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處理同事去領導面前告狀,是以靜制動,還是主動澄清事實

2020-12-19 春天工場

小陳和小王相繼進入同一家公司,兩人關係一直很好,快到了閨蜜級別的友情。

初到公司那段時間,小陳獨自與領導到外地城市出差,在當地呆了有差不多十幾天,很多事務處理基本上都是小陳獨立完成,效率很高。回到公司後,不論是領導,還是周圍的同事都對小陳刮目相看。

由於小陳工作上很賣力,先後獲得了優秀員工和崗位能手的表彰。

有一次,小陳、小王和領導三人一起出差。這一次,小陳和小王在工作有一些分歧,事情處理就不太順利,她倆被領導分別談了一次話。小陳不知道領導事先跟小王談過話,對於工作中的問題比較直率地講了自己的看法和解決思路,沒想到領導對自己表示了不滿意,認為小陳自作主張,不把領導放在眼裡,這讓小陳很感委屈。

回到公司後,小陳還是一如既往地認真做事,但卻得不到領導認可,漸漸地與領導產生了隔閡。慢慢地,小王在領導面前成了「紅人」,這讓小陳有點百思不解。

後來,從旁人那裡得知,這些都是那次出差以後,小王在領導面前多次告自己的狀造成的。

小陳該怎樣處理小王去領導面前告狀,是以靜制動,還是主動澄清事實呢?

職場的人際關係其實比較複雜的,大多時候風平浪靜,但實則互相牽連的人和事都在暗中湧動。對於小陳來說,自己先要淡定地弄清楚緣由起因再果斷想好對策。

在職場,這樣的情況總是難免遇到,我把「告狀」分成兩種情形:

第一種情形:動機不壞,處事方法欠妥

這樣的情形,可能是同事對自己有意見或者看不慣,不好當面說,下意識裡直接反映到上一級,讓上一級來指出問題,批評自己。最常見的就是,領導說:「最近總是有人反映你在工作上如何如何,你要注意點。」

講一個我的親身經歷。在做培訓管理期間,我推薦一個朋友到培訓部做了講師,從朋友變成了上下級關係。時間久了,在工作過程中就發生了一些分歧,尤其對我的工作方法有意見,雖然私下提過幾次,但由於太熟悉,也沒有很在意。殊不知,她的心理積壓了抱怨,通過郵件給我的上級打了「小報告」,投訴了我管理中的若干問題。

領導專門找我談了話,還扣了獎金。我當時很生氣,覺得她不知恩圖報,反而搞小動作害我。可是想想,指責她一頓解決不了問題,朋友關係也就沒了。

於是,自己找了一個時間,約朋友喝茶,聊聊她對我的看法,算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我知道了自己在管理上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其他講師也有同樣的看法,只是明裡沒說。

我同時談了我的看法,告訴她,對我有意見,應該通過例會、總結會、直接書面的方式給我提出來,幫助上司先解決內部問題,給一個改進方法的機會。沒有這個過程,私底下打「小報告」並不利於彼此達成共識和處理好矛盾,只會惡化同事朋友關係,這樣的風氣和行為,我不認可,更不支持。

最後,我們做了約定,和好如初,也將這件事情在部門公開化,兩個人都做了反省,這對我的正面幫助還是積極的。

第二種情形:動機不純,使陰招

打「小報告」是職場的很不好的風氣,都說「意見當面提,好話背後說」、「得饒人處且饒人」、「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缺點和工作上的不足誰都有,但是抓住別人的缺點和不足就打「小報告」,這樣的情形就是居心叵測,動機不良了,是巴結領導,想自己往上爬。遇到這種情況,不能「以靜制動」,而是主動出擊。一是找到一個時機公開澄清事實,讓大家都知道這樣一個人的品行;二是叫上打「小報告」的人在領導那裡當面說清楚,特別要表達自己的正能量氣場和對工作的清晰目標、想法,讓領導看到自己與打「小報告」的人是有天壤之別的,取得領導的信任。小人的行為就應該得到遏制,被大家遠離。

職場如戰場,同事之間也往往是競爭對手,在平時工作中有一定的利益衝突,自己的小問題小毛病不知不覺地成為了別人的把柄。

學會總結經驗教訓,與同事保持一個安全距離,就如同寒冬裡的刺蝟,既需要互相協作,又要有自己的性格立場,有防人之心。不惹事,不怕事,帶一點刺保護自己,讓小人不敢輕舉妄動。

