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留給年輕人的時間不多了

2020-12-19 阿宅美食檔

準確的說,大城市的房價。

我是一個從農村出來的孩子,深知去大城市闖蕩有多麼艱難。

之所以下定決心要留在大城市,只有一個想法。

那就是:如果我現在不去,將來也有可能被逼著去。即使我這一代不去,將來我的後代也會被逼著去。

與其將來被逼著去,不如趁現在年輕去大城市闖一闖。

一、

眾所周知,城市化是一個國家發展壯大的必經之路。那麼,中國城市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世界各國的城市發展趨勢。

城市經濟發達吸引人口,人又為城市貢獻價值。衡量一個城市的發展,人口是最為直觀的指標,它既是城市發展的因,也是城市發展的果。

有一個笑話講:日本東京1200萬人口的時候,下決心要把人口控制住,於是就修了一條高速鐵路,說1小時到大阪,東京人你們都去大阪吧!於是,大阪人就都跑到東京來了。

現在東京都市圈的人口多少呢?超3700萬,日本人口的三分之一,並且每年還有大量的人口不斷湧入東京圈。

和日本一樣,韓國人口也高度集中於首都,韓國的人口、面積、地形和我國的浙江省差不多,然而韓國首爾都市圈的人口就有2500多萬,相當於全國一半的人口都跑到那兒就業與生活。

再來看看美國的情況。

人口同樣的向大城市集中。人口較多的州(如加州、德州、佛州),有兩三個人口中心,而普通的州,一般就只有一個人口中心,全州人口高度集中於這些少數人口中心。

而西部內陸以荒漠和大農場為主,除了少數城市外,人口極其稀少。

歐洲各國的人口也高度集中在少數都市圈,城市越來越大。倫敦就相當於英國,巴黎就相當於法國。

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更是普遍呈現出首都獨大、一枝獨秀的局面。

二、

全世界範圍內都在出現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現象,中國也不例外。

首先,人往城市走。我們國家由原來的380萬個自然村,現在變成了180萬個,農村青壯年都到城裡去了,只剩下老人。農村鄉鎮人口往縣城走,縣城人往城市走,小城市人往大城市走。

另外,一二線城市的人口增速遠高於三四線小城市。近兩年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而二線城市又在「不擇手段」地搶人(引進高新產業、優惠的政策、真金白銀補貼等),人口增速開始反超一線。

其次,省內人口向省會走。省內多數城市人口流出,而只有一個人口淨流入城市,便是省會。部分經濟強省有兩個人口淨流入城市,例如浙江的杭州和寧波,福建的廈門和福州,等等。

那麼未來中國的城市化趨勢是什麼呢?

至2019年末,中國的城市化率已達60.60%。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當一個國家的城市化率超過60%時,就會進入都市圈化時代。

「大城市化」形成都市圈,人才、資金、產業鏈向重點城市加速聚集,周邊地區融入都市圈,自成一體,城市更有活力。相應的,房價也會越漲越高。

小城市繼續衰敗無法逆轉,產業凋零,日趨單一化、配套化,並處於產業鏈下遊,年輕人找不到工作,要麼扎堆體制內,要麼被迫逃離。

只要我國在市場經濟的行進道路上,這一趨勢就無法避免。

那麼未來哪些城市有前途呢?

大概有這十幾個大小都市圈,他們是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長三角、大灣區、京津冀、成渝都市圈、武漢為首的華中都市圈、鄭州為首的中原都市圈、西安為首的關中都市圈、濟南、青島的山東都市圈、福州、廈門的海西都市圈等等。不能成圈的地區,那麼省會也是不錯的。

至於那些遠離都市圈的小城市小地方怎麼辦呢?

