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柏與知母,清火而不傷正,可用治前列腺炎

2020-12-17 騰訊網

金元時期,長安有個叫王善夫的富商,小便不通,腹部堅硬如石,腿腳腫脹出黃水,難受得吃不下睡不著,苦不堪言。家人請來名醫李東垣治療。大名醫一問,立斷病因:

你這是吃得太好了,山珍海味積熱損傷了你的腎水,導致膀胱乾涸,小便不化,火又逆上,引起嘔噦。說畢,給病人開了黃檗、知母各一兩,肉桂一錢作引子,做成如芡子大的丸子,每服二百丸,沸湯下。

王善夫服過後,只一會兒,前陰便如刀刺火燒一般,尿跟著就如山洪暴發一般出來了。腫脹消散,王善夫瞬間神清氣爽。

這是李東垣治療小便不利的典型病案。如今有些慢性前列腺炎病人,也會小便不利。在正常情況下,膀胱裡有了尿液,會順利地通過膀胱「開口」和尿道排出,但有的人卻排尿費力,尿流很細,尿程很近,甚至無法排出尿液。大量尿液「囤積」在膀胱裡,成為尿瀦留,非常痛苦。

顯然,造成小便不暢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排尿路徑上有了阻塞,或是膀胱缺乏收縮能力。而慢性前列腺炎是造成此種狀況的禍首之一。

李東垣給病人使用的這個方子,來源於他所創製的通關丸,又名滋腎丸,載於他所著《蘭室秘藏·小便淋閉門》。有滋陰清熱利尿之功,能清下焦溼熱,助膀胱氣化。

對慢性前列腺炎屬腎虛溼熱者,表現為腰痛,小便灼熱,小便不利,甚則癃閉,以及陰囊潮溼等,有療效。

組成:黃柏、知母各一兩,肉桂五分。

本方主治「不渴而小便閉,熱在下焦血分也」。意為病因為熱邪侵襲,病位在腎與膀胱的病症。

後代的李時珍看過此方,認為知母是氣分藥,黃柏是血分藥,二藥相須而行,如蝦與水母,誰也離不得誰。

知母苦寒,入肺、胃、腎經,清熱瀉火,生津潤燥,清肺熱的功效突出。由於肺金為腎水之母,母清則子安,所以對腎經的虛熱治療,效果也好。為滋陰降火要藥。

黃柏也是苦寒之藥,入腎、膀胱經,主要作用在清下焦溼熱,補腎水之不足,治膀胱及命門之火。

兩者相配,可謂經典藥對,清下焦之火而不傷正,具滋陰清熱之效。

三味藥中,肉桂辛甘大熱,純陽燥烈,為脾腎陽虛、寒凝諸痛、氣血虛寒等症之要藥。用量為知母和黃柏的一半。方子為什麼要加它呢?

《內經》有云: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若服淡滲之藥,其性乃陽中之陰,非純陰之劑,陽無以化,何能補重陰之不足也?」

肉桂的使用,便是潛陽以降腎火,既可直接引火歸源,又可潛斂熱藥於下焦,更好地發揮其「一團烈火,火旺則陰自消」之效。

同時,膀胱為津液之腑,需氣化才能出。肉桂的辛甘之性,可以增強氣化功能,從而利小便。

也就是說,肉桂用在此,可暖中下二焦,散寒止痛。其色赤入血,又能鼓舞氣血生長。最終與知母黃柏清除下焦之熱邪,恢復人體正常的排尿功能。

本方藥雖3味,但選藥恰當,配伍精妙,寓意深刻,被後世醫家譽為清熱瀉火、滋陰化氣的代表方劑。

後世《集驗百病良方》在通關丸的基礎上加味發揮,成補腎軟堅活血湯。可治療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尿瀦留所引起的小腹膨隆,尿頻、尿急、尿痛、小便點滴難出,小腹部、會陰部、腰骶部酸脹刺痛等。

前列腺肥大尿瀦留多見於50歲以上男性,大多因性生活頻繁導致前列腺反覆充血,引起睪丸提前收縮誘發前列腺組織增生,或經尿路感染膀胱炎,細菌由前列腺的排洩管侵入腺體內部引起前列腺炎,長期遭受炎症慢性刺激導致腺體纖維增生,壓迫尿道,造成尿路梗阻。

此病中醫屬「癃閉」範疇。其主要機制為腎虛膀胱蓄熱瘀結,氣化失司,影響三焦的水道疏通,導致小便不利,甚則小腹膨隆,小便點滴不出。治宜補腎軟堅、活血祛瘀,故補腎軟堅活血湯正適宜。

組成:核桃夾30克,鱉甲(先煎)、熟地各20克,肉桂3克,黃柏、知母各10克,芒硝15克,桃仁、紅花各10克,赤芍15克,川牛膝、皂刺、王不留行、車前子、甘草各10克,竹葉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此方除將滋腎丸中肉桂的用量比減少之外,另外增加的桃仁、紅花、赤芍、川牛膝、王不留行、車前子、竹葉為活血化瘀,通淋利尿之藥;核桃夾經臨床反覆驗證,有攻堅,散結、通竅作用;配走竄的皂刺、鱉甲、芒硝等,更增強活血軟堅散結之力;竹葉清心利尿,甘草緩急止痛,能緩和芒硝的瀉下作用及其對胃腸道的刺激,並調和眾藥。

