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景最近面試碰了一鼻子灰,這讓他不禁感慨現在的面試題目是即超綱又超乎想像。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某位HR問他:「你最近都在看什麼書?」
對於常年不看書、一看書就打瞌睡的小景來說,這個問題真讓他頭大。
於是他問我:「是年底HR都這麼刁難人嗎?」
當然不是。
俞敏洪在面試時,最經常問的問題之一就是:「最近在看什麼書啊?」
很多大廠的HR也都喜歡通過詢問「喜歡看什麼書?」、「最近在學習什麼?」來側面了解面試者。
1
HR問這個問題的意圖是什麼?
首先,HR是想通過這個問題來考察你獲取知識和經驗的路徑與方法。通過平時的閱讀習慣來了解求職者的知識結構和求知習慣。
其次,這道問題不僅考察書和知識本身,更是側面說明了你的興趣愛好、求知慾、邏輯體系、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以及你與考察者/公司的契合度。
由於主觀性很強,這個問題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但又偏偏是這樣,導致很多同學在回答時踩了坑。
比如下面這些:
@面試者A:我這個人不喜歡看書耶。(孩子你太實誠了)
@面試者B:最近比較忙,沒時間看書。(你再忙忙得過巴菲特、李嘉誠?人家再忙都照樣看書,為什麼你不能呢?小心給面試官留下「不愛學習」的印象)
@面試者C:最近在看《xxxx》,覺得蠻好看的,但具體情節我記不清了。(這種回答只能博面試官一笑,你自己聽了都會覺得很虛)
2
如何回答才能加分?
1、如果你是一個閱書無數的文化人
假如你最近恰巧有在看書,對於這個問題,可以使用以下這個技巧:書名+內容簡介+讓你最有感觸的地方+對你的影響
書名和內容簡介可簡單帶過,把重點放在感觸和影響部分。如果面試官恰好也讀過這本書,可以進一步詢問對方的感受,這一點很加分哦!
比如這樣回答:
我近期看了《羅生門》、《沉默的大多數》、《精益創業實戰》。但《精益創業實戰》對我的啟發比較多,對我來說最有價值的地方:第一,「客戶開發」。強調在產品的每一個階段,都要徵求用戶的意見,讓用戶全程參與到產品的打造中來,從而打造出用戶所需要的產品。第二,「MVP」法則。所謂「MVP」,就是說在產品開發初期,保持高度聚焦,只做產品最核心、最基本的功能,並以此來檢驗市場和用戶,可操作性極強。第三,「精益畫布」。所謂「精益畫布」,就是從「問題、解決方案、關鍵指標、獨特賣點、門檻優勢、渠道、客戶群體分類、成本分析、收入分析」9個方面來思考一個產品的商業模式,簡單清晰。
2、如果你是一個平時不看書的人
假如你跟小景一樣很少看書,那對於HR的提問,我不建議你上網背誦作品簡介之類的,要是被當場揭穿那後果可比實話實說嚴重。
你可以在實話實說之後及時說出「但是」:
最近沒怎麼看書,但是相對於書本,我更喜歡在B站學習,比如大學公開課和攝影欄目我就經常逛;知乎我也挺活躍的,關注……等話題,每天保持相當的閱讀量,回答受贊也有幾百了;我也參加了很多經驗分享活動,我覺得從面對面的交流獲得的知識,是閱讀無法替代的。
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將平時的愛好習慣轉變成學習途徑,回答瞬間就高大上起來了。
但無論如何回答都要記住一點:儘量說真話,不要不懂裝懂。
3
讀書網站/APP推薦
最後想跟大家說,讀書不是為了應付面試官的考題,不讀書更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山本耀司說:「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而讀書就是一條了解自己的絕佳途徑。
不妨在空閒的時候多讀點書,去更深的了解這個世界、了解你自己吧。
這裡我整理了一些讀書網站,讓我們一起讀起來!
1、微信讀書
微信讀書簡直就是一個大型移動圖書館,它主要分為四個功能板塊:
發現:主要進行書籍推薦,包括:領取免費好書,每周推薦書籍,朋友在讀書籍等。
書架:可以看到近期在讀的書籍和公眾號記錄,同時能夠對書架中的內容進行分組管理。
想法:為我們提供了與好友之間溝通的機會,我們能看到關注人最近對書籍的想法和點評,同時能夠喜歡、轉推、評論。
我:在這個板塊中,可以看到帳戶書幣,無限卡天數,好友排名,關注情況,筆記和書單六部分內容。
2、ePUBw
ePUBw是一個能夠下載優秀電子書資源的網站,涵蓋了小說、文學、歷史、經濟學等大類,每個分類下都有四位數之多的書籍。
並且,每本書籍都提供了pdf、mobi、azw3和epub等格式的下載,其中mobi和azw3可用於Kindle,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Kindle吃灰了。
3、網易蝸牛讀書
網易蝸牛讀書是網易推出的一款讀書app,產品定位是每天免費閱讀1小時。按時付費、限時免費的模式更能讓我們養成讀書的習慣。
4、PDF之家
擁有眾多實用書籍的PDF電子書,並且這些PDF是印刷版!除了提供印刷版PDF,圖片、排版等都與原書完全一致外,還附帶有隨書贈送資料的下載。
這樣的用心,便是網站的加分項。