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崗不褪色」村幹部系列報導|白石東圳退休村支書陳庚泉:善始...

2021-01-17 湘湘帶你看社會

陳庚泉是白石鎮東圳村人,他在24年的「村官」生涯中同時擔任村「兩委」班長近20年,深受村民群眾支持和擁護。如今,到了「退休」年齡,他正確對待「進退留轉」,積極推薦和引導年輕人競選村幹部,切實為促進鄉村振興注入人才活力。

記者在東圳村黨群服務中心見到已卸任村黨總支部書記的陳庚泉時,他正與現年42歲的新任村黨總支部書記賴德森忙於拉掛橫幅,對村級換屆紀律加強宣傳。陳庚泉說,賴德森是早年外出創業成功人士,多年來一直關心支持家鄉建設發展。如今,賴德森返鄉當「村官」挑「重擔」,將更有效激發該村振興發展的活力。

陳庚泉:我們之前多次叫賴德森回來,引導他、疏導他回來,叫他回來做村支部書記,就是要為群眾服務,我說你少賺點錢都回來做書記。

據介紹,東圳村新一屆村黨組織班子中有3名「新晉」成員,其中除了賴德森讓村民們倍感振奮外,另兩人也很受村民們歡迎,他們分別有著「退役軍人」、「大學生」的標籤。

陳庚泉:

有3個是在我們退休時新上任的幹部,他們都是比較年輕,又懂電腦。

據了解,東圳村將在1月12日進行村委會換屆「正式投票選舉」,當前各項細節工作正如火如荼進行中。為確保換屆選舉工作圓滿完成,即將卸任村委會主任職務的陳庚泉沒有絲毫懈怠,仍一如既往堅持入戶走訪,盡己所能做好換屆工作。此外,他還就本村「三清三拆三整治」成效鞏固提升,劍花、何首烏、百香果等集體經濟項目發展壯大事宜到處奔走。因此,大家也紛紛稱讚他:善始善終,退得「光榮」。

白石鎮政府駐東圳村工作組組長 葉青:陳庚泉雖然到年齡要退休了,但是他仍然積極參與這次村「兩委」換屆工作,做好交接工作,切實做到講政治、講黨性。

陳庚泉:

