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粕還是精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則不遜,遠則怨

2020-12-09 河1258流

經常看到一些文章批判。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說是封建糟粕,要摒棄。其實他們往往只引用前半句,忽略後面半句。而我認為後半句才是作者真正的意思表達。

文學作品和電影電視劇中我們看到。幸福美滿的生活是夫妻相濡以沫。你儂我儂的。沒有生活瑣事的羈絆。也沒有婆媳關係的針鋒相對、水火不容。要麼男人銳意進取,女人溫柔嫻淑。夫妻孝順,偶爾有點小摩擦,也是美麗的誤會。家庭生活幸福美滿。老人慈祥孩子可愛。可現實生活中哪有這些風花雪月,完美的夫妻生活。鞋子合不合腳只有自己知道。外人看到的只是一點點。

下面我就說說我接觸到的幾對夫妻日常相處瑣事吧。

1,農村夫妻。男主外,女主內。

就拿我哥來說吧。嫂子是典型的農村婦女,目前在家陪讀。哥是的農民工,外面打工掙錢。夫妻聚少離多,只有孩子放假可以聚到一起。即使在一起,哥白天也要上班。生活平淡而又和美。不過在疫情期間。大哥被困在家兩月有餘。於是小爭小吵就多起來。

來自網絡。侵刪。

「成天待在家裡,什麼事也不做。」嫂子埋怨。

哥就回到:「我出去掙錢,在家歇了幾天你就看到了。」

嫂子又說:「老是吃瓜子。」

「瓜子才多少錢?你看別人抽菸一包煙就得20多塊錢。」哥答。

「瓜子吃了地也不掃。」

「你怎麼知道我不掃,我還沒掃你就來掃掃掉了。」

「你衣服怎麼自己洗了?到時候我幫你洗。」「我洗之前沒聽你說這句話呢,我還是自己洗了好,至於幹不乾淨,反正我穿沒那麼講究。」

來自網絡。侵刪。

爭吵天天有。也許就是他們日常相處的模式吧。要不然整天沒話說一點家的氣氛也沒有。

2,城市夫妻相處模式。

家裡有老人幫忙做家務和照顧孩子。夫妻倆都上班掙錢。因有老人照顧孩子,所以就有婆媳或翁婿等複雜關係。

翁婿或丈母娘女婿關係還比較好處理。最難的是婆媳關係。今天媳婦兒說婆婆。什麼菜買多了?衣服沒洗乾淨。菜燒的口味不適。明天婆婆說媳婦懶;這兒弄髒了,不收拾;亂花錢買的都是沒用的東西。男人左右為難了。勸也不是,說也不是。兩頭受氣只能忍著,就像風老鼠鑽風箱。而在今年都只能窩在家裡,矛盾更是激烈。

有統計表明,疫情緩解後離婚人數急劇上升。

3,平時兩地分居。節假日團聚夫妻。

兩地分居的夫妻。平常在微信微信或者QQ上來回留言。互訴衷腸。電話交流最多的是孩子問題。以前節假日團聚只有一兩天時間,小別勝新婚。春節長假忙著走親訪友,也是多少時間單獨相處。感情也沒有降溫。

不過今年的春節就不一樣了。不光不能走親訪友,還不能出門。夫妻相親就變成相怨了。今天飯誰燒?碗誰洗?地誰拖?衣服誰洗?生活瑣事要麼平均分配。要麼石頭剪刀布。他多一點,我少一點,都會斤斤計較。短暫相聚那是『相看兩不厭』,而現在是『相看兩厭』。

抗疫期間。網上前十提問。
抗疫在家生活。

有網友列出夫妻日常生活表。

我現在終於明白達摩祖師可以『割肉餵鷹,捨身飼虎』。而和尚卻不允許結婚。

來自網絡。侵刪。

娶老婆比飼虎更難啊!捨身飼虎一了百了,而結婚是伴虎!時間是一輩子!俗語說『伴君如伴虎』。我們男人是真伴虎。

女人老說男人婚後就變了。男人變的是行為,不變的是真心。其實女人變化何其多啊。他們婚前溫柔可愛。美麗善良。雖然有一些嬌裡嬌氣,但看上去讓人憐惜。可婚後不僅變得碎碎念,而且吹毛求疵。不是就是所謂的『近則不遜』。至於『遠則怨』。那些和丈夫兩點分居的女人,那個沒有怨氣?

