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已死。」這句話不知道喊了有多少年了,香港電影真的死了嗎?
還沒有。
2018年,多部港片在內地市場拿到數以億計的票房成績,其中包括像《無雙》這樣口碑超出預期的作品。
那香港電影開始復興了嗎?
也沒有。
從2018年的情況來看,香港電影正處在一個「奮死求生」的狀態。
1.香港人已不愛看港片?
2018年香港電影市場票房排行榜出現了一個令人不安的結果,最賣座的10電影全都是引進片,沒有任何一部港片進榜,甚至也沒有一部內地製作發行電影。
前十名榜單中,3部漫威電影宇宙作品赫然在列,再加上《死侍2》,《海王》、《超人總動員2》,超級英雄電影佔了過半。
其餘4個席位中,兩個由韓國的《與神同行》系列霸佔,另外兩個則是《侏羅紀世界2》和《碟中諜6》兩部續集電影。
這份榜單似乎在反映著,「特效大片」更容易吸引香港觀眾走進電影院。
香港人自己拍的港片呢,最賣座的是黃子華主演的《棟篤特工》,4471萬港幣的成績與《與神同行2》差了400萬左右,遺憾地未能進入年度前十。
電影賣得過口碑更加的《無雙》,得益於黃子華的超高人氣,多位明星客串陣容,以及情人節的不錯檔期。
黃子華2018年的個人"棟篤笑"退役演出一票難求,可見他「棟篤」的個人標籤有多受歡迎了。
但其實《棟篤特工》並不是特別優秀的電影,只是很普通的喜劇,品質遠不及他自己的"棟篤笑",並不能真正地代表香港電影。
最能作為2018年港片代表的《無雙》在香港本地賣了3441萬,在華語片中排名第二。
遙想1990年,《賭聖》和《賭俠》都能各賣4000多萬,想想這還要加上通貨膨脹、院線數量等因素,如今香港電影在本地市場的情況何止是不容樂觀。
2.「港片已死」泛指商業片
港片在本地市場賣不動,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真正能拿得出手的商業片。
縱觀2018年整年,也就一部《無雙》能稱得上是優秀的商業電影。其他大製作呢?
豪華陣容的《反貪風暴3》,豆瓣評分5.6;
古惑仔重聚的槍戰片《黃金兄弟》,5.0分;
請來「毀滅者」戴夫·巴蒂斯塔的《葉問外傳:張天志》,5.9分。
代表香港「衝奧」的《紅海行動》,口碑極佳,卻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香港電影,港版海報甚至都沒有放幾位內地主演的名字。
真正為了賺錢的電影品質不佳,也很難怪香港的觀眾不支持自己人拍的電影。
試想如果2018年沒有《無雙》的出現,香港的商業片要難堪到什麼程度。
可以說,「港片已死」的說法並不是針對所有香港電影,用來形容香港商業電影的情況要更為貼合一下。
少許的安慰是,這些香港商業電影在2018年9月中旬到10月初期間在內地市場出現了票房霸榜的現象。
先是《反貪風暴3》收穫4.4億人民幣;然後《黃金兄弟》接過周冠軍的位置,最終報收3.17億;最後《無雙》稱霸國慶檔,12.7億的成績位列內地國產片年度票房排名第9位。
三部影片都有著明顯的勝出原因,《反貪風暴3》主要靠檔期(沒有強力競爭對手),《黃金兄弟》主要靠情懷,《無雙》主要靠口碑。
2019年香港電影要想還在內地市場再接再厲,那也大概得依靠口碑、情懷、檔期三個主要因素了。
3.文藝片並沒有「死」
與商業片不同,香港的文藝片依然不乏品質口碑良好的作品。
幫助黃秋生拿到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男演員的《淪落人》就受到業界好評,豆瓣開評8.1分。有評論稱,這才是2018年最好的港產片。
電影拍出了香港外籍勞工的生活景象,與前兩年的《一念無明》類似,反映了香港底層社會現狀,具有一定的價值和意義。
拿到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影片的《三夫》題材大膽,並且具有社會隱喻。女主角曾美慧孜的大尺度表演令人佩服,她也提名了2018年金馬獎的最佳女主角。
另外一部有入圍金馬獎的《翠絲》,提名最佳男女配角,最後袁富華成功摘得最佳男配角大獎。
《翠絲》被譽為港版《丹麥女孩》,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姜皓文大膽飾演「變性人」,遺憾未能拿到金馬影帝提名。電影聲援著LGBT群體,並對婚姻家庭有一定的探討,存在一些不足,但立意要比那些「玩套路」的商業片強得多。
類似這些港產文藝片,在堅守著香港電影最後的陣地。
也真是多得了惠英紅、黃秋生、姜皓文等老戲骨願意接這些並不賺錢的片子,有這幫老戲骨一天,香港電影就不會真的死去。
可是他們並不能永生。就算加上商業片陣營的周潤發,郭富城等人,一個很令人擔憂的想像是,香港電影的主演絕大多數,甚至全部,都是超過40歲。
就拿上文提到的幾部影片來說,
《棟篤特工》黃子華58歲;
《無雙》周潤發63歲,郭富城53歲;
《反貪風暴3》古天樂48歲,林家棟51歲;
《黃金兄弟》陳小春、鄭伊健和謝天華都已經51歲;
《淪落人》黃秋生57歲;
《翠絲》姜皓文52歲,惠英紅58歲。
唯一一部年輕主演的《三夫》,女主角曾美慧孜卻不是香港人...
香港其實不缺少年輕演員,TVB隨手一抓就是一大堆。只是,他們只能夠拍一些港劇,根本得不到「大銀幕」的鍛鍊,這絕對是香港電影的一個「定時炸彈」。
香港的影視行業急需反思,急需擺脫對老戲骨們的依賴,急需支持年輕演員儘早加入電影行業,別等到那幫「60後」演員全都退休,整個行業人才凋零之後,才追悔莫及。
嘗嘗接近死亡的滋味,就知道人生什麼才最重要的。——《黃金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