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普通人如何「增收」?

2020-12-14 騰訊網

從全世界範圍而言,疫情仍然保持繼續增長態勢。

根據Worldometers世界實時統計數據顯示,截至5月26日10時33分,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過558萬例,達到5588356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34.7萬例,達到347873例。美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全球最多,超過170.6萬例,達到1706226例,累計死亡病例接近10萬例,達到99805例。

在這次疫情中,由於中國的醫療水平和防護意識,相對於其他國家更強,所以截止目前,中國境內的疫情感染人數已經控制在個位數水平。

雖然疫情感染人數下降,但是整體經濟受到疫情的衝擊,仍處於恢復期。

我們能夠看到餐飲行業現在的境況仍然低迷,出行行業也不容樂觀。行業整體需求下降,很多企業為了生存,只能裁員、降薪,企業需求員工數量降低,就導致很多人找不到與之相匹配的職位。

這也是為什麼2020年被稱為「最難就業年」的重要原因。

可是即使就業難,房貸、車貸的每月固定還款額度也不能降低或者推遲,這就增加了這群人的壓力,在疫情之下,如何增收成為許多人思考的問題。

01小視頻

現在的人們,壓力倍增的情況下,更喜歡「快節奏」的生活。而小視頻的興起更容易滿足人們對快生活的需求。小視頻的拍攝過程其實並不困難,只要找到合適的選題,後期在仔細打磨下,很容易獲得百萬閱讀量。

只要自己多開通幾個平臺,然後上傳適當內容,吸引更多粉絲,就可以獲得可觀收益。

02寫文章

一篇出色的文章,除了要有邏輯性、合理觀點,還應該需要專業知識。因此,可以借鑑喜歡行業的頭部平臺內容,參照人家的寫作方式和技巧,長此以往,必然會汲取這群優秀作者的精華,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

當然,除了借鑑,我們還需要多讀專業書籍,對行業有更深的認識,才能夠發現更加有特色的的觀點,贏得閱讀者們的認同與支持。

03直播

疫情之下,不少企業的CEO都開始選擇直播帶貨,包括老羅、「董小姐」等知名企業家,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一定會有更多的企業老總進入直播行業。

作為普通人,我們進入直播行業,除了帶貨,也可以嘗試遊戲直播、美妝直播等,進入自己喜歡的領域,既能夠交更多的朋友,也能夠達到增收目的。何樂而不為呢?

除了以上三種辦法,我們還可以通過滴滴出行、餓了麼等企業尋找兼職機會,但是我們最好選擇主業與副業不衝突的工作機會,這樣才能相得益彰,最終全方位提升自己,也能夠讓自己在未來的就業市場上,有更多的議價機會。