作者:河1258流。業餘時間寫作的寫作水平業餘的寫作者。一個不會做顏料的食堂廚師不是好的數控攻城獅。關注必回關。回復必回應。

相關焦點

  • 孔子的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突然發覺這句話非常正確。它沒有半點對女子的討厭,孔子在說真話。這句話出自《論語.陽貨》,孔子說一句很經典的話。我們簡單去理解會曲解孔子的真正意義。這點不發表意見,因為沒有深入研究,是孔子過後,他的學生記錄下。時代久遠,取證困難。先解釋整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整句話的意思是說情操和修養的問題。
  •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近則不遜,疏則怨」什麼意思?
    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近則不遜,疏則怨」是一種很真實的體驗。「女子」是指被男人寵愛有了地位,而強化了第一套心智系統的女人。「小人」是指一輩子只用「第一套心智系統」的男人,隱含的含義是,這些男人因為「第一套心智系統」在現實社會中,有了一定成就、見識。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小人指的是與君子行為思想完全相反的一類人,即奸詐,無事生非或者唯恐天下不亂,而女子應該是介於君子和小人之間的一類人。顯而易見,孔子是不會貶低任何人的,即便加上我們的個人情感來看這句話,認為女人和小人分明是貶義,但這是長期以來的言傳身教所薰習的思想觀念而已,這兩個詞不過是代表不同的人群罷了,對應的是他們的言談行為和思想活動,並無高下長短之分,如果有則是自己的思想妄念作祟。
  • 孔子為什麼會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孔子為什麼會講「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對於這句出自《論語陽貨》中的孔子名言,人們歷來是說法不ー。有人說,這是孔子在對自己的婚姻失望後發出的感嘆。有人說,這是孔子見自己的女兒婚後過得不好,自己又無法幫助,無奈之下說出的一句話。
  •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
    有「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的言論,因言中女子被解釋為婦女,所以是在侮辱婦女。如果真是這樣,萬世師表的孔子,講孝道的孔子,則名不副實,就該否定了。亊實如何?孔子其人如何?「濾色春秋悟聖賢」,有必要還原孔子。
  • 孔子「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含義被曲解了千年?
    作者:君之憶「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句話是孔子在《論語·陽貨》中說的。受世人景仰的孔聖人,為啥說出這樣的話?這句話有蔑視女人的意味嗎?有人認為,孔子在這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中,把「女子」與小人,相提並論,肆意貶低女人,是任何人所無法抹殺的事實。圍繞上述問題,後人可謂費勁口舌,對於孔子是否歧視女人?為啥歧視女人?
  • 被誤解千年的名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實則微言大義,引人深思
    文丨曹鏡明題丨被誤解千年的名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實則微言大義,引人深思你真的知道「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的意思嗎?不要在人云亦云啦!例如孔子在《論語丶第十七章丶陽貨篇》中說的這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就常常被拿來形容女子的不可理喻。可事實上,這句話的意思真是這樣嗎?答案肯定是不是。雖然在封建社會,女子的地位相對低下,但孔子作為一個高級知識分子,最起碼不會庸俗到,將某個群體,某種性別,一概而論之的地步。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孔子此言,到底是不是貶低女性?誰在說謊?
    近代以來,很多人批評孔子歧視女性,論據就是他說過一句很有名的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誠然,這句話出自《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確實是孔子說的,完整表述為:「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被曲解了千百年的聖人之語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自古以來被普遍認為是說女子與小人一樣難相處,是對女子的一種歧視,而這句話的出處乃是我們偉大的孔聖人。孔子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這句話出自《論語.陽貨》。可是這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卻很少有人知道其實這句話還有後半句,全句話乃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而這句話一直被認為是孔子不尊重女性的話語。這種說法乃是對孔子一種天大的誤解,全句的意思是和那些陰險狡詐、卑鄙無恥的人最難相處,和他親近時他就不懂得謙遜,別人疏遠他了,他又有怨恨。對於這句話的理解要結合當時孔子說出這句話時所處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來。
  • 「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考
    久而久之,「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論語。陽貨》被普遍認為是孔子鄙視婦女和體力勞動者的論據。連海外真心尊崇孔子者也覺得難予諱言,無可奈何地說:「孔夫子就這句話說錯了」。這裡的前一句話「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幾乎成了傳統的以男權為中心的社會的一句至理名言。而後一句話幾乎被人們遺忘了。
  •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下句才是精華,知道後就不會用來罵人了
