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如何輕鬆背誦《千字文》《弟子規》《三字經》

2020-12-18 旖歆看世界

孩子在2歲8個月的時候,學校老師推薦的一個講座,王財貴教授的《一場演講

怎麼做到孩子3歲能背誦《千字文》《弟子規》《三字經》全文,我直接上乾貨:

第一周:我決定做一個嘗試,手機音樂播放《千字文》朗誦版本與歌唱版本,在孩子玩玩具、洗澡、吃飯等時間無限循環播放一周,別說孩子,我這個傻寶媽都能聽著能記得一些,孩子的記憶力真無限好,只有你想不到的。

第二周:同樣循環播放《千字文》還播放中外古典音樂,包括中國的古箏、二胡、古琴,國外小提琴、鋼琴,我閉上眼睛聆聽,都覺得整個世界都安靜下來了,工作一天的疲憊都得到緩解。

第三周:重複第二周的內容,千字文分了12段,每天跟著我讀一段,有時候覆習一下昨天的。堅持20多天奇蹟就發生了,真的不要刻意去強求,堅持就對了,靜等花開。20多天我家孩子真的能《千字文》全文從頭到尾都能背下來,孩子還很小,我都背不下來,我都懷疑她是一個小天才了。

第四周:已經能背了,讓她繼續聽、繼續跟讀,屬於鞏固階段。

我想說,小孩子是不知道困難的,關鍵是家長有時候覺得困難沒開始或者半途而廢了。我們家孩子一開始會到處跑,沒有看繪本、玩玩具那麼有趣。家長們千萬別放棄,堅持住,我第三周第一次帶她跟讀全文,跟我讀了40分鐘,5次離開房間跑掉,2次想玩玩具,到現在12分鐘能背誦特別流利,還能理解部分內容了。

對孩子一定要有獎勵機制,獎勵好吃的或者是買玩具,一起做個手工或者獎勵一個小故事,獎勵因人而異,投其所好。把本來就要準備買的東西,正好將禮物送給你的寶貝,生活要有點儀式感,慢慢就接受朗誦愛上古詩了,親子關係也非常的融洽。

以上同樣的方法一個月不到能背誦《弟子規》,接著一個月又能背誦《三字經》,等能夠背誦這些經典了以後,現在我要求她指字朗讀,我沒有教她認字,但是讓她一個字一個字指著讀,慢慢的現在很多漢字見多了,讀多了,指多了,也認識了,沒有統計過,但是她幾百個字肯定是認識的,

每天晚上睡前給他講繪本4本以上,直到困了才去休息。目前孩子至少閱讀繪本300本以上,她能自己大致講述出來這個故事,我才會再講下一本書。孩子現在4歲了,講過的繪本自己能坐著看書了,這疫情期間繼續讀經典、《瑪蒂娜系列》60本書已經看了25本了,大概2-3天背一首古詩,每天做親子遊戲以及一起製作手工。

最後,致親愛的孩子們,願你們的心田四季芬芳,經典長養你的風骨,詩詞歌賦飽滿你的精神,願你成為最好的自己 !各位寶媽們陪伴自己的寶寶們開始一起習國學、溫經典,願寶貝們長大後 能憶起幼兒時光的母愛與溫暖,願這段早教時光成為孩子們生命的底色!

