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祉涵 柯青坡
前不久,習主席在陝西省考察時強調,「要自覺講政治,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就是要深刻領會什麼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麼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做到大事小事拎得清,孰輕孰重看得準,這也是領導幹部的應有素質和必備能力。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這副對聯後半句所讚揚的呂端,是北宋的一代名臣。當時宋太宗想任用呂端為相,有大臣極力反對,理由是「呂端這個人糊塗」。宋太宗基於對呂端的了解,立即予以反駁:「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呂端被他人看來「小事糊塗」的故事確實挺多。比如,他不念舊惡,有人故意在皇帝面前告他惡狀,他聽到後淡定如常,「吾直道而行,無所愧畏,風波之言不足慮也」;他不置家產,從來不幹那些以權謀私的事,所得俸祿常用來接濟他人,一家人生活清貧;他與名臣寇準同列參知政事之職,且排名在前,而呂端主動提出「請居準下」,升任宰相後,「恐準不平,乃請參知政事與宰相分日押班值印,同升政事堂」。其實,呂端事事都不糊塗,只是在名利瑣事上,不願去計較罷了。
呂端「大事不糊塗」的故事也有不少。西夏將領李繼遷屢次侵擾中原,其母在一次交戰中被宋軍捉住。宋太宗準備下旨處死她。呂端得知後覺得處死李母一事不妥,馬上奏請皇上,建議把李母安置在延州並給予優厚待遇,用來招降李繼遷,「雖不能即降,終可以系其心,而母死生之命在我矣」。宋太宗撫髀稱善,採納了他的意見。皇帝每「訪軍國大事經久之制,端陳當世急務,皆有條理」。在事關全局的問題上,呂端犯顏直諫、據理力爭,丟掉烏紗也在所不惜。
「小事不計較,大事不糊塗」,這裡說的「小事」「大事」,有著特定的內涵。個人得失的事、名韁利鎖的事、意氣之爭的事、飛短流長的事、恩恩怨怨的事等,這都屬於「小事」;而那些關乎大局原則的事、國家安危的事、民族榮辱的事、群眾關心的事、職責範圍的事等,都屬於「大事」。在大事上如果不清醒,無論是揣著明白裝糊塗,還是利令智昏真糊塗,都會導致嚴重後果;而如果在小事上太較真,凡事非要爭個你多我少、你高我低,必定傷人傷己,有害於團結,也有害於事業。
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在大是大非上不能糊塗,在鐵規鐵紀上不能糊塗,在工作職責上不能糊塗,在群眾利益上也不能糊塗。
黨員、幹部要始終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自覺講政治,對黨忠誠,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該擔當之時,就要勇挑重擔、迎難而上,身在哪個崗位,就要把哪個崗位的事情幹好、職責盡好;該鬥爭之時,就要敢於亮劍、勇於出擊,發揚鬥爭精神,理直氣壯地進行鬥爭;該拒之門外的,就要心不動、眼不紅,不因一己之私而違規逾矩,絕不能在大事上裝糊塗,小事上耍「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