    文/霜序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下句才是精華,知道後就不會用來罵人了其中不乏有一些今天我們聽起來不是那麼舒服的,比如孔夫子那一句經典的「唯女子和小人難養也」。相信大家都在不同的場合聽說過,都會覺得這句話是把女性和小人放在一起,十分不尊重人。 但是如果細細品讀一下,大家就會發現這其實並不是這個意思。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一直在被誤解,看了下一句才恍然大悟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一直在被誤解,看了下一句才恍然大悟我們的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東西,5000年的文明,積澱下來的都是我們文化中的精華。對聯,古代的人們休閒時候常會對對子,一來是消磨時間,二來大家相互切磋,從中能夠找出自己的不足。
  • 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你知道下一句麼,意思完全不同?
    孔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你知道下一句麼,意思完全不同?女孩子們一般都不喜歡聽一句話,叫:「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許多女孩子都覺得這句話是諷刺女性,也有一些男性覺得這句話說的很對,女人確實麻煩事多,但其實大家都誤會了,這句話原本的意思根本就不是這樣的。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真是你所理解的意思嗎?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論語.陽貨》前一句」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幾乎成了一句名言治理,而後一句鮮少有人知道。偏偏被人斷章取義,那現在兩句在用一起孔子到底是哪個意思呢?我們不妨先了解一下孔子對《詩經》的評價,他認為詩經是很優秀的作品,更是傳由孔子編訂,我們翻翻詩經,裡面大多都是對女子溫婉善良的歌頌,說孔子歧視女子就有些說不過其。
  • 常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還有後半句,鮮為人知,更具經典
    今日,筆者便帶來了一句俗語「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它還有後半句,鮮為人知,更具經典,一起來看看——現在的年輕情侶,每每和女朋友吵架時,總會故意調侃道:真是「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也有一些夫妻,遇到媳婦不講道理時,這句話同樣會隨口而出,那麼,在人們的觀念中,這句話中的「小人」是貶義詞,整句更不是一句好話,其實,一直以來,大家都理解錯了。
  • 孔子為什麼說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他是在歧視女性嗎?
    原因就出在《論語·陽貨》,這裡面講:「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但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恐怕只是那些人對孔子意圖的曲解。首先,這裡說的「小人」並不是我們現在理解的奸詐卑鄙的人,而是不懂完善自我的人。「養」指的是修身養性,小人因為不懂修身所以「難養」。孔子說過:「君子安定坦然卻不傲慢無禮,小人傲慢無禮卻不安定坦然。」
  •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對女性的歧視嗎?看看易中天如何解釋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這是記載在《論語·第十七章·陽貨篇》的一句話。似乎在千百年時間演繹之中,這句話是對女人的歧視,早已成為了一個定論,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我們觀念裡那個近乎完美的大聖人——孔子。真的會有歧視女子的思想嗎?
  • 孔子千古名言「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後一句更狠,你可能沒聽過
    孔子千古名言「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後一句更狠,你可能沒聽過中國有四五千年的歷史文明,但能稱得上「聖人」的卻寥寥無幾,我們耳熟能詳的有「武聖」關羽、「醫聖」張仲景、「詩聖」杜甫。跟這些人相比,孔子的「聖人」地位更加不可撼動,"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是孔夫子說出的名言,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聽到的一句古語,現代的意思通常被用以形容刁鑽的女孩子難以伺候,該句將小人和女子放在一起,足以見作者對女子的偏見之大。
  • 文化巨人:孔子所說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究竟想要表達什麼?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些名言經常能夠讓人清醒,努力上進!不荒廢一生!但是,孔子雖然為偉大的教育家。有句話叫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雖然,孔子的成就已經非常高了,但是並不代表他的理念都能被人們所接受。就像全世界有那麼多億的人口,我們不可能讓每個人都喜歡上我們,認同我們!所以孔子的有句話經常被人家所詬病,認為孔子不尊重女性枉為偉大的教育家!沒錯!正是大家所熟知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
  • 千古名言「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後面兩句話更經典,你聽過嗎?
    被列入四書五經之一的《論語》,雖然不是孔子親手所著,卻凝聚著他的思想精華,也是科舉必考科目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論語》中的很多話,時至今日依舊極具借鑑意義,有些還被世人當做座右銘,以此來激勵自己。吾日三省吾身,提醒我們要時刻反省自身的行為,才能不斷進步;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闡述了學習的道理,不能讀死書,要學會多思考,也不能一味地空想,而不付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