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禁止全文誦讀三字經和弟子規:腐蝕學生心靈

2020-12-18 安徽門戶網站

保持純淨,還是斷章取義?

不過,山東省教育部門的做法也招致了一些非議。山東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長塗可國說,《三字經》《弟子規》《神童詩》都是明清以來重要的啟蒙讀物,在道德勸誡、歷史文化知識普及、傳統語文教育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儘管中小學生一開始不明白其內涵,久而久之就能起到文化薰陶和思想潤澤的作用。

「必須承認,這些文章中的確有強調繁文縟節、犧牲個性、男尊女卑等消極落後的內容,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相符合的意識形態,我們必須批判地繼承。」塗可國說,「但是,我還是主張全文背誦,這些作品是順暢、完整的整體,不應該斷章取義。為了讓學生正確地理解,需要老師進行講解和指導。把不好的東西告訴學生,這更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判斷鑑別能力。」

「既然要篩選,就要明確哪些內容是糟粕?到底該刪除哪些內容?但沒人能回答這個問題。」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教授曾振宇說,閱讀傳統經典其實需要站在時代的立場進行抽象的理解,進行創造性的發揮,只要掌握其精神取向就可以了。「要相信我們的老師,相信我們的孩子,他們會對經典作品作出正確的理解。」

濟南市民王志勇對教育部門此項禁令的效果表示質疑。他說,這類經典大多是家長教孩子讀,並且非常普遍。即便把學校的行為約束住了,卻無法影響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許多家長出於讓鍛鍊孩子說話、認字的目的讓孩子背誦《三字經》《弟子規》,如果家長不能正確地理解和引導孩子,教育部門光約束學校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

中小學生「讀經熱」如何規範?

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山東省教育部門的做法引起關注,也反映出當前中小學生「讀經熱」的確存在亂象。山東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唐漢衛說,中小學生誦讀古代傳統經典文本,首先要解決讀什麼和怎麼讀的問題,但現在這一問題沒有一個明確規範的說法,各地一窩蜂地搞,結果變了味,出版商為了漁利,出現了許多粗製濫造、內容混亂的讀物。一些學校大肆推銷各種版本的經典讀物,背後也有利益驅動,幹擾了正常的教學秩序。

山東省諸城市實驗中學校長李慶平說,當前低齡孩子中的「讀經熱」過於泛濫,其實家長和一些學校的功利性目的大於對思想精神內涵的考慮,家長的目的是讓孩子多認字、要聽話,而學校則是為了打造學校品牌,多賣書,忽略了對經典作品思想內容的理解和引導,這一現象應該引起重視,需要權威部門組織專家進行深入研究和規範。

一些教育界人士表示,規範「讀經熱」,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僅靠學校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從根本上還需要學校、家長和社會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健康的文化環境。有20多年教齡的湖北黃岡市高中語文教師周潔認為,對孩子價值觀的影響關鍵不在於所讀的文本本身,而是外界的引導,我教了20多年書,沒見過學生因為學了《孔雀東南飛》就自殺殉情,也沒見過學生學孔乙己去圖書館偷書的。「孩子的價值觀是由學校、家庭、社會等各種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在社會道德環境不理想的情況下,學生易受不良思想影響,更應該追問社會環境和我們的教育方式,而不是教材本身。」