歡迎各位家長們跟我交流,評論區打卡一起陪伴孩子成長,孩子看的書籍、好用的育兒軟體、好聽的音樂都可以一起交流討論。

收藏

舉報

相關焦點

  • 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笠翁對韻:孩子啟蒙書,大人細讀亦口齒生津
    題目: 《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笠翁對韻:孩子啟蒙書,大人細讀亦口齒生津》作者:曲潤璉時間:20180721三字經千字文弟子規,她基本能夠背誦了。笠翁對韻,太多了,只背了前幾十頁。近來無事,我翻出來,重做小學生,連同注釋逐字品讀,收穫豐盈。一,《三字經》。
  • 《三字經》《弟子規》是國學嗎?孩子們學了有什麼用?
    儘管反對的聲浪一再高漲,家長們也心懷疑慮,幼兒園,中小學裡學習《弟子規》《三字經》的熱潮卻一直沒有散去。這裡既有國學熱大環境的推波助瀾,也有學校追求紀律性的功利性驅動。對於家長來說,疑慮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三字經》《弟子規》是不是如傳說中那樣可怕呢?它到底有沒有用呢?
  • 還讓自己孩子背誦《弟子規》嗎?趕緊停下吧,這樣會害了他的
    還讓自己孩子背誦《弟子規》嗎?趕緊停下吧,這樣會害了他的。為什麼說讓孩子背誦《弟子規》是害他,因為《弟子規》有些內容不符合現代教育的思想,用它教孩子,培養出來的只是對父母愚孝愚忠的可憐人。這篇訓蒙文章的第一句說弟子規,聖人訓。可是弟子規並不是所謂聖人的訓誡,它的作者名叫李毓秀,只是清代的一個沒有中舉的秀才,李夫子大半輩子的時間都是在縣鄉裡教書,這樣的人寫出的東西怎麼稱得上是聖人的訓誡。如果大家想孩子了解古代聖人的思想,完全可以看《論語》和《孟子》這類經典。
  • 四歲孩子小區哭泣背誦《弟子規》,易中天:這是毒藥
    近日在小區裡遇見一個四歲的小姑娘,被家長逼著背《弟子規》,小姑娘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斷斷續續地,竟然把一整篇一千多字的《弟子規》全部背誦了下來。有人問為何這麼逼迫孩子,家長說要早點進行國學薰陶,而且現在《三字經》,《弟子規》都是小學必背書目,早點背背也好。對於讓這麼小的孩子背《弟子規》,易中天也發表過意見,在一個講座裡面,他親口說:「《三字經》《弟子規》是毒藥,是摻了三聚氰胺的奶粉」是不建議孩子背誦的。
  • 全文背誦《三字經》是念歪「經」
    》、《三字經》、《唐詩》等,小學一年級要全本背誦《弟子規》、《三字經》,二年級至六年級則分別要求全文或部分背誦《千家詩》、《大學》、《論語》、《中庸》、《古文觀止》等(9月20日《南方日報》)  在市場經濟浪潮的衝擊下,社會道德不斷滑坡,人心變冷,社會上的浮躁風氣和世俗文化又不斷對校園進行侵蝕,加上獨生子女時代,學校道德教育出現嚴重問題。
  • 山東禁止全文誦讀三字經和弟子規引爭議
    (新華調查)中小學生「讀經熱」如何規範?新華網濟南1月5日電(記者趙仁偉、陳灝)「不可不加選擇地全文推薦如《弟子規》《三字經》《神童詩》等內容」——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向全省中小學下發的一紙禁令引發爭議,一時眾說紛紜。
  •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內容簡介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內容簡介 發表時間:2011-02-10   來源:《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是中國古代蒙學系列著作的代表,《三字經》用簡明易記的三三一句押韻短文形式
  • 萌娃5歲背詩「500首」,識字超3000,奶奶的這3點教育方法是關鍵
    第一次接觸「小神童」王恆屹還是在綜藝節目中,當時王恆屹年僅3歲,卻能記住200多個不同國家的國旗,背誦超500首古詩,天才少年自然不能止步如此,在2019年王恆屹參加了由撒貝寧主持的《挑戰不可能》並隻身殺入總決賽,被董卿評為「行走的小詩詞庫」。#育兒有方法#
  • 天河區實施經典教育工程 小學一年級背弟子規
    本報訊 (記者劉顯仁 通訊員田禾)小學一年級即要求全本背誦《弟子規》、《三字經》。昨日記者從天河區教育局獲悉,該區擬在全市率先在中小學和幼兒園全面鋪開中華文化經典教育工程,擬今年開始每周1課時每學期安排16節課以誦讀《千字文》、《三字經》、《大學》、《詩經》等中華文化經典為主要載體,打造區域性的教育特色。
  • 北京各小學將推廣《弟子規新解》未對原文刪節
    此外,《弟子規》還具備很清晰的層次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基於這四個特點,《弟子規》成為我們編寫國學地方教材的首選。」  應根據學生年齡選擇內容  市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特邀委員王晉堂分析,《三字經》《弟子規》《千字文》等啟蒙讀物之所以流傳這麼多年,一方面是因為能教孩子認字,另一方面是講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此外,這些書讀起來朗朗上口,也容易受到孩子喜愛。
