金都依據房屋的詳細坐落建立有分戶帳,每一個維修使用項目都要按照相應受益業主的範圍從相應房屋的分戶帳中劃轉本次維修應當分攤的費用。  那麼,具體應該如何使用?使用額度有無限制?
  • 老樓加裝電梯受低層業主阻攔怎麼辦 建議建立完善協商機制予以合理...
    目前,大家同意對低層的業主進行補償。  居委會工作人員表示,蓮前西路這個單元加裝電梯的矛盾已有多年,社區每年都要介入協調兩三次。她說:「主要還是先找反對的業主溝通,聽取他們的訴求,然後再去做其他業主的工作,勸他們不能為了自己的方便而影響他人,既然造成了影響,就應該拿出誠意來補償。現在雙方基本上達成共識,細節問題還可以再協商。」
  • 老舊公房加裝電梯為啥這麼難?黃綺委員:一票否決制不合理
    「老舊公房加裝電梯,難不難?難!」今天,在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推進社會治理創新」專題會議上,黃綺委員提出,在老舊住宅小區推行加裝電梯,難的不是資金和技術,而是「一票否決制」,這樣的設置並不合理。
  • 老小區換「新衣」,加裝電梯成難題
    今年國家宣布,3.7萬個老舊小區實施「舊改」計劃,將對這些舊小區的基礎設施翻新,並允許四層以上沒有電梯的老舊房開始加裝電梯。老舊小區改造中,最為關鍵的一個項目就是加裝外部電梯。我國的大部分老小區都是步梯房,這對於一些老年人來說每天步行7,8樓還是比較辛苦的,所以對於老舊小區改造來說,加裝電梯就成了一個大家都關注的事項。
  • 杭州哪個小區哪個單元 最可能加裝上杭州老小區的第一部電梯?
    杭州老小區加裝電梯又出重大利好政策》報導後續 昨天,快報報導了杭州市政府正式確定在上城區、江幹區對既有住宅加裝電梯進行先行試點,對加裝電梯試點區,市、區兩級財政將給予20萬/臺的資金補助。上城區確定第一批先行試點的小區都在清波街道,目前一共有6個老舊小區的單元確定作為首批加裝電梯備選試點。 昨天,我去了幾個備選小區了解目前的進展情況。
  • 老小區「加電梯」,一樓強烈反對:不要錢、不要補償、也不同意!
    然而,出發點雖然是好的,但是改造加裝電梯這一塊,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遇到的阻力並不小,尤其很多在一樓居住的朋友,對加裝電梯強烈反對!這也惹得很多網友,對此議論紛紛,甚至有人直接抨擊反對安裝電梯的人,太自私,沒人情味!
  • 免費裝、付費用!安徽一地加裝電梯出新政!
    記者來到市區澄江街道塔影社區開元小區,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被綠色防護網圍起的電梯加裝施工現場,部分單元樓棟前還有工人師傅在腳手架上施工。 王先生說,當時全體業主一致籤字同意,將安裝電梯方案成功「落地」。 電梯的安裝和使用,如何收費?
  • 1樓拒絕加裝電梯,6樓與其協商,1樓提出2個條件,都傻眼了
    如今,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的發展,這些步梯樓房都變成了「老齡房」,但是,又不能拆遷,因為拆遷費用比平房高層10倍以上,拆不起、賠不起。這些「老齡房」的配套已經明顯落後了,不能拆,只能翻新、升級。所以,老舊小區改造,就成為了這幾年的工作重點之一。確實是一件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大好措施。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在實行的過程之中,也會遇到各種問題。
  • 5、6樓多次找1樓商談加裝電梯,1樓提兩方案後,他們沉默了
    最近我一朋友就給我反饋了一個情況,他們小區最近在開始登記關於哪棟要加裝電梯的情況,其他棟聽說都已經登記完成了,只有他們這一棟還沒動靜。也不是說沒人願意加裝,只是一樓的住戶一直反對,5、6樓為了這事情已經找了他們很多次了,嘴皮子都磨幹了,還是沒能說動。 那為啥一樓一直反對呢?說白了一樓住戶覺得加裝電梯對他們有害而無一利。
  • 舊樓加裝電梯引糾紛 7旬老伯打官司求陽光
    廣州首宗舊樓加裝電梯物權糾紛案再起波瀾。家住明月二路58號一樓的劉學基在狀告市規劃局二審敗訴後,又以侵犯物權為由,將物業公司和電梯承建單位告上法庭,昨日本案在廣州中院二審開庭。  「樓上要方便、樓下要陽光」是舊樓裝電梯難推進的主要原因之一。  加裝電梯的糾結矛盾如何調和?
  • 老小區加裝電梯問題爭論不休?一樓提出兩個方案,六樓又沉默了
    比如說加裝電梯後,會影響一樓的採光通風效果,因為一樓本身的採光通風效果就不是很好,加裝電梯後又遮擋了一樓的採光和通風,導致室內更加地陰暗潮溼。另外加裝電梯後,一樓的隱私性就更差了,因為人們在電梯上可以清楚地看到一樓室內的情況,導致一樓隱私性不好,加裝電梯的話,以後都不敢開窗戶了。
  • 寶鎂控股董事長攜公司骨幹前往縉雲縣洽談加裝電梯事宜
    浙江寶鎂控股有限公司自成立以來就憑藉著卓越的加裝電梯品質與優秀的加裝模式,吸引了一大批有識之士的熱切關注。10月29日我公司的章董事長就帶領了公司的骨幹人員前往麗水市縉雲縣洽談加裝電梯項目,與縉雲的相關領導、負責人共商合作事宜。
  • 天津改善既有住宅加裝電梯 確定加裝電梯達102部 老舊樓房告別「爬...
    去年和今年,「鼓勵有條件的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都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成為本市住建方面備受關注的百姓民生問題。記者從市住建委獲悉,目前全市已確定加裝電梯達102部。這些工程推進的情況怎樣?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市四層以上的多層無電梯住宅多達3.7萬幢,其中僅中心城區就有2.4萬幢。這些既有住宅大多建於2000年前,基本都沒有安裝電梯,百姓需求迫切。
  • 舊樓加裝電梯 業主可申請使用「兩金」
    近日,江門市住建局接受南都記者採訪時表示,住戶意見難統一、資金籌集和管理難度大以及缺少組織協調單位等是加裝電梯時最常見的問題。針對資金籌集,根據近期印發的《江門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指導意見》,加裝電梯業主可以申請使用個人名下的住房公積金、住宅專項維修資金。江門市住建局也同時表示,加裝電梯的費用分攤,可按照業主之間約定而行,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按照業主專有部分佔建築總面積的比例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