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央行發布的《2018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中顯示,目前中國18-34歲的年輕人月平均儲蓄為1339元,而這點錢能做什麼?
就算一天上班所需開銷為50元,也只能勉強維持26天,如果這點錢想要再交個房租,那可能真的就要每天喝西北風了。
中國青年
消費在升級,負債也在升級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我們已經漸漸脫離使用現金的日子了,正因如此,金錢對中國青年來說只是一串數字,消費再多也不會有心痛的感覺。因此買東西會毫不計後果,逐漸累積N多負債。因此中國青年目前的經濟現狀用九個字就可以概括:
工資低、負債高、存款無
白條、花唄、貸款、信用卡……許多無形的枷鎖正在一步步拖垮我們的年輕人。這種現狀背後的原因,正是年輕人所謂的「消費升級」。有的人一直在鼓吹「不會花錢就不會賺錢」的理論,可如此會花錢的年輕人,就真的會賺錢嗎?
這可未必,中國青年的賺錢能力遠遠比不上自己日漸高漲的物質欲望,如果只是一味的消費,到最後留下的只有一大堆帳單,卻讓自己喪失了抵禦現實風險的能力。
據統計,當前中國90後人均負債比高達1850%,平均每個90後負債12萬元。某網紅直播帶貨、某新遊戲上線氪金、某網紅奶茶新開業、「沒有什麼能比買一支口紅來的快樂,如果不能,就買兩支」……這種隱形消費正逐漸掏空中國青年的錢包。
在「隱形消費」的洗腦下,一味地追求物質,而忽略了自身真正的經濟承受能力,於是就出現了這樣一類人:
他們明明月入4K,剛能勉強養活自己,卻一味聽從某些媒體的鼓吹,只用高端護膚品、化妝品,面膜單張價值就過百,口紅要紀梵希小羊皮,LV名牌包不能少。賺得不多,想要的卻不少。其實這些所謂的窮不是真正的窮,是在 「消費升級」影響下盲目自信的超前消費,讓欲望成為年輕人的消費動力。
其實,商家所鼓吹的消費升級,不過是希望讓你掏更多的錢。真正的消費升級,是消費者們跳脫價格和品牌的束縛,追求更高的性價比,追求內心最真實的需求,體驗更好的品質服務。絕對不是讓所謂的頂配變成自己的標配。
日本青年
在欲望面前「斷舍離」
大家還記得那個靠省吃儉用攢錢買下三套房子的日本妹子嗎?(為了坐擁千萬房產,每天少喝1杯奶茶,你願意嗎?),在這位名叫咲(xiao)的日本女孩身上,我們找到了在很多年輕人那裡早已丟失的樸素的消費觀:對不必要花費的地方「節流」,對有投資價值的地方「開源」。
如今很多人已經普遍信奉消費主義,人生應該享樂,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享樂,當下國內還流行起了各種消費貸。像咲那樣省錢的人,在中國的大城市多半會受到嘲笑:土氣、不會享受生活、完全沒有情趣……
或許咲是一個過於極端的例子,但其實在經歷了泡沫經濟後,整個日本青年的欲望都在明顯下滑,不單單是消費欲,對於結婚的欲望、性慾、買房買車的欲望均是如此。
日本的年輕人一直保持著「能省則省」的消費心態。遠離時尚、遠離名牌、遠離買車、甚至是遠離戀愛……日本年輕人在遠離看上去和「消費主義」有關的一切。
據統計,日本20~30歲的年輕人中有近70%表示最想把錢用於「儲蓄」,這在所有年齡層消費者中佔比最高。此外,表示會在購買前充分了解商品質量、價格的年輕人比例也更高,15歲至19歲消費者的這一比例為21.6%,20歲29歲比例為23.9%,都超過17.3%的全體平均水平,這一趨勢也說明日本青年現在的消費觀念已經有所轉變。
從實際行為來看,日本年輕人的降低消費欲表現在:熱衷於中古店(二手商店),對於一些自己確實十分喜愛的奢侈品,不太會買全新的,而是選擇去中古店淘;喜歡租房,不太願意買房;約會費用AA甚至不約會等等……
日本已然成為一個「低欲望」的社會。
「低欲望」社會就一定可怕嗎?
低欲望的本質,其實只是改變一種生活方式而已,它並不可怕,可怕的只是不能正確面對罷了。
現在的日本年輕人,他們正好是生長在日本經濟泡沫被刺破的時代,在他們的童年裡曾親眼看到自己長輩多年的心血一夜之間化為烏有,除了留下一大堆的債務外,就只剩一副心神憔悴的軀殼,這使得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得不小心翼翼。
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在2017年年底,日本的養貓數超過了養狗數。
據「一般社團法人寵物食品協會」對日本全國寵物貓狗飼養實態調查並推算飼養數為:寵物貓為953萬隻,比前年增加2.3%;寵物狗為892萬隻,比前年減少4.7%。這是自1994年開始實施該調查以來,日本養貓數首次超過養狗數。
養貓人數超過了養狗人數,意味著什麼呢?
要知道,養狗的開銷相對於養貓來說要高出不少,而養狗的人明顯減少表明日本人更嚮往「斷舍離」的生活狀態,狗是一種能促進人出門社交的寵物,狗纏人貓不纏人。日本人連被狗纏繞的情趣也喪失殆盡,他們只想像貓一樣靜悄悄地窩在角落。
飼養貓狗一個月平均所需的費用
如今,這一代年輕人已經逐漸成為日本社會的支柱,儘管日本的經濟仍在漸漸上升,但過往的教訓培養出的這種謹慎的性格將會一直伴隨他們——這不是一件壞事。
如今的中國青年或許也正慢慢了解到自己真實的經濟狀況,不然網絡上也不會鋪天蓋地的推出許多理財課,這種趨勢在小博士看來是一種良性的發展,雖然有那麼一絲販賣焦慮的嫌疑,但它至少給當代青年敲響了正確消費觀的警鐘。
我們不能像日本一樣通過經歷一次經濟泡沫才去懂得正確的消費觀對一個人來說有多麼重要,這種代價實在是太高。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活法,你可以選擇省吃儉用存錢投資,也可以當月光一族瀟灑走一回,但如果遇到一場大病、如果遇到相愛的對方、如果突然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手上沒錢的你能確保順利渡過這些「關」麼?
無論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我們都要知道,消費水平應該是和經濟能力掛鈎,你可以偶爾踮起腳尖看看上面的世界,但是踮起腳尖總會累的,盲目的超前消費會讓你從隱形貧困人口變成真·貧困人口。
賺錢不易,前行且珍惜
參考來源:
[1]從"日本最省女孩"看年輕人消費觀http://xiaofei.people.com.cn/n1/2019/0808/c425315-31282535.html
[2]日本年輕人的低欲望到底有多可怕?http://www.sohu.com/a/327055064_120063549
[3]平成30年版消費者白書目次
https://www.caa.go.jp/policies/policy/consumer_research/white_paper/2018/index.html
[4]日本総務省統計局ホームページ-消費動向指數(CTI)http://www.stat.go.jp/data/cti/index.html
[5]日本消費者庁ウェブサイト-消費者調査課https://www.caa.go.jp/publication/statistics/
[6]低欲望的日本人,在為什麼而活著?
http://news.ifeng.com/a/20180129/55559443_0.shtml
[7]被「消費升級」毀掉的年輕人https://new.qq.com/rain/a/20181031A0IV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