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這些普通人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2021-01-10 可為商學院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常常看著手機上不斷彈出的新聞,仿佛置身於魔幻的世界。

惶恐的、氣憤的、讚嘆的、感動的....各種複雜情緒就在這短短十幾天體會了一遍。

現實很苦沒錯,但,請千萬要相信世界仍然有光。

我在複雜的情緒裡,一個個,記下了那些閃閃發亮的普通人。

他們做的事,實在算不上驚天動地。但他們,值得我們銘記。每一個,都值得。

01

在待在家中這段時間,我曾數次刷著消息,就忍不住紅了眼眶。

因為我發現,當自己被困家中,感嘆無聊無奈時,還有無數逆行者,正在和生死搏鬥。甚至我們的無聊,都不過是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最近上了多次熱搜,感動了無數人。從去年金銀潭醫院接收了第一例肺炎患者開始,張院長就寸步不離守在醫院。

盡心盡力

據媒體報導,在與疫魔抗爭的30多天裡,張定宇經常是凌晨2點多才能躺下休息一會兒,4點多就又要爬起來,一天中要接無數個電話,處理各種突發事件。

而抗住這樣高強度工作的背後,是張院長一年多前就患上了漸凍症的身體。雪上加霜的是,張院長同為醫務工作者的妻子,在這次疾病中,還感染了新型肺炎,他需要趕往探望。

盡職盡責

面對妻子,他充滿愧疚,卻又無能為力:「我很內疚,我也許是個好醫生,但不是個好丈夫。我不知道妻子的病情會回歸還是會向著惡化的方向發展。我們結婚28年了,很害怕這次會失去她。」

幸好,不久之後妻子康復出院。而院長張定宇,在短暫的高興後,又一頭扎進了和病毒的戰鬥中。他說:「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跑贏時間;我必須跑得更快,才能從病毒手裡搶回更多病人。」

盡心工作

鍾南山院士曾說,武漢是個很英雄的城市,而這座英雄之城正是由千千萬萬個像張定宇一樣的英雄凝聚起來的。

武漢肺科醫院ICU主任胡明在接受採訪時,突然接到電話,得知自己的同行好友連日救治重症患者,不幸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收到消息後的胡明泣不成聲,但他只能強壓悲傷,馬上有投入到緊張的搶救工作。

認真

前幾天,新華社曝光了一組前線醫護人員的「戰疫日記」。

來自中國科大附一院的王佳佳,這樣寫道:

在進病房前,心中還是有些許害怕。不過,當看到病人那無助的眼神,瞬間就消除了顧慮。我們是白衣戰士,我們怎能會怕!今天,13床的大媽努力向我們點了點頭。我們告訴她,別怕,有我們在!

從病房裡面出來後,貼身穿的洗手衣已溼透。紙尿褲我不敢穿,小時候也沒穿過啊,來不及換下衣服就奔向了久違的衛生間。我,一個平凡的護士,非常時期,只想把物資消耗減少到最低,留給更需要的同志們。

事實上,在這次疫情中,很多護士的年紀都還很小,她們也許才剛畢業,20出頭的年紀,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誰不會害怕?

但他們已經累到忘記了怕,只有休息的時候,才能宣洩一下感情。大家喜歡稱他們為英雄,但就像一位護士長所說:「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孩子換了一身衣服」。

白衣天使

是啊,脫下那身白大褂,他們也不過是一個個有血有肉,會怕疼怕病的平凡人。

沒有人天生是英雄,只是因為有人需要,才有人願意犧牲自己成為英雄。

02

武漢卓爾萬豪酒店,有北京上海的醫療隊,近400醫護人員住在這裡。大年初三下午,來了一個農民。

他開著農用三輪車趕來,車上,裝了24箱蔬菜。他說:「聽說醫療隊住在這裡,我送些新鮮的菜來。」

菜農

他堅持不要錢。

這個質樸的農民,騎了40公裡電動三輪車。他不會用導航,一路問路找到酒店,臉和手都被風吹得通紅。

但他很開心,告訴酒店的人:「這是最新鮮的!我只有這麼多了。」在場的所有工作人員都哭了。

其實,武漢封城後,本地菜農的菜本來能賣得很好……

讓我們記住他:秦師傅, 45歲,武漢的一位菜農。

溫暖人心

秦師傅,你的菜,不但營養,而且暖心。感謝有你。

近日,一則「深圳房東為1200租客減租80萬」的消息火了:

據深圳電視臺報導,受當前疫情影響,深圳一位女房東林女士為九棟共1200多戶租戶減免半個月租金,約80萬元。

林女士是坂田街道錦尚誠生活超市的老闆,老家在汕頭潮陽。1993年她來到坂田工作生活,在一家鞋廠起步,從一名普通員工蛻變為公司總經理,如今已是多家公司老闆,並經營有9棟房屋出租。

早在1月28日,她便率先主動發出減免租金的倡議。「我有9棟房子作為公寓出租,免一半租金的話,收益因此要減少約80萬。與股東們商量後,大家都很支持,家人也表示理解。」

聊到此次減免租金,林女士說就當這是她做的一點善事。「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的一個心願就是感恩和回饋普通人。」

這次疫情裡,有太多這樣的故事。

一群普通人

我記下的,也許只是千萬分之一。

如果不是這場災難,我們也很難知道,平平無奇的人群中,原來藏著這麼多閃亮的靈魂。他們特別普通,特別樸實,但也特別了不起!

