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利產品」席捲全國,950億市值的背後,收割年輕人的智商稅

2020-12-16 數碼小妖精

時代的進步催生出不少新興行業,與此同時市面上也出現了很多「暴利產品」,例如盲盒。

所謂盲盒,其實源於日本的福袋,消費者在不知道其中產品的情況下用相對較低的價格購入。目前的盲盒以系列為單位,一個系列中有數款產品,其中還包括為數不多的隱藏款。

抽中隱藏款和集齊系列產品成為了為資本服務的消費目標,席捲全國的泡泡瑪特就是盲盒領域的典型代表。

公開資料顯示,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十年來該公司一直在挖掘IP孵化運營以及潮玩文化推廣等領域的價值,同時創造出了不少盲盒產品。

「Molly」就是泡泡瑪特創造的知名IP和系列產品,是泡泡瑪特旗下正在運營的85個IP中,為泡泡瑪特貢獻營收最多的得力幹將

在創建大量IP和系列產品的同時,泡泡瑪特也在迅速鋪設線下渠道。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泡泡瑪特在國內33個一二線城市的主流商圈建立起114個線下直營零售店。

國內57個城市遍布著泡泡瑪特825個創新機器人商店。可以說在一二三甚至四線城市的大型商場一層電梯旁,都有泡泡瑪特盲盒販賣機的身影。

泡泡瑪特在線下大力推廣之前,早已在線上開花。因此2020年6月初,野心勃勃的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計劃衝擊「盲盒第一股」。

11月22日,泡泡瑪特通過港交所聆訊;12月11日,順利成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在香港股市開盤,盤後股價迅速上漲至77港元,相比38.5港元的認購價大漲100%。

同時,泡泡瑪特的總市值突破1000億,盲盒老闆的身價水漲船高,達到500億。

截止12月11日收盤,泡泡瑪特每股報收69港元,總市值超過953億元。如果泡泡瑪特能夠維持漲幅,該公司無疑會成為資本市場的新寵兒,但在950多億市值的背後,卻是年輕人的智商稅。

