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出臺 九大要點你該知道

2020-12-13 搜狐網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萬華今日上午通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下稱《規定》)的有關情況。該司法解釋要點如下:

  (一)關於民間借貸的界定。解釋第一條第一款開宗明義「本規定所稱的民間借貸,是指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及其相互之間進行資金融通的行為。」 這個界定體現出了民間借貸行為特有的本質和主體範圍。從稱謂的形式上明晰了與國家金融監管機構間的區別,也從借貸主體的適用範圍上與金融機構進行了區分。

  (二)關於民間借貸案件涉及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交叉的規定。在民間借貸糾紛當中,此類案件往往與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集資詐騙、非法經營等案件交織在一起,出現由同一法律事實或相互交叉的兩個法律事實引發的、一定程度上交織在一起的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即民刑交叉案件。民刑交叉問題主要包括刑民程序的協調與實體責任的確定兩個方面,這一部分主要包括:1.對於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民間借貸案件,人民法院應當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並將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線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檢察機關。這一規定有利於公檢法三機關在打擊和處理涉眾型非法集資犯罪時能夠更好地協調一致、互相配合。2.對於與民間借貸案件雖有關聯,但不是同一事實的犯罪,人民法院應當將犯罪線索材料移送偵查機關,但民間借貸案件仍然繼續審理;3.借款人涉嫌非法集資等犯罪或者生效判決認定其有罪,出借人起訴擔保人承擔民事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三)關於民間借貸合同的效力。鑑於民間借貸合同的特殊性,司法解釋在這一部分主要規定了以下內容:1.自然人之間民間借貸合同的生效要件;2.企業之間為了生產、經營需要籤訂的民間借貸合同,只要不違反合同法第52條和本司法解釋第14條規定內容的,應當認定民間借貸合同的效力,這也是本司法解釋最重要的條款之一;3.企業因生產、經營的需要在單位內部通過借款形式向職工籌集資金籤訂的民間借貸合同有效;4.借款人或者出借人的借貸行為涉嫌犯罪,或者生效的判決認定構成犯罪,民間借貸合同並不當然無效,而應當根據合同法第52條和本司法解釋第14條規定的內容確定民間借貸合同的效力。

  (四)關於網際網路借貸平臺的責任。按照《規定》中的條款內容,借貸雙方通過p2p網貸平臺形成借貸關係,網絡貸款平臺的提供者僅提供媒介服務,則不承擔擔保責任,如果p2p網貸平臺的提供者通過網頁、廣告或者其他媒介明示或者有其他證據證明其為借貸提供擔保,根據出借人的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判決p2p網貸平臺的提供者承擔擔保責任。

  (五)關於民間借貸合同與買賣合同混合情形的認定。司法解釋明確規定,當事人通過籤訂買賣合同作為民間借貸合同的擔保,借款到期後借款人不能還款,出借人請求履行買賣合同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間借貸法律關係審理。按照民間借貸法律關係審理作出的判決生效後,借款人不履行生效判決確定的金錢債務,出借人可以申請拍賣買賣合同標的物,以償還債務。

  (六)關於企業間借貸的效力。根據目前實際情況,最高法經研究認為,對於企業之間的民間借貸應當給予有條件的認可。本司法解釋為此規定:企業為了生產經營的需要而相互拆藉資金,司法應當予以保護。這一規定不僅有利於維護企業自主經營、保護企業法人人格完整,而且有利於緩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等頑疾,滿足企業自身經營的需要;不僅有利於規範民間借貸市場有序運行,促進國家經濟穩健發展,而且有利於統一裁判標準,規範民事審判尺度。但解禁並非完全放開,最高法認為,正常的企業間借貸一般是為解決資金困難或生產急需偶然為之,但不能以此為常態、常業。

  (七)關於民間借貸合同無效的規定。本《規定》具體列舉了民間借貸合同應當被認定為無效的情形,包括:1.套取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又高利轉貸給借款人,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2.以向其他企業借貸或者向本單位職工集資取得的資金又轉貸給借款人牟利,且借款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的;3.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借款人借款用於違法犯罪活動仍然提供借款的;4.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5.其他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效力性強制性規定的。