諸藥合而成方,補腎軟堅以護正,活血祛瘀以散結,標本兼治,故而用之效佳,療效滿意。

如果用方之人氣虛,還可以在此基礎上增加黨參、黃芪來補氣。

此方在臨床中已得到驗證:病例(34例)全部有效,其中臨床治癒(尿頻、尿急、尿痛消失,尿液順利排出,隨訪半年以內未復發)31例。顯效(尿能排出,但小腹部不適,尿頻仍然存在,半年以內時有反覆)3例。本療法,輕者3~5劑,重者10~15劑可愈。

由於前列腺炎的分類多樣,如果你覺得上述用方不合你的症狀,可了解以下名醫秘方。

1、解放軍總醫院名醫陳樹森經驗方:

丹參、赤芍、淫羊藿、補骨脂、海藻各15克,黃芪20克,桃仁、紅花各10克。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3次。如尿檢有紅細胞者,加紫草10克,有白細胞者,加黃柏、連翹各15克。

本方用於夜尿頻多,排尿不爽,尿後餘瀝之前列腺增生症效果尤佳(引《陳樹森醫療經驗集粹》)。

2、安徽名醫程亦成經驗方:

乳香、沒藥、桃仁、赤芍、茯苓、滑石、生苡仁、黃柏各10克,通草5克,琥珀末2克(分吞)。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本方用治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小便不通或點滴不暢,小腹脹急等症。一般應服用3~5劑可愈(引《名醫名方錄》第四輯)。

