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姐妹倆同意2套拆遷房產給兄弟,結果又起訴法院……

2020-12-20 通州國

在過去,有老話講「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兒子才是傳宗接代的人」,再加上「重男輕女」的思想,很多老人會選擇將自己一生的積蓄、財產,全部傳給兒子。

隨著時代的變遷、社會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父母,將女兒視如珍寶,分割家產不再只考慮兒子。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知法懂法,學會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家住北京的江家姐妹,就將兩個弟弟訴至法院,要求均分已故父親留下的兩套房產。

江大姐和江二姐,有兩個弟弟,分別是江三弟和江小弟,他們的父母在北京某巷有一套房產。2004年,江母去世後,房子由江父一人居住。

後來,這套房子要拆遷。2016年初,江父以個人名義與拆遷單位籤訂合同,購買了一套兩居室和一套三居室,共兩套安置房。2016年底,江父去世。

2019年,這兩套新房具備交房條件,兩個弟弟要分別佔一套,江大姐和江二姐不同意,她們認為父親的遺產,應當按照法定繼承,每人分得四分之一,而不是全部被弟弟們霸佔。

弟弟們也十分委屈,原來,早在2015年的時候,江父就主持召開了家庭會議,就家庭財產分配達成一致協議,安置房二居室分給大兒子、三居室分給小兒子,另外大兒子補償二位姐姐各15萬元。當時,大家都在協議上簽字,並留有合影,接下來的三年,江三弟也按照協議內容,將30萬元給了姐姐。

所以,弟弟們認為姐姐要求的法定繼承理由不成立,雖然兩套安置房是父親去世後留下的合法財產,但該財產已經被一家五口以分家協議的形式予以分配,父親去世後,其自身已經沒有遺產可供繼承了。

法院經審理查明,兩套安置房已具備交房條件,但因姐弟四人就房產歸屬存在爭議,房屋尚未交付。江三弟提供的分家協議書內容大意為:「現有平房拆遷,拆遷補償所分三居室一套、二居室一套,經過一家人友好協商,房主江父把拆遷所得三居室一套分給小兒子繼承,把二居室一套分給大兒子繼承。另外,大兒子給大姐、二姐各返現金壹拾伍萬元整(¥150000),分三年時間,把該錢轉到大姐、二姐的銀行帳戶裡,此協議一家人籤字後生效。」

落款處有江父與江二姐、江三弟、江小弟以及證人申某、孫某的籤字,江大姐籤字處上是江二姐籤的名字。兩個弟弟稱江大姐主動放棄15萬元,要求將該款項給江二姐,並授權江二姐代她籤字。在之後的三年裡,江三弟分4次轉帳給江二姐共計30萬元。

可江大姐稱當時自己是不同意分家協議內容的,為了家庭和睦,江二姐才代自己籤了字,但並沒有得到自己的授權。江二姐也稱自己的確收到30萬元,但自己並不同意收,給大姐,大姐也不要。

法院認為,公民的合法財產權利受法律保護。分家協議書通常會涉及到贍養、分家析產、繼承、贈與等幾個方面的內容,本案中涉訴被拆遷房屋是登記在江父名下,屬於江父與江母的夫妻共同財產,江母去世後,被拆遷房屋所形成的拆遷利益應由江父與江母的繼承人共同享有,各方權利人可以通過協商的方式對共有財產進行處分。