這些閃閃發光的普通人,讓我們溫暖,安定,心中有力量,眼前有希望。感謝每一個默默付出的普通人。

素材來源:李月亮、精讀

相關焦點

  • 疫情爆發20天:這些普通人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中國人民的心。武漢已封城兩周,全國確診數字還在持續上漲。疫情發生的特殊時期裡,出現了很多讓人感動的、讓人惋惜、讓人生氣的事情……有很多閃閃發亮的普通人,他們的故事感動了很多人。
  • 後疫情時代,這群普通人的故事被拍成了短片,回憶非常時期的感動
    2020年,一場疫情打亂了這個社會裡幾乎所有個體的既有節奏在後疫情時代由芒果TV出品>湖南都市頻道承制的抗疫短劇專題片《謝謝你,守護我》於6月1日-6月5日在芒果TV上線該短片將鏡頭對準大眾通過講述疫情期間普通人的故事
  • 這些合照感動千萬人:疫情之下,所有感情都是生死之交
    然而在醫療隊們陸續撤離湖北之際,很多人被一張合照感動了。在山東醫療隊進行合照的時候,一條金毛狗「亂入」其中,即使被抱出鏡頭,它依舊掙脫著跑回隊伍,執著的想要與這群照顧了它一個多月的白衣天使留影。疫情之下,所有感情都是生死之交。疫情總有一天會過去,但我們永遠不會忘記,這張合照背後帶給我們的感動。
  • 「薦讀」疫情期間,這些普通人的故事,讓我們感動淚目……
    信息各種各樣,讓人感動的,讓人難過的,讓人生氣的,讓人驚嘆的……一場疫情,像一個巨石砸入我們原本平靜有序的生活,一時間,沉渣巨浪翻湧。各路妖魔鬼怪紛紛現形,各種溫暖善良也頻頻顯現。我在複雜的情緒裡,一個個,記下了那些閃閃發亮的普通人。他們做的事,實在算不上經天緯地。但他們,值得我們銘記。每一個,都值得。
  • 平凡的人給我最多感動,致疫情期間的那些人
    我們的生活中沒有會飛的英雄,只有這些普通人,扛起了責任與擔當,成為了拯救世界的英雄。是這些生活中甚至曾與我們擦肩而過的平凡人,在最關鍵的時候義不容辭地站出來,成為英雄,保護世界。84歲高齡的鐘南山院士連夜趕往武漢,再任專家組組長;73歲的李蘭娟院士夜以繼日,每日只睡3個小時;各地馳援湖北的醫療隊不顧風險的「逆行」;疫情的「吹哨人」李文亮醫生;首個拉響警報的「流幹了一輩子眼淚的」張繼先醫生……是無數的醫護人員勇赴險境,用自己血肉之軀築起一道守護生命安全的圍牆
  • 疫情之下,普通人如何「增收」?
    從全世界範圍而言,疫情仍然保持繼續增長態勢。 根據Worldometers世界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10時33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過558萬例,達到5588356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34.7萬例,達到347873例。
  • 抗疫題材電影陸續啟動,專家建議:聚焦普通人的故事,更能感動觀眾
    在這場與新冠肺炎疫情的鬥爭中,許多一線抗疫人員的事跡在讓大眾感動的同時,也打動了電影工作者們。近日,國內首部抗疫題材電影《笑著對你說》宣布正式啟動,路陽、田羽生等導演也表示正在籌備相關題材的電影,重慶的電影人們也正在收集創作素材。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觀眾們就將在大銀幕上再次被抗疫題材的電影所感動。
  • 我的抗疫故事|春節 疫情 感動
    小編:1月30日起,錢江晚報·小時新聞發起徵集,請杭州全市中小學生一起來寫「我的抗疫故事」。消息發出後,我們收到了很多投稿。孩子們文字讓人感動,更讓人振奮。大家講述自己寒假「抗疫」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有家人或身邊的醫生護士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有和父母的宅家趣聞,看新聞感想等,還配了精美圖片、漫畫或視頻。
  • 【抗疫情小故事(二)】戰「疫」中 那些讓人感動的身影
    【抗疫情小故事(二)】 戰「疫」中 那些讓人感動的身影 2020-02-06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武縣苟村集鎮三個平凡人的疫情防控故事,感動無數人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菏澤市成武縣苟村集鎮嚴格按照市縣統一部署,不等不靠,嚴防死守,帶領全鎮黨員群眾打響了一場艱苦的防控戰役,湧現出了一個個感人肺腑的故事。一個「勸阻崗」,感動一村人劉自賢是苟村集村小王莊自然村的一名普通黨員,今年46歲。早在前兩年,他就患上了腸癌,整天靠吃藥打針,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到醫院化療。
