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為什麼鍘了親侄子包勉呢?

2020-12-19 騰訊網

包拯人稱包青天,可以說是歷史人物中的清官No1 ,他的故事在民間流傳極廣,家喻戶曉。為什麼包公鍘了自己的親侄子包勉呢?

據南宋人記載的包拯家訓中說,包公規定:凡是做官的後代,如果犯了貪贓枉法的罪名,不許回老家,死後不許葬在祖墳。不遵守的就不是我的子孫。而包拯的身上集中表現出了"清官"需要具備的所有要素。他為官清正廉潔,性格剛直不阿,執法如山鐵面無私 古往今來受到了民間的廣泛喜愛和歡迎。編織出了很多包公的故事和傳說。

包拯的父母死的早,包拯從小是哥哥嫂子撫養成人的,自己捨不得吃,都給包拯吃,並供包拯讀書,將包拯培養成人,包拯對哥哥嫂嫂那是感恩戴德,終身難忘。

包勉是包拯的侄子,靠著自己的才學,也算是出人頭地當上了一個小官,在過去的封建時代,這可是祖墳冒青煙,光宗耀祖的事,包公的嫂嫂那也是何等的榮光和自豪,真正是母因子貴,到處吹噓自己的兒子,如何的聰明了得。可好景不長,包勉在長期的從官過程中,貪汙腐化,終因貪汙賑災款一事,東窗事發,無法瞞天過海,案件交由包拯處處理。

包拯的侄子包勉就私下告趙斌,自己當縣令時有受賄情節,讓他給叔叔求情,但趙斌故意當著眾人面把這事告訴了包拯,包拯一聽大怒,按宋律準備鍘包勉。包勉懇求趙斌求他求情,並許諾事成給他三千金。趙斌為他求情。但包拯不答應。包勉又懇求王延齡為他求情。王延齡就讓包勉向包拯哭泣求情,說這樣,或許包拯能免他一死。由於趙斌向包勉索要酬金,但包勉不給。趙斌就立即用冷語譏諷包拯。包拯大怒,下令鍘了包勉,並怒斥趙斌。