但是,在本案中,存在一份分家協議書,爭議焦點是這份分家協議書是否有效。經江三弟提交的錄像資料和證人證言等證據證明,法院判定分家協議書有效。

最後,法院判決:安置房兩居室歸江三弟所有,三居室歸江小弟所有,並駁回江大姐和江二姐的訴訟請求

作為旁觀者,我們不能輕易評判江父這樣分配是否公平,但可以看出江大姐和江二姐內心一定是十分委屈的。

公民的合法財產權利受法律保護,江父願意這樣分配自己的房產,並開家庭會議籤訂了分家協議書,協議書有效,就是受法律保護的,江大姐和江二姐也就只能接受這樣的結果了。

相關焦點

  • 拆遷款成了「拆親款」 四姐妹狀告自家三兄弟
    本報訊 2016年初,海口正式啟動「三年棚改計劃」,將陸續對海口市區50多個老舊棚戶區和城中村進行拆遷改造。這些老舊棚戶區和城中村的被拆房子,都得到了相應的拆遷補償款。近日,記者獲悉一宗兄弟姐妹之間因拆遷補償款引發的繼承糾紛案件,因對遺產分配份額有爭議,四姐妹將3個親兄弟告上法庭。
  • 北京男子拆遷獲得2套房,卻被告了,4個無血緣關係的人要求分房產
    北京一名鄒姓男子,近日被自己姑姑的繼子們告上法庭,索要鄒先生家因為拆遷獲得的住房中屬於鄒姑姑的那一份。鄒先生本以為根本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四人,簡直是無理取鬧。豈料法庭經過審理後,認為兄弟四人與鄒姑姑構成撫養關係,即便沒血緣也有繼承權。
  • 「心累」知道要拆遷,前妻主動復婚!再提離婚分走兩套房!法院這樣判...
    最近,衢州市衢江法院調解了一起男女雙方結婚、離婚、復婚、離婚幾起幾落的不尋常離婚案,並以女方分去兩套房產、雙方分道揚鑣而告終。土地徵用後,家裡拆遷補償先後增加了三套房子,按揭貸款購買了一套房子,又在父母贈予的二層樓房上面又加建了三層,經濟條件算是很不錯,足夠一家人好好過日子了。可陳生說,老婆已不是以前的老婆了,她整天在外面玩,還多次到杭州整容、隆胸,將腰腿部的脂肪打入臉部,聽說光整容就花掉了好幾十萬元。
  • 二中院審結513件案件 法院建議:親屬房產糾紛應兼顧親情和利益
    原標題:親屬房產糾紛應兼顧親情和利益本報訊(記者 高健)昨天,市二中院統計發現,親屬間爭奪房產案件屢見不鮮,而親屬間的房產糾紛主要有居住使用權、借名買房等類型。法院建議當事人,發生房產糾紛,應兼顧親情和利益。法院統計,2016年7月至今年6月,共審結涉親屬間房產糾紛案件513件。
  • 北京兄妹4人約定祖宅拆遷平分,可大哥拆得600萬反悔了
    家住北京的陳家兄妹也是如此商議的,將父母留下的房產過戶給大哥,等拆遷後,將拆遷利益平均分配。可誰知,大哥拿到600多萬元拆遷款後,竟然反悔了。那麼,陳大哥可以任意反悔嗎?法院會怎樣判?我們一起來看。陳女士家中兄弟姐妹四人,她排行第四,上有陳大哥、陳二姐、陳三哥。
  • 律師見證代書遺囑被確認無效,兩人繼承房產成五兄妹均分,法院...
    原本立下遺囑交代了身後事,就該按遺囑執行,但恰恰就是這份律師代籤見證的遺囑,讓瞿家幾位兄弟姐妹陷入爭房產的漩渦。   瞿關禾因為生前未婚,沒有子女,除瞿某鳳瞿某華姐弟外的其他3位兄弟姐妹也提出了繼承要求。
  • 農村家裡三處房產,兄弟倆分家兩次分不清,大嫂兩次都有意見
    有道是「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一家人尤其是兄弟姐妹之間如果能把關係處好,日子才能過得紅紅火火,家庭才能和和睦睦。而很多時候,兄弟之間小時候都挺好,一到分家的時候往往會發生矛盾,甚至反目成仇。河北唐山豐潤區的小張,就因為分家的事兒鬧出了不愉快,現在不僅和兄弟間的關係出現了小隔閡,連媳婦也對自己有意見了,簡直是兩頭不落好。原來,小張一家有三處房產,現在父母要給他們分家,兄弟倆已經分家兩次了,每次小張媳婦都提出意見表示不公平。現在弟弟也有點賭氣,小張不想因為這件事把兄弟感情搞壞了,希望能儘早解決。
  • 擅自銷售31套價值查封房,檢察院為啥決定不起訴?
    2018年9月24日姚某主動到曹縣公安局投案自首,同日因涉嫌非法處置查封的財產罪被刑事拘留,2019年2月1日變更強制措施為取保候審。2014年8月,王某因與A公司存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向菏澤市中人民法院起訴並申請財產保全,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查封了A公司房產88套,價值3700餘萬元。之後,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在王某的再次申請下,繼續查封上述財產。
  • 兒子欠債不還 父親幫助轉移拆遷款 法院:父子倆構成拒執罪共犯
    法院經查控,未發現梁某名下有可供執行的財產。「梁某可能有拆遷補償款。」申請人提供了一條線索。執行法官走訪調查發現,梁某的父親將其名下的房產分了一半給梁某,由此,梁某可取得拆遷補償款等共計22.4萬餘元。但奇怪的是,調查結果顯示:梁某和父親曾一起出現在拆遷公司,並領取過拆遷補償款,但其名下帳戶內卻並無相關流水明細記錄。那麼,拆遷補償款到底去了哪裡?