相關焦點

  • 5張普通人的照片:疫情之下如何生活
    病毒猖狂狡猾,疫情嚴峻漫長,至暗時刻終將結束,人間煙火終會升騰。今天,我想分享一組疫情之下,偷拍的讀書學習照,和更多小孩子、大孩子一起走近這樣一個真相:災難中,那些做了最壞打算的人,將會有最好的結果。因為,別人坐在黑暗中哭時,他們卻悄悄在山頂升起一團火。
  • 疫情之下,束氏茶界新零售連鎖茶店逆風增收,獲主流媒體官方點讚!
    疫情的嚴峻形勢,對品牌來說無疑是一場史無前例的考驗。束氏茶界卻在本次的疫情之下,能夠逆風增收,核心的秘密就在於早在幾年以前,憑藉著創始人、董事長束為女士的敏銳目光,就已布局新零售,重金引進由阿里技術班獨家打造的全網訂單巡源系統,打通了平臺電商、連鎖門店、本地社群之間的互通互聯,實現全渠道收益共享。
  • 疫情之下,上海國際詩歌節如何「天涯同心」
    疫情之下,上海國際詩歌節如何「天涯同心」 澎湃新聞記者 徐蕭 2020-10-18 19:12 來源:澎湃新聞
  • 五名普通人的自述:疫情之下,我們那些落空的計劃
    文:愚伯的自留地圖:來自網絡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本應熙攘的城市按下了暫停鍵,同樣,也使很多的人計劃和生活節奏被徹底打亂,有些結果是傷筋動骨的,有些卻是幾近致命的,下面從五位普通人的口述裡,看看疫情究竟給他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
  • 疫情之下,這些普通人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
    自從疫情發生以來,相信大家和我一樣,常常看著手機上不斷彈出的新聞,仿佛置身於魔幻的世界。惶恐的、氣憤的、讚嘆的、感動的....各種複雜情緒就在這短短十幾天體會了一遍。現實很苦沒錯,但,請千萬要相信世界仍然有光。我在複雜的情緒裡,一個個,記下了那些閃閃發亮的普通人。他們做的事,實在算不上驚天動地。但他們,值得我們銘記。
  • 疫情之下,企業家如何安身立命?
    這場疫情,給中國企業家出了一道如何安身立命的考題。 安身與立命有兩個思路。一個是講利害,企業為了生存快速響應外部環境變化;一個是講志向,堅持企業的經營理念和核心價值觀。
  • 疫情過後,普通人如何開源節流
    又是一年母親節,孩子們被先生帶回鄉下,仿佛回到了單身時光,我和女友相約逛街,聊天時得知外人眼中電視臺工作收入頗豐的閨蜜也因疫情原因收入銳減,事業單位改制為半事業單位半國企了,隨著工作的調動,女友對未來有點茫然。
  • 新冠疫情之下,歷史學作用如何?應該如何理性看待
    去年年底開始,新冠疫情肆虐著中華大地,雖然經過政府的強有力措施和群眾的萬眾一心,終於中國的情況得到了緩解,但是任務卻依然沉重。疫情目前來說並未過去,世界各地都陸續出現了緊張的局勢,人類社會似乎迎來了一次巨大的挑戰。
  • 疫情之下,寡人無疾與恨人有染
    那麼,健康的普通人戴口罩出於什麼目的?顯然,健康的普通人因為自己身體健康,戴口罩不是為了避免病毒感染別人,而是為了免遭別人傳染。在疫情發生後,人們自覺主動地戴上口罩,很大原因,就是生怕自己被他人傳染。當然,小心行得萬年船,大疫當前,說不定空氣中就有病毒呢,人們戴上口罩以防感染,也無可指責。
  • 疫情之下,如何為緊張的情緒「鬆綁」?
    新華社北京2月10日電(記者溫競華、田曉航)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少出門、少聚會是有效阻斷病毒傳播的方式。加之很多地方延遲復工、開學,宅在家裡讓不少民眾產生了焦慮、恐慌等不良情緒,出現了頻繁刷手機、作息紊亂等情況。  對此,中國科學院心理所副所長陳雪峰分析,這是生活方式改變帶來的不適。
  • 疫情之下,如何找到內心篤定的力量?
    第一時間被派到疫情一線,過年回不來家,你確定你媽想讓你做這樣的工作?」你會發現,疫情之下,不同人的反饋天差地別。但是讓我感觸最深的不單單是這條朋友圈本身,而是我想起來,今年三月我在混沌參加過的一場辯論賽。這個辯論賽的題目叫做「危機時刻,創業公司是堅持使命重要,還是活下去更重要?」
  • 房天下女神直播,疫情之下的家居企業如何逆襲?
    房天下女神直播,疫情之下的家居企業如何逆襲?因為疫情的突襲,女神們不得不待在家裡過節,少了一份喧囂卻多了一份舒適。在這專屬的節日裡,房天下家居北京公司負責人黃文娟邀請7位家居行業「女嘉賓」做客房天下直播間,一起探討「疫情突襲,家居企業如何逆襲」的話題。
  • 生鮮電商「牽手」餐企,保衛疫情之下的「菜籃子」
    疫情衝擊之下,有不少行業由於商業模式與經營特性,反而找到了靈活的改變對策,生鮮電商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據恆大研究院估算,對比2019年春節7天假期內,全國零售和餐飲業銷售額約10050億元,2020年同期受疫情影響,餐飲零售業損失估計高達5000億元,而疫情帶來的影響遠遠超過了7天,並且還不知何時才能迎來轉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生鮮電商開始和餐企「牽手」,並向後者臨時「共享員工」,這既是企業之間的協同「互助」,也是保衛疫情之下關乎民生大計的「菜籃子」。
  • 託里縣:與時間賽跑,「疫情防控,謀增收之道」渠道多
    中新網新疆新聞3月10日電(通訊員于慧康 )把社區疫情防控這個銅牆鐵壁築的更牢些,就要把各項防控措施做的更細更實。社區第一書記、工作隊、社區幹部職工再加一把勁,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居民動手忙起來,疫情防控,不誤增收。社區居民「宅」在家中,共謀增收之道。
  • 疫情防控之下看藥材①連翹「種」出健康大產業
    疫情防控之下,我省中藥材產業發展情況如何?能不能為廣大群眾穩產增收、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打下堅實基礎?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③6□本報記者曾鳴近日,連花清瘟膠囊因其清瘟解毒、宣肺洩熱的功效成為不少居民家中常備藥。關於它的主要成分「連翹」,你了解多少?
  • 疫情之下,員工與企業如何和諧同行?
    疫情之下,員工與企業如何和諧同行?,關鍵在於思想引導、源頭化解、協商優先、法治保障、形成合力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陳燕疫情發生以來,堅守一線的各行各業勞動者積極投身疫情防控,有序返崗復工,以實際行動奏響了新時代勞動者之歌。
  • 疫情之下,法律如何應對「不測風雲」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具有突發性,疫情及其防控措施給當事人造成的損失如何承擔,如何認定不可抗力、可否適用情勢變更以更好保護當事人權益,尤為社會關注。對此,記者採訪了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軼。記者:疫情及其防控是否屬於不可抗力?
  • 後疫情時代,這群普通人的故事被拍成了短片,回憶非常時期的感動
    2020年,一場疫情打亂了這個社會裡幾乎所有個體的既有節奏在後疫情時代由芒果TV出品>湖南都市頻道承制的抗疫短劇專題片《謝謝你,守護我》於6月1日-6月5日在芒果TV上線該短片將鏡頭對準大眾通過講述疫情期間普通人的故事
  • 海外網評:疫情之下,中國留學生如何繼續學業?
    當前疫情的變化是多國放寬有關禁令的主要原因。此前一些國家發布禁令,主要是因為對病毒了解不多,出於對本國公民的保護而做出的應激性反應。從目前情況來看,中國疫情防控形勢正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新增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在減少,治癒率大幅提高。這種情況有助於緩解外國對中國疫情和輸入病例的擔憂。有澳大利亞官員就表示,如果湖北以外地區保持目前的疫情防控勢頭,中國向澳大利亞輸入病例的風險較低。
  • 留學申請季:疫情之下如何理性留學
    圖片來源:百度全球疫情形勢不樂觀,國際局勢複雜,仍在國外繼續學業的中國留學生也面臨著健康風險、學習模式變化等挑戰……面對這些複雜交錯的因素,準備申請2021年出國讀書的中國學子該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如何理性規劃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