其實上頭已經點出了未來,那就是因地制宜的發展,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資源稟賦,好耕種的地方就種糧食,種瓜果種茶葉,難耕種的就退耕還林,江河湖海就捕魚捉蝦,綠水青山就發展旅遊。總之,你有什麼就發展什麼。

以後這些地方就不要再搞什麼工業了,你為國家環保貢獻力量,全國富裕地方會給與你一定的補貼,來養活人口以及維持公共服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轉移支付。這樣人們都安居樂業,也是挺好的。

未來中國的城市發展趨勢已經很明顯了,對於年輕人來說,你不得不去大城市闖蕩,而且要努力在大城市留下來。

三、

要在大城市留下來,就要面臨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有房子

在大城市有房子,意味著享有更好的教育、醫療、就業資源;有房子你更容易結婚,丈母娘放心把女兒交給你;有房子代表著你的家族在中國最好的城市扎了根,你的後代就有了無限的可能。

大城市的房子有各種好,唯一的缺點就是一個字——貴,而且會越來越貴。

在房價高漲的今天,家裡沒錢的年輕人越來越難在大城市買房定居了。

如果你直接出生在大城市,你是富(官、拆)二代,或者父母直接幫你全款買房,那是最好的,你的人生就是easy模式。

如果你的父母能出首付,自己的收入又能覆蓋月供和日常開銷,那也不錯,你的人生是normal模式。

這兩類人不在討論範圍,因為他們屬於靠家裡分分鐘能解決房子的人,去大城市也不叫闖蕩,而是生活,甚至是享受,歲月靜好,老婆孩子熱炕頭。

如果你的家裡幫不上忙,甚至還拖你後腿,而你又想在大城市留下來,那麼恭喜你,你的人生是地獄模式

這類人該如何在大城市闖蕩呢?下面附上地獄模式攻略:

開局選副本,也就是選擇城市。

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房價太高,已經不適合大部分普通人了,特別是京滬兩地戶口也是個難題。

一線城市適合什麼人呢?如果大家有心,對於近幾年一線城市的主要提法和做法,做一下深入思考就會發現,是高端人才,要不拘一格選人才了。

一線城市將會成為世界級的人才中心,吸引全國乃至全世界的高端人才,不管你來自哪裡,只要你真有能力,你是個人才,那麼給你戶籍甚至房子。例如前段時間楊超越作為特殊人才落戶上海,之前還有李佳琦落戶上海,網上很多人酸,但他們確實是人才。

所以,如果你特別優秀,去一線城市,剩下大部分年輕人最好的選擇就是去省會或強二線城市。

當然了,省會城市的房價也不便宜,打工人一輩子都買不起,要怎麼辦呢?兩條路:

1.開金手指,走捷徑。女性上嫁、男性入贅,與你「愛」的有錢人或當地土著結婚。

2.血酬

四、

所謂血酬,就是流血拼命所得到的報酬——你想獲得什麼,你想改變命運,總得付出點代價

如果一個人得到了很多,卻沒有付出什麼,那麼只有一種可能,有人替他付出了代價。

富二代能住別墅開豪車,是富一代下海經商、艱苦創業,承擔巨大風險換來的血酬。

二十幾歲年輕人小資白領,還能早早結婚、幸福生活,是他爹媽勤勤懇懇、掏空錢包為孩子在大城市買房置業換來的血酬。

而你有什麼呢?你又付出了什麼呢?十年寒窗苦讀換來的學歷麼?問題是現在大部分學歷不值錢,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即便找到了,工資也低到讓你懷疑人生,於是很多人感嘆命運不公,十年寒窗還比不上網紅。

為什麼呢?因為,十年寒窗苦讀,只是個基本,是保底。大學畢業證人人都有,就和身份證一樣,它代表著主流社會的入場券,它追求的是確定性,它能保障你的下限。這也是為什麼父母都希望子女好好讀書進體制內工作,因為它穩定。

而穩定,就是財富的大敵。你看到網紅賺大錢,但你沒看到網紅成名前可能連飯都吃不飽,收入沒有保障,上限高下限低,不穩定。即便出名了,還要承受被黑被罵的負面影響。丁真一夜爆紅,一晚上直播收入十幾萬,代價是現在很多人黑他罵他。

網紅也會過氣,不可能一直紅下去。網紅還有可能被封殺,這些都是當網紅要承擔的風險。

再比如一家公司賺了錢,利潤大頭歸老闆,為什麼呢?因為公司如果經營不善,老闆可能會血本無歸,可能會負債,甚至可能要坐牢,要付出代價,這是老闆要承擔的風險。老闆賺錢,是市場對風險的回報。