我是春天工場的葉子雨,與你同行在路上。歡迎關注我,一起討論職場和創業話題。

相關焦點

  • 同事去領導告你的狀,是應該以靜制動,還是主動去澄清事實呢
    同事去領導告你的狀,是應該以靜制動,還是主動去澄清事實呢?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有些時候,你以靜制動,可能靜久了,領導信了同事的告狀,你反而在職場中混不下去了。所以,其實你沒必要急著主動去澄清,主動出擊反而會引起疑心,而以靜制動,反而是能夠在領導不被小人影響的情況下,努力把事情做好,在領導心裡取得更高的地位。二、這時候同事告你的狀,你要主動去澄清事實如果你的同事告你的狀是屬於惡意告狀,並沒有實話實話,那你這時候一定要去主動澄清。
  • 職場遇小人,同事在領導面前告狀,是以靜制動,還是主動去澄清?
    有同事去領導面前告你的狀,說你的不是,如果是你,是應該以靜制動,還是主動去澄清事實呢?看完問題,我不禁想到了年前自己的經歷,面對來自同事的詰難、領導的質疑,我用自己的冷靜與果敢,以靜制動地交上了一份不錯的答卷,最終成功地化解了這場危機。
  • 公司同事去領導面前告狀,是應該以靜制動,還是主動去澄清事實呢
    對於職場上告狀這個事兒,到底是應該以靜制動,還是主動澄清事實呢?我看大伙兒的意見都不一致。同事去領導那兒反映情況,自己本身理短,不服的話也可以去澄清一下,看看到底誰的對,如果當事者本身是個正派人,我建議的話就以靜制動就好了,因為職場上是有利益的,說不定當事人影響了別人。如果領導找你談話,就如實反映情況就行了。不要看低領導的智慧,很多情況下,領導是兩方都聽,而且領導最喜歡聽兩方不同的意見,到底是對是錯,領導心裡邊也是清楚的。
  • 有同事找領導告黑狀,說你的不是,是以靜制動,還是主動澄清呢?
    那麼,同事告了狀,是以制動,還是找領導主動澄清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長鹿生觀點】:主動找領導澄清一下,要強於以靜制動。以靜制動,只是被動等待,有時,清者未必就能自清。主動找領導溝通一下,情況屬實,承認錯誤,情況不屬實,則澄清事實,還原真相。
  • 同事去領導面前告狀,以動制靜或坦然面對,都不是最佳的做法
    但是就算在佛系的職場人,看到有人跑到領導面前去給自己「打小報告」去了,我想他的內心一定不會那麼平淡的。告狀這種事情,雖然說在職場中並不是那麼容易碰到,但是也不是不會發生,如果我們碰到有同事去領導那裡給自己「打小報告」,我們該如何處理呢?是坦然面對還是以動制靜?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
  • 被同事在領導面前告狀怎麼辦?他用的這招,細品品味有大智謀!
    他當宰相期間,好幾次和其他公卿(就是同事)已經把某些事情商量好了,到漢武帝面前匯報。結果公孫弘當場改變主意,順著漢武帝的意思說。 這把其他人給氣的,早前不是說好了嗎?怎麼公孫弘你這濃眉大眼的也叛變了?
  • 辦公室遇小人,背後放冷箭:如何反擊最有效?
    有人到領導面前告他的狀,儘是些子虛烏有的事情。他問我,面對這種小人,是以靜制動,還是要主動去澄清事實。辦公室打小報告的人還真不少。關鍵是這種人似乎還深得領導喜歡。當有人打自己報告的時候,究竟要怎樣做才能完滿的處理,成為了我們職場之路上的必修一課。
  • 在領導面前低三下四,同事面前目中無人,遇到這樣的人怎麼辦?
    有些人在單位領導面前說話、做事一副天生奴才樣,在同事面前又是另一副嘴臉,其實在職場中的奴才樣本非天生,作為生活中的個體,也沒有真的心甘情願的去給別人做奴才的,之所以自願做奴才,並非因為他們笨,也不是因為他們沒能力,而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小心思。
  • 有一種聰明,叫「以靜制動」
    也就是告訴我們,很多事情,你靜靜地等待就可以了,不要急著要看到結果,也不要去幹擾事態的發展。 老祖宗告訴我們:「心安是福。」可是,如何做到「心安」,需要自己去領悟,雖然一些書中有講到心安的方法,但是每個人的處境不一樣,凡事因人而異,因時而異。 有一種聰明,叫「以靜制動」。
  • 靠關係當上領導,該怎麼服眾?反燒上任三把火,以靜制動是上策
    有個朋友問我:「大股東是我媳婦的姐夫,我從業務員晉升銷售副總,之前領導變成下屬,還有一幫老員工,如何抓起工作來?」 職場辦公最大的麻煩就是新任公司領導遇到了公司當中的老員工。新任領導認為老員工辦事拖沓,辦事不嚴謹,辦事沒有效率,老員工確認為新任領導拿著雞毛當令箭,把自己當回事兒了。