  (八)關於虛假民事訴訟的處理。《規定》結合了虛假民間借貸訴訟審判實踐的調研結果,吸收了實踐中的有益的經驗做法,採納了綜合判斷的規範模式,並總結出了具體列舉的可能屬於虛假民間借貸訴訟的十種行為,如出借人明顯不具備出借能力;出借人起訴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明顯不符合常理;出借人不能提交債權憑證或者提交的債權憑證存在偽造的可能,等等,以供審判人員審理案件時借鑑、參考。當然,正確識別虛假民間借貸訴訟,還要求審判人員基於自身的審判經驗的積累,對生活的認知能力的提高,結合借貸發生的原因、時間、地點、款項來源、交付方式、款項流向以及借貸雙方的關係、經濟狀況等事實,綜合判斷是否屬於虛假民事訴訟。經審理發現屬於虛假訴訟的,人民法院除判決駁回原告的請求外,還要嚴格按照本《規定》的內容,對惡意製造、參與虛假訴訟的訴訟參與人依法予以罰款、拘留;構成犯罪的,必須要移送有管轄權的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九)關於民間借貸的利率與利息。隨著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的推進,以基準貸款利率的四倍作為利率保護上限的司法政策的變革勢在必行。《規定》有關民間借貸利率和利息的內容主要包括:1.借貸雙方沒有約定利息,或者自然人之間借貸對利息約定不明,出借人無權主張借款人支付借期內利息;2.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有權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則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應當被認定無效,借款人有權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3.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4.除借貸雙方另有約定的外,借款人可以提前償還借款,並按照實際借款期間計算利息。此外,這一部分還對逾期利率、自願給付利息以及複利等問題作了規定。

business.sohu.com false 第一財經網站 http://www.yicai.com/news/2015/08/4666139.html report 2599 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杜萬華今日上午通報《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下稱《規定》)的有關情況。該司法解釋要點如下:(一)