富貴險中求,要想獲得超額回報,就要接受不確定性,要承擔巨大的風險。

明白了這一點,改變命運的路徑就很清晰了。

那就是,冒險。窮人逆襲就靠這個。

新鮮事物不熟悉,你要去研究;出現新賽道新風口,你要去抓住;新行業不穩定,你要去參與;市場競爭不確定性高,你要去冒險。總之,什麼風險高就做什麼。

你說你害怕,你不敢冒險,但事實上你已經在冒險了,來大城市就是冒險,不管主動的還是被迫的。如果不能在城市安家,代價就是年紀大了回老家縣城或農村,然後你的下一代再重複這個過程。

所以,你窮,你要改變命運,去冒險吧,去賭一把吧。成功了爽三代,失敗了也無所謂,反正你一無所有,也沒什麼好失去的。

二代們不用冒險,因為有人替他冒險了,二代最好的選擇是求穩。

這叫什麼?這叫傳承

我們中國人最講究傳承了。

一個家族要想興旺發達,一般要有幾代人的努力。

第一代勤勤懇懇,供出一個大學生,把孩子送到城市,有能力的,再幫孩子在城市買套房子。

第二代在城市紮根,穩紮穩打,積累資源,為的是將來能助孩子一臂之力。

第三代就幸福了,不再為生存、錢財發愁,有了選擇權,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富起來需要三代,但每一代都需要努力,每一代都需要上一代的支持。上一代努力點,下一代就會輕鬆點。上一代躺平了,下一代就要吃苦了。

這就是家族傳承,像接力賽一樣,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傳承經驗、傳承房產、傳承財富,匠人傳承手藝、商人傳承生意、學霸傳承考試技巧……

你明白我說的話之後就知道,即使大城市再難也要去闖蕩,去冒險,去拼掉自己。或許你家族的繁華,要到下一代才能出現,你不一定看的到,但,這就是血酬!

人如此,國家也一樣。

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大秦賦》中,有一幕看了頗有感觸:在秦國萬人閱兵式上,秦莊襄王嬴異人與未來的秦王嬴政一同閱兵,即便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也得撐著親手把一個強大的秦國交到嬴政手上,才放心的死去。

秦一百三十餘年,奮六世之餘烈,代代相傳,但凡有一代拉胯,斷不能成就統一大業。

華夏文明五千年,祖祖輩輩用鮮血、用生命為子孫後代鋪路,但凡有一代斷絕,斷不能延續至今。

現在,歷史的進程到你頭上了。

歷史的進程是什麼?