  • 同事在領導面前告你的狀?用這3招破解,不但領導護你,還能反擊
    咱們大多數人在職場中面對同事在領導面前給我們告狀第二,翻臉和告狀同事吵架。第三,撂挑子不幹耍脾氣。咱們再回過頭來看看公孫弘。人家的做法才叫有大智慧、大智謀!別急,聽我給你分析。這汲黯第一次告公孫弘的狀,公孫弘的解釋其實潛臺詞有三層含義。第一,他們不了解具體情況就亂說。第二,咱只聽領導的,領導讓我怎麼幹我就怎麼幹?
  • 道德經:道法自然,以靜制動,順其自然,順勢而為是合天道孕智慧
    道德經中說道:以靜制動,才是孕育大智慧。世間最好的計策,不是雄韜偉略,而是順應趨勢得以不變應萬變。有的時候不主動出擊,選擇以靜制動,反而是一種更好的策略。就如同很多人年輕的時候總是毛毛糙糙,總以為自己能夠以主觀策略改變一切,但是真正成熟之後才明白,有的時候順應自然和主動求變比起來,才是更高層的一個智慧,這也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重點。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 領導半夜11點通知開會,讓你告知其他同事,如何處理為好?
    粉絲求助:最近因為一次大晚上的收到領導的任務通知,由於沒處理的領導滿意,第二天被批評了,遇到這樣的事情應該如何處理才是最好的。小麗是一個公司的行政秘書,平時就是處理一些會議上的組織與安排,之前一直都還好,沒遇到什麼特殊情況。
  • 如何處理與同事、領導、下屬的關係?這裡有3個小技巧
    在職場中,可以將打交道的人群分為3類:同事、領導和下屬,那我們平常要如何與這三類人相處呢,本文將給大家分享三個小技巧,一起來看看~工作5年了,對於很多人的職業生涯來說,畢業後的第1個5年,是十分重要的階段;有對應的書籍會對第1個5年進行分析和總結,比如:《畢業5年決定你的一生》和《畢業5年是個坎》
  • 領導給你穿小鞋,該如何處理?同事一語驚醒夢中人!
    只要我們在職場上,在公司裡,在工作上,免不了和領導打交道。所以與領導打好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這樣在工作中能給你帶來很多方便。這兩天的會議上,一位同事因為忘了補充文檔,被領導抓著這件事不放,整個會議基本上就圍繞著這位同事的問題。
  • 心如止水,以靜制動,名將周亞夫如何處理「夜驚」?
    三、周亞夫是如何處理夜驚的 一般來說,遇到夜驚這種突發情況,只要主將或者親徵的君王能夠逃脫,就已經堪稱勝利了,主將往往能夠憑藉馬匹優勢,在極其忠誠的衛隊護衛下向安全地方奔走,隨後整個大營基本潰散了。 不過周亞夫的表現,卻給後世將領們上了重要的一課。
  • 碰到同事背後使壞,很鬱悶,怎麼辦?
    有網友問:最近遇到一個平時挺要好的同事,居然在背後使壞,真是人心叵測,不知該如何與人相處?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在解釋時心平氣和,不夾帶情緒,客觀地敘述事實,讓領導和同事了解事情的本來面目,避免在抹黑之下你的形象被毀。這件事已經無挽回之力,也不要過分糾結,至少你做了應該做的澄清工作,相信人正不怕影子歪,事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自有是非公斷,前提是你要為自己發聲,不能任憑別人滿口胡言。
  • 要管理一個部門,學會這幾點,以靜制動
    我談到了如何從頭開始建立一個職能部門/團隊。今天我談到空降兵。怎樣才能成為一名成功的空降兵?新辦公室發生三起火災怎麼樣?我的經驗很簡單:使用靜態制動,先站後斷。如果有緊急情況,會很慢。一。靜態制動很多人剛進入一個更高的管理職位就很容易犯錯誤。」
  • 領導面前熱情巴結,同事面前趾高氣昂的員工,最後辭職了
    所謂為人處世,就是人際關係的表現形式,不僅僅是對領導而言,而是身邊的所有人,當然也包括同事。如果職場人想要得到提拔,對領導阿諛奉承,只知道對領導拍馬屁,而對同事的態度則是目中無人的話,職場之路也不會走得多麼順利。因此,保持一視同仁的為人處世態度,才是職場人應該遵守的準則。
  • 職場中如何處理與領導,同事以及下屬的關係?三個答案告訴你
    職場當中需要處理好三個維度的人際關係,那就是領導、同事和下屬的關係。不管是哪一個關係處理不好,在工作當中會顯得很被動的狀態,那麼應該怎麼處理好,今天就跟大家說下職場中如何處理好這三者之間的關係,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