今後仍然會按照自己的能力,繼續發揮我的餘熱,關心各項工作,促進我們東圳村的各項工作。

記者:潘理民

【來源:雲安融媒】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換屆|雲安東圳村陳庚泉:「光榮」讓賢 群眾紛紛稱讚
    陳庚泉是雲安區白石鎮東圳村人,他在24年的「村官」生涯中同時擔任村「兩委」班長近20年,深受村民群眾支持和擁護。如今,到了「退休」年齡,他正確對待「進退留轉」,積極推薦和引導年輕人競選村幹部,切實為促進鄉村振興注入人才活力。
  • 陸河這群老幹部退休「不褪色」,離職「不下崗」
    「我們村的老班長帝華書記真不錯,他雖然退休了,可他還經常來黨群服務中心指導我們開展工作。」「我們村的老書記是個熱心腸的人,經常帶新任村幹部走訪慰問低保戶,特別是近期寒潮來襲,他去的次數就更頻繁了,每天早出晚歸的。」......近日,駐村鎮幹部、村委幹部、村民之間的日常交談中,總會提到他們心中的好人——那些離任的村幹部。
  • 松陽竹源2位村幹部主動「退位讓賢」
    近日,在松陽縣竹源鄉小竹溪村支部換屆黨員群眾推薦會上,擔任了9年村支書的吳華土主動「退位讓賢」。  在今年的村級組織換屆工作中,吳華土響應「張榜招賢」的號召,自己主動提出不參與競選。「年紀大了對農村發展的創新思路和技術掌握比不了年輕人,想要我們村持續發展下去還得靠年輕人。」吳華土表示,退崗不褪色,讓位不推責,一定站好最後一班崗,並會參加村民矛盾調解中心,繼續關心村裡發展。
  • 東圳故事丨為誰風露穿山中
    「有山有水大平原,土壤水利條件好,作物收成產量高,東西連貫數華裡……」古嶺藏幽,順著東圳水庫建成60周年的記憶軌道,常太鎮嶺下村移民紀念館裡的這首被掛在牆上的鄉愁詩再入眼帘。詩中藏著常太區霞田鄉東圳庫區移民年久不忘的祖籍情,也記錄下建庫前的昔日風光。1958年,東圳水庫破土動工。
  • 東圳60周年丨閔慶昌:最憶東圳情
    東圳水庫建成60周年《思水源 見今朝》12月4日開欄站在東圳水庫壩頭,放眼圳湖映碧美景,千島如畫入湖中,環庫水鏡出平湖。家住東圳水庫之畔,總會有一截難忘的時光,在心中閃著粼粼的光芒……一天,一位東圳水庫建設參與者問7歲的小孫女,「你知道水從哪裡來嗎?」孩子天真的說,「水龍頭出來的」,歷經世紀的老人大笑了起來。
  • 東圳水庫:六十年前建庫的崢嶸歲月
    東圳水庫建成六十周年」系列報導①開欄的話60年前,興化兒女用血肉之軀在九華山的天馬、鳳際兩峰之間築起了一座水岸長城,1958年動工至1960年竣工,建成總庫容量4.35億立方米的東圳水庫,在「手無寸鐵」的年代鑄就了一座流傳至今的治水豐碑。正值東圳水庫建成60周年之際,《莆田觀察》推出「飲水思源 艱苦奮鬥——東圳水庫建成六十周年」系列報導。
  • 東圳水庫:六十年前建庫的崢嶸歲月
    東圳水庫建成六十周年」系列報導①開欄的話「山翠萬重當檻出,水光千裡抱城來。」從明代黃仲昭的《八閩通志》中走出的莆田,山川之秀甲於閩中,帶山附海。從修築越王城、興化衛城,到宋抗元、明抗倭……歷史上,它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隋唐以來,莆田先民在南北洋平原建陂圍塘。
  • 主動「讓」光榮「退」 麗水探索退休村幹部榮休制度
    近日,頂著烈日,遂昌縣妙高街道源口村原黨支部書記李君平再次來到村裡,將自己多年積累的管理經驗傳授給新任村支書。今年7月,為了村子的長遠發展,擔任了20年村支書的他主動讓賢。針對今年村社組織換屆,麗水市聚焦離任幹部分流工作,積極探索退休村幹部榮休制度,營造出「主動『讓』、光榮『退』、熱情『轉』」的良好換屆氛圍。
  • 東圳水庫:熱血鑄就水利豐碑
    60年前,興化兒女用血肉之軀在九華山的天馬、鳳際兩峰之間築起了一座水岸長城,1958年動工至1960年竣工,建成總庫容量4.35億立方米的東圳水庫,在「手無寸鐵」的年代鑄就了一座流傳至今的治水豐碑。正值東圳水庫建成60周年之際,《莆田觀察》推出「飲水思源 艱苦奮鬥——東圳水庫建成六十周年」系列報導。「北瀨飛泉今化龍,木蘭橫跨起長虹。九華鑿破壺公劈,天馬羈銜風際通。
  • 退休不褪色 初心貫始終 老支書卸任之際許「新願」
    退休不褪色 初心貫始終老支書卸任之際許「新願」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景春燕2020年12月25日,是麥積區五龍鎮舍安子村「兩委」換屆的日子。68歲的村支書張想全,像往常一樣,7點半準時來到舍安子村黨群服務中心。「捨不得退下來嗎?
