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有陰德者,必有陽報。」陰德是指暗中施德於人,行善不留名。積陰德之人,哪怕默默無聞,也會收穫福運,讓自己人生得福。
有人或許會認為這些是迷信,但從佛學的角度來說,這並不是迷信,而是因果之道。這種行善積德的福報,並不是自己做了善事,就會給予,而是萬物的自然規律。
比如一個人,種了一朵花,天天細心栽培,終有一天能欣賞到花朵綻放的魅力,栽培就是積德的過程,而花朵綻放就是積德得到的福報。
所以說,因果真實不虛,多積陰德,好運如影隨形。
佛教常說:「行善積德之人,必有吉祥富貴。」 這是因果規律的一種體現,一個人想要人生得福,就一定要多積陰德。
說到這裡,相信每個人都想自己的人生得福,但是對於如何積累自己身上的陰德,就知之甚少了。
佛說:「命由己造」,每個人的命運如何,其實都把握在自己的手中,是自己造業的結果。一個人的陰德積累多少,由自己的言行習慣造成的。
而「陰德」厚重的人,往往有這三種行為,對照一下,看看你有嗎。
01口業清淨
佛教以身、口、意為三業,而口業是其中最重要,也最容易觸犯的。口業指的是自己的語言造作帶來的惡果,它分為妄語、兩舌、惡口和綺語四種。
在佛教看來,妄語是指騙人的話,兩舌指搬弄是非,惡語指傷人的話,綺語指花言巧語。
世上的每個人,只有一張嘴巴,卻有兩隻耳朵,這就說明造物主希望我們從小學會多聽少說,而生活中很多人喜歡多說不願聽,因此容易造就罪業。
許多人修行一生,積累的福報都從口裡漏掉了,比自己做壞事損失的福報還要快。
一個人做壞事需要時間和精力,而一個人隨隨便便一句話,可能都會對別人造成非常負面的影響,果報不可謂不大。
曾經看過一個女子跳樓的新聞,女子本身猶豫不決,但是下面群眾來了一句「到底跳不跳啊,不跳別浪費時間,我還要趕著去上班呢。」女子瞬間受到刺激,毫不猶豫地跳了下去。
一句話一條人命,這位出口之人也被女子的家人所仇恨,遭到網友們的口誅筆伐。
從這則新聞中可以看出,說一句話多麼簡單,而造成的惡果又有多麼嚴重。正如《法句經》曰:「夫士之生 斧在口中 所以斬身 由其惡言。」
一個人惡語傷人,就如同口中含有一把斧子,說話的時候砍在別人身上,對別人的傷害非常巨大。
而說謊,搬弄是非,汙言穢語也會遭到別人的厭惡,在別人心中留下舉止輕浮,沒有誠信的印象。人無信不立,一個人若是沒有誠信,必定會受別人唾棄和遠離,難以在社會上立足。
古人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想要積累陰德,就要善護口業,多說一些謙和,鼓勵別人,溫暖別人的語言。
惡語對別人的傷害有多深,良言對別人的幫助就有多大。口業的因小果大不止體現在惡的一面。
口中的每一句良言,都是陰德的積累,自己的鼓勵和溫暖會在別人心中埋下善意的種子,甚至可能成為別人迷茫時的指路明燈。
語言的幫助也將收穫別人的好感,因而一個人口業清淨,陰德才能越積越深,未來福報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