相關焦點

  • 山東禁止全文誦讀三字經和弟子規引爭議
    新華網濟南1月5日電(記者趙仁偉、陳灝)「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向全省中小學下發的一紙禁令引發爭議,一時眾說紛紜。有關專家表示,當前轟轟烈烈的中小學生「讀經熱」有盲目跟風和利益驅動的弊端,應該加以規範和引導。同時,傳統文化教育不能斷章取義,營造「世外桃源」,而是要積極引導孩子形成獨立判斷是非的能力。
  • 山東禁止全文閱讀三字經 稱糟粕腐蝕孩子心靈
    山東省教育廳29日發出相關通知,要求規範傳統文化課程教學,各地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等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此消息一經報導,立即引起全社會熱議。從事教育工作的何女士本身愛好誦讀經典,每個暑假也會帶著孩子去參加經典誦讀班。何女士說,早上看了報紙後,她翻閱了《三字經》和《弟子規》,不知道這裡面哪句才算「糟粕」。「要『去其糟粕』,應該先把『糟粕』圈出來,讓大家知道哪裡是『糟粕』。」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多年來致力於推廣「經典誦讀」活動的顏炳罡教授告訴記者,現在不僅山東,全國中小學都在推行,國學經典誦讀是很有意義的事。
  • 山東禁止全文推薦《三字經》 學校不知如何取捨
    [提要] 山東省教育廳發出通知,要求中小學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等,要求去其糟粕。從事教育工作的何女士本身愛好誦讀經典,每個暑假也會帶著孩子去參加經典誦讀班。何女士說,早上看了報紙後,她翻閱了《三字經》和《弟子規》,不知道這裡面哪句才算「糟粕」。「要"去其糟粕",應該先把"糟粕"圈出來,讓大家知道哪裡是"糟粕"。」  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多年來致力於推廣「經典誦讀」活動的顏炳罡教授告訴記者,現在不僅山東,全國中小學都在推行,國學經典誦讀是很有意義的事。
  • 山東禁止全文閱讀三字經被質疑為推銷教材
    ,要求規範傳統文化課程教學,各地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三字經》等內容,引起熱議,有人質疑,禁「三字經」是為了推銷山東省教育廳審定通過的《傳統文化》教材。學生直呼有些東西看不懂 老師指導先通讀再引導目前正在就讀小學三年級的周小兵告訴記者,自己並不喜歡背三字經。現在課程任務重,學校安排誦讀《三字經》、《弟子規》很多時候都成了自己的負擔,並且有些內容會晦澀,讀起來非常吃力。周小兵:我們現在語文課上讀《三字經》這一類的東西,很累。
  • 山東禁全文推薦三字經續:學校不知如何取捨
    山東省教育廳29日發出相關通知,要求規範傳統文化課程教學,各地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等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此消息一經報導,立即引起全社會熱議。從事教育工作的何女士本身愛好誦讀經典,每個暑假也會帶著孩子去參加經典誦讀班。何女士說,早上看了報紙後,她翻閱了《三字經》和《弟子規》,不知道這裡面哪句才算「糟粕」。「要『去其糟粕』,應該先把『糟粕』圈出來,讓大家知道哪裡是『糟粕』。」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副院長、多年來致力於推廣「經典誦讀」活動的顏炳罡教授告訴記者,現在不僅山東,全國中小學都在推行,國學經典誦讀是很有意義的事。
  • 山東禁止中小學推薦學生全文閱讀三字經
    山東省教育廳昨日發出通知,表示各地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時由於甄別不夠,致使一些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流入校園,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省教育廳要求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時不可不加選擇,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輿論關注山東省禁止給中小學生全文推薦《弟子規》等
    山東省教育廳日前下發通知,要求中小學開展傳統文化教育要認真甄別和篩選,原則上應以地方課程《傳統文化》規定的學習篇章作為誦讀的主要內容,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
  • 山東禁全讀《三字經》引爭議 學校犯愁糟粕標準
    來源:山東商報  山東省教育廳29日發出相關通知,要求規範傳統文化課程教學,各地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等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此消息一經報導,立即引起全社會熱議。
  • 山東發布新規 禁止全文薦讀《三字經》
    山東發布新規 禁止全文薦讀《三字經》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10-12-31山東發布新規 禁止全文薦讀《三字經》 濟南市各中小學都在應要求推進傳統文化教育。至於教什麼、怎麼教、誰來教,都沒有個明確要求。