  • 小孩3~4歲處如啟蒙階段,是教他們唐詩好,還是教三字經好?
    3-4歲的孩子,教點啥好呢?早教盛行的當下,你選擇什麼教給孩子?如果要問世界上最重視教育的族裔,那麼咱們國人一定名列前茅。看看自己身邊那些為了孩子早期教育憂心焦慮的家長和包圍在學校周邊校外培訓機構密集程度,就知道了。3-4歲的孩子,如題主所言,正是啟蒙階段。教點啥呢?
  • 五歲「神童」熟背《百家姓》《三字經》圖
    其父每天用古文灌輸,稱有育兒經驗,不會壓抑兒子天性  父親考「神童」兒子背千字文  你相信嗎,5歲孩子能滾瓜爛熟地背誦《千字文》、《百家姓》和《三字經》?前日,記者在江津白沙鎮見識了這名被當地人稱為「神童」的小男孩。
  • 《三字經》《弟子規》成永恆經典
    在中國古代,有《三字經》、《弟子規》、《百家姓》、《千字文》、《蒙求》、《增廣賢文》、《千家詩》、《龍文鞭影》、《幼學瓊林》、《聲律啟蒙》等蒙學教材。誦讀這些讀物,不僅可以增加兒童的記憶力,為學習經典打下基礎,還可以明白一些人生道理。不過由於時代的變遷,有些讀物已經不太適合作為當代兒童的讀物。那麼現如今,哪些經典還能夠適合當下呢?
  • 廣州天河區要求一年級全本背誦《三字經》等書
    資料圖片  天河區對經典教育的達標要求  幼兒園要誦讀《弟子規》、《三字經》、《唐詩》等,在老師的指引下初步學會感受語言韻律美,初步欣賞經典音樂、美術;  小學一年級要全本背誦《弟子規》、《三字經》;  二年級至六年級則分別要求全文或部分背誦《千家詩》、《大學》、《論語》、《中庸》、
  • 《弟子規》裡的孝道,還有做人的道理,我們應該選擇性學習
    弟子規它的作者是清末時期的一位秀才,名叫李毓秀,相比較其他的啟蒙讀物,比如說三字經,千字文,這兩本讀物內容包羅萬象,而弟子規教的最多無外乎就是規矩這兩個字,其實都在強化儒家孝悌的概念。很多家長都買來給自己的孩子讀,在我的身邊有一個三歲的孩子,她這麼小的年齡就已經可以熟讀《弟子規》了。可見這本書在各位家長心中的分量是很重的。這本書裡面寫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最多的一點就是孩子對於父母的孝順、跟兄弟姐妹之間的友好相處、以及尊老愛幼這些傳統美德。比如說,「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是說勸諫父母他們不聽,那你就先不要勸了,等他們高興了你再來去。
  • 該不該讓孩子學《三字經》?
    日前,山東省教育廳發出通知,禁止中小學推薦學生全文閱讀《三字經》、《弟子規》等內容。此消息一出,國學進校園再次引來爭議。  有國學老師認為,一刀切太武斷,中國傳統文化的根不能丟。也有老師認為,如果沒有好老師,寧願不讓孩子們去學。
  • 引導孩子背誦《弟子規》培養好習慣
    引導孩子背誦《弟子規》培養好習慣為了孩子們的健康發展,在學校的號召下,我們班也召開了一次家長會,會的內容主要圍繞「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主題開展的。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從引導孩子背誦《弟子規》入手,因為孩子年齡小,認字很少,我把每次背的內容註上拼音出示在黑板報上,不僅引導學生背誦三字經,而且給他們講明意思,還要比一比看誰做得到。同學們熱情高漲,背得有聲有色,做得也很好。比如:有些孩子在家很任性,家人叫他(她)很久,他也不應聲。
  • 特級教師李家聲緊急呼籲:《弟子規》是糟粕,至今仍毒害我們孩子
    國學班一直視為童蒙經典的《弟子規》,實際是毒害兒童的大毒草,應該從國學經典中開除。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一、《弟子規》根本不是傳世童蒙經典在很多人看來,《弟子規》和《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一樣,都是古代童蒙教育經典。但是越來越多的學者發現,弟子規的水準其實並沒有那麼高。
  • 教育家李家聲呼籲:《弟子規》是糟粕,還在毒害我們的孩子
    一弟子規是完全童蒙傳世經典許多人的眼中,弟子規和徹百家姓氏千字文一樣,是古代童蒙教育經典但是,弟子的法則的水平不太貴的學者發現正在增加三字經的作者是北宋進士王應麟,千字文的作者是南梁周興嗣時代大學的學者這些作品是數百年甚至一千年以上的歷史考驗,經歷了真正的傳世經典
  • 是否讓孩子學《三字經》?易中天:給孩子讀安徒生,不要讀三字經
    文|凝媽有個北京的朋友,孩子上一年級,需要背誦《三字經》。語文考試滿分110分,有10分是國學知識,主要就是三字經。孩子背三字經的時候,吭哧半天,總是記不住,每天愁得哭。不只他家孩子這樣,其他家長也表示為孩子感到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