包拯鍘包勉後,嫂嫂吳妙真得到包勉死訊後,至赤桑鎮大罵包拯,包拯百般解勸,這就是後面的《赤桑鎮》。

相關焦點

  • 開封府傳奇包拯為什麼要斬包勉犯了什麼罪 歷史怎麼記載的
    電視劇《開封府傳奇》播出後大家對包拯為什麼要斬包勉更加好奇了,畢竟包勉是包拯的親侄子,根據小說《三俠五義》來看,包拯之所以斬殺包勉是因為包勉犯下重罪罪有應得!但是此事件並不是根據歷史改編的。   包勉是包公的侄子,由於他貪贓枉法,包公把他給鍘掉了。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的案件。
  • 包拯斬了自己的侄子包勉,為何最後卻得到了嫂子的原諒?
    相信大家都已經猜到小編要說的是誰了吧,沒錯,他就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做事公正廉潔,為人正氣浩然,雖長相極黑無比,但內心卻如明鏡一樣的清官包拯。每個人的長相都是父母給的,因此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容貌還有膚色,我們也不可以去抱怨自己的長相,畢竟容顏易老,只有心靈上的美麗才是真正的美麗。
  • 包拯處死自己的侄子?芸兒服毒成全包拯,太震撼了
    當然是富順監,只是這五品知監管雖小,但管的太多了,因為它不僅要管鹽區礦物,還要管周邊地區的民政,所以忙不過來,就將官戳交由主簿楊煥保管代行,可彭大人不相信便以此為由指控包勉貪瀆,至於他懷疑的原因是他到任之前,那個楊煥就失蹤了,這下無人對質,所以對於包勉的辯解更是毫不採納。這時第二個問題就產生了,既然楊煥失蹤了,為啥包勉這個富順監卻不找他呢?
  • 《開封府》包勉命運如何與陳世美綁在了一起?包大嫂親手將兒毒殺
    在新版包公劇《開封府》中,包勉的命運如何與陳世美綁在了一起呢?原來包勉與陳世美為同科舉子,陳世美中狀元,宋仁宗想利用他來變革政局,而將他招為駙馬。包勉則中進士被派往陳縣任縣令。包勉在陳縣任縣令期間,因當地出現大災,災民飢餓難當,為渡難關,包勉便向當地富戶借糧,富戶不肯白借,要求災民拿土地交換。土地乃農民根本,民不肯換,於是包勉便帶三班衙役去強徵土地,結果鬧出人命案。命案家屬將包勉告到當地州府衙門,當地州府衙門知包勉乃包公親侄子,所以左右為難。正巧陳世美任欽差視察陳縣災情,於是乎當地衙門便將這個燙手的山芋拋給了陳世美。
  • 包拯這樣對待他為官不廉草菅人命的親侄子,成就一代嚴明之官
    這首歌就是在歌唱連小娃娃都知道的面黑如炭,額頭有月牙的包青天包拯。包拯本不是開封人,而是宋朝時候廬州(今合肥市)人士。後來考中進士,朝中任職,被派遣為開封知府。他為官期間清正廉潔,不畏權貴,嚴格執法,樹立了「清官」的典型代表,也受到了後來歷代老百姓的尊敬和讚譽。
  • 【大家】包公能審判自己的侄子嗎?
    京劇《赤桑鎮》是一出很有名的包公戲,改編自清代公案小說《三俠五義》,被當成「優秀劇目」保留下來,說的是,包拯年幼便父母雙亡,由嫂子吳妙貞撫養成人。吳妙貞的兒子(即包拯侄子)包勉任蕭山縣令,貪贓枉法,被人檢舉。奉旨出巡的包拯親審此案,查明真相後,下令鍘死親侄子包冕。嫂子吳妙貞趕到赤桑鎮,哭鬧不休,責包拯忘恩負義。包拯則婉言相勸,曉以大義。
  • 宋朝司法:包公能審判自己的侄子嗎?
    作者:吳鉤 京劇《赤桑鎮》是一出很有名的包公戲,改編自清代公案小說《三俠五義》,被當成「優秀劇目」保留下來,說的是,包拯年幼便父母雙亡,由嫂子吳妙貞撫養成人。吳妙貞的兒子(即包拯侄子)包勉任蕭山縣令,貪贓枉法,被人檢舉。
  • 連包拯都不敢鍘的柴文意,究竟有多強的背景?歷史中宋朝無人敢惹
    相信很多人都與包拯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不管是在小說中還是影視作品中,他的形象一直都是不畏懼權貴與鐵面無私的「青天」的。而他所在的開封府裡面就有三把御賜的鍘刀,分別是龍頭鍘、虎頭鍘與狗頭鍘。而龍頭鍘主要就是專門處置皇親國戚的,主要的目的就是讓這些知法還犯法的貴族們慢慢的死去,用來作為懲罰。而虎頭鍘就是專門用來懲治貪官汙吏的,狗頭鍘顧名思義就是專門對待民間的犯人的,並且鍘刀也是越來越鋒利的。
  • 嫂娘非要包拯接下侄子的案子,還他清白?龐太師不服!
    那彭立此刻已經遭人行刺命喪九泉了,一提到這裡包拯就懷疑包勉,包勉傷心不已,如果連最親的人都不相信自己,只怕是死路一條嘍!包拯動情了。清廉自守勤儉持家是包家的組訓,包拯能做到自己為什麼不能?一樣的奶水一樣的教養,不可能培育出截然相反的人來,聲稱他是遭人誣陷,要包拯務必徹查,還他清白!
  • 包拯到底有多鐵面無私,我們看他對公孫策就知道了
    包拯從小就很孝順,他考中進士後被授予官職,但是離父母很遠,包拯就辭官回家了,後來等到父母去世後包拯守孝期滿才又重新當了官,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來包拯的性格,十分純孝。包拯當官時期,愛民如子,斷案如神,民間的百姓很是稱頌他,後來包拯就被皇帝封為開封府尹,要知道開封可是宋朝的首都,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皇帝對他的信任。歷史上有關包拯的故事大多都是他鐵面無私、斷案如神。
  • 歷史上包拯真的有「龍頭鍘」、「虎頭鍘」和「狗頭鍘」嗎?
