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牛孩:4歲男孩全文背誦《朱子治家格言》
4歲男孩全文背誦《朱子治家格言》「一飯一粥,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近日,瀘州市納溪區瀘天化小學操場,4歲男孩元元全文背誦了700多字的《朱子治家格言》。讓在場的數百名大人、孩子嘖嘖讚嘆。納溪區「親近經典、傳承文明」中華經典誦讀活動近日舉行啟動儀式,將在全區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4歲娃每天背經典4歲的元元在納溪區天山風景區的青山書院誦讀經典國學已經20多天了。
-
山東禁止全文誦讀三字經和弟子規引爭議
(新華調查)中小學生「讀經熱」如何規範?新華網濟南1月5日電(記者趙仁偉、陳灝)「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向全省中小學下發的一紙禁令引發爭議,一時眾說紛紜。
-
3歲如何輕鬆背誦《千字文》《弟子規》《三字經》
孩子在2歲8個月的時候,學校老師推薦的一個講座,王財貴教授的《一場演講怎麼做到孩子3歲能背誦《千字文》《弟子規》《三字經》全文,我直接上乾貨:第一周:我決定做一個嘗試,手機音樂播放20多天我家孩子真的能《千字文》全文從頭到尾都能背下來,孩子還很小,我都背不下來,我都懷疑她是一個小天才了。第四周:已經能背了,讓她繼續聽、繼續跟讀,屬於鞏固階段。我想說,小孩子是不知道困難的,關鍵是家長有時候覺得困難沒開始或者半途而廢了。我們家孩子一開始會到處跑,沒有看繪本、玩玩具那麼有趣。
-
廣州天河區要求一年級全本背誦《三字經》等書
資料圖片 天河區對經典教育的達標要求 幼兒園要誦讀《弟子規》、《三字經》、《唐詩》等,在老師的指引下初步學會感受語言韻律美,初步欣賞經典音樂、美術; 小學一年級要全本背誦《弟子規》、《三字經》; 二年級至六年級則分別要求全文或部分背誦《千家詩》、《大學》、《論語》、《中庸》、
-
《三字經》話題喋喋不休 讀經亂象誰來指引?
「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向全省中小學下發的一紙禁令引發劇烈爭議。《三字經》之類的「蒙學經典」要不要學?要不要背?哪些是「精華」?哪些是「糟柏」?老師該怎麼教?家長該如何引導?本報從老師、家長、專家等多方面進行了採訪。
-
山東禁止全文閱讀三字經被質疑為推銷教材
經典誦讀(資料圖)中廣網濟南12月31日消息(記者王成林 山東臺記者李健 趙國偉)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近日,山東省教育廳發出通知,要求規範傳統文化課程教學,各地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
-
別念歪「一視同仁」之經
「一視同仁」當然是一本好經,但念過頭就容易被念歪,甚至成了庸俗思想和落後觀念的「背鍋俠」。譬如,少數領導幹部不分「青紅皂白」,對「快牛慢牛」一個樣。常打著「一視同仁」的幌子,不管「三七二十一」遇到績效考核一律「差不多」、碰到評優評先一股腦「全上報」。這種「一視同仁」的態度理念,表面上看是「為了一切下屬,為了下屬一切」,實則是搞「坐排排、分果果」的平均主義。
-
秦朝人也會念《三字經》?《楚漢傳奇》的歷史常識小結
請看如下的一些歷史常識小結:一、秦朝人念《三字經》私塾先生在教授弟子們誦讀《三字經》,請問秦始皇的時代,《三字經》就開始流傳了嗎?秦朝人念《三字經》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大家都知道,《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是我國三大國學啟蒙書籍,被後人合稱為「千百三」,是民族的文化瑰寶,其中的《三字經》更是為眾多國人所喜愛和背誦,其作者據傳為南宋的王應麟。也就是說,在王應麟之前,是不會有人能背誦什麼「人之初,性本善」之類的。但是前段時間,小編看到一部歷史電視劇《楚漢傳奇》,裡面竟然出現了三字經的臺詞。
-
山東禁止全文推薦《三字經》 學校不知如何取捨
[提要] 山東省教育廳發出通知,要求中小學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等,要求去其糟粕。一教育工作者稱不知道這裡面哪句才算「糟粕」:「要『去其糟粕』,應該先把『糟粕』圈出來,讓大家知道哪裡是『糟粕』」…[我來說兩句] 山東省教育廳29日發出相關通知,要求規範傳統文化課程教學,各地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等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此消息一經報導,立即引起全社會熱議。
-
語文老師整理:「三字經」全文(帶拼音),非常實用,值得收藏!
語文老師整理:小學三字經全文(帶拼音),非常實用,值得收藏!中小學語文的學習要注重方法和習慣的,雖然我們說多閱讀、多觀察、多練習和多思考已經是老生常談了,但卻是語文學習的基本功。在中國古代經典當中,《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三字經》是中國傳統啟蒙教材,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應該繼承學習的文化精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讀來朗朗上口,細悟滿是真理,這麼優秀的傳統文化,你還會被背誦嗎?word版的獲取方式在文末呦!