出於「好奇」、「好賭」的天性,以及對購物驚喜感的追求,一眾年輕人義無反顧地跳進泡泡瑪特設好的「收割坑」。

在「圈內」,泡泡瑪特的目標受眾甚至還將成本可能不足十元的隱藏款炒到成千上萬。如此衝動又盲目的消費,正中泡泡瑪特的下懷。

或許很多「圈內人」不差錢,但失去理性的消費將變得毫無價值。

文/諦林 審核/子揚 校對/知秋

相關焦點

  • 又一暴利行業誕生?一年收入高達16億,全是95後的「智商稅」
    大傢伙兒都知道,現在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以及後續5G網絡的全面覆蓋,電商行業顯然成為了當前最賺錢的門路,特別是目前大火的直播帶貨,而現在而是又一暴利行業誕生,一年收入可以高達將近16億左右,而有1對85後的夫妻,就是靠做這一行發家致富了,所以這個產業到底是什麼呢?
  • 這一行太暴利!很多女人都在交「智商稅」,她卻靠此身價450億
    整容行業大爆發的背後,相關整容產品也跟著大賣,有很多產品堪稱暴利,其中一種最常見的整容產品——玻尿酸,也就是透明質酸,正是最暴利的一種。玻尿酸暴利到什麼程度?這種產品,在今年催生了山東新的女首富。山東新的女首富名叫趙燕,在過去這可能是讓很多人感到陌生的名字,不過近期她名聲大噪。
  • 「暴利產品」成功出圈,一年淨賺4.5億的背後,掏空年輕人的錢包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發布的報告,在2015年到2019年五時間裡,中國潮流玩具市場規模快速擴大,一路從63億增長至207億,年負增長率超過34%,並且在目前並沒有停止的意思。在潮流玩具市場,最受消費者歡迎的當屬盲盒。盲盒憑藉抽獎的刺激性,成功出圈。
  • 莫讓商家收割「智商稅」
    「10分鐘按摩輕鬆擺脫疲勞」「瘦肚子瘦腿局部減脂神器」「腰酸背痛,哪兒難受打哪兒」……據報導,近年來,筋膜槍成為一款酷炫的按摩產品,類似產品宣傳網上隨處可見。從百萬粉絲的微博大V博主到流量飛起的直播達人,不少人在賣力推廣、宣傳帶貨。筋膜槍緣何「一夜間」火遍社交網絡?它的實際使用效果是否如商家宣傳的那樣神奇?
  • 小罐茶的智商稅江湖,茶葉為啥會成為最暴利的賺錢生意?
    一、小罐茶的智商稅江湖?隨後,小罐茶回應表示,小罐茶致力於為消費者打造標準化的好茶,從未發布產品是大師「手工炒制」的信息。「大師作」中的「作」指的是大師的作品,並非大師親手炒制,大師技藝是小罐茶實現好茶標準化的基礎保障,確保其品質的優異。茶葉的標準化生產,大師技藝的現代化創新,才是「大師作」背後真正的價值和意義。 這件事也引發了網友的討論,有網友說:「本人喝過,口感尚可,但不值那個價格。」
  • 成為打假人眼中的「智商稅」,燕窩拿什麼取悅年輕人?
    11月27日,一封來自快手大主播辛巴的致歉聲明引發的關於「燕窩」的連鎖討論,由於誇大宣傳,把燕窩風味飲品宣傳成燕窩製品,辛巴宣布召回直播間銷售的所有「茗摯」品牌燕窩產品。實際上,燕窩的所謂滋補作用本就是不存在的,就算買到的是真燕窩,那也是智商稅。」作為快手頭部帶貨主播,辛巴的徒弟「時大漂亮」選擇賣燕窩,並不是沒有合理性,新銳品牌「小仙燉」快速實現直播間銷量破億的案例羨煞無數從業者,今年雙十一,淘寶主播雪梨一場15分鐘的直播銷售額便達到2000萬。
  • 年營收16億,比賣房更賺錢!這門生意憑什麼「收割」中國年輕人?
    但是一邊是年輕人的青睞與追捧,一邊卻又陷入極大的爭議,智商稅、割韭菜、瘋狂……是常常伴隨著盲盒的標籤。到底是智商稅,還是滿足童心?這個不具備「實用性」的物品是怎麼火起來的?泡泡瑪特今年雙十一的銷量為1.42億,注意是銷量不是銷售額。今年「炒盲盒最高溢價近40倍」甚至一度登上微博熱搜。一個成本幾塊、十幾塊錢的塑料玩具,大多賣到59元/個,一些稀有的產品在閒魚上被炒到上百的價格,甚至更高。
  • 成為打假人眼中的「智商稅」,燕窩還能靠什麼取悅年輕人?
    實際上,燕窩的所謂滋補作用本就是不存在的,就算買到的是真燕窩,那也是智商稅。」作為快手頭部帶貨主播,辛巴的徒弟「時大漂亮」選擇賣燕窩,並不是沒有合理性,新銳品牌「小仙燉」快速實現直播間銷量破億的案例羨煞無數從業者,今年雙十一,淘寶主播雪梨一場15分鐘的直播銷售額便達到2000萬。
  • 醫生:收割智商稅
