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把《三字經》通篇背誦下來,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

2020-12-11 朝讀夕寫

中國古代三大啟蒙讀物其一《三字經》無需多介紹,關於文章標題「當我把《三字經》通篇背誦下來,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各位看官一定好奇:「《三字經》的秘密?」

小編認了,標題不過是「譁眾取寵」,目的和大家分享《三字經》一個重要的思想「學」。

學,則學習,比如學習《三字經》當中涵蓋的歷史、天文、地理等等,總而言之,「學」的重要性如同吃飯之於每個人,不可或缺。

小編先說自己背誦學習《三字經》有趣的過程。

一天早上刷牙的時候,隱隱約約聽聞某家小孩說話:「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這不是熟悉的《三字經》?從這一刻起,心生背誦的興致,但自知三分鐘熱情的性格特點,1147字的《三字經》背誦無疑是「天方夜譚」。

但機智如我,無論如何懶惰,每天必定刷牙,於是想出將《三字經》貼在洗手盆上方的方法,刷牙的時候看幾句,兩個月之後,終於通篇背誦下來。

「學」是《三字經》最重要的思想之一,則所謂「《三字經》的秘密」。一個人不但不能少了學習,不學習的人甚至「枉為人」,甚至不如蠶蛹、蜜蜂。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

《三字經》極力推薦「學」,而且言明「學」的側重和方向。學「數」、「文」,四書五經,非但多見天下之事,以廣其所知,多聞古今之理,以廣其所學,而且要篤志深入,持之以恆。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為學者,必有初。小學終,至四書四書熟,孝經通。如六經,始可讀

之外,《三字經》循循教導,一個人從小則應當立志讀書學習,長大後學以致用,上替國家效力,下為人民謀福利,不虛度光陰,老亦有所為。以「學」貫穿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幼而學,壯而行、幼不學,老何為

當我們以沒有時間、精力等藉口荒廢學習,《三字經》又以孫敬、車胤等人事跡為例,如何不為家貧輟學,創造條件「學」的條件,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其次,蘇洵、梁灝的經歷告誡我們,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人一旦開始「學」,任何時候尤未晚已。

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

蘇老泉,二十七。始發奮,讀書籍,若梁灝,八十二。對大廷,魁多士

最後,以《三字經》的最末四句「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最為結束,願你我以此為戒,不辜負光陰,用心專注「學」,終有所成!

