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孩子背誦《弟子規》培養好習慣
為了孩子們的健康發展,在學校的號召下,我們班也召開了一次家長會,會的內容主要圍繞「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主題開展的。會上,科任老師那具有感召力的語言無不打動著每一位學生的家長,優秀學生的家長那精彩的發言更是深深地吸引著各位家長。為其他家長做了榜樣。
會後,我與許多家長進行了交流,從交流中,我發現絕大多數孩子的父母因為沒事做,只好背井離鄉、外出打工。他們把孩子託付給了自己的父母(即孩子的爺爺奶奶),可是,大多數爺爺奶奶都沒文化,思想觀念老化。他們認為只要讓孩子吃飽了、穿暖了就行了。不懂得輔導孩子學習,更不懂得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有幾位孩子的爺爺或奶奶對我說:老師,我的孫子在家裡很不聽話,平時比我們還厲害,我都沒法管了。也有的家長說:老師,我的孩子最聽您的話,我的話不管用,我都有些灰心了等等。
面對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班主任的我不得不深深的思考,面對這四十六個孩子,我身負重任,所承擔的不僅僅是教會學生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讓他們懂得,一個良好的習慣養成可以終生受用。當然,要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並非一日之寒,需要漫長的過程。我認為,孩子現在小,是培養一切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習慣一旦養成,就不容易改掉。作為班主任,我一定會讓這群孩子扭轉乾坤,成為最優秀的孩子。
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從引導孩子背誦《弟子規》入手,因為孩子年齡小,認字很少,我把每次背的內容註上拼音出示在黑板報上,不僅引導學生背誦三字經,而且給他們講明意思,還要比一比看誰做得到。同學們熱情高漲,背得有聲有色,做得也很好。
比如:有些孩子在家很任性,家人叫他(她)很久,他也不應聲。我引導學生們背誦「父母呼 應勿還 父母命 行勿懶」讓其明白:父母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答應,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辭偷懶。有些孩子貪玩又任性,常常跑得無影無蹤,家長很不放心。我引導學生背誦「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讓其明白:外出離家時須告訴父母到哪裡去,回家後還要和父母打招呼,讓父母安心,平時要保持正常的生活習慣,遇事不要任性,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稟告,如果任性而為,容易出錯,因此讓父母擔心,是不孝的行為。
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我引導學生背誦「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輒淨手 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使之明白:早晨起床後,務必洗臉、刷牙、漱口使精神清爽,有一個好的開始,大小便後一定要洗手,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才能確保健康,要注意服裝儀容的整齊清潔,戴帽要端正,衣服扣子要扣好,襪子要穿平整,鞋帶要繫緊,否則容易被絆倒,一切穿著以穩重端莊為宜。
培養學生讀書習慣,我引導學生背誦「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使之明白:讀書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即眼到、口到、心到,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孩子經常上學把作業或書忘在家裡了,為了改變孩子這一壞習慣,我引導學生背誦「列典籍 有定處 讀看畢 還原處 雖有急 卷束齊 有缺壞 就補之」使之明白:書籍課本應分類,排列整齊,放在固定的位置,讀完畢要放回原處,雖有急事,也要把書本收好再離開,書本是智慧的結晶,有預設就要修補,保持完整等等。
孩子們很小,不能一下子讓他們背得太多,必須一點一點的背誦,一點一點的滲透,把《弟子規》的內容分期出示在黑板報上,師生共同背,同學相互背,不僅要背熟,還要比一比看誰做得到,對做到了的同學用獎小紅旗的方法給予鼓勵,張貼在牆上,看誰的紅旗多。這樣一來,學生們背誦《弟子規》的熱情更濃了,而且良好的習慣養成也在悄悄地孕育之中,孩子們正在這樣一個美好的壞境裡健康成長。我想,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這一群孩子一定會成為一個個德才兼備的祖國的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