  • 疫情中,這些陌生人,這些回憶,讓我感動
    作者 孫豔在這次全球規模的疫情中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其中不乏古怪離奇之事。疫情造成的生命流逝和財產損失讓人們停下忙碌的腳步,靜下心來審視匆匆的人生,感受生命的珍貴,對人有了更多尊重。疫情期間,我身處英國劍橋,禁足在窮閻漏屋,開始了漫漫未知的「lockdown」,腦中充滿了各種天馬行空的想像,既有「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的痛苦思考,也有「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我活著的意義是什麼」「我能為家人和這個社會做些什麼」的深層思索,但主題離不開天、地、人和家國情。
  • 感動無數上海人的小夥子領證了!嶽父誇他:把女兒嫁給你,敬佩你是個...
    還記得那位感動無數人的「上海好鄰居」王海濱嗎?最近他有一個好消息,讓所有上海人為之祝福!「在疫情期間,我的工作幾乎暫停了,在家時間很多,我時常會在電視裡看到抗疫前線感人的愛情故事,有援鄂醫護人員就在抗疫前線舉辦了婚禮或舉辦雲婚禮,還有援鄂醫護人員隔空求婚,或互相承諾抗疫歸來就結婚,這一幕幕觸動了我。」王海濱說,想想自己已經31歲了,也渴望能遇到一個知心人。
  • 疫情之下,一個也不能少
    什麼是英雄 是無數勇於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每個時代 都有不同的英雄 每個英雄 都在同樣的人間 01
  • 九寨溝地震後 這些普通人感動著我們
    (原標題:九寨溝地震後 這些普通人感動著我們)
  • 五名普通人的自述:疫情之下,我們那些落空的計劃
    文:愚伯的自留地圖:來自網絡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本應熙攘的城市按下了暫停鍵,同樣,也使很多的人計劃和生活節奏被徹底打亂,有些結果是傷筋動骨的,有些卻是幾近致命的,下面從五位普通人的口述裡,看看疫情究竟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
  • 時政熱點分析:疫情之下講好中國故事
    今天我們關注--時政熱點:疫情之下講好中國故事。故事是「世界語」,過去的歷史引起今天的共鳴,一個好故事勝過千言萬語。講故事是好辦法,故事中有哲理、有文化、有味道,一個故事勝過一打道理。今天,中國越來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世界需要了解中國;中國需要世界理解,需要我們共同講好中國故事。
  • 「武漢疫情」中讓人感動落淚的那些「普通」人和事
    與此同時,有無數身影義無反顧地衝向疫情第一線,他們都是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的勇士,還有那麼一些人,他們的淳樸善良使我們動容,本該操心房租水電的他們,卻在疫情期間給我們一次又一次的感動,本該操心著一日三餐的他們,卻一次又一次做著不平凡的大事。讓我們知道,最偉大的人往往是這些普通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英雄」!妻子是醫護人員,深夜坐上大巴奔赴一線。
  • 「夜讀」武漢疫情爆發12天:這17個普通人的故事,看哭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21君:在疫情發的近兩周時間裡,這些天你過的還好嗎?一場疫情,像一個巨石砸入我們原本平靜有序的生活,一時間,沉渣巨浪翻湧。當我們都宅在家裡,在緊張、不安和焦慮中等待著疫情的好轉的時候。
  • 疫情之下,有一種情懷,叫「中國人」
    廣大醫務工作者白衣執甲、逆行出徵,人民解放軍聞令即動、勇挑重擔,基層工作者不懼風雨、堅守崗位,危難時刻,無數志願者挺身而出,一曲曲「舍小家、為大家」的感人故事被譜寫。當然,還有億萬個我們,黨中央一聲號召下,不出門、戴口罩、雲監工、上網課,各界物資馳援、海外僑胞傾情支援,國內企業應聲改產口罩, 火神山雷神山拔地而起……全國上下一心,堅決執行!
  • 背後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疫情的入侵,使每個人都籠罩在恐懼之中。可是,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選擇在黑暗中挺身而出。他們不是不怕,只是對於他們而言,責任和信仰是比自己性命更重要的東西。還記得那個在妻子墓前流淚下跪的張良善嗎?背後故事感動了無數人!雄心壯志赴西藏張良善,1965年11月出生於陝西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