相關焦點

  • 全文背誦《三字經》是念歪「經」
    》、《唐詩》等,小學一年級要全本背誦《弟子規》、《三字經》,二年級至六年級則分別要求全文或部分背誦《千家詩》、《大學》、《論語》、《中庸》、《古文觀止》等(9月20日《南方日報》)  在市場經濟浪潮的衝擊下,社會道德不斷滑坡,人心變冷,社會上的浮躁風氣和世俗文化又不斷對校園進行侵蝕,加上獨生子女時代,學校道德教育出現嚴重問題。
  • 3歲如何輕鬆背誦《千字文》《弟子規》《三字經》
    孩子在2歲8個月的時候,學校老師推薦的一個講座,王財貴教授的《一場演講怎麼做到孩子3歲能背誦《千字文》《弟子規》《三字經》全文,我直接上乾貨:第一周:我決定做一個嘗試,手機音樂播放第二周:同樣循環播放《千字文》還播放中外古典音樂,包括中國的古箏、二胡、古琴,國外小提琴、鋼琴,我閉上眼睛聆聽,都覺得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了,工作一天的疲憊都得到緩解。第三周:重複第二周的內容,千字文分了12段,每天跟著我讀一段,有時候覆習一下昨天的。
  • 「六一」兒童節 一起來打開《魔幻三字經》的秘密
    《魔幻三字經》的異想世界就很特別,是一個充滿著國學色彩的冒險旅程。試想一下當你們耳熟能詳的國學《三字經》的秘密被發現和破壞的時候你們會採取怎樣的行動呢?《魔幻三字經》的世界裡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三字經」的秘密被發現了,一些不懷好意的傢伙打了《三字經》的主意,於是我們的主角唐果和一隻神奇的蟈蟈小不點、兩個來自異世界的鬥士粉朵朵和臉綠綠開始了揭秘和維護《三字經》之戰的旅程。
  • 《三字經》伴我共成長
    >《三字經》伴我共成長2012-06-18 15:41:28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如果說,有一本書,在誦讀時既能朗朗上口,包含很多故事,那有可能是《三字經》。  如果說,有一本書,在誦讀中不僅能朗朗上口,包含很多故事,又能講明道理,對我影響很大,那一定是《三字經》。  早在幼兒園,我們就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始背誦《三字經》的前半部分。在大家的鼓勵下,我們把《三字經》當成了兒歌背誦,比一比誰更熟練,誰更響亮。
  • 《三字經》通篇解讀(新)
    這個結論可能與以往對三字經的定義有所不同,但是從內容上來看,確是如此。而且我有理由相信《三字經》不是純粹給孩子啟蒙用的,而是給教育工作者看的,它更像是一本教育大綱,作為老師可以按照《三字經》的教育原則、理念以及目錄開展教育工作。
  • 廣州天河區要求一年級全本背誦《三字經》等書
    資料圖片  天河區對經典教育的達標要求  幼兒園要誦讀《弟子規》、《三字經》、《唐詩》等,在老師的指引下初步學會感受語言韻律美,初步欣賞經典音樂、美術;  小學一年級要全本背誦《弟子規》、《三字經》;  二年級至六年級則分別要求全文或部分背誦《千家詩》、《大學》、《論語》、《中庸》、
  • 16個月大神童愛看書 英語唐詩三字經全都會(圖)
    東亞訊(記者 朱巾國) 「banana」、「apple」、「china」……一個又一個英語單詞發音標準而清晰,16個月零2天大的郭浩小朋友會背誦多個英語單詞,還會背誦唐詩、童謠和三字經等,是大家眼中的小明星。  25日,記者來到小郭浩的家裡。
  • 學者錢文忠:全按三字經等經典行事 90%要吃虧
    《三字經》《論語》倒背如流,對其中的含義卻只是一知半解。記者對省城幾所小學的學生進行了隨機調查發現,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學生,對《三字經》《弟子規》《論語》《大學》等國學經典都能一字不落的背下來,但對於其中詞句的含義,卻說不出個所以然。有網友表示,斷句、通假字、生僻字詞、辭章結構、文化背景等影響了讀者對經典的理解。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經典名句,有的也正在被斷章取義。
  • 《美人心計》電視劇中小皇帝劉恭背誦《三字經》有何不妥?
    在中國的古代經典讀本中,《三字經》莫過於是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一部著作之一了。在電視劇《美人心計》中,小皇帝劉恭不喜歡讀書,呂雉對此大傷腦筋,呂雉的侄兒就利用劉恭喜歡音律這一特點,讓他背誦一篇文章就教他一篇鼓樂,結果劉恭進步很快,小皇帝劉恭在呂雉面前竟然背誦《三字經》。
  • 復旦教授稱按三字經標準培養孩子90%要吃虧
    《三字經》《論語》倒背如流,對其中的含義卻只是一知半解。記者對省城幾所小學的學生進行了隨機調查發現,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學生,對《三字經》《弟子規》《論語》《大學》等國學經典都能一字不落的背下來,但對於其中詞句的含義,卻說不出個所以然。有網友表示,斷句、通假字、生僻字詞、辭章結構、文化背景等影響了讀者對經典的理解。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經典名句,有的也正在被斷章取義。
