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大事不糊塗,小事不糾結,凡事有主見

2020-12-14 騰訊網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朗讀的音頻--

生活不是糊塗帳,心中有數才不慌。

人生的層次越高,才能看得越遠。

只有觀世界才會有全面的世界觀,觀人生才會有立體的人生觀。

周國平說:哲學就是要讓你有一個好的心態,大事不糊塗,小事不糾結,活得更明白也更超脫。

凡事拎得清,方顯大智慧。

攝影 | 從看見到發現

大事不糊塗

提起鄭板橋,廣為人知的是他那句難得糊塗。

所謂「難得糊塗」,難就難在大是大非上面不糊塗。

鄭板橋擔任縣令期間,正逢大饑荒。他憐惜百姓疾苦,開倉放糧救活了數萬災民。自己卻因此被罷官還鄉,以賣畫為生。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鄭板橋以百姓的生死為重,看輕個人利益,守住了做人做事的底線,才被後世所稱頌。

一個人只有在重要的事上不犯糊塗,才能事有所成。然而卻總有人曲解「難得糊塗」,把意氣用事當成做事準則。結果往往是一錯再錯,損失慘重。

人的一生會做很多事,最基本的是要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堅守原則。小事出錯還有彌補的機會,大事糊塗就只能悔恨自責。

明代思想家李贄曾自題聯語: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

大事不糊塗,需有成熟的心智,能明辨是非,從不意氣用事。能夠著眼全局,不被眼前利益所誘惑。

若如此,人生才能迎風破浪,善始善終。

攝影 | 從看見到發現

小事不糾結

生活中,總會有人在小事上糾結不已。穿衣糾結哪件好,吃飯糾結吃啥好,凡此種種都拿不定主意。

在一件事上過於糾結,實際上不是跟事過不去,而是跟自己過不去。

作家契訶夫的名篇小說《小公務員之死》,就講述了一個關於糾結的故事。

小說的主人公在戲院看戲時,忍不住打噴嚏,卻不小心濺到了將軍的光頭。他總是害怕將軍會處罰他,先是糾結於如何跟將軍道歉,後面又糾結於道歉後將軍很淡然的反應。

然而,將軍並沒有把這件小事放在心上,是他自己無法釋然。

糾結的本質是一個人的格局太小,太看重得失。往往體現在需要做出選擇的時候,被自己想像出的後果擾亂了思緒,無法準確權衡利弊。

很多人都是如此,做事經常猶豫不決,只要聽到別人有不同意見,自己就焦慮不安。

一個人如果把精力耗費在無益的小事上,就沒有時間來提升自己。做事猶豫不決愛糾結,就會錯失良機,難成大事。

攝影 | 從看見到發現

凡事有主見

《笑林廣記》中記載,漢朝時有個叫鮑堅的人,他第一次去拜見司徒崔烈,怕有失禮節禮,向先到的人請教。

那個人說「隨典儀口倡」,意思是典禮官怎麼說你就怎麼辦。可鮑堅誤會了,以為要他跟著典禮官說。拜見的時候,典禮官說什麼,他都重複一遍,人云亦云授人笑柄。

我們都會有被誤導,從而不知所措的時候。一時盲從還可挽救,若凡事都人云亦云,只會迷失本心,一事無成。

國學大師梁漱溟說:「有了主見,才得有自己;有自己,才得有旁人。

一個人有主見,並不是說我行我素,做事不聽取他人意見;也不是說剛愎自用,錯了也不接受批評。而是在于堅持真理,活出自我。

一個人做事很難皆大歡喜,有時候,越想周全時,往往就越難周全。旁人都是從自己的主觀想法出發,最終結果的對錯成敗,還是需要自己承擔。

生活不是糊塗帳,心中有數才不慌。大事不糊塗在於有原則,小事不糾結在於大格局。

一個做事有原則,遇事大格局,凡事有主見的人,才是真正擁有了人生大智慧。

攝影 | 從看見到發現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朗誦者簡介】:王軍,曾在電視臺任新聞主播,酷愛誦讀,經常參加各類誦讀活動,多次獲得獎項。聲音優美大氣,富於變化,時而婉轉柔美,時而鏗鏘有力,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作者簡介】:京博國學,不丟傳統,不忘來路,不失本心。