  • 三字經 不能全文誦讀嗎?
    □楊於澤(湖北媒體人)山東省在中小學開設地方課程《傳統文化》,有些學校在課程內開展經典誦讀活動。據《山東商報》昨報導,山東省教育廳近日發出通知,指各地中小學由於甄別不夠,讓一些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流入校園,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通知要求慎重選擇學習誦讀內容,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三字經》等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 湖北部分學校推刪節版三字經 網友質疑斷章取義
    編者按:因為擔心「帶有糟粕性的內容」會「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念,腐蝕了中小學生的心靈」,山東省教育廳日前下發通知,嚴禁該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向學生「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
  • 「讀經熱」:《弟子規》適合今天的孩子嗎?
    核心提示:自去年錢文忠教授在央視10套百家講壇講解《弟子規》以來,伴隨著《弟子規》熱的出現,爭議也從未間斷。曾有教育部門試圖禁止全文誦讀《弟子規》,但收效令人懷疑。中小學生「讀經熱」如何規範?眼下,這已經成為一個政府部門和有關方面必須面對的問題。
  • 北京各小學將推廣《弟子規新解》未對原文刪節
    從未考慮選取《三字經》  針對近來山東等地教育主管部門下文禁止全文誦讀《三字經》《弟子規》《神童詩》一事,《〈弟子規〉新解》編委會的另一位負責人——東城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東城區老教師協會會長侯守峰表示,之所以選取《弟子規》,是因為裡面的內容符合當今道德規範,而《三字經》因為封建色彩較濃不適合進入課堂,所以從未考慮過。
  • 該不該讓孩子學《三字經》?
    日前,山東省教育廳發出通知,禁止中小學推薦學生全文閱讀《三字經》、《弟子規》等內容。此消息一出,國學進校園再次引來爭議。  有國學老師認為,一刀切太武斷,中國傳統文化的根不能丟。也有老師認為,如果沒有好老師,寧願不讓孩子們去學。
  • 全文背誦《三字經》是念歪「經」
    ,但對經典教育的達標要求很高:幼兒園要誦讀《弟子規》、《三字經》、《唐詩》等,小學一年級要全本背誦《弟子規》、《三字經》,二年級至六年級則分別要求全文或部分背誦《千家詩》、《大學》、《論語》、《中庸》、《古文觀止》等(9月20日《南方日報》)  在市場經濟浪潮的衝擊下,社會道德不斷滑坡,人心變冷,社會上的浮躁風氣和世俗文化又不斷對校園進行侵蝕,加上獨生子女時代,學校道德教育出現嚴重問題
  • 北京小學將推廣《弟子規新解》 未刪節原文
    適用於三年級小學生據了解,《〈弟子規〉新解》共有8課、18節。其中,第一課「總敘」和第七課「親仁」各一節。每課每節的題目都用原文表示,如第二課「入則孝」其中第一節的題目是:父母呼應勿緩。「用原文作題目,不僅便於學生記憶和背誦,更主要的是保留了傳統文化的原汁原味。」
  • 學者回應按經典行事要吃虧說法:系斷章取義-弟子規 三字經 國學...
    昨天,錢江管理處和FM104.5電臺在杭州六和塔景區舉辦「六和祈福步步高」活動,一株三百年古樟樹被命名為「《弟子規》樟」。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原本受邀現場開講《弟子規》,不過,昨天他「臨時決定,完全脫稿演講,對真實想法不加掩飾,甚至激烈地講」,直面話題門,炮轟山東省教育廳發文欲刪《弟子規》、《三字經》。
  • 《弟子規》誦讀規範
    全文共360句、1080個字。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是童蒙養正、敦倫盡分,閑邪存誠,養成忠厚家風規範和對照自我的經典。   凡道字 重且舒   《弟子規》誦讀主持詞   ①「端身正立,請出經典《弟子規》,舉案齊眉。」
  • 濰坊市中小學均誦讀經典 「與時俱進」讀國學
    山東省教育廳近日下發通知,要求全省中小學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一規定引起社會各界不少議論。  作為「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試點城市之一,濰坊市中小學全部納為試點學校,推行經典誦讀教學。
  • 按三字經等標準培養的孩子90%要吃虧?
    據《山東商報》報導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出臺關於經典誦讀的新規——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弟子規》、《三字經》等內容,要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社會各界熱議不斷。對山東省教育廳的做法,絕大多數網友持認可態度。有網友表示,如果完全按照《弟子規》、《三字經》的標準來培養孩子,將來走上社會肯定不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