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的說,大城市的房價。
我是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孩子,深知去大城市闖蕩有多麼艱難。
之所以下定決心要留在大城市,只有一個想法。
那就是:如果我現在不去,將來也有可能被逼著去。即使我這一代不去,將來我的後代也會被逼著去。
與其將來被逼著去,不如趁現在年輕去大城市闖一闖。
一、
眾所周知,城市化是一個國家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那麼,中國城市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世界各國的城市發展趨勢。
城市經濟發達吸引人口,人又為城市貢獻價值。衡量一個城市的發展,人口是最為直觀的指標,它既是城市發展的因,也是城市發展的果。
有一個笑話講:日本東京1200萬人口的時候,下決心要把人口控制住,於是就修了一條高速鐵路,說1小時到大阪,東京人你們都去大阪吧!於是,大阪人就都跑到東京來了。
現在東京都市圈的人口多少呢?超3700萬,日本人口的三分之一,並且每年還有大量的人口不斷湧入東京圈。
和日本一樣,韓國人口也高度集中於首都,韓國的人口、面積、地形和我國的浙江省差不多,然而韓國首爾都市圈的人口就有2500多萬,相當於全國一半的人口都跑到那兒就業與生活。
再來看看美國的情況。
人口同樣的向大城市集中。人口較多的州(如加州、德州、佛州),有兩三個人口中心,而普通的州,一般就只有一個人口中心,全州人口高度集中於這些少數人口中心。
而西部內陸以荒漠和大農場為主,除了少數城市外,人口極其稀少。
歐洲各國的人口也高度集中在少數都市圈,城市越來越大。倫敦就相當於英國,巴黎就相當於法國。
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更是普遍呈現出首都獨大、一枝獨秀的局面。
二、
全世界範圍內都在出現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現象,中國也不例外。
首先,人往城市走。我們國家由原來的380萬個自然村,現在變成了180萬個,農村青壯年都到城裡去了,只剩下老人。農村鄉鎮人口往縣城走,縣城人往城市走,小城市人往大城市走。
另外,一二線城市的人口增速遠高於三四線小城市。近兩年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而二線城市又在「不擇手段」地搶人(引進高新產業、優惠的政策、真金白銀補貼等),人口增速開始反超一線。
其次,省內人口向省會走。省內多數城市人口流出,而只有一個人口淨流入城市,便是省會。部分經濟強省有兩個人口淨流入城市,例如浙江的杭州和寧波,福建的廈門和福州,等等。
那麼未來中國的城市化趨勢是什麼呢?
至2019年末,中國的城市化率已達60.60%。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當一個國家的城市化率超過60%時,就會進入都市圈化時代。
「大城市化」形成都市圈,人才、資金、產業鏈向重點城市加速聚集,周邊地區融入都市圈,自成一體,城市更有活力。相應的,房價也會越漲越高。
小城市繼續衰敗無法逆轉,產業凋零,日趨單一化、配套化,並處於產業鏈下遊,年輕人找不到工作,要麼扎堆體制內,要麼被迫逃離。
只要我國在市場經濟的行進道路上,這一趨勢就無法避免。
那麼未來哪些城市有前途呢?
大概有這十幾個大小都市圈,他們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成渝都市圈、武漢為首的華中都市圈、鄭州為首的中原都市圈、西安為首的關中都市圈、濟南、青島的山東都市圈、福州、廈門的海西都市圈等等。不能成圈的地區,那麼省會也是不錯的。
至於那些遠離都市圈的小城市小地方怎麼辦呢?
其實上頭已經點出了未來,那就是因地制宜的發展,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資源稟賦,好耕種的地方就種糧食,種瓜果種茶葉,難耕種的就退耕還林,江河湖海就捕魚捉蝦,綠水青山就發展旅遊。總之,你有什麼就發展什麼。
以後這些地方就不要再搞什麼工業了,你為國家環保貢獻力量,全國富裕地方會給與你一定的補貼,來養活人口以及維持公共服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轉移支付。這樣人們都安居樂業,也是挺好的。
未來中國的城市發展趨勢已經很明顯了,對於年輕人來說,你不得不去大城市闖蕩,而且要努力在大城市留下來。
三、
要在大城市留下來,就要面臨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有房子。
在大城市有房子,意味著享有更好的教育、醫療、就業資源;有房子你更容易結婚,丈母娘放心把女兒交給你;有房子代表著你的家族在中國最好的城市扎了根,你的後代就有了無限的可能。
大城市的房子有各種好,唯一的缺點就是一個字——貴,而且會越來越貴。
在房價高漲的今天,家裡沒錢的年輕人越來越難在大城市買房定居了。
如果你直接出生在大城市,你是富(官、拆)二代,或者父母直接幫你全款買房,那是最好的,你的人生就是easy模式。
如果你的父母能出首付,自己的收入又能覆蓋月供和日常開銷,那也不錯,你的人生是normal模式。