  • 小大人的兒童蒙學《三字經》
    古時兒童啟蒙的經典讀物《三字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我買的《三字經》是一套四本的版本。以畫本、插圖形式,將傳統啟蒙讀物包裝的萌萌的。方便給小朋友啟蒙,也方便給「大朋友」啟蒙。我買的《三字經》版本是分篇介紹這本讀物的:教育為基篇、求學次序篇、勤學成才篇、歷史興亡篇。其實所有的都是一樣,我選擇這個版本,是因為孩子還小,圖畫很多,顏色鮮豔孩子願意看下去。整個《三字經》我和孩子在中班時,通過一年的努力終於背了下來。人之初,性本善。
  • 湖北部分學校推刪節版三字經 網友質疑斷章取義
    記者近日探訪發現,此前湖北省已有部分學校專門對《三字經》等經典文本進行了刪節,然後重新編排後再發給學生學習。  部分學校推薦刪節版《三字經》  據了解,湖北省很多中小學都開展了《三字經》《弟子規》等誦讀活動。一些學校給學生推薦的是刪節版的國學內容。
  • 是否讓孩子學《三字經》?易中天:給孩子讀安徒生,不要讀三字經
    文|凝媽有個北京的朋友,孩子上一年級,需要背誦《三字經》。語文考試滿分110分,有10分是國學知識,主要就是三字經。孩子背三字經的時候,吭哧半天,總是記不住,每天愁得哭。不只他家孩子這樣,其他家長也表示為孩子感到累。
  • 「錢文忠解讀三字經」為什麼讀三字經?三字經的啟蒙意義?
    在西漢劉向編的《說苑》裡面記載了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晉平公問師曠:「我現在已年過七旬,我現在想要讀書,是不是太晚了?」師曠的回答非常有意思:「你為什麼不秉燭而學呢?」「我聽古人說過,少年時學習,如旭日東升;壯年學習,如日中天;而老年學習,如燃燭照明。」
  • 滅絕師太至死都不知,周芷若身上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
    在金庸三部曲中,《倚天屠龍記》是一個很有名的正面人物,張無忌、趙敏、周芷若都是其中的主角,但後來卻被人黑了。但卻是一個不能缺少的角色。她漂亮動人,城府深邃,又善於偽裝。深深地愛著她的師父滅絕師太,可她身上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秘密,絕非滅絕師太所知。
  • 《三字經》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裡面很多內容都是你不知道的
    《三字經》不是你想像的那麼簡單?如果你只會幾句,那一定得全文讀透。現在人們都喜歡追求高級的東西,而今天我要推薦的是入門級的書籍,很多人誤認為那是一本兒童啟蒙書籍,其實,那更是國學啟蒙的書籍。我認為,作為一個成人,更應該讀一讀這本書,書籍是學習的工具,對於學習,越基礎越重要,更因為這本書很多人自認為都知道,但是從未讀透,所以更需要去讀。《三字經》幾乎人人都能背誦一兩句,「人之初,性本善」,很多人一直認為,《三字經》就是一本兒童啟蒙教育書籍,因此,現在也有很多父母把《三字經》教與孩子,但是往往半途而廢。
  • 一篇文章,讓你讀通《三字經》
    大家好,我是瓜子兒霸霸,專注於歷史,弘揚以文化。今天帶大家走進《三字經》,一起了解那老祖宗的啟蒙文化。說起《三字經》好多人張口就來啊「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可這本書到底是幹什麼的,裡邊講了些什麼,估計大多數人都沒有仔細閱讀過,一是篇幅較長,難以抓住重點,二是通篇以文言為主,閱讀起來不方便,那麼今天,我們就以通俗易懂的閱讀方式,帶領大家走進《三字經》《三字經》通篇有1122字,篇幅上也就高中生的作文框那麼大
  • 琅琊榜中靜妃隱藏了一個天大的秘密,這個細節揭示了秘密的全部
    琅琊榜中的靜妃是一個「歲月靜好,嫻靜自如」的女人,在她身上我們讀到最多的就是「靜」她不爭也不搶,不惱也不怒,說話屏聲靜氣,很少看到她有什麼激烈的情緒。所以能夠在魚龍混雜的宮中沉寂多年,不被人打壓,也不被人提起,但是這並不是她的全部。
  • 《三字經》話題喋喋不休 讀經亂象誰來指引?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認為「讀經」是語文教學的一個有效補充,它能讓孩子們接觸文字最為原初的形式。在經典誦讀方面,我們語文教研組做了以下一些嘗試。首先是文本的挑選,我並不反對孩子們閱讀經典作品的全文,但是畢竟時間有限,我偏向於選擇一些50到100字的小段落,其中既有《論語》這樣的國學經典,也有古今的散文節選,還有一些文字很優美的現代小詩,儘量能夠讓孩子們接觸不同的文字風格。
  • 三字經難理解 家長不怕三綱五常內容影響孩子
    記者在採訪時選取了幾句比較晦澀的三字經內容,發現小學生們對這其並不了解。    提起《三字經》,大部分小學生都能背上一段,甚至幼兒園的小朋友也對「人之初,性本善」毫不陌生。記者在採訪時選取了幾句比較晦澀的三字經內容,發現小學生們對這其並不了解。當記者提問「斬齊衰,大小功。至緦麻,五服終」的時候,大部分小學生並不知道含義,對「三綱者,君臣義」這樣的句子也不能理解。不少學生反映並不喜歡背誦《三字經》晦澀的內容,但是對其中一些典故很感興趣,比如「孔融讓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