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不走丟,微觀學社更多精彩管理內容絕不讓你失望!
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錢賺的地方就有潮商。
潮汕,作為一個三面環山,南面朝海偏僻,走出去的商人群體卻聲名極盛,財大氣粗?
在潮商最鼎盛的時期,香港股市40%的市值為潮汕人所有。李嘉誠、黃馬化騰等諸多企業家皆是潮商。2014年胡潤富豪榜全球華人潮汕地區38人上榜,總財富達8350億,可稱得上是名副其實的"東方猶太人"。
為什麼潮汕人總能悶聲發大財呢?記住這第三條生意法則,你也可以!
1.永遠堅持實幹精神,不畏艱辛,堅持不放棄;
潮商大多是白手起家,尤其是以李嘉誠為代表的這一代的潮商多出身貧寒,一方面迫於生計,另一方面,他們自小在前人的薰陶下就培養了"敢闖敢拼"、"敢於吃苦"的性格。
比如李嘉誠13歲就到香港的茶樓做學徒端茶,朱孟依高中畢業去做建築小工;黃茂如早年也是賣豬肉出身;姚振華大學畢業就在菜場炸油條。
潮汕很多人不是天生就會經商,而是從底層做起!在廣州,有大概三百萬潮汕人在這裡默默經營著自己的事業。第一代潮商就這,用他們吃苦耐勞、不畏艱險的實幹精神賺到了第一桶金,才開始發家致富的道路。
一直到現在,潮汕人都有個不成文的規矩:寧做創業者,也不做打工仔,甚至以創業為榮、打工為恥。
2. 永遠保持創新精神,不斷學習,發現最好的商機快速抓住;
潮汕人做生意有個特點,那就是"不熟不做"。很多人都知道,廣東地區的批發渠道、零售渠道,多半來自潮汕。
因為在這個銷售網絡裡,他們互相幫襯,互通有無,共同發財,很多新的市場信息和盈利模式總是在這個圈子最先傳播。所以有些人發現潮汕人經商賺錢的效率似乎總要比其他商人更高一些。
究其原因,在於潮汕群體的團結和相互認同的人際關係,"自己人"的經商理念在潮商幫裡應用的淋漓盡致。
也正是因為在外起家,這代潮商尤為"抱團"。當潮汕人在外遇到困難時,潮汕子弟總會挺身而出。
早年黃光裕在京創業時資金不夠,會先從潮州老鄉那裡拿貨後付款。當年,黃光裕與陳曉爭奪國美電器董事長話語權時,黃光裕向潮汕老鄉求助,短時間即籌得20億元。
後來,儘管黃光裕被羈押,黃光裕家族仍得到潮汕地區老鄉的支持,短時間便籌得20億元。
所以說,潮商之所以如此齊心,其實還歸功於"契約精神"。
就拿深圳的菜市場來說,大多數已經被潮汕人"攻佔"了,這裡的潮汕商人他們會內部約法三章,定好市場價格,維持市場規則,有錢大家一塊賺。
3. 永遠恪守契約精神、誠信精神,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大家更熟知的可能就是以馬化騰、姚振華為代表的潮商了。
潮商趕上了人口紅利期,又趕上了網際網路創業窗口期,他們的發展更為多元。
比如,不斷在網際網路領域深耕的馬化騰成功成為中國首富;從早年經營菜籃子工程,到進軍地產再到創立前海人壽的姚振華,最終也通過跨界升級實現了產融結合的道路;
反觀這幾年關注度同樣高的福建莆田商幫,在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時候,不少莆田商幫仍死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沒有再進一步進行產業升級。所以,才會被大浪潮甩在身後。
梳理潮商發展軌跡,潮商能夠成功,得益於抓住歷史機遇用汗水和拼搏換來的巨大成就。說了那麼多,我們會發現,其實潮汕商人身上體現出來的一些優點,也是我們一直在倡導的企業家精神:
1.永遠堅持實幹精神,不畏艱辛,堅持不放棄;
2.永遠保持創新精神,不斷學習,與時俱進,發現最好的商機快速抓住;
3.永遠恪守契約精神、誠信精神,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
以上三條,與大家共勉。
如果你覺得有收穫,歡迎大家學習我們的爆品課程《老闆必修400節管理課程》,全面講解創新營銷、管控、薪酬、績效、股權、企業文化、領袖能量、招聘等28大專題系統。
企業經營管理剛需問題,有它足夠了,400節持續更新中,覺得有用,點擊上方連結立即訂閱,終身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