  • 分家30多年三兄弟打響房產爭奪戰 老母親有份嗎?
    分家30多年之後,三兄弟再起房產爭議,打響「房產爭奪戰」。近日,海滄法院開庭審理並宣判了這樣一起特殊的房產糾紛案件。據悉,這三兄弟分家後多年相安無事,但最近因為徵地拆遷,一家人因為分家後房子的歸屬起了爭執。李老二把哥哥和弟弟起訴到了海滄區法院,同時,他的母親還有姐姐、妹妹們被列為第三人,也參與了訴訟。
  • 父親去世大哥偷偷過戶父母房產,30年後拆遷姊妹鬧翻,侄子:免談
    但談到房子拆遷利益分配時大嫂拒絕協商,姊妹們對此很不滿,他們認為老房子是父母的,母親還在世,大嫂一家將父母的房子據為己有太過分。如今姊妹們起訴無門,因為按照法律規定民事案件的訴訟時效是20年,過了20年法院已經不再受理。30年前的那次房產更名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大嫂一家得到了房子為何如今對臥床的老人不管不問。
  • 關於拆遷,還談什麼兄弟姐妹之情?做女兒的難得可以分得一杯羹?
    如今時代翻天覆地大改變,那些城裡的邊緣化村莊,還是城區的窩棚區,都面臨著改造,這就給很多的家庭帶來了利益上的爭奪,不是兄弟翻臉、就是姊妹爭吵,最後造成老人住院,兄弟姐妹反目成仇,家庭搞得雞飛狗跳,沒有一絲和睦和安寧,劍拔弩張的,就差雙雙走上法院。
  • 北京6號線拆遷牽出騙款案 被指套取補償款1590萬
    2012年11月8日,東城區房屋土地經營管理一中心房產經營部出具的證明,證實2009年在拆遷東四大街的過程中,拆遷清冊內沒有劉某、李某、楊某、田某等9戶承租人。由於東華門房管中心負責協調解決房產手續,經雙方協商並同意如果該房遇拆遷,所得的房屋補償按20%的比例付給東華門房屋管理中心。  據東集協會與東城區機構編制辦核實,查證東華門房屋管理中心是2002年7月23日經改制掛牌成立,名稱變更手續及公章的啟用均在2002年7月23日以後,上述協議籤訂時間卻在2002年1月9日。東集協會認為這份協議明顯是案發後偽造的無效假協議。
  • 《人民的名義》原型貪官將受審:家中查出1.2億元,房產手續68套
    現金1.2億元、黃金37公斤、房產手續68套2014年11月,媒體報導稱,河北一落馬官員家中被搜出1.2億元人民幣,黃金37公斤,房產手續68套。1.2億元的現金贓款是什麼樣的概念?有網友計算,如果將這些錢摞起來,高度可達180米,相當於一幢超過50層的大樓。而這1.2億現金的總重量超過1噸,如果將其平攤,總面積超過14000平米,相當於一艘中小型的航空母艦的甲板。
  • 兄弟倆不同意被告了!文昌法院判了→
    男子程甲將祖屋重建後,要求堂兄弟程乙程丙將其父母的牌位撤出,程乙程丙不同意。為此程甲將兩人告上法庭,要求其撤出牌位。近日,文昌法院依法一審審理該案,駁回原告程甲的訴訟請求。(記者 吳佳穗)程甲與程乙、程丙系堂兄弟關係,程甲一家及程乙、程丙一家逢年過節都在擺放父母、祖宗牌位的祖屋裡舉行祭拜活動。原祖屋由於建成時間太久、2014年颱風「威馬遜」侵襲等原因,變成了危房,程甲於2017年將祖屋拆除重建(重建在附近另一位置)。2017年,程乙、程丙兩家另外建房屋時,與程甲發生糾紛,產生矛盾。
  • 男子去世前把百萬房產留給保姆!女兒強烈反對,法院這樣判
    以下文章來源於南湖法院 ,作者南湖法院 南湖法院發布人民法院司法公開、普法宣傳、訴訟服務等信息,搭建社會公眾與人民法院的溝通、交流平臺。60多歲的董先生去年因病去世,去世前,他將自己名下的一套房產送給了保姆。
  • 老總去世子女協商將房產給一方,二十年後起爭議法院判決協議有效
    案例:許甲原是北京某企業的負責人,許甲與李乙為夫妻,二人婚後生育四個子女,即許某1、許某2、許某3、許某4。1999年11月,四個子女協議分割父母的房產,兒女4人協商一致在父母所在的房屋中由許某2起草了一份《房屋轉讓證明書》,內容為:茲有北京市崇文門西大街某處房屋,三居室,私產,建築面積72.2平方米,70年代建,京房權證崇私字第XXXX號。
  • 浙江男子去世前把百萬房產送給保姆!女兒多次阻撓,結果……
    這遭到了女兒的強烈反對,於是,一直拿不到房子的保姆起訴了董先生的女兒和年逾八旬的母親。最終法院調解不成,對這起遺贈糾紛案做出了判決。父母離婚後女兒與父親8年沒有來往嘉興的董先生一家三口,很多年前因老家拆遷,分得三套房。 但後來,董先生與妻子鬧矛盾,由法院調解離婚,董先生、前妻及女兒各分得一套房。
  • 母親去世兄長不報喪 姐妹兩人起訴追討祭奠權
    姐妹倆起訴兄長追討祭奠權 其兄辯稱母亡未報喪是因為妹妹沒有盡到贍養義務  本報許昌訊 母親死亡兄長未報喪,姐妹倆以兩個哥哥侵犯她們祭奠權、悼念權為由將兄長告上法庭。11月30日,禹州市法院向記者透露了這起全國罕見的追討祭奠權官司。
  • 浙江男子去世前把百萬房產送保姆!女兒強烈反對,法院這樣判
    女兒強烈反對,法院這樣判) 60多歲的董先生去年因病去世,去世前,他將自己名下一套價值百萬的房產送給了保姆,而沒有留給女兒。這遭到了女兒的強烈反對,於是,一直拿不到房子的保姆起訴了董先生的女兒和年逾八旬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