");}

相關焦點

  • 最高法:小貸等7類屬金融機構 「類金融」不適用民間借貸司法解釋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最高法稱小貸等7類屬金融機構 「類金融」不適用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小貸公司等被業內俗稱「類金融」的行業,在一份最高法批覆中被明確為屬於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從而不適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這解決了業內爭論許久的民間借貸最高保護利率範圍問題。
  • 最高法稱小貸等7類屬金融機構 「類金融」不適用民間借貸司法解釋
    小貸公司等被業內俗稱「類金融」的行業,在一份最高法批覆中被明確為屬於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從而不適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這解決了業內爭論許久的民間借貸最高保護利率範圍問題。「類金融」不適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2020年8月,最高法發布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適用範圍為「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從事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及其分支機構」,「類金融」機構恰處於模糊地帶。
  • 法官說法‖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出臺後借條該怎麼寫?
    法官說法‖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出臺後借條該怎麼寫?「借條」是借款憑證,反映的是民事主體之間的借貸關係,而「欠條」所欠之欠款並非一定是借款,當事人持「欠條」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承擔證明該「欠條」形成是基於民間借貸這一基礎法律關係的證明責任。因此,借款憑條的名稱最好寫成「借條」,不要寫成「欠條」。
  • 民間借貸利率新規全解讀 ——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修改在仲裁中適用...
    2020年7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與發改委聯合發文表示「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坊間一直猜測「大幅度」到底有多大。 新《規定》修訂核心條款—— 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規則的修訂 本次修訂中,最受市場關注的莫過於對於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規則的修訂,其主要內容如下: (一)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從年利率24%修改至LPR(一年期)的四倍 針對該調整,首先需先明確LPR的含義,LPR
  • 法律保護合法放貸者 也保護誠實債務人——專家解讀最高法民間借貸...
    南方日報記者專訪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楊立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石佳友,解讀《規定》修訂要點。降低了民間借貸的利率保護上限南方日報:最高法為何要調整民間借貸利率保護上限?出臺的背景是什麼?
  • 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是多少?最高法:LPR的4倍
    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是多少?最高法:LPR的4倍2020-08-20 16:21:23 發布來源:中國銀行保險報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 最高法院認定小貸等七類地方金融組織不適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
    WEMONEY研究室拿到的文件顯示,最高法院於2020年12月29日關於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適用範圍問題批覆廣東高院,明確:由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監管的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區域性股權市場、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七類地方金融組織,屬於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其因從事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
  • 最高法:小貸公司等7類地方金融組織不適用於民間借貸利率新規
    最高法為民間借貸利率新規打上了一個「補丁」。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釋形式批覆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明確了由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監管的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區域性股權市場、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七類地方金融組織,屬於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其因從事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
  • 談新修訂的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楊松:民法典頒布後民間借貸司法審判...
    楊松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副校長、教授最高人民法院日前發布了新修訂的《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2020年規定),對規範民間借貸行為、穩定民間借貸市場、完善民間借貸市場秩序具有重要意義
  • 最高法明確: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附全文)
    該《規定》實施以來,既規範了民間借貸行為,統一了法律適用的標準,又解決了大量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的實體與程序問題,受到國內外媒體廣泛關注和高度肯定。社會各界普遍認為,該司法解釋順應了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符合中國金融改革的方向,落實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相關部署,對於加快民間借貸陽光化進程意義深遠。
  • 民間借貸利率最高保護上限為15.4%系誤讀!讀懂民間借貸司法解釋的...
    此次對於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的修訂,最受關注的莫過於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大幅下調,「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轉而被「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四倍為標準」取代,受到社會廣泛關注。那麼修訂前後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 最高法:小貸公司等七類機構不適用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
    1月15日,澎湃新聞從相關權威渠道獲悉,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對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關於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適用範圍問題的批覆(下稱「批覆」)顯示,經徵求金融監管部門意見,由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監管的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擔保公司、區域性股權市場、典當行、融資租賃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等七類地方金融組織,屬於經金融監管部門批准設立的金融機構,其因從事相關金融業務引發的糾紛,不適用新民間借貸司法解釋
  • 最高法答問:為何將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定為LPR四倍
    問4:這次修訂民間借貸司法解釋,是如何處理與民法典的關係的?答:大家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施行。民法典頒布後,我院已經開始全面清理與民法典有關的司法解釋。這次修訂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必然涉及與民法典的關係。
  • 降低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意味著什麼?
    漫畫:顏慶雄引子: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新規出爐。《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近日發布,其中,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修改為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此前年利率24%、36%的「兩線三區」規定成為歷史。本期思與辨就該問題進行討論。
  • 民間借貸司法解釋修訂後利息怎麼算?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2020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修改〈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在民事審判工作中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等二十七件民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法釋【2020】17號)(包含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已於2020年12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23次會議通過,於2020年12月31日公布,自2021
  • 2020年民間借貸司法解釋後,借條怎麼寫?
    2020年8月20日最高法發布《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取代原《規定》中「以24%和36%為基準的兩線三區」的規定,大幅度降低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促進民間借貸利率逐步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水平相適應
  • 最高法發布了新的民間借貸解釋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新修訂的(點擊連結了解新規詳細內容)。新規明確,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每月20日發布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 民間借貸新規出臺,有人企圖鑽空子
    今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調整了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記者採訪了解到,該新規施行以來,有人試圖借「誤讀」「誤用」鑽新規空子。法律界人士表示,民間借貸有了新規後,還需要監管規制以及司法方面的調整。
  • 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改為4倍LPR!(附新修訂的司法解釋...
    該《規定》實施以來,既規範了民間借貸行為,統一了法律適用的標準,又解決了大量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的實體與程序問題,受到國內外媒體廣泛關注和高度肯定。社會各界普遍認為,該司法解釋順應了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符合中國金融改革的方向,落實了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金融體制改革的相關部署,對於加快民間借貸陽光化進程意義深遠。
  • 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改為4倍LPR(附新修訂的司法解釋全文)
    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明確將民間借貸利率司法保護上限修改為4倍LPR,大幅降低了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今日(8月20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