-
山東禁止全文誦讀三字經和弟子規:腐蝕學生心靈
山東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長塗可國說,《三字經》《弟子規》《神童詩》都是明清以來重要的啟蒙讀物,在道德勸誡、歷史文化知識普及、傳統語文教育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儘管中小學生一開始不明白其內涵,久而久之就能起到文化薰陶和思想潤澤的作用。「必須承認,這些文章中的確有強調繁文縟節、犧牲個性、男尊女卑等消極落後的內容,是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相符合的意識形態,我們必須批判地繼承。」
-
當我把《三字經》通篇背誦下來,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
中國古代三大啟蒙讀物其一《三字經》無需多介紹,關於文章標題「當我把《三字經》通篇背誦下來,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各位看官一定好奇:「《三字經》的秘密?」小編認了,標題不過是「譁眾取寵」,目的和大家分享《三字經》一個重要的思想「學」。
-
山東禁全文推薦三字經續:學校不知如何取捨
山東省教育廳29日發出相關通知,要求規範傳統文化課程教學,各地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等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此消息一經報導,立即引起全社會熱議。【反方】不能斷章取義孩子大了自有甄別有網友表示,既是誦讀經典,就應全文通讀,而不應任由孩子斷章取義。
-
山東禁止全文閱讀三字經 稱糟粕腐蝕孩子心靈
山東省教育廳29日發出相關通知,要求規範傳統文化課程教學,各地中小學在開展經典誦讀時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等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此消息一經報導,立即引起全社會熱議。【反方】不能斷章取義孩子大了自有甄別有網友表示,既是誦讀經典,就應全文通讀,而不應任由孩子斷章取義。
-
三字經 不能全文誦讀嗎?
通知要求慎重選擇學習誦讀內容,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三字經》等內容,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三字經》等經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載體,其中精華與糟粕同在,讓中小學生囫圇吞棗地消化吸收,肯定不利於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但教育部門以行政命令形式禁止中小學推薦全文誦讀《三字經》等,卻失之生硬,甚至是一種懶漢思維。
-
談一談丨《道德經》和《三字經》有什麼差別呢?
《道德經》,也被稱為《道德真經》。作者是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聃(讀音同丹),類別屬於哲學,這部著作成書時間大約在春秋時期,也就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之前的這段期間。道德經主要分為上下兩篇,上篇為《德經》、下篇為《道經》。
-
「美文悅讀」吟誦「三字經」的外公
他小時候上過幾年私塾,念了幾本啟蒙教材,其中獨愛《三字經》,能倒背如流。不久,日軍的炮火燒到家鄉,私塾被毀,他從震耳欲聾的炮聲中撿回一條命。幾年後,翻身當家作主了,他非常珍愛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所以,他每天樂呵呵的,反覆唱著《東方紅》或《大刀進行曲》,有時吟誦著《就義詩》,他每次念完後,總是補上一句:「看,殺頭只是碗大個疤,有什麼可怕的,只要主義真,有千千萬萬個夏明翰站出來……」外公唱曲或吟詩的時候,是不需要聽眾的,有時一個人獨自享受,有時讓心愛的黑貓或黃狗當聽眾。
-
《美人心計》電視劇中小皇帝劉恭背誦《三字經》有何不妥?
在中國的古代經典讀本中,《三字經》莫過於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一部著作之一了。在電視劇《美人心計》中,小皇帝劉恭不喜歡讀書,呂雉對此大傷腦筋,呂雉的侄兒就利用劉恭喜歡音律這一特點,讓他背誦一篇文章就教他一篇鼓樂,結果劉恭進步很快,小皇帝劉恭在呂雉面前竟然背誦《三字經》。
-
《三字經》伴我共成長
如果說,有一本書,在誦讀時既能朗朗上口,包含很多故事,那有可能是《三字經》。 如果說,有一本書,在誦讀中不僅能朗朗上口,包含很多故事,又能講明道理,對我影響很大,那一定是《三字經》。 早在幼兒園,我們就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始背誦《三字經》的前半部分。在大家的鼓勵下,我們把《三字經》當成了兒歌背誦,比一比誰更熟練,誰更響亮。
-
三字經難理解 家長不怕三綱五常內容影響孩子
提起《三字經》,大部分小學生都能背上一段,甚至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對「人之初,性本善」毫不陌生。記者在採訪時選取了幾句比較晦澀的三字經內容,發現小學生們對這其並不了解。當記者提問「斬齊衰,大小功。至緦麻,五服終」的時候,大部分小學生並不知道含義,對「三綱者,君臣義」這樣的句子也不能理解。不少學生反映並不喜歡背誦《三字經》晦澀的內容,但是對其中一些典故很感興趣,比如「孔融讓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