  • 遠足研學弘揚東圳精神
    莆田網訊 為鼓勵高三學生衝刺高考,近日,莆田哲理中學組織學生前往東圳精神教育基地,舉行以「遠足前行,致勝高考」為主題的遠足研學活動,高三年段全體師生及部分家長共400多人參加此次活動。在東圳精神教育基地,同學們詳細了解東圳精神的內涵,號召大家銘記先賢,弘揚「團結協作、艱苦奮鬥、無私奉獻」 東圳精神,增強高考必勝信心。  據了解,近幾年,該校在畢業班開展一系列遠足研學活動,踐行「接觸自然,延伸課堂」的教育理念。眼下距離高考還有100多天。
  • 思水源 見今朝丨尋訪「東圳精神」
    抹不去的是歷史,得以傳承的是一種世人公認的精神,一筆彌珍貴精神財富,那就是東圳精神,值得後人永遠景仰和禮讚。禮讚一種精神,不需要任何理由。詮釋一種精神,能讓每一個人刻骨銘心的,也許只有激情相伴。即使在今天,一甲子飛逝,我們似乎仍能聽到那段逝去不久、特殊歷史的迴響,鏗鏘有力。
  • 莆田東圳水庫景點介紹和位置
    東圳水庫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區西北8公裡許的延壽溪中遊(莆田市城廂區常太鎮東圳尾村)。東圳水庫具有灌溉、防洪、發電、航運、養殖、遊覽等作用。是福建省大型水庫之一,也是莆田市唯一的一座大型水庫,是莆田市的「大水缸」和生命線工程。
  • 莆田市東圳庫區水環境保護條例(全文內容)
    第二條 本條例適用於東圳庫區的水汙染防治、生態保護和監督管理等工作。  第三條 東圳庫區劃分為一級保護區和二級保護區。一級保護區的範圍,包括東圳水庫環庫公路範圍內的水域和陸域(不含公路);二級保護區的範圍,包括東圳水庫的整個匯水流域(一級保護區範圍除外)。具體邊界按照省人民政府的批覆劃定,並向社會公布。
  • 主編在線|李纓:那些人之新時代的村支書
    這句俗語生動詮釋了村幹部的重要作用。在農村,村民們的「火車頭」就是村支書。村黨支部是中國共產黨最基層的黨組織,村支書這個群體直接面對群眾,不僅肩負著把支農惠農強農政策上傳下達、落到實處的責任,更需帶著群眾抓好生產、提高人們生活品質、開展群眾教育、提升農民思想素質,當工作要具體到人時,情況也變得更加複雜。
  • 莆田:弘揚東圳精神 研學活動促成長
    研學活動東南網莆田10月26日訊(本網記者 陳玲玲 通訊員 李少蓉 文/圖)10月25日上午,莆田市婦聯2020年「莆陽好家風」暨《福建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教子有方·愛滿莆田項目組的志願者攜手莆田市實驗小學五(6)中隊走進東圳水庫展覽館開展研學體驗活動
  • 嵇旭春:「永不褪色的紅蠟燭」
    □ 本報記者 都鎮強 宋學寶   本報通訊員 王 翔  他離崗不離黨,年老心不老,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永不褪色的紅蠟燭」;他一輩子堅守初心,發揮餘熱到老,成為周邊群眾爭相學習的好榜樣。
  • 津北黨建丨臨近退休不褪色,勇於奉獻守初心
    津北黨建丨臨近退休不褪色,勇於奉獻守初心 2020-06-13 0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退休不褪色!張北縣離退休老黨員戰「疫」顯擔當
    退休不褪色!二、當好疫情防控的戰鬥員退休不褪色,醫務老兵們不忘初心,牢記黨員使命。鄉醫院退休院長趙海龍得知新型冠狀肺炎疫情形勢時,主動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為最需要的群眾送去醫療服務與醫藥用品。在疫情面前,這些退休醫務老兵不忘為人民服務,盡全力守護群眾的生命安全。三、當好疫情戰鬥的堅強後盾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張北縣委老幹部系統的老黨員、老幹部沒有忘記自己曾經許下的莊嚴誓詞。
  • 退休不褪色 離崗不離黨——石臺縣全面推行幹部榮譽退休制度
    為進一步加強對退休幹部的關心關愛,石臺縣全面推行幹部榮譽退休制度,不斷提升退休幹部的榮譽感、歸屬感和使命感。該縣明確,幹部退休前,要進行一次專題談話。根據幹部管理權限,由組織部門或所在單位黨組(黨委)安排專人,與退休幹部進行個別談心談話,充分肯定工作成績,化解思想波動。同時要舉辦一場退休儀式,退休儀式採取頒發退休證書、專題座談會、離別贈言感言、重溫入黨誓詞、贈與紀念物品等多種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