這兩類人不在討論範圍,因為他們屬於靠家裡分分鐘能解決房子的人,去大城市也不叫闖蕩,而是生活,甚至是享受,歲月靜好,老婆孩子熱炕頭。
如果你的家裡幫不上忙,甚至還拖你後腿,而你又想在大城市留下來,那麼恭喜你,你的人生是地獄模式。
這類人該如何在大城市闖蕩呢?下面附上地獄模式攻略:
開局選副本,也就是選擇城市。
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房價太高,已經不適合大部分普通人了,特別是京滬兩地戶口也是個難題。
一線城市適合什麼人呢?如果大家有心,對於近幾年一線城市的主要提法和做法,做一下深入思考就會發現,是高端人才,要不拘一格選人才了。
一線城市將會成為世界級的人才中心,吸引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高端人才,不管你來自哪裡,只要你真有能力,你是個人才,那麼給你戶籍甚至房子。例如前段時間楊超越作為特殊人才落戶上海,之前還有李佳琦落戶上海,網上很多人酸,但他們確實是人才。
所以,如果你特別優秀,去一線城市,剩下大部分年輕人最好的選擇就是去省會或強二線城市。
當然了,省會城市的房價也不便宜,打工人一輩子都買不起,要怎麼辦呢?兩條路:
1.開金手指,走捷徑。女性上嫁、男性入贅,與你「愛」的有錢人或當地土著結婚。
2.血酬。
四、
所謂血酬,就是流血拼命所得到的報酬——你想獲得什麼,你想改變命運,總得付出點代價。
如果一個人得到了很多,卻沒有付出什麼,那麼只有一種可能,有人替他付出了代價。
富二代能住別墅開豪車,是富一代下海經商、艱苦創業,承擔巨大風險換來的血酬。
二十幾歲年輕人小資白領,還能早早結婚、幸福生活,是他爹媽勤勤懇懇、掏空錢包為孩子在大城市買房置業換來的血酬。
而你有什麼呢?你又付出了什麼呢?十年寒窗苦讀換來的學歷麼?問題是現在大部分學歷不值錢,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即便找到了,工資也低到讓你懷疑人生,於是很多人感嘆命運不公,十年寒窗還比不上網紅。
為什麼呢?因為,十年寒窗苦讀,只是個基本,是保底。大學畢業證人人都有,就和身份證一樣,它代表著主流社會的入場券,它追求的是確定性,它能保障你的下限。這也是為什麼父母都希望子女好好讀書進體制內工作,因為它穩定。
而穩定,就是財富的大敵。你看到網紅賺大錢,但你沒看到網紅成名前可能連飯都吃不飽,收入沒有保障,上限高下限低,不穩定。即便出名了,還要承受被黑被罵的負面影響。丁真一夜爆紅,一晚上直播收入十幾萬,代價是現在很多人黑他罵他。
網紅也會過氣,不可能一直紅下去。網紅還有可能被封殺,這些都是當網紅要承擔的風險。
再比如一家公司賺了錢,利潤大頭歸老闆,為什麼呢?因為公司如果經營不善,老闆可能會血本無歸,可能會負債,甚至可能要坐牢,要付出代價,這是老闆要承擔的風險。老闆賺錢,是市場對風險的回報。
富貴險中求,要想獲得超額回報,就要接受不確定性,要承擔巨大的風險。
明白了這一點,改變命運的路徑就很清晰了。
那就是,冒險。窮人逆襲就靠這個。
新鮮事物不熟悉,你要去研究;出現新賽道新風口,你要去抓住;新行業不穩定,你要去參與;市場競爭不確定性高,你要去冒險。總之,什麼風險高就做什麼。
你說你害怕,你不敢冒險,但事實上你已經在冒險了,來大城市就是冒險,不管主動的還是被迫的。如果不能在城市安家,代價就是年紀大了回老家縣城或農村,然後你的下一代再重複這個過程。
所以,你窮,你要改變命運,去冒險吧,去賭一把吧。成功了爽三代,失敗了也無所謂,反正你一無所有,也沒什麼好失去的。
二代們不用冒險,因為有人替他冒險了,二代最好的選擇是求穩。
這叫什麼?這叫傳承。
我們中國人最講究傳承了。
一個家族要想興旺發達,一般要有幾代人的努力。
第一代勤勤懇懇,供出一個大學生,把孩子送到城市,有能力的,再幫孩子在城市買套房子。
第二代在城市紮根,穩紮穩打,積累資源,為的是將來能助孩子一臂之力。
第三代就幸福了,不再為生存、錢財發愁,有了選擇權,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富起來需要三代,但每一代都需要努力,每一代都需要上一代的支持。上一代努力點,下一代就會輕鬆點。上一代躺平了,下一代就要吃苦了。
這就是家族傳承,像接力賽一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傳承經驗、傳承房產、傳承財富,匠人傳承手藝、商人傳承生意、學霸傳承考試技巧……
你明白我說的話之後就知道,即使大城市再難也要去闖蕩,去冒險,去拼掉自己。或許你家族的繁華,要到下一代才能出現,你不一定看的到,但,這就是血酬!
人如此,國家也一樣。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中,有一幕看了頗有感觸:在秦國萬人閱兵式上,秦莊襄王嬴異人與未來的秦王嬴政一同閱兵,即便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也得撐著親手把一個強大的秦國交到嬴政手上,才放心的死去。
秦一百三十餘年,奮六世之餘烈,代代相傳,但凡有一代拉胯,斷不能成就統一大業。
華夏文明五千年,祖祖輩輩用鮮血、用生命為子孫後代鋪路,但凡有一代斷絕,斷不能延續至今。
現在,歷史的進程到你頭上了。
歷史的進程是什麼?
是一個個平凡的你,你和你背後的家族堅持留在大城市闖蕩,用拼命,用血酬,鋪成的這個國家的偉大復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