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人公名叫楊智輝,今年28歲,河南三門峽經濟開發區便是他餃子店的位置,名叫稻鄉餃子店在創業的九年內,雖然路途坎坷,但他仍然堅持不懈,不嬌不餒。
美發行業是楊智輝第一桶金的來源。初中之後的七年,他輾轉學習,外出一邊當學徒,一邊打工,開始美發的工作。
2009年時,他回到三門峽,發現美發行業很有前途,於是開了自己的第一家理髮店——大班造型。這家理髮店經營了兩年,掙了幾十萬。由於當時實在是太年輕、沒經驗,一心只想把生意做大,於是又開了第二家理髮店。
第二家理髮店,他投入了很大的期望,但由於經營不善和成本的擴大,兩年時間了,理髮店賠了四五十萬,無奈只能走向關門。之後的日子裡,他在上海的美發、房地產等行業幹了半年時間,2013年,楊智輝返回家鄉,尋找事業。這一次的他沒有輕舉妄動,而是到工地上磨練意志,痛定思痛。
這一次的楊智輝重燃鬥志,繼續創業。考慮到三門峽競爭太過於激烈,他決定尋找另一條出路。「朋友們和我,平時都很喜歡吃,與其天天在外面吃,不如自己學著開飯店。餃子人人都愛,為了這個想法,我去吃了三門峽所有的餃子館,發現餃子生意確實掙錢,就有了開餃子店的決定。」楊智輝說,之後他專門到外地去學習餃子餡的秘方、經營管理。2017年初,他用十萬的創業貸款,以及借來的五萬,一共十五萬的基金,開始了稻鄉餃子店的經營。帶著以往的經驗和教訓,這一次,他有著很大的信心。
如今,楊智輝的餃子店生意還算不錯,第一個店全年利潤在20萬左右,幾個連鎖店的經營也步入正軌。
因為食材的品質高、餡料味道好,純手工製作使得每個餃子的重量、做法都有嚴格要求,餃子店的特色也十分鮮明。雖然一年多出十五萬的工資費成本,但餃子實惠美味,極受顧客青睞,之後他又增添了老陝州扣碗、燒烤、秘制滷雞爪等菜品,使得小店的口碑十分不錯。
但問題也會層出不窮,而楊智輝和他的團隊也學會共同面臨和解決。第二個店開業後,楊智輝明顯感到忙不過來,工作安排也不是很合理,員工工作也很忙,明顯感受到人手不夠。在這之後,他又專門趕到鄭州學習管理經營,掌握技巧後回來合理安排工作,對員工進行培訓,餃子店也開始了良性運轉。,一個月後,第三家分店順利開業,目前,第四家分店也在籌備中。
在平時忙碌工作之餘,楊智輝也會經常看些管理、歷史方面的書籍, 他相信書中自有黃金屋。這麼多年的創業經歷使楊智輝明白一個道理,不管是生意還是人生,都要正直的做事,做人也要踏實,他這麼說,也正在這麼做。
本文來自生意小哥,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