相關焦點

  • 第一節 清熱瀉火藥 知母
    【藥用】本品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莖。   【性味與歸經】苦,寒。入肺、胃、腎經。  【功效】清熱瀉火,滋腎潤燥。  【臨床應用】1.用於溫熱病、高熱煩燥、口渴、脈洪大等肺胃實熱之症及肺熱喘咳、痰黃而稠。  知母苦寒,上能清肺熱,中能清胃火,故適用於肺胃有實熱的病症。
  • 黃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知母黃柏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知母的功效與作用禁忌用量知母可能有些人們都沒有聽說過這個東西,這是在中藥材當中比較有名的一種成分,其實本質上是一種植物,在經過曬乾加工以後就可以作為中藥材來使用,是可以治好各種各樣的疾病,也是不會對身體帶來很大的副作用,不過知母來炒熟後才可以入藥,這樣就可以更好的發揮出其中的功效和作用。
  • 黃柏的作用 黃柏是功效很多的中藥材
    黃柏是一種很普通的中藥材,但是認識的人並不多。主要原因在於人們對中藥材不太熟悉。但是認識熟悉中藥材對我們的健康很有幫助的,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黃柏的功效,看看黃柏的作用都有哪些?知道黃柏的好處,相信大家會深深愛上這味中藥的!黃柏為芸香科植物黃檗或黃皮樹的樹皮。前者習稱「川黃柏」,後者習稱「關黃柏」。
  • 一天學一中藥之、知母
    本品主入肺經而長於瀉肺熱、潤肺燥,用治肺熱燥咳,常配貝母用,如二母散(《證治準繩》);若配杏仁、萊菔子,可治肺燥久嗽氣急,如寧嗽煎(《奇方類編》)。 3. 骨蒸潮熱。本品兼入腎經而能滋腎陰、瀉腎火、退骨蒸,用治陰虛火旺所致骨蒸潮熱、盜汗、心煩者,常配黃柏、生地黃等藥用,如知柏地黃丸(《醫宗金鑑》)。
  • 第五節 清熱燥溼藥 黃柏
    【功效】清熱燥溼,瀉火解毒,清虛熱。  【臨床應用】1.用於溼熱瀉痢、溼熱黃疸,以及小便淋瀝澀痛、赤白帶下,陰部腫痛、足膝腫痛、萎軟無力等症。  黃柏清熱燥溼之力,與黃芩、黃連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溼熱為佳。
  • 甘肅名中醫用這個藥方治慢性前列腺炎效果真好
    加減:兼有舌苔黃厚膩等溼熱症狀者,加黃柏、敗醬草、土茯苓各10克;白濁明顯者,加澤瀉10克;腰部疼痛明顯,或腰膝酸軟者,加續斷、牛膝、狗脊、烏藥各10克;脹痛或隱痛不適者,加延胡索、徐長卿、川楝子、鬱金各10克,水蛭(衝服)5克;腎陰不足潮熱盜汗者,加生地、車前子(包煎)、知母、女貞子各10克;腎陽虛畏寒肢冷者,加淫羊藿、金櫻子、肉蓯蓉各8克。
  • 一個妙方:仙茅配仙靈脾,黃柏配知母
    肝、膽、腎、三焦之火尤其是腎火旺而上炎,會有烘熱汗出、五心煩熱易怒、口乾、大便艱難、失眠多夢、舌紅等症狀。 治療上,不僅需調和陰陽,補虛和血,讓血有所養,氣有所依,還需瀉肝膽腎三焦之火,方能達到理想的療效。
  • 知母的功效 知母的功效與作用,知母的副作用
    知母的功效知母對許多急慢性肺病有很好的療效,一些體質比較差的患者擔心知母的副作用。知母毒副作用:知母浸膏中性原液0.5ml給家兔靜脈注射,對呼吸及血壓均無影響。注射1~3ml能抑制呼吸,血壓輕微下降。注射7ml則呼吸停止、血壓下降,導致死亡。
  • 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方)
    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方) 來源:www.bioon.com 2007-01-05 00:20 【方名】知柏地黃丸(又名:六味地黃丸加黃柏知母方)
  • 陰陽辨證百病百效方匯總|柴胡|黃芪|黃連|當歸|丹參|黃柏_網易訂閱
    治法:清熱攻下,益氣化瘀藥物:黃柏20克 大黃3~20克 水蛭粉8克(衝) 地龍30克 黃芪50克  77.非細菌性前列腺炎 治法:清熱攻下,化瘀益氣  藥物:黃芩30克 大黃3~20克 水蛭粉8克(衝) 丹參30克 黃芪50克  78.前列腺痛 治法:攻下化瘀,行氣止痛  藥物:大黃3~15克 地龍30克 陳皮20克 徐長卿20克 元胡20
  • 慢性前列腺炎中醫可以治好嗎?南寧協和醫院正不正規?
    核心提示:青壯年時期多發急、慢性前列腺炎的原因在於此時正是男性性功能旺盛時期,性活動比較頻繁,在性興奮的刺激下易導致前列腺的反覆充血,誘發炎症。那麼,慢性前列腺炎中醫可以治好嗎?南寧協和醫院正不正規?   青壯年時期多發急、慢性前列腺炎的原因在於此時正是男性性功能旺盛時期,性活動比較頻繁,在性興奮的刺激下易導致前列腺的反覆充血,誘發炎症。那麼,慢性前列腺炎中醫可以治好嗎?南寧協和醫院正不正規?
  • 此物甘潤,清腎中之虛熱而不涼腎,降肺中之伏火,降血中殘餘之糖
    而虛實夾雜的亞健康需要的應對策略是「清」與「補」相間。在中醫文化中有一物就既能清又能補,特點是「甘潤」,清腎中之虛熱而不涼腎,降肺中之伏火,被譽為「有益精氣、退邪火之妙」,此外,它還能降血中殘餘之糖,並且在養生中很常用。
  • 《景嶽全書》火證的研究
    火失其正則為邪,必然戕傷臟腑,耗傷氣血,因而《類經·陰陽類》曰:「亢烈之火反害物,故火太過則氣反衰……壯火散氣。」故所謂邪火,實乃身中陽氣之變,《景嶽全書·傳忠錄》說:「以陽為元氣之大主,火為病氣之變見。」火與陽氣不可相容,是知火之邪正尤屬要緊。要知火有常變之異,醫者若能「握其盈虛伸縮之權者,則神可全,病可卻,而生道在我矣,即吾有形,吾又何患?」知臨證辨火之邪正甚為重要。
  • 知母的作用與功效 知母有什麼療效
    來看看知母在日常生活中用於治療什麼的吧,一起來學習一下吧。功效清熱瀉火――外治外感熱病,高熱煩渴,內治肺熱咳嗽,胃熱消渴。生津潤燥――肺燥咳嗽,腸燥便秘,骨蒸潮熱。知母主要能治療溫熱病,高熱煩渴,咳嗽氣喘,便秘等。用於外感熱病,高熱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 中藥古今研究:知母
    治傷寒久瘧煩熱,脅下邪氣,膈中惡,及內疸。《雷公炮製藥性解》李中梓:味苦,性寒無毒,入腎經。瀉無根之腎火,療有汗之骨蒸,止虛勞之陽勝,滋化源之陰生。勿犯鐵器,犯之損腎,燒去毛,鹽酒炒用。知母入腎,為生水之劑,水盛則火熄。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也。口渴乾咳眼花目眩,便赤腰痛,褥勞,煩躁不眠,此皆陽盛陰衰之證,服之皆愈。《名醫別錄》:「療傷寒久瘧煩熱。」
  • 黃芪配知母,補氣養陰生津,名醫張錫純也愛用,調理消渴陰虛發熱
    老太婆找到一叢線性葉子,開有白色帶紫條紋狀花朵,下面是黃褐色草根的野草,對著樵夫夫婦說:「這種藥草能治肺熱咳嗽、發熱之類的疾病,這藥還沒有名字,你知我心意,我很是感動,就叫知母吧」。隨後樵夫依靠繼承識藥的本事改行採藥,服務於百姓。這味藥材不僅名字十分溫情,它的功效也是十分明顯,在眾多的醫方中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