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命理有定數、常數和變數,《了凡四戒》裡的了凡先生,在二十歲之前命運出現了定數。了凡說過:「吾為孔先生算定,榮辱生死,皆有妄想,亦無可妄想。」意思就是:「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何時得意,何時失意,包括生死,都有了定數,沒有辦法改變,所以我就不想太多了,順其自然吧。」
但是了凡先生最後卻逃脫了定數,比如孔先生算定他沒有兒子,可是到後來卻有了兒子。難道孔先生算的不準了嗎?據了凡先生的記述,孔先生以前算定的事情極準的。只不過後來了凡明白了「命有我作,福自己求。」從而逃離了定數。
一個人的前程,就是從命運的定數變為變數,古人有明喻:「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句話前三條不要認為是簡單的、虛無的命運。人怎麼能從出生就可以註定以後呢?一命二運三風水,這裡面有定數也有變數,命指的是一個人的性格,當一個人的性格定下來以後,那麼以後的事情就會出現,什麼性格的人,就會做符合性格的事情,這都是註定的。
所以性格好的人首先就搶佔了先機,然後再看運和風水,這裡的運和風水,也不是那些使人琢磨不透的東西,而是實實在在就在自己的身邊,運和風水指的是環境,如果身邊的環境利於培養自己良好的性格,那麼就會讓自己更好的發展,比如一個幸福的家庭,有一個良好的家風,再有一群良師益友,這都能給自己增加運氣,這一切都是造就一個人才不開缺少的東西。
一個人如果性格不好,再加上身邊的環境不好,那麼就會註定以後生活不會順利,發達之人性格必定好,比如做老闆的心胸就很大,做技術的就會有恆心,有毅力。這些性格都是在有利的環境培養出來的,所以說一個人能不能做大事「一看命二看運三看風水。」
「四積陰德五讀書」,後兩條是為變數,雖然具備了前三條,但是一個人的成就也是有局限的,但是積陰德和讀書就不會有局限,積陰德就是行善以後不刻意的讓別人知道。《了凡四戒》有文:「但惟凡人有數,極善之人,數固拘他不定。」積陰德福報無量,甚至可以福澤後人,做了善事,誰也無法預測福報有多少,所以就是變數。可以讓好運的人運氣更好,可以讓做大事的人做得更大更長久。
讀書可以給人智慧,書中自有黃金屋,人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 ,才能讓自己進步,所以做大事者都喜歡學習讀書。有命有運有風水,還能行善讀書,這樣的命格才叫硬,想不發財都不能。古人的智慧不得不服,一個人想要發達離不開:「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