    龐大的市場需求背後,是國人對印度神油的鐘愛有增無減,根據電商平臺的統計,2019年3月到2020年2月,男士精油線上總交易額達到了1.04億,這個銷售額度太猛了。它真的有如廣告中那麼神奇嗎?加上現在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各種品種充斥其中,很多成分不明全靠廣告的假冒偽劣產品太多,還是要謹慎選擇,打鐵還需自身硬,不然是傷錢又傷身的下場。有醫生就指出,大部分只是一些稍微有一些麻藥成分的產品,或者就是既沒有反作用也沒有效果的東西,只是心理作用,收割智商稅而已!
  • 從背背佳到小罐茶,他憑藉「三寸不爛之舌」,完美收割「智商稅」
    這些「網紅」產品,就是杜國楹的傑作。 背背佳失敗後,憑藉英語的熱度,又打造了「好記星」學習機,產品入駐新華書店,杜國楹還邀請外國友人大山進行代言,利用廣告對消費者進行輪番轟炸,就這樣好記星銷量火速破億。
  • 為了一口白牙,年輕人被收割了多少智商稅?
    在牙齒美白上,人們得交多少智商稅?不管你是不是牙齒美白大軍的一員,肯定或多或少都在社交網絡上圍觀過各種翻車事跡。人們對於牙美白的執念不僅沒能感動天地,還常常被殘酷的現實迎頭痛擊,簡直聞者落淚,見者傷心。
  • 微信灰產曝光:「看手相」收割百萬智商稅
    這背後的原因到底是什麼?02 披上人工智慧外衣的迷信按照頁面Banner上的宣傳,「微算手相」是傳統算術與現代算法相結合。有種古法智慧與現代科技相融合的奇妙碰撞感。這麼一看還真像是國學機構和科技公司推出的專業產品。
  • 中國人的智商稅大賞!你生活中存在的那些「誘餌」
    邁入網際網路時代,雖然隨著信息的快速流通,讓智商稅的收繳難度變得更大,但「聰明」的商家們總能找到與時代接軌的新方法。隨著各大新媒體和電商平臺的網紅們紛紛崛起,一出出好戲不斷上演。你品,再細品!現在網紅們帶貨的路子,其實和當年的電視購物一毛一樣,只不過「收智商稅」的手段顯得更高明了一些,而購買的年輕人卻還是「上當了」。
  • 李佳琦被罰、成龍被質疑,只因2.5億人有需求 你交了多少智商稅?
    此次雙十一期間,李佳琦和薇婭可謂是大贏家,雙十一還未正式開始,兩人就憑藉一場直播,將六七個億收入囊中。而李佳琦也被網友扒出,名下持股的公司也不少。即便是不再進行直播工作,李佳琦的投資公司,也足夠他瀟灑了。不過馬有失蹄,人有失足,即便是頭部主播,李佳琦也有解決不了的難題。12月1日,網上曝光了一則「李佳琦店鋪虛假宣傳被罰款」。
  • 警惕虛假直播帶貨收割智商稅
    面對輿論壓力,辛巴團隊聲明稱已將產品送檢,結果會第一時間公布,消費者如對產品不滿可向商家申請退貨退款。但王海繼續跟進,稱辛巴的所謂燕窩是非法添加乳酸鈣,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辛巴和徒弟作為推薦者推銷者要以個人全部財產承擔連帶責任,網店作為銷售者要承擔十倍賠償責任。可如果只有打假人出面,沒有消費者出來較真,那這輪「打假」能對辛巴有多大影響?
  • 被網絡佔卜請君入甕,收割的不止是智商稅
    被網絡佔卜請君入甕,收割的不止是智商稅,還有個體對自己精神命運的主宰把握。近代上海青幫「老大」杜月笙就迷信算命,1951年杜哮喘病加重,他將生辰八字寄給一個算命「大師」,「大師」回函算他活不到虛歲64歲,杜對此鬼話篤信不疑,深感絕望很快死去,「紙命書」成了他的「催命符」。遠離迷信乃正常人基本智識和底線認知。
  • 為何總有人甘願交「智商稅」
    後知後覺的跟風者和消費者,不知道在這個過程中交了多少隱形「智商稅」。記住,是隱形的「智商稅」,因為你自己根本沒有察覺。一、這些年炒的概念,你中了幾個「智商稅」其實是一個網絡語,是說在花錢的時候缺乏基本判斷能力。於是,一些人把花冤枉錢的人當作是低智商的人。
  • 為什麼我們買數碼產品,有時候會交了智商稅?
    先說說智商稅,智商稅,又稱低智商稅,網絡流行詞,是指由於在購物時缺乏判斷能力,也就是低智商的表現,花了冤枉錢,這些冤枉錢就被認為是繳了低智商稅。當然,長這麼大,我們每個人在購物時候都會交過智商稅,被忽悠過,只是頻率多少的問題了。那麼,為什麼我們買數碼產品,有時候會交了智商稅呢?
  • 燕窩,薛丁格的智商稅
    總的來說,能問出是不是智商稅這個問題,說明你不是該產品的目標用戶。因此,我們姑且可以稱之為薛丁格的智商稅:只要你有疑問,那就是智商稅。但對已經把錢花出去的人來說呢?性價比什麼的,根本沒在考慮的。有句臺詞說得好:我們買東西不求最好,但求最貴。對壕們來說,智商稅什麼的,人家才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