大家都在聽

夜讀│真正的友誼,是擇善而交,擇君子而處

夜讀│餘生不長,何必為難自己

夜讀│情緒不好,所有養生都是徒勞的

夜讀│「被需要」,是人最大的幸福

夜讀│最舒服的關係,是有人懂你

夜讀│做更好的自己,才能碰見更好的別人

夜讀│ 會「藏」,也是一種大智慧

夜讀│男人心寬,女人心善,就是一個家庭最好的風水

夜讀│情緒穩定,是人生最好的修行

夜讀│心有多靜,福有多深

夜讀│「看誰都不順眼」,其實是自己修煉不足

夜讀│好的人生,懂得適可而止

夜讀│認真傾聽,是一種涵養

夜讀│人性最大的愚蠢,是相互為難

夜讀│人生的根本,是如何與自己相處

夜讀│心寬處,皆是路

夜讀│人這一生,最不該揮霍的3樣東西

夜讀│ 當你心累時,讀讀這3句話!

夜讀│人世間最可貴的是成全

夜讀│後半生,善待自己

夜讀│幾度明月,夢裡鄉愁

夜讀│人生中最好的貴人,是努力的自己

夜讀│不委屈自己,不虧欠別人

夜讀│想明白了,你就再也不會生氣了

夜讀│熬過去,你就贏了!

夜讀│人,絕不能讓心情生病

夜讀│再苦、再累、再難,也要堅持這些底線

夜讀│聯不聯繫,依然惦記

夜讀│活著何必糾結,放下便是晴天

夜讀│有一種修養,叫知人不評人

夜讀│做一個能扛事的成年人

夜讀│年紀不小了,那又怎樣?

夜讀│你唯一可以炫耀的是健康!

夜讀│當你老了,這才是幸福!

夜讀│心若向陽,無畏悲傷

夜讀│ 無論和誰,都別熟得太快

夜讀│以誠待人,是為自己的前途鋪路

夜讀│擁有的時候要好好珍惜

夜讀│願我出走半生, 歸來仍是少年

夜讀│心不善,不可處;品不正,不可交

夜讀│與溫柔相遇,才能與美好重逢

夜讀│在變老的路上,善待自己

夜讀│ 願人生,好友相伴,知己同行

夜讀│餘生,做一個沒心沒肺的女人

夜讀│ 真正的善良是給人留點體面

夜讀│人生,就是一場單行旅

夜讀│寂寞,是一種無人懂得的寂落

夜讀│放下別人的錯,解脫自己的心

夜讀│學著做一個高貴的人吧

夜讀│願你能早些懂得「沉澱」,多一些選擇生活的能力

夜讀│人生,每一步都是風景

夜讀│從沒有白費的努力,也沒有碰巧的成功

夜讀│那一點點差距已經不重要了

夜讀│世間最大的遺憾,是不曾好好告別

夜讀│有一種智慧,叫學會「轉彎」

夜讀│人要有光芒,也要有鋒芒

夜讀│人生的道路上,你終究要一個人經歷所有

夜讀│人生的高度,是自信撐起來的

夜讀│真正的朋友,可遇不可求!

夜讀│愛的時候,我們也長大

夜讀│終於,我累了,也懂了

夜讀│成年人,你要有自己的獨處時光

夜讀│願人生,好友相伴,知己同行

夜讀│戀舊的人,最長情

夜讀│成年人,你要有自己的獨處時光

夜讀│你的付出,一定要遇上對的人

夜讀│你的朋友圈裡,還有朋友嗎?

夜讀│真正的善良,是給人留點體面

夜讀│順境之時不忘形,逆境之時不氣餒

夜讀│人生在世,不得不爭的三口「氣」

夜讀│真正的善良,是給人留點體面

夜讀│這就是幸福家庭的模樣!