    電視劇《包青天》中,包拯的的形象深入人心。他鐵面無私,剛正不阿,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普通凡人,只要觸犯大宋律例,都難脫罪責。包拯手下有公孫策、展昭、張龍、趙虎、王朝、馬漢等能人義士相輔佐,並手握尚方寶劍,可先斬後奏,甚至敢於違抗聖旨。人們一提起開封府尹,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包青天。
  • 「老嫂比母」的故事,不是包拯而是他的兒子的經歷
    在一般人看來,這句俗語出自宋代名臣包拯的經歷。其實,這句俗語同包拯有關也沒關。它是傳統文化流傳過程中又一例張冠李戴。說它同包拯有關,是因為京劇著名劇目《鍘包勉》演的就是這個事。包拯的親侄包勉,在擔任地方官以後,貪贓枉法,終於敗露。案卷幾經輾轉,到了開封府包拯手上。包拯閱卷後,怒不可遏,但是又十分為難。
  • 包青天,包拯「三鍘刀」: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
    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青天三鍘刀,又名御鍘三刀。此乃開封府包拯的最高刑具,據傳說乃當年仁宗皇帝欽賜,御鍘三刀在此就如同萬歲親臨。於是,在京劇中,包公一聲怒吼「開鍘」,劇情頓時進入高潮。這三口鍘刀,乃包公戲中的一種象徵,一種符號,內涵豐富而且飽滿。那麼,它由來和作用是什麼呢!
  • 連包拯都不敢鍘的柴文意,到底背景有多強?歷史上宋朝也沒人敢惹
    無論是在民間傳說還是各類文學小說和電視劇中,包拯一直被塑造成一個不畏懼權貴,鐵面無私的「青天」形象。開封府裡三把御賜的鍘刀,龍頭鍘是鈍刀,專門處置皇親國戚,目的就是讓知法犯法的貴族慢慢死去,視為懲罰。虎頭鍘懲治貪官汙吏,狗頭鍘對民間犯人,鍘刀也越來越鋒利。
  • 連包拯都不敢鍘的柴文意,到底背景有多強?歷史上宋朝也沒人敢惹
    無論是在民間傳說還是各類文學小說和電視劇中,包拯一直被塑造成一個不畏懼權貴,鐵面無私的「青天」形象。開封府裡三把御賜的鍘刀,龍頭鍘是鈍刀,專門處置皇親國戚,目的就是讓知法犯法的貴族慢慢死去,視為懲罰。虎頭鍘懲治貪官汙吏,狗頭鍘對民間犯人,鍘刀也越來越鋒利。
  • 開封府傳奇包拯的官有多大 為什麼能殺皇親
    電視劇《開封府傳奇》中包拯的官職有多大,為什麼能夠斬殺皇親這個話題備受觀眾的熱議,在其他「包拯」的影視劇中,包拯也斬殺過不少皇親,那麼包拯的官職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厲害呢?   《開封府傳奇》中包拯是受先皇所託,所以身居樞密副使這個官職,之後斬殺皇親也和先後兩任皇帝的信任以及自己的剛正不阿有關。
  • 裘派名家唐元才再演清官包拯:一切為塑造人物
    此次由朱偉剛執導再演,劇情更緊湊地集中在包拯身上。 「這個戲的門道,就在於包拯的情緒、言行有一個變化過程,也是觀劇的樂趣所在。 」唐元才說,「包拯奉皇命出京,一開始遇鑾駕擋道,還以為是國太出行,特命屬下肅靜並繞道而行;結果鑾駕幾次擋道,包拯無奈下轎請國太讓路;沒想假扮國太的龐妃反誣包拯攔路,讓鑾駕打包拯;這時,趙虎發現轎子並非國太的,包拯這才明白龐妃真正用意,一下子火氣上來要打鑾駕。
  • 狗頭鍘,虎頭鍘,龍頭鍘,揭秘包拯的迷霧一生
    狗頭鍘,虎頭鍘,龍頭鍘,揭秘包拯的迷霧一生。包拯,是北宋有名的臣子,也是歷史上著名的清官,關於他的傳說也是不可勝數。而以他為題材的電視劇電影也是不可勝數,在電視銀屏放被翻來覆去的播放著。在安徽省包拯祖籍的地方有一個包公祠堂,裡面掛著一張包拯的畫像,那畫像上並沒有什麼月牙。可見這一切都是百姓和一些說書的人杜撰出來的,久而久之,廣為流傳,大傢伙就都以為是真的了。可是為什麼黑曜傳言包拯額間有月牙呢?其實是因為為了突出包拯的功績,有這麼一個與眾不同的印記可以讓百姓牢牢的記住他,同時也是為了突出人物的品格。一般認為,月亮都是潔白無瑕的,人們就借月亮來體現包拯的大公無私。
  • 連包拯都不敢鍘的柴文意,背景究竟有多強?歷史上宋朝也沒人敢惹
    連包拯都不敢鍘的柴文意,背景究竟有多強?對於包拯,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很多影視劇也演繹過他的故事,包拯還有一個稱號叫做包青天,因為包拯生平為百姓做過很多的好事,所以後世對於包拯都是非常的崇敬的。在開封府裡有三把皇帝御賜的鍘刀,分別叫做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
  • 公孫策和包拯親如兄弟,為什麼最後被「狗頭鍘」?網友:光明正大
    說起包拯,大家都熟悉了,他是歷史上有名的清官,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包拯的能力很大,可是還是需要幫手的,其中他的兩個幫手就是展昭和公孫策,尤其是公孫策,作為包拯的師爺,為他記錄卷宗,出謀劃策。說道包拯,他的三口鍘刀不得不提,分別是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龍頭鍘是斬皇親國戚的,虎頭鍘是斬達官貴臣的,最後的狗頭鍘是斬普通平民百姓的,這三口鍘刀就是公孫策為包拯量身定做的。公孫策作為包拯的師爺,一直都是為民請命,協助包拯做好事,可是包拯卻要用狗頭鍘殺公孫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是因為包拯抓了一名女犯,在調查過程中,公孫策發現了一個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