是一個個平凡的你,你和你背後的家族堅持留在大城市闖蕩,用拼命,用血酬,鋪成的這個國家的偉大復興之路。

相關焦點

  • 花2小時上下班,在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時間永遠「在路上」
    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的打工人,生活就是在公司和床之間兩點一線了,因為光是通勤+正常工作時間,就已經佔了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了,再加上基本的睡眠時間,屬於自己的時間基本是沒有的。準確一點來說是,屬於自己且不那麼累的時間,是沒有的。
  • 年輕人不去大城市闖一闖,就一輩子沒有出息嗎?
    有一個節目《你說的都不對》中就有這段選題,兩位老師根據這個話題進行了一場辯論,引起大眾的關注,很多觀眾都在社交平臺發表自己的意見,一時間話題「年輕人不去大城市就沒出息嗎」衝上熱搜,讓廣泛的大眾參與進來。
  • 留給富士康的時間不多了!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留不住人,特別是留不住年輕人,成為這家代工廠巨頭轉型背後最讓人擔心的問題之一,畢竟,這幾乎決定了富士康在創新能力上能否有人才支撐。一位從富士康集團旗下科技公司離職的員工告訴5G產業時代,在富士康負責雲平臺的團隊中,90%以上都是大學畢業生。
  • 劉暢:大城市永遠是年輕人的夢工廠
    從「蟻族」一詞走進社會視野開始,幾乎所有的旁觀者、議論者,都把自己對於當下社會的不滿和灰色情緒寄託到這個群體身上,以悲情和控訴的筆調,追問現在的年輕人「青春在哪裡安放」?任何年代,都有心懷夢想、積極向上的理想青年,不管前路坎坷,風雨幾多,都會以青春的勇氣和熱誠,拼搏闖蕩,創造屬於自己的未來生活。
  • 在縣城買房卻去大城市工作的年輕人,怎麼想的?這是不聰明的決定
    什麼時候,我們也要關心關心縣城的房子了,縣城房價「無緣無故」的漲了那麼多,才是讓縣城老百姓所感到不理解的。一個人均工資收入不到3000的城市,房價卻七八千了,縣城樓市的泡沫才是真的大。然而,在縣城買房的年輕人卻還有很多。不少學歷不高,沒有讀過大學的年輕人,也會努力在縣城買一套房,這在農村父母眼中,算得上是比較好的條件了。
  • 年輕人,為什麼做月光族,也要留大城市?不,回家鄉也有詩和遠方
    導語「年輕人,不走出來大城市看看世界,宅在老家有意思嗎?」「年輕人就應該留在大城市.....」「年輕人,到底應該把自己的大部分時間花在工作上,還是選擇去看世界?」這是昨天午休的時候,辦公室同事刷手機看到這則消息,在辦公室展開的討論。大部分同事認為:年輕人應該留在大城市,順便看看外面的世界,而不是宅在農村老家。而小部分同事則認為:留在農村老家只會也不失為一種安逸的選擇。
  • 英媒:全球年輕人「逃離」大城市成潮流 原因是——
    參考消息網3月21日報導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3月19日刊登題為《揭秘:全球為何出現年輕人「逃離」大城市潮流》文章,文章摘編如下:(視覺中國)還以倫敦為例,雖然越來越多人選擇離開倫敦,但其人口並沒有減少。這是因為大城市的高出生率所致。其次,大城市往往是國際大都市,因此對移民的吸引力較高。但與此同時,離開大城市的人口也呈現有增無減的趨勢,並形成一種氣候。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人們離開城市前往鄉村的年齡與十年前相比年輕了十歲。
  • 大城市給年輕人的錯覺:3小時擠地鐵就是努力,主動加班就是成長
    這就是城市發展帶給許多人的一種假象,因為城市太大,生活成本太高,本質上其實城市的發展速度已經超越了多數人,其實大家都是在被拖著往前走,因為居住成本太高,很多人只能犧牲自己的通勤時間來換取偏低的居住成本,但是對於來到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來說,通勤時間過長,就已經剝奪了很多人自我成長的時間,以至於他們根本沒精力,沒時間去成長。
  • 年輕人不去大城市就沒出息嗎?不好意思,我在三線過得很好
    近日,大學教授儲殷和主持人馬丁就「年輕人不去大城市就沒出息嗎」這個話題展開了一場對談。儲殷教授認為不應該年紀輕輕就回小地方過安逸生活,而馬丁則表示自以為留在北上廣就高人一等是可笑的阿Q精神,許多人能留在大城市也是靠啃老,現在交通、網際網路越發通達,人在小城生活也有的是出頭的機會。
  • 現在,留給英國的時間不多了
    如今距離最後期限還有不到一個月,雙方能否在這短短的時間內達成一致引發普遍關注。照目前看來,英國對此非常有信心,稱將繼續努力直到「無協議脫歐」為止。但是留給英國的時間,不多了。 英歐雙方努力就「脫歐」達成一致 目前,雙方對於未來關係的談判一再延長,英歐都想盡最大的努力完成談判。
  • 一年一變成本太大,留給中國短道隊的時間不多了