夜讀│有一種教養,叫熟不逾矩

夜讀│ 一個乞丐的豔遇

夜讀│越是沮喪的時候,越要好好生活

夜讀│願你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夜讀│做一個正能量的人,溫暖人心,給人希望

夜讀│心靈極美,歲月才美

夜讀│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可以這麼強大

夜讀│接受平凡,拒絕平庸

夜讀│不要去打擾別人的幸福

夜讀│來不及認真地年輕,就選擇認真地老去

夜讀│一生很短,別愛太滿,別懂太晚

夜讀│輕聲細語,最見人品

夜讀│在努力中蛻變,在堅持中成長

夜讀│成熟,是一種淡然處世的修養

夜讀│真正的朋友,貴在交心

夜讀│厚道之人,必有厚福

夜讀│你沒有空閒,就沒有進步

夜讀│再忙,都不要冷落了那個時刻牽掛你的人!

夜讀│發現美好,永遠不晚

夜讀│你若篤定,世界便不浮躁

夜讀│若孤單有人陪伴,又何時何處不是心安

夜讀│世界正在悄悄獎勵那些厚道的人

▎作者:京博國學

來源:民生周刊(ID:msweekly)整理自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

▎編輯:閩子

▎監審:世文(ID:psw1969psw)正能量音頻部

▎世文正能量(ID:sw1969znl),轉載請註明出處。

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徵 稿 啟 示

1.作品必須本人原創,積極健康,書寫生活,歌頌新時代,弘揚主旋律,具有正能量!拒絕抄襲,文責自負。15天未見刊發,可自行處理。

2.本平臺刊發詩詞,詩歌、散文等。

3.首次來稿請於正文後附作者、朗誦者100字左右個人簡介及近照1張。文稿音頻文件為mp3格式。

4.讀者讚賞金額的30%作者稿酬、30%朗誦者稿酬,30%編輯製作、10%平臺運行維護費用,讚賞金額低於10元(含10元)的不予發放。原則上每半月發放一次,每月1日、16日發放前半月的讚賞稿費。領取稿費微信:psw1969psw