    過去兩年時間,短道速滑隊已兩度變革。在短短4年的奧運周期中,這樣的變革有點頻繁,成本也太大。平昌冬奧會,中國短道隊僅靠武大靖拿下一金。新的奧運周期,合同到期的李琰一度萌生退意,但最終選擇留下備戰北京冬奧會。
  • 年輕人都去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發展,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價會跌嗎?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些年越來越多的朋友流入到了大城市發展。所以有時候我們在想,人口的不斷流出,三線四線五線城市的房價會下跌嗎?在大城市裡面我們發現了這樣一個現象,越來越多的人口在不斷的湧入,尤其是那些年輕的人。我們簡單的用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來形容,已經是不太準確的了。
  • 美國全球剪羊毛 留給高房價時間不多了
    但房地產持續加槓桿都到了極致的程度,恐怕隨時都有被美國剪羊毛的風險,留給房地產的時間不多了。首先,美元指數已觸底大反轉,將使境內外資金流出在所難免,當大量的資金流出中國,回流美國本土,這些遊資既享受到了這些年人民幣升值的好處,也在內地炒樓方面分得一杯羹,但是此舉將剌破中國房地產泡沫。而一旦中國的房地產泡沫破裂,恐怕對經濟和金融體系產生重大的影響。
  • 到大城市奮鬥的年輕人,有很多因為自卑心理而踏錯了人生的節奏
    01有兩類年輕人,他們的生活模式很不相同。第一類,工作非常努力上進,有強烈的企圖心。下班後的風貌卻是截然不同,徑直回到出租房裡,吃完外賣蓋飯,就一直宅著玩電腦玩手機,困了睡覺,第二天早起上班重複前一天。到了周末,依然宅在屋裡不出門。沒結婚,很多年裡都沒有談過戀愛,很少參加社交活動。幾乎不出去旅遊。
  • 高房價讓瑞典大城市年輕人壓力倍增
    過去十年,由於城市發展、人口增長和住宅供應矛盾造成的剛性購房需求,斯德哥爾摩等大城市的房價以令人咂舌的速度迅猛上漲 。 雖然今年九、十月份的房地產數據顯示瑞典房市降溫、價格回落,但是高企的房價仍然讓年輕人,尤其是教育程度較低、從事簡單工作的年輕人叫苦不迭。
  • 樊綱:城市群是發展趨勢 年輕人應到大城市周邊買房
    (原標題:樊綱:城市群是發展趨勢,年輕人應到大城市周邊去買房)
  • 為什麼我建議年輕人一定要去大城市發展?
    經常有人問我,年輕人應該去什麼地方發展?我的回答總是「大城市」或者「經濟發達的沿海城市」,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北上廣(包括且不限於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但是有人反駁我說,大城市的壓力太大,競爭太激烈,生活節奏太快,很多人都適應不了,如今不是有很多人正在逃離北上廣這樣的大城市麼?
  • 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中國羽毛球居然快被日本超越
    在這份冰與火的感受中,國羽其實並未沒走出青黃不接的困境,就連在平時訓練和技戰術方面也落後於世界。也許正如前國羽隊長蔡贇所說的那樣:「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男隊再次捧起湯姆斯杯。中國羽毛球女隊曾經有多強大?在尤伯杯的歷史上,她們自1984年參賽以來曾14次站到了最高領獎臺,奪得亞軍的次數都屈指可數(3次)。在奧運會賽場上,中國隊同樣所向披靡。不算混雙的話,她們一共獲得了9枚奧運金牌,從2000年雪梨2012年的倫敦,女單和女雙金牌從未旁落他人。
  • 歷史,留給美國的時間不多了
    人們終於意識到,川普拒絕承認選舉結果,絕對不只是隨便說說那麼簡單,他完全可以煽動極端的川粉,進攻國會,釀成大規模流血衝突。 對於部分衝擊國會山的川粉來說,他們的確想衝進會場,將不支持川普的眾議員、參議員揪出來,搞「武鬥」,他們甚至高喊「絞死彭斯」的口號。 只是因為他們的人數不夠多,最終未能如願而已。
  • 年輕人別回小縣城?如果回來請不要帶著大城市的矯情優越感
    2018年6月12日一則名為「年輕人別回小縣城」的話題在網絡引爆,無數人蹭著熱點寫著文章,更有人說:北上廣容不下肉身,小城市放不下靈魂。那麼對不起,我現在就想唱唱反調,請留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回家時不要攜帶著所謂大城市生活過的矯情優越感,who care~因為你的優越感關我屁事,我的生活也關你屁事。帝都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也並不代表去大城市打拼有多光榮,在小城市生活有多無奈。可是如果在大城市那麼公平,先買套房子看看,先看病試試,大城市所謂的公平只是關係網的層級太高,普通人根本接觸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