5.同題詩的讚賞金不發放給作者,留作平臺運轉。

6.投稿作者敬請關注本平臺公眾號,並在稿件刊發後及時轉發文章到朋友圈以及所在的微信群,鼓勵相互轉發,以提高文章閱讀量。

點一下你會更好看耶

相關焦點

  • 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也是在警示世人做人、辦事都要學會在小事上不計較,難得糊塗,而大事不糊塗。小事糊塗體現了個人寬廣的胸懷。現實生活中,不如意事常八九,世界上也沒有絕對的公平。辦事情的時候,對於沒有觸犯原則性錯誤的小事,要難得糊塗。否則,錙銖必較,不僅給自己徒增煩惱,還會讓他人感受到壓力和不快。高情商的人對待小事,會採用糊塗的態度,一隻眼閉一隻眼。
  • 小事不計較 大事不糊塗
    對於領導幹部來說,就是要深刻領會什麼是黨和國家最重要的利益、什麼是最需要堅定維護的立場,做到大事小事拎得清,孰輕孰重看得準,這也是領導幹部的應有素質和必備能力。「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這副對聯後半句所讚揚的呂端,是北宋的一代名臣。當時宋太宗想任用呂端為相,有大臣極力反對,理由是「呂端這個人糊塗」。宋太宗基於對呂端的了解,立即予以反駁:「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 呂端:小事不聰明,大事不糊塗!
    當時,宋太宗想任命呂端任宰相,有人說「呂端為人糊塗」,太宗當即反駁:「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後人有詩讚曰:「諸葛一生惟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從此,呂端便成為「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的典型。呂端在事關個人利益的某些問題上確有「糊塗」之處。
  • 呂端大事不糊塗,難道小事糊塗嗎?
    「呂端大事不糊塗」。這是宋太宗對北宋名相呂端的評價。一千多年後,毛澤東評價葉劍英元帥:「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封建帝王和偉大領袖對分別共事的一代元勳都用「不糊塗」評價,說明這些文相、武帥有政治頭腦,在處理重大事件時,目光敏銳,富有洞見,行動上當機立斷,關鍵時機力挽狂瀾,為國家做出了突出貢獻和蓋世之功。這麼理解,宋太宗對呂端,毛澤東對葉劍英「不糊塗」的評價,確實是實至名歸。
  • 北宋名相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大事不糊塗」。看懂呂端的宋太宗就給出了一個「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的高度評價。呂端拜相,太宗後悔沒早重用他除了宋太宗看懂了呂端,歷經兩朝的老狐狸趙普也是呂端的「知己」。呂蒙正呂蒙正為宰相的時候,宋太宗就有意想要讓呂端為宰相,且說出了自己對呂端的看法「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
  • 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的宰相呂端
    其實,早在呂蒙正為相之時,趙光義就已經有重用呂端的想法。正當趙光義猶豫不決之際,他決定與另外幾位大臣商議後再做決定。可是,當趙光義提及要任用呂端為相時,有一位大臣極力反對重用呂端,其理由就是:呂端這個人「糊塗」。趙光義根據自己多年來的體察,認為不是這樣的。他立即解釋說:「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其實在這個時候,趙光義就已更加堅定了任用呂端為相的決心。
  • 《菜根譚》:小事不計較,大事不糊塗,才是最高的智慧
    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總是在小事上不計較,大事上不糊塗。生活中,很大一部分人總是揪住一些小事斤斤計較,但計較到最後也沒有得到想要的好處,反而會使自己處於煩惱當中。所以,在小事上聰明是一個人愚蠢的根源,而在小事上糊塗,才是一個人真正聰明的表現。人生在世「難得糊塗」,這是很難達到的境界。生活中,我們儘可能把自己的內心調整到一個平靜溫和的狀態,不計較一些雞毛蒜皮得的小事,而在大事上也能明辨是非。莊子曾經說過: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其惑者,非不惑也。
  • 朱坤明: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宋太宗趙光義對呂端的評價很高
    為人處世不可能事事都做得完美,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不需要三心二意,只要大的事情做好就可以啦,小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看不見也很不錯。北宋時期的呂端很會做人做官,是大家學習的榜樣。 漢文帝的時候,皇帝詢問朝廷大事,周勃和陳平對答方式不一樣,周勃不知道,回答不上來,陳平見識過人,說丞相只要管好百官就行,沒有必要事無巨細都清楚,漢文帝很滿意。我記得小時候看過《包青天》,真假包拯這個橋段裡,假包拯就問真包拯府衙裡有幾棵樹,幾個廚子,這不是胡攪蠻纏嘛,包青天每天的主要工作是審理案件,這種小事怎麼會知道。
  • 笨人曾國藩:埋頭做事,睜眼看人,小事不聰明,大事不糊塗
    曾國藩既有「千古完人」之稱,又有「天下第一笨人」之名。近代中國人大多佩服曾國藩,從李鴻章、袁世凱到蔣介石,無不對曾國藩頂禮膜拜,尊為「聖哲」;從梁啓超、黃興到陳獨秀,無不將曾國藩視為「楷模」。據說,蔣介石的手邊永遠有兩本書,一本《聖經》,一本《曾國藩家書》。
  • 宋太宗說呂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讀懂了,升職加薪也快了
    毛主席評價葉劍英的時候,曾說過一句話:「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前面指的是諸葛亮,大家都很熟悉;後面的呂端,是北宋初年的宰相,其知名度遠不如同為北宋宰相的趙普、寇準等,但在評價一個人「大事不糊塗」的時候,為何都會以呂端為例子呢?
  • 北宋名相被宋太宗評價為「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成功扼殺了宮變
    呂端頗有才能,為人穩重,識大體,被宋太宗趙光義評價為「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在宋太宗駕崩之時,暗潮洶湧,呂端臨危不亂,扼殺了一場將要發生的宮變,輔佐宋真宗順利登基。呂端,字易直,幽州安次縣(今河北廊坊市安次區)人,年少時便聰明好學,長大後步入仕途,經歷了五代十國亂世。宋太宗時期,呂端頗受重用,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副宰相),單獨受到皇帝召見,密談政事。
  • 淄博市職業病防治院:小事不計較 大事不糊塗
    「小事不計較,大事不糊塗」,是對歐小龍最中肯的評價,也正是急診科成立12年來健康有序發展的重要保證所在。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急診科成為醫院防控疫情的第一線。疫情是面鏡子,疫情應對工作是對黨員幹部的一塊「試金石」。歐小龍作為一名科室負責人、一名共產黨員,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無疑經受住了考驗。
  • 宋朝宰相呂端四十年宦海不倒的秘籍:小事糊塗,大事精明
    處世高明的人總是能做到「抓大放小」,小事糊塗而大事清醒,既顯得寬容大度,又能保全自己。公元995年,呂端被宋太宗提升為宰相。對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置,呂端並不覺得有多了不起,他想的是如何調動全體臣僚的積極性,為此不惜自己放權和讓位。當時和他有同樣聲望的還有一位名臣寇準,辦事幹練,很有才能,但是性子有些剛烈。
  • 歷史實用性丨呂端的大事不糊塗
    在朝堂上徵詢大臣意見時,有官員說呂端為人做事糊塗,不堪大任,宋太宗深明大義的說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呂端畫像 那麼呂端在小事上是怎麼糊塗的呢?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巨木案東窗事發,宋太宗命人展開調查。這時候有官員上奏,說呂端主抓治安維穩工作,京城中有走私巨木案,呂端沒有及時發現,有瀆職行為。呂端被貶商州任司戶參軍任戶籍管理工作。就這樣給「趙四」開了綠燈,好處又沒撈到,官又被貶,呂端便在宋朝官員口中開始「糊塗」起來。
  • 歷史實用性丨呂端的大事不糊塗
    在朝堂上徵詢大臣意見時,有官員說呂端為人做事糊塗,不堪大任,宋太宗深明大義的說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那麼呂端在小事上是怎麼糊塗的呢?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巨木案東窗事發,宋太宗命人展開調查。這時候有官員上奏,說呂端主抓治安維穩工作,京城中有走私巨木案,呂端沒有及時發現,有瀆職行為。呂端被貶商州任司戶參軍任戶籍管理工作。就這樣給「趙四」開了綠燈,好處又沒撈到,官又被貶,呂端便在宋朝官員口中開始「糊塗」起來。
  • 「呂端大事不糊塗」指的是誰?他做過什麼厲害事情
    「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這是一句流傳很廣的成語,出自明朝思想家李贄的自題聯語。 這裡的「諸葛」,自然是指三國時期的蜀國名相諸葛亮。諸葛亮一生小心謹慎,謀事周密,終成一番事業。那麼「呂端」指的是誰呢?他是北宋初期名相呂端。
  • 「呂端大事不糊塗」的呂端,遇到過什麼大事,讓太宗如此讚美?
    有句話是「北宋出名相,南宋出名將」,可以說北宋雖然軍事不行,但在這方面是出了名的。而呂端的出名在於流傳很廣的一句話,那就是「諸葛一生唯謹慎,呂端大事不糊塗。」諸葛自然是指三國時期蜀國的諸葛亮,諸葛亮一生謹小慎微,謀事周密。
  • 《方與圓的人生智慧課》小事不妨糊塗,大事必須精明,映襯著生活
    有酒就有故事,感慨著,敘說著情感調語文/張思續在《方與圓的人生智慧課》中,小事不妨糊塗,大事必須精明,講述了,處世高明的人總是能做到「抓大放小」,小事糊塗而大事清醒,既顯得寬容大度,又能保全自己。最後的結語中,敘說了,清醒的人要時刻面對許多的痛苦和麻煩,而「糊塗」實則是保全自我的處世之道,因為沒有人會對一個「糊塗」的人提過多要求。
  • 大智若愚的三個星座,小事糊塗,大事精明,懂得取捨,有全局觀
    不過在現實中,這兩者之間的界定卻很模糊,有時候還能角色互換,看似「精明」的人,卻盡幹一些「糊塗」的事情,他們往往只注重小事情的細節,在大事上卻很馬虎,可謂得不償失;有的人則剛好相反,在大事上很精明,而在小事情上卻很糊塗,而結果往往是得償所願。下面這三個星座就是這樣的,懂得取捨,知道輕重,是個大智若愚者。
  • 小事不計較,大事不退讓的星座,知進退有分寸,原則底線高於一切
    但是有些人卻能夠擇中,他們性格低調內斂,平時更不喜歡和誰計較太多,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沒有思想沒有主見,反而他們原則底線非常堅定,不允許任何人觸碰。一旦遇到重要的事情,他們絕不會做出任何退讓,屬於自己的利益絕不會讓別人指染。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下那